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白介素-17水平变化

吴晓玉;张瑜;臧大维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白介素-17, 脑脊液, 血清
摘要:目的:测定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来研究血清及脑脊液中IL-17水平是否与ALS疾病进展率有相关性。方法所有受试者采集血清样本,对27例ALS患者与16例对照组患有紧张性头痛患者采集脑脊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17水平。结果 AL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脑脊液中IL-17水平与疾病进展率( DPR)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IL-17作为促炎因子,它可能作为生物标记物在ALS发病及预后评估中起重要作用。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大小双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双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根据手术通道大小分为双标准通道组(观察组)20例和微通道联合标准通道组(对照组)12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双标准通道经皮肾取石术、微通道联合标准通道经皮肾取石术治疗鹿角型结石均能获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而穿刺点及穿刺时机选择是双通道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詹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光索引导下行盲探气管插管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光索引导下行盲探气管插管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气道插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26例行颌面外科手术张口困难的患者,采用光索引导下进行盲探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结果125例盲探气管插管成功,1例改为气管切开手术。结论光索引导下行盲探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具有操作安全、实用、减少创伤、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解决困难插管的常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康鑫;姚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艾司西酞普兰同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并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60.87%,观察组为49.28%。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症均能获得较好疗效,而两种药物都会有不良反应发生,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率略高于艾司西酞普兰,因而两种药物在使用时应注意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及时对症治疗。

    作者:孟宪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脱水淫羊藿素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修复裸鼠临界性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脱水淫羊藿素在体内对裸鼠临界性颅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流式细胞仪鉴定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建立裸鼠颅骨临界性骨缺损,用脱水淫羊藿素及脱水淫羊藿素复合骨髓间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修复2个月后,用micro-CT检测脱水淫羊藿素的骨缺损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分离并培养了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证实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是一群CD73+CD90+CD34-CD45-细胞。 Micro-C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对比,脱水淫羊藿素组的新增骨量增加。而脱水淫羊藿素复合骨髓间质干细胞后可以显著提高骨缺损处的新骨形成量( P<0.01)。结论脱水淫羊藿素在体内具有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而脱水淫羊藿素复合骨髓间质干细胞可以显著增强骨缺损修复能力。

    作者:赵曙炎;马泽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肺功能、血气分析和炎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肺功能、血气分析和炎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AECOPD患者313例,分析肺功能、血气结果和炎症因子在急性期的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结果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与PH、PaO2、SaO2呈正相关,而与炎症因子CRP、IL-8、IL-10和PaCO2呈负相关。结论血气分析结果和炎症因子浓度可以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疗效,可以作为不能接受肺功能检查患者的替代检测手段应用。

    作者:谭俊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桂枝茯苓汤灌肠配合针灸调理淤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汤灌肠配合针灸调理淤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4—2015-03间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淤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为针灸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案为桂枝茯苓汤灌肠配合针灸调理。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介素-2水平要明显比对照组高[(6.54±0.97)μg/mL比(4.43±0.75)μg/mL],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31±0.76)mg/L比(7.32±1.23)mg/L](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31/34)高于对照组70.59%(24/34)(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灌肠并配合针灸调理淤血型慢性盆腔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着改善作用,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陈如贤;吴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分析与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对其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近三年经术后证实的39例胎盘早剥患者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分析,观察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5例超声图像无明显异常,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Ⅲ度诊断符合率为100%,Ⅱ度诊断符合率为94.44%,Ⅰ度诊断准确率为63.64%,总诊断符合率为87.18%(34/39),Ⅱ度、Ⅲ度符合率明显高于Ⅰ度( P<0.05)。结论超声是产前诊断胎盘早剥的首选辅助方法,对帮助提高母婴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活永;黄素梅;梁小琴;吕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股沟斜疝层次结构显示及其应用解剖学分析

    目的:分析腹股沟斜疝层次结构显示以及其应用解剖学,为临床治疗腹股沟斜疝提高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01—2013-12间收治的56例需要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患者均为腹股沟斜疝,观察患者的腹股沟斜疝的解剖学特征以及腹股沟区层次以及周围组织。结果56例患者中,有29例呈现腹股沟区结构分层明显延续为阴囊壁各层次,13例呈现不典型腹股沟管围城结构,8例呈现腹膜形成典型疝囊,6例呈现腹膜鞘突上段闭锁不完全形成疝囊后壁的鞘突腹膜前、后层。结论通过分析腹股沟斜疝的解剖学结构以及层次结构有助于提高临床手术质量的成功率。

