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玉;关秀茹;路娟;蒋丽鑫
目的:观察和分析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用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秉纲;苏赤;肖彧;彭慕立;林煜;李凤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应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对高泌乳素血症(HPRL)患者是否存在巨泌乳素(M-PRL)进行检测,并对泌乳素( PRL)结果正常人群和孕产妇是否存在M-PRL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收集192例诊断为HPRL患者作为试验组,另收集200例PRL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早孕、中孕、晚孕孕妇各30例作为调查组,采用PEG沉淀法检测PRL的回收率,判断其是否含有M-PRL。结果192例HPRL患者中,168例(87.50%) PRL回收率>60%;15例(7.81%) PRL回收率为40%~60%;9例(4.69%)PRL回收率<40%;经PEG处理后,只有141例PRL仍然增高,而有51例PRL正常。200例正常对照组中有186例(93.0%)PRL回收率>60%,12例(6.0%)PRL回收率为40%~60%,2例(1.0%)PRL回收率<40%。孕产妇调查组中PRL回收率均>60%。结论应用PEG沉淀法筛查M-PRL,能区分泌乳素单体和巨泌乳素引起的泌乳素增高症,有助于临床正确诊断高泌乳素血症,减少误诊与误治。
作者:陈丽芬;朱惠君;黄雪飞;吴春娜;陈彩贞;陈李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生长受限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5-03间在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生长受限患儿进行实验观察,将采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的31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将采用中等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的3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生长情况及脐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胎儿的头围、腹围等生长情况略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生长情况和治疗后脐血指标差异较小( P>0.05);但观察组分娩后产妇皮下瘀斑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提高生长受限患儿的营养状况,改善胎盘血流灌注,促进胎儿生长。低剂量和中等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差异较小,但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母婴的安全性更高,建议生长受限胎儿优先选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
作者:吴勤练;林凛然;梁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研究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包头市九原区医院心内科于2007-01—2015-01间收治的5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与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评估两组心功能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用药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佳,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心力衰竭复发、恶化、死亡率更高,与实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用药中,美托洛尔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与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超声冲洗下不同根管冲洗液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390颗患牙随机分为三组,对三组的根管充填后1 d、3 d、7 d自发性疼痛的程度及根管治疗期间急症( EIE)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根管充填后1 d:EIE的发生率A组为5.4%、B组为13.8%、C组为13.1%,;根管充填后3 d:EIE的发生率A组为0.8%、B组为5.4%、C组为4.6%;根管充填后7 d:EIE的发生率A组为0、B组为2.3%、C组为1.5%,EIE发生的高峰期在根管充填后24 h内,1 d、3 d、7 d复诊时EIE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超声冲洗联合0.2%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和2.5%次氯酸钠溶液对一次性根管治疗期间急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0.2%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应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雯雯;崔丽华;毕庆伟;王丽梅;李岩;张广龙;邹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通过对2010-11—2015-11间在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50例绝经妇女宫腔积脓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甲硝唑液宫腔冲洗治疗,观察临床诊断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绝经妇女宫腔积脓患者采用甲硝唑液冲洗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发生误诊漏诊,患者若出现下腹坠胀、腹痛或发热等症状应引起足够重视,早发现早治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研究临床路径护理对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汉中市3201医院接受治疗的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临床路径护理。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显著偏低( P<0.05)。结论针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和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殷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收集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 endometrial polyps,EP)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验证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3-01—2015-01间在昆山市中医医院经过超声检查提示EP可疑,进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妇女,其中绝经后EP患者为研究组(n=28),绝经后正常子宫内膜的妇女为对照组(n=28)。比较两组妇女年龄、体重指数(BMI)、孕次、产次、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高血压病、糖尿病、激素替代治疗等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绝经后EP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肥胖、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高血压病、激素替代治疗。再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因素是:体重、子宫肌腺症、激素替代治疗。结论肥胖、子宫肌腺症、激素替代治疗是绝经后EP发病的危险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还需大样本进行进一步验证。
