学术投稿

胆道蛔虫症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

朱继锋

关键词:胆道蛔虫症, 心肌梗死, 胆心综合征, 误诊
摘要:1 病例报告患者,男,33岁,因持续性胸痛7小时于2001年3月14日凌晨4:50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无明显诱因,于睡眠中发作,胸骨后剧烈胸痛,大汗淋漓,向双侧肩背部放散,伴轻度胸闷憋气,尚可平卧,无咳嗽,无粉红色泡沫痰.自服速效救心丸10粒及硝酸甘油2粒,胸痛不缓解.既往身体健康,查体:BP*!140/90mmHg,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双下肢不肿,血常规正常,心电图STv1~4水平抬高0.1~0.15mV,余无明显异常;心肌酶谱正常,TNI(-),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肺动脉梗塞及主动脉瘤不除外.入院后急予杜冷丁100mg肌注,同时予硝酸甘油15mg/min泵入扩冠治疗.经上述处理后,胸痛仍不缓解,再予急查胸片及心脏彩超亦未见明显异常.行腹部B超检查,发现胆囊壁增厚,胆囊内条索状影,胆总管轻度扩张,考虑胆道蛔虫症,即予阿托品1mg肌肉注射,约10分钟后胸痛明显缓解,复查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此后连续2日口服驱虫药物,痊愈离院,随诊无异常.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冠心病、高心病检测QTd、HRV的临床意义

    对110例老年冠心病(CHD)、高血压心脏病(HHD)与63例健康老年人QT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进行测定,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老年CHD、HHD组QTd明显延长,HRV明显减低,且其程度与心功能不全程度、病死率增高相一致.

    作者:陈林;胡梅;陈蔚娟;周南兰;乔永莉;谭发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香丹芎芍复脉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48例

    评价香丹芎芍复脉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1.6%.

    作者:李锐争;张学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发性卵巢扭转误诊2例

    1 病例报告例1,11岁,学生,因左下腹痛1天于1998年9月23日以小儿肠炎收入儿科住院.查体:T*!37℃,P*!90次/分,体重30kg,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血常规:WBC*!5.8×109/L,N*!0.86,L*!0.14.尿KET(),LUE(+).胸腹透视见肠腔积气.入院抗生素治疗2天后腹痛加重,伴发热,下腹部出现压痛、反跳痛,即转入普外科,以腹膜炎剖腹探查,术中见左卵巢呈黑色,约6cm×4cm×4cm,顺时针扭转180°,请我科会诊,行左卵巢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卵巢扭转坏死.

    作者:张美卿;张华;吴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彩超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的应用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205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前、后的二尖瓣口面积等各项指标及血流变化情况,并进行术后远期随访.结果证明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对二尖瓣狭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其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作者:黄岩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生物芯片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技术是建立在杂交测序基本理论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突出特点在于高度平行性、多样性、微型化和自动化,在医学诊断中显示出了及其广阔的应用价值.目前在遗传病、肿瘤疾病、艾滋病及其它一些疑难病的诊断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且已有用于临床诊断的生物芯片问世,在未来的医学领域和实验室工作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毅;韩金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423例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分析

    本文分析了4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前救治中的临床表现、初步诊断及处理,探讨了急救反应时间和救治体会及其意义.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是关系到患者能否存活的重要步骤.

    作者:赵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活体供肾移植1例

    1 临床资料供者为母亲,女,38岁,志愿捐献.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胸X光片,肝、肾B型超声波检查,甲、乙、丙、戊肝全套检查;双肾动脉造影;双肾血管无畸形,形态正常.IVP:双肾输尿管、膀胱显影正常.受者为儿子,男,19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于2000年2月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治疗,起始每周3次,后改为每周2次至术前.术前配型情况:供受者均为B型血,受体PRA阴性,DTT-PRA阴性,淋巴毒试验5%(0.05).HLA配型见表1.

    作者:孟栋良;李新长;黎源;曾涛;温辉;何洁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腹腔中巨大的苗勒管源性囊肿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8岁,于2000年6月入院,入院前1月来感右腹饱胀不适.3天前入学体检发现右腹肿块,无压痛,可推动,囊性感较明显,B超示:右侧腹部可探有一巨大囊性物,上达右肾、肝区,下达盆腔,已越过腹腔中线.CT扫描报告基本同B超,显示来源不清.诊断:腹腔内巨大囊肿.术中见:右侧腹部上达肝下缘,下达盆腔一巨大囊性物,蒂部位于右肾旁,边界清,质中,包膜完整,与周边少许粘连,内液体淡黄,未见肿大淋巴结,行钝性与锐性交替游离到右肾下方,结扎切断,完整游离切除肿块,测重量为7.48千克,体积约48cm×10cm×15cm.病理诊断:腹腔中苗勒管源性囊肿.

    作者:洪传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产褥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比较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与传统序贯方法使用抗生素两种方法预防产褥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0例腹膜内剖宫产产妇分成两组,各100例,即围手术期用药组(A组)和术后序贯用药组(B组),两组均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头孢曲松钠.结果 A组术后体温及退热时间分别低于或短于B组(P<0.05),A组术后病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人均抗生素使用量少于B组(P<0.01).结论围手术期用药预防产褥感染效果好,且有利于产妇术后体力恢复,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消耗.