    作者:练咏红;许文顺;方来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中各临床病理因素对淋巴结转移度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不同的肿瘤部位、肿瘤长度、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等因素之间的淋巴结转移度的差异。结果全组60例患者共清扫1198个淋巴结,转移淋巴结55个,总淋巴结转移度4.59%。随着病变越靠下段、分化程度越低、病理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度呈显著上升趋势( P<0.05);肿瘤长度、浸润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度无关( P>0.05)。结论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可作为预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术后综合治疗以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伟森;吴汉生;肖大伟;谢泽锋;林瑞俊;张少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男性患者肛肠术后排尿困难应用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老年男性患者肛肠术后排尿困难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开平医院治疗的106例男性肛肠疾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无麻醉情况下进行导尿,实验组在老年男性患者肛肠手术毕,回病房立即在30~60 min内麻醉有效期间进行导尿术,对比两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疼痛不适程度、置管成功率,置管后耐受性,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重复置管率、尿路感染情况及对术后伤口疼痛、水肿、出血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过程中疼痛不适程度低于对照组,耐受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拔除尿管后畅顺自行排尿高于对照组、重复置管率低于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老年男性肛肠手术患者采取预见性舒适护理措施进行无痛性导尿,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手术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得以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陈少娴;苏雁华;张秀娜;伍炎俊;司徒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川崎病患儿血清促炎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之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beta, 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于川崎病患儿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川崎病患儿,采用ELISA法对治疗前后的血清中的TNF-α、IL-1β以及IL-6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后的因子水平。结果患儿在治疗前TNF-α、IL-1β以及IL-6水平,与治疗后以及正常因子水平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NF-α、IL-1β以及IL-6水平在川崎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在临床上作为判断是否川崎病以及是否发生冠状动脉瘤的预见性判断指标。

    作者:曾俊峰;蒋丰智;罗文秀;唐明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应用药物与严重皮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及其防治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应用药物与严重皮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03—2015-12间134例因临床用药而出现严重皮肤药物不良反应现象患者临床资料,依照《中国药典》《新编药物学》以及结合国家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判断标准,对患者用药情况、药物类型、名称、用量、疗程、致敏药物及个人过敏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致敏药物主要包括抗菌药物52例(38.8%)、非甾体抗炎药32例(23.9%)、抑制尿酸合成药14例(10.4%)、抗癫痫药12例(8.9%)、中成药13例(9.7%);患者均通过停药处理、大量饮水,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必要时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保护消化道黏膜及保肝治疗,加强水电解质稳定,针对皮肤黏膜加强护理,全部患者在得到有效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药物导致皮肤不良反应在临床中较为多发,在治疗中需注重用药合理性,谨慎联用致敏药物。

    作者:王杰彪;祁素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植物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从抗肿瘤机制、主要植物多糖抗肿瘤研究、其他植物多糖抗肿瘤作用等方面探讨植物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曾素娟;彭博;赵望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先期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多药耐药基因及CA125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先期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多药耐药基因(MDR1)、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1-06—2015-05间收治的6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干预联合术后化疗6个疗程,观察组则行先期化疗2个疗程再手术,术后2~3周继续化疗4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CA125水平,测定患者癌组织、外周血白细胞及腹水癌细胞中MDR1表达阳性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25水平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癌组织、外周血白细胞、腹水癌细胞中MDR1阳性表达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先期化疗联合常规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CA125表达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腹水癌细胞中MDR1表达情况可间接反映卵巢癌组织细胞对化疗药物耐受程度。长期化疗会提高MDR1阳性表达率,增加耐药性,需持续作MDR1监测,为化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作者:井小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上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上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02—2015-02间入院治疗的32例疑似上肢动脉病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入院后行上肢动脉CTA检查,将所有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MPR、MIP、VR等图像后处理,区分常见上肢动脉病变及其CT血管造影表现。结果32例患者经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共发现假性动脉瘤2例(均为外伤病人),血管瘤3例(均经手术证实),动脉迂曲1例、大动脉炎1例,上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25例(其中12例行DSA检查及治疗)。结论对于疑似上肢动脉病变患者临床应用256层CT血管造影技术进行影像检查,将检查结果结合MPR、MIP、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有助于医师术前直观、准确、多角度评价患者病变的部位、范围、管腔狭窄程度等。

    作者:黄晖;李良才;吴任国;黄德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11—2015-11间收治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160例(160眼),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80例。 A组滴用加替沙星滴眼液,B组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药物安全性。结果 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细菌清除率为83.75%,均明显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75.00%)和细菌清除率(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药物安全性上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与左氧氟沙星比较,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治疗效果更显著,病菌清除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黎结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皮肾镜取石法手术治疗肾结石效果及出血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法(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手术过程中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附属新塘医院于2014-01—2015-05间收治的PCNL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治疗效果和影响患者出血的因素。结果98.82%的患者经PCNL手术一次性取石完全,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预后良好,全部痊愈出院,术中和术后影响出血的因素主要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结石类型3种。结论使用PCNL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术中和术后常见出血性并发症,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结石类型是影响出血的相关因素,这对临床行PCNL手术治疗肾结石避免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梁欣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舒利迭联用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非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舒利迭联用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非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中重度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抗感染与止咳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舒利迭治疗,给予观察组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6MWT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显著强于对照组;血气指标也明显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孟鲁司特与舒利迭联用,可改善中重度COPD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连春;许建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本文从消毒隔离、药物治疗管理、呼吸道管理、饮食与营养、口腔与皮肤护理、各管道的护理、健康教育及监控等方面探讨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秀兰;王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药物联合感统训练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高功能孤独症患儿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患儿采取药物联合感统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2—2015-02间收治的共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的高功能孤独症( HFA)患儿6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药盐酸哌甲酯控释剂治疗,观察组加用感觉训练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FAQ、FRCQ分值及多动冲动分、注意缺陷分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仅交往因子有明显改善( P<0.05),而观察组患儿运动因子、交往因子、感觉因子和总分均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共病ADHD的HFA患儿采用药物联合感统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思渊;梁惠慈;肖华;江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