作者:赵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电动气压止血带袖带用环氧乙烷灭菌后,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并对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60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毫米方格坐标纸记数法测量皮肤损伤面积,根据美国组织学皮肤损伤评分系统评价损伤程度。结果实验组皮肤损伤分值(0.14±0.019)分,对照组皮肤损伤分值(0.23±0.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电动气压止血带袖带用环氧乙烷灭菌后使用,可有效避免使用部位局部皮肤损伤,保障骨科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留置尿管患者并发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02例留置尿管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3 d、7 d、10 d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留置尿管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1基本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突发意识丧失3 h于2012年3月17日入我院。患者于2012年3月17日16∶30突发意识丧失,由120救护车送至我院急诊,在救护车上发现患者心跳呼吸停止,给予胸外心脏按压与球囊辅助呼吸等抢救,送至我院急诊后,给予急救气管插管,继续心肺复苏抢救,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律,给予电击除颤(200~360 J共7次)、经静脉输注抗心律失常药物(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胺碘酮)等抢救,患者心电逐渐平稳,17∶30患者恢复自主心律,但持续呈深度昏迷状态,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不等大,急诊收住ICU。患者既往心肌炎、高血压病2级病史。2009年在北京阜外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较差,长期口服拜阿司匹灵、雅施达、卡维地洛、万爽力、地高辛等药物治疗。
作者:王弘道;缪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柔性管理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观察组86例脊柱外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柔性管理,同期86例对照组脊柱外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49%)明显低于对照组(22.0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60.4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护理中采取柔性管理效果显著,得采纳应用。
作者:韩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骨性测算联合刻度标识运用于改良截石位的摆放工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需采用截石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骨性测算联合刻度标识的方法摆放改良截石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目测法摆放改良截石位,比较两种截石位摆放调整次数以及摆放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采用骨性测算联合刻度标识的方法摆放改良截石位,摆放过程中调整次数及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骨性测算联合刻度标识运用于改良截石位的摆放工作,能减少托推架调整次数,提高摆放速度,降低护士工作负荷,优化了改良截石位摆放工作流程。
作者:姚盛云;蔡慧;徐晓梅;朱小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颌面外伤手术室治疗护理的安全管理。方法收集2012-01—2015-06间收治的196例口腔颌面外伤患儿,分析影响儿童口腔颌面外伤手术室治疗护理的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置。结果全部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麻醉安全,手术顺利,患儿家属满意,没有任何医疗纠纷事件。结论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儿童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护理安全意识,重视术前的安全评估,注重麻醉和心理护理,加强医护和患者家属的沟通,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制度,确保麻醉和手术安全。
作者:赵秋枫;胡明;孙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脑钠肽( 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BNP和血清hs-CRP的变化。结果健康组血浆hs-CRP及BNP水平显著低于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浆hs-CRP、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hs-CRP和BNP呈高表达,hs-CRP和BNP是AMI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指标,对AMI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作者:梁茂锦;梁伦昌;陈伟泉;梁鉴文;丁延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5-12间中山市东风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髋关节Harris 评分和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髋关节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汉荣;陈骏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产妇的产后随访及再发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2-03—2015-03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 GDM)产妇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产后随访,观察组在确定产妇出现再发糖尿病后,施加营养、运动、体重管理等干预措施,所有产妇产后6周、3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访及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及6个月的产后糖尿病发生率为37.04%、25.93%、14.81%,观察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及6个月产后糖尿病发生率为18.52%、11.11%、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各阶段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在产后还存在一部分人糖代谢异常,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进行产后随访和再发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产妇情况,保持血糖正常,促进产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舌下含服脱敏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6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84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半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脱敏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具有极高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廖卫华;李倩;徐胜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成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AMI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组( GSH组,常规药物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每组各25例患者,共治疗4周。所有患者再灌注治疗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脏指数( CI),心输出量( CO)。治疗4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再灌注治疗4周后测定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 PCI术后4周,两组的LVED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H组患者LVEF、CI、CO均高于对照组(P<0.05)。 GSH组治疗后SOD和GSH-Px均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后SOD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SOD和GSH-Px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心功能,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沈桂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介绍头皮缺损修复的一种方法。方法采用改进三叶带蒂转移皮瓣一期整复大面积头皮缺损6例,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12~75岁,缺损面积5.5 cm ×5.5 cm~6.0 cm ×8.0 cm。结果6例头皮缺损全部皮瓣存活良好,创面得以Ⅰ期修复。结论改进三叶带蒂转移皮瓣制作简单,因该皮瓣的剥离范围广泛,对于皮肤缺乏弹性和活动性的头部来讲,是修复该部位大面积头皮缺损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左治强;周青;姜红田;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