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峰;蒋丰智;罗文秀;唐明生
目的:探讨不同复查期限对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宫腔粘连( IUA)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 TCRA)的患者98例。根据其术后宫腔镜复查期限不同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研究组于术后第14 d实施首次宫腔镜复查,之后每次月经干净后3~5d进行宫腔镜复查,持续3个月,对照组仅在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复查。术前、术后3个月彩超下查看所有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以及月经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3个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情况,随访期为3个月~1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术前两组患者月经量和卫生巾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为可观( P<0.01)。术后3个月复查数据显示,研究组IU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TCRA 术后IUA患者而言,在规范化放置双腔气囊导尿管、节育器以及口服大剂量雌激素的条件下,联合早期规律的宫腔镜复查,能够及时发现是否出现再粘连现象,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以及月经量情况,对缓解患者的病情及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雪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测定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来研究血清及脑脊液中IL-17水平是否与ALS疾病进展率有相关性。方法所有受试者采集血清样本,对27例ALS患者与16例对照组患有紧张性头痛患者采集脑脊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17水平。结果 AL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脑脊液中IL-17水平与疾病进展率( DPR)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IL-17作为促炎因子,它可能作为生物标记物在ALS发病及预后评估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吴晓玉;张瑜;臧大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4—2015-07间于梅州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有患者43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VAS与JOA评分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7.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9.07%,治疗组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骨性关节炎应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VAS与JOA评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谢美兆;郭诗晓;洪苏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之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beta, 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于川崎病患儿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川崎病患儿,采用ELISA法对治疗前后的血清中的TNF-α、IL-1β以及IL-6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后的因子水平。结果患儿在治疗前TNF-α、IL-1β以及IL-6水平,与治疗后以及正常因子水平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NF-α、IL-1β以及IL-6水平在川崎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在临床上作为判断是否川崎病以及是否发生冠状动脉瘤的预见性判断指标。
作者:曾俊峰;蒋丰智;罗文秀;唐明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将于2013-05—2015-05间在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共计1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入院时SAS评分、SDS评分、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变化不及观察组,且在社会功能评分上较观察组差,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3.75%、98.7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50%、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给药,可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建议推广。
作者:马飞云;李文燕;任辉;苏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 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NAC)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10—2015-10间在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经过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60例,年龄为25~70岁。接受2~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 NAC),分别在NAC前后进行两次MRI检查,NAC后3~4周实施手术。根据MRI检查指标、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及术后切除肿瘤灶的病理检查对NAC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NAC后经MRI检查临床评估的有效率为73.3%(44/60),术后病理评估NAC有效率为78.3%(47/60),经检验两种方法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NAC前后病灶体积、大小、ADC值等MRI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后TIC类型与NAC前相比,有由Ⅲ型转向Ⅰ型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可以准确反映乳腺癌NAC后肿瘤病灶的变化,在评价乳腺癌NAC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丽霞;马捷;贾桂静;朱进;张景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患儿采取药物联合感统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2—2015-02间收治的共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的高功能孤独症( HFA)患儿6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药盐酸哌甲酯控释剂治疗,观察组加用感觉训练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FAQ、FRCQ分值及多动冲动分、注意缺陷分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仅交往因子有明显改善( P<0.05),而观察组患儿运动因子、交往因子、感觉因子和总分均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共病ADHD的HFA患儿采用药物联合感统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思渊;梁惠慈;肖华;江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肺功能、血气分析和炎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AECOPD患者313例,分析肺功能、血气结果和炎症因子在急性期的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结果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与PH、PaO2、SaO2呈正相关,而与炎症因子CRP、IL-8、IL-10和PaCO2呈负相关。结论血气分析结果和炎症因子浓度可以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疗效,可以作为不能接受肺功能检查患者的替代检测手段应用。
作者:谭俊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应用药物与严重皮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03—2015-12间134例因临床用药而出现严重皮肤药物不良反应现象患者临床资料,依照《中国药典》《新编药物学》以及结合国家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判断标准,对患者用药情况、药物类型、名称、用量、疗程、致敏药物及个人过敏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致敏药物主要包括抗菌药物52例(38.8%)、非甾体抗炎药32例(23.9%)、抑制尿酸合成药14例(10.4%)、抗癫痫药12例(8.9%)、中成药13例(9.7%);患者均通过停药处理、大量饮水,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必要时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保护消化道黏膜及保肝治疗,加强水电解质稳定,针对皮肤黏膜加强护理,全部患者在得到有效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药物导致皮肤不良反应在临床中较为多发,在治疗中需注重用药合理性,谨慎联用致敏药物。
