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小会
目的:分析SHEL模式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分析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应用SHEL模式前后1年的高危药品差错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012年高危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2011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危药品发生差错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素质、发药环境、管理制度和其他原因等,2012年中个人素质引起的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2011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应用SHEL模式,能让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的差错事件的发生几率显著降低,让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得到保证,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许书花;冯锦辉;梁汝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测定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来研究血清及脑脊液中IL-17水平是否与ALS疾病进展率有相关性。方法所有受试者采集血清样本,对27例ALS患者与16例对照组患有紧张性头痛患者采集脑脊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17水平。结果 AL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脑脊液中IL-17水平与疾病进展率( DPR)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IL-17作为促炎因子,它可能作为生物标记物在ALS发病及预后评估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吴晓玉;张瑜;臧大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将于2013-05—2015-05间在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共计1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入院时SAS评分、SDS评分、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变化不及观察组,且在社会功能评分上较观察组差,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3.75%、98.7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50%、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给药,可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建议推广。
作者:马飞云;李文燕;任辉;苏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遵照医嘱按照入院、围术期、出院等阶段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防治、康复锻炼等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治疗总依从性、肩关节系统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与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与治疗依从性,改善肩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赖秀醒;曹小红;谢润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患儿采取药物联合感统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2—2015-02间收治的共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的高功能孤独症( HFA)患儿6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药盐酸哌甲酯控释剂治疗,观察组加用感觉训练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FAQ、FRCQ分值及多动冲动分、注意缺陷分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仅交往因子有明显改善( P<0.05),而观察组患儿运动因子、交往因子、感觉因子和总分均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共病ADHD的HFA患儿采用药物联合感统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思渊;梁惠慈;肖华;江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黑龙江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5-01间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相同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施行常规高血压护理,观察组予以高血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及自身防治高血压意识的转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更好,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更深,P<0.05,且能更好地改变自身行为模式。结论健康教育结合护理干预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并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防治高血压生活意识。
作者:陈丽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临床阴道镜醋酸白试验观察探讨其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厦门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和体检中心年龄在31~61岁的女性妇科检查患者(共5639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醋酸白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对其进行普查。结果临床中的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异常率达48.34%,醋酸白试验和阴道镜检查异常率为2.71%与2.75%,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检测宫颈病变准确的检查方法,检查的异常率达1.40%,接近阴道镜醋酸白试验检测,分别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组比较,P<0.05。结论阴道镜醋酸白试验检查宫颈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越早进行阴道镜醋酸白试验,被检者便可越早了解自身病变情况。
作者:罗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在评价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80例产前筛查的孕妇分别接受二维与四维超声检查,以引产或产后的临床诊断结果比较作为两种检查方式的正确率。结果四维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诊断结果,P<0.05。结论四维超声可有效提升诊断胎儿畸形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官丽萍;叶丽华;李妮君;杨冬能;周慧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紫金锭联合喜疗妥外敷对于血液透析穿刺导致血肿的作用。方法将78例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喜疗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紫金锭治疗。观察两患者血肿消退时间、疼痛程度、血管弹性度的情况,并比较护理满意度;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均改善,观察组血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血管硬化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紫金锭联合喜疗妥外敷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透析穿刺所致的血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谢秀湘;庞晓宇;王洪嫦;麦苗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上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02—2015-02间入院治疗的32例疑似上肢动脉病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入院后行上肢动脉CTA检查,将所有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MPR、MIP、VR等图像后处理,区分常见上肢动脉病变及其CT血管造影表现。结果32例患者经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共发现假性动脉瘤2例(均为外伤病人),血管瘤3例(均经手术证实),动脉迂曲1例、大动脉炎1例,上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25例(其中12例行DSA检查及治疗)。结论对于疑似上肢动脉病变患者临床应用256层CT血管造影技术进行影像检查,将检查结果结合MPR、MIP、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有助于医师术前直观、准确、多角度评价患者病变的部位、范围、管腔狭窄程度等。