    作者:郑迅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7例肺内小结核瘤误诊为肺癌

    1 临床资料收集近几年来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肺内小结核瘤共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9~55(平均37)岁,有慢性咳嗽、低热、盗汗、乏力等体征5例,其中2例仅伴有咯血,无其他结核症状.均作X线、CT及病理检查并作诊断对比.X线片、肺CT像显示小结节灶分叶浅4例,分叶较明显3例,病灶边缘光滑3例,不光滑或边缘有毛刺4例,结节有胸膜凹陷1例,所属支气管扩张1例,7例小结节中均未见钙化和空洞(其中1例在上级医院经高分辨率CT见少许钙化).病灶周围均未见卫星灶,故均被误诊为肺癌.

    作者:吕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二次谐波经静脉左心造影剂的研究

    近几年二次谐波成像技术的应用,使超声心动图造影检查取得了新的突破,而经静脉注射造影剂产生左室和心肌显像的研究产生飞跃.经静脉左心造影剂的开发和应用,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种无创、快速、准确的检测左心室结构、功能和心肌血流灌注的方法.本文从二次谐波经静脉左心造影剂的特性对左心和心肌显像的影响;造影剂的剂量对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成像方式对造影剂的影响;以及造影剂的临床应用等方面概述了近几年经静脉左心造影剂研究的进展,并列举出一些常用的二次谐波造影剂供研究者参考.

    作者:朱红军;汪太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40例

    中药外敷神厥穴并足三里穴注射丹参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40例,与抗生素对照疗效确切.

    作者:龚江茂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视网膜下出血误诊为脉络膜占位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1岁.右眼视力下降4月入院,全身检查无异常.视力:左眼1.0,右眼0.01,玻璃体混浊,视乳头境界清楚,色尚正常,后极部颞侧及下方视网膜青灰色隆起约8视盘径(PD).眼压1.94kPa.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动脉期即可见上述部位大范围低荧光,视网膜血管纡行于低荧区,造影过程低荧区大小范围不变,境界清楚.意见:视网膜下出血.B超探查见右眼后极部12mm×4mm实质性团块,向玻璃体突出,后方见挖空征象.意见:右眼后极部占位病变(脉络膜黑色素瘤可能性大).磁共振成像检查:右眼球壁增厚,右眼球近光斑处见一块状边光清晰之短T1、短T2信号影.诊断:右眼脉络膜占位,考虑脉络膜黑色素瘤,不排除血管瘤.患者要求行右眼球摘除术.病检:眼球大小正常,角膜晶体尚完整,镜检网膜下出血未见肿瘤细胞.

    作者:王沛;李定章;高基贤;马丽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人消化道穿孔超声诊断临床价值

    48例经手术证实的老年消化道穿孔病人,术前采用多种体位进行超声检查,发现游离气体35例,阳性率73%;发现原发疾病11例,占23%,超声检查不仅可诊断消化道穿孔,同时可发现部分原发病,在老年急腹症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者:李伟;贵传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颅咽管瘤手术治疗的进展

    颅咽管瘤是多发生在鞍区或第三脑室的良性肿瘤.其治疗方案长期存在争议.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激光外科技术、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颅咽管瘤全切除显微技术成为防止肿瘤复发、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就颅咽管瘤的显微解剖学、手术入路、入路选择技巧、手术并发症及处理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邓波;吕胜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抗癫痫药物的非神经系统副作用

    抗癫痫药物常累及其它组织器官,如:对皮肤、造血系统、消化系统、肾脏、内分泌及代谢等非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其发生率虽较神经系统少见,但同样应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抗癫痫药物的非神经系统副作用.#

    作者:李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

    对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2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进行分析.

    作者:韩峭立;韩峭青;孟宁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癌病人放疗前后血清肿瘤特异生长因子的研究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放疗前后血清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水平变化与临床分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血清TSGF水平动态变化,可为肺癌病人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提供观察指标,可能有助于临床分期.

    作者:郭占文;阎英;李玉;薛文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右侧卵巢妊娠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3岁,因停经56天,阴道不规则出血15天,腹痛1天,于2000年3月9日入院.末次月经2000年1月13日,入院前15天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院外安胎治疗,入院前1天出现持续性腹痛,逐渐加剧而就诊我院.门诊彩超见右附件包块3.1cm×2.3cm大小,内有胎心搏动,腹腔内无液性暗区,提示异位妊娠,遂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T、P、R、BP正常,神清,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腹肌紧张,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情况:外阴阴道少量血迹;宫颈光滑、宫口闭合、紫染,无抬举痛;宫体后倾,正常大小,有轻压痛;左附件区无明显异常;右附件区增厚、压痛,包块不清.尿HCG阳性.入院诊断:右侧异位妊娠.当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卵巢上极增大隆起3cm×3cm×2cm,绛紫色,无破裂;右侧输卵管无膨大,伞端粘连带包裹;左侧附件粘连带形成,无包块;子宫体后倾,大小正常,质软.行右侧卵巢病灶楔形切除及盆腔粘连带松解术.术后病理报告:右侧卵巢妊娠.

    作者:连成瑛;曾华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及其向扩张型心肌病转化的机制

    免疫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向扩张型心肌病转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病毒学等分子医学技术,为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有关T细胞免疫应答的新进展则为病毒性心肌炎及其转化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见解;细胞凋亡在慢性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现,为这一复杂的机制提供了仅次于病毒RNA持续复制和免疫介导损伤之外的第三种发病途径,同时,在体液免疫应答方面,抗心肌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魏宇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