作者:王杰彪;祁素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对预防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Braden评分低于12分的压疮高危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出现压疮的例数、严重度、发生时间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出现压疮的例数明显多于观察组,严重度明显升高,发生时间明显提前,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55%(52/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5%(36/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延后发生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确保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学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60.87%,观察组为49.28%。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症均能获得较好疗效,而两种药物都会有不良反应发生,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率略高于艾司西酞普兰,因而两种药物在使用时应注意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及时对症治疗。
作者:孟宪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成人拔牙矫治先后曲面断层片尖牙冠根比的变化,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对尖牙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要求的患者101例接受O-PAK固定直丝弓矫治,按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型,低角型,均角型。结果组间比较,均为实验一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低角型>均角型>高角型。低角型吸收多,高角型吸收少。结论正畸治疗中不同垂直骨面型对尖牙牙根吸收有影响;移动距离对牙根吸收有影响。
作者:张欣;石晶;彭惠;秦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光索引导下行盲探气管插管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气道插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26例行颌面外科手术张口困难的患者,采用光索引导下进行盲探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结果125例盲探气管插管成功,1例改为气管切开手术。结论光索引导下行盲探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具有操作安全、实用、减少创伤、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解决困难插管的常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康鑫;姚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患者术后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其胃肠道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2013-07—2015-06间接收的8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并发症情况以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患者,可减轻手术刺激、炎症反应等原因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帮助其胃肠功能的恢复,以此减轻肠粘连、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谭海燕;何婉珠;曾宇彤;刘健梅;曾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双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根据手术通道大小分为双标准通道组(观察组)20例和微通道联合标准通道组(对照组)12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双标准通道经皮肾取石术、微通道联合标准通道经皮肾取石术治疗鹿角型结石均能获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而穿刺点及穿刺时机选择是双通道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詹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脱水淫羊藿素在体内对裸鼠临界性颅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流式细胞仪鉴定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建立裸鼠颅骨临界性骨缺损,用脱水淫羊藿素及脱水淫羊藿素复合骨髓间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修复2个月后,用micro-CT检测脱水淫羊藿素的骨缺损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分离并培养了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证实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是一群CD73+CD90+CD34-CD45-细胞。 Micro-C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对比,脱水淫羊藿素组的新增骨量增加。而脱水淫羊藿素复合骨髓间质干细胞后可以显著提高骨缺损处的新骨形成量( P<0.01)。结论脱水淫羊藿素在体内具有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而脱水淫羊藿素复合骨髓间质干细胞可以显著增强骨缺损修复能力。
作者:赵曙炎;马泽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抑那通联合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抑那通作基础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B组则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2.2%, B 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B两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分别缩小至(22.3±16.2)cm3、(21.7±15.6)cm3,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B组的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抑那通方案,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Nanog、Sox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口腔鳞癌病理切片38份、癌旁正常组织切片18份,进行免疫组化检验,检测两种切片Nanog、Sox2表达水平。结果口腔鳞癌病理切片中Nanog、Sox2表达强度高于癌旁正常组织,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存在相关性。结论检测Nanog和Sox2在口腔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可用于病理分级判断。
作者:徐丽荣;柳宏志;周雯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对其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近三年经术后证实的39例胎盘早剥患者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分析,观察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5例超声图像无明显异常,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Ⅲ度诊断符合率为100%,Ⅱ度诊断符合率为94.44%,Ⅰ度诊断准确率为63.64%,总诊断符合率为87.18%(34/39),Ⅱ度、Ⅲ度符合率明显高于Ⅰ度( P<0.05)。结论超声是产前诊断胎盘早剥的首选辅助方法,对帮助提高母婴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活永;黄素梅;梁小琴;吕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紫金锭联合喜疗妥外敷对于血液透析穿刺导致血肿的作用。方法将78例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喜疗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紫金锭治疗。观察两患者血肿消退时间、疼痛程度、血管弹性度的情况,并比较护理满意度;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均改善,观察组血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血管硬化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紫金锭联合喜疗妥外敷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透析穿刺所致的血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谢秀湘;庞晓宇;王洪嫦;麦苗金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