作者:黄晖;李良才;吴任国;黄德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肺功能、血气分析和炎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AECOPD患者313例,分析肺功能、血气结果和炎症因子在急性期的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结果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与PH、PaO2、SaO2呈正相关,而与炎症因子CRP、IL-8、IL-10和PaCO2呈负相关。结论血气分析结果和炎症因子浓度可以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疗效,可以作为不能接受肺功能检查患者的替代检测手段应用。
作者:谭俊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应用药物与严重皮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03—2015-12间134例因临床用药而出现严重皮肤药物不良反应现象患者临床资料,依照《中国药典》《新编药物学》以及结合国家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判断标准,对患者用药情况、药物类型、名称、用量、疗程、致敏药物及个人过敏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致敏药物主要包括抗菌药物52例(38.8%)、非甾体抗炎药32例(23.9%)、抑制尿酸合成药14例(10.4%)、抗癫痫药12例(8.9%)、中成药13例(9.7%);患者均通过停药处理、大量饮水,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必要时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保护消化道黏膜及保肝治疗,加强水电解质稳定,针对皮肤黏膜加强护理,全部患者在得到有效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药物导致皮肤不良反应在临床中较为多发,在治疗中需注重用药合理性,谨慎联用致敏药物。
作者:王杰彪;祁素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11—2015-11间收治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160例(160眼),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80例。 A组滴用加替沙星滴眼液,B组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药物安全性。结果 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细菌清除率为83.75%,均明显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75.00%)和细菌清除率(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药物安全性上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与左氧氟沙星比较,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治疗效果更显著,病菌清除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黎结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阴道乳酸杆菌数量、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DNA)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分析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自2015-01—2015-10间收治的115例宫颈疾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期中宫颈炎症患者4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41例,宫颈癌患者33例。比较患者乳酸杆菌数量、高危型HPV-DNA载量水平。结果分析乳酸杆菌数量、高危型HPV-DNA比较,宫颈炎症组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比较,宫颈炎症组与宫颈癌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样与宫颈癌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酸杆菌数量、高危型HPV-DNA载量与宫颈疾病发病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病情程度加重,乳酸杆菌数量减少,而高危型HPV-DNA载量显著增加,因此对于乳酸杆菌数量、高危型HPV-DNA载量的监测,对于宫颈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伟姣;罗一平;曾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舒利迭联用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非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中重度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抗感染与止咳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舒利迭治疗,给予观察组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6MWT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显著强于对照组;血气指标也明显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孟鲁司特与舒利迭联用,可改善中重度COPD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连春;许建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4—2015-07间于梅州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有患者43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VAS与JOA评分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7.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9.07%,治疗组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骨性关节炎应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VAS与JOA评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谢美兆;郭诗晓;洪苏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毁坏性断掌再植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搜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2010-05—2013-12间诊治的11例接受断掌再植术的毁坏性断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参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终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两点辨别觉、关节总活动度平均达到健侧程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拇指对掌的距离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手功能恢复优良率100%(6/6)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毁坏性断掌再植术后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的手功能恢复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中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威;赵维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纤维桩联合树脂核全冠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方法收集6颗完整的无龋坏单根牙,进行样品切割分成12个样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样本,将其设置为A组、B组、C组。 A组样本采用树脂黏结剂+碳纤维桩进行全冠修复,B组样本采用碳酸锌水门汀+碳纤维桩进行全冠修复,C组样本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碳纤维桩进行全冠修复。对比3组牙体修复的结构完整性、边缘适应性以及黏结强度。结果3组牙体修复的结构完整性、边缘适应性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A组牙体修复的结构完整性、边缘适应性优。 A组黏结强度为(92.31±3.42)N,B组黏结强度为(85.24±3.17)N, C组黏结强度为(81.59±2.78)N,A组黏结强度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树脂核联合纤维桩对后牙缺损进行全冠修复,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牙体修复的结构完整性和边缘适应性,还能减少桩核的破损和脱位。
作者:邱健青;刘娜;许伟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中各临床病理因素对淋巴结转移度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不同的肿瘤部位、肿瘤长度、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等因素之间的淋巴结转移度的差异。结果全组60例患者共清扫1198个淋巴结,转移淋巴结55个,总淋巴结转移度4.59%。随着病变越靠下段、分化程度越低、病理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度呈显著上升趋势( P<0.05);肿瘤长度、浸润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度无关( P>0.05)。结论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可作为预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术后综合治疗以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伟森;吴汉生;肖大伟;谢泽锋;林瑞俊;张少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