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冬梅;张春斌
目的:观察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人工阴道分泌功能的变化,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选取38例行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后年限分为观察组A(术后时间≤5年)、观察组B(术后时间>5年),另选取19例阴道正常女性作对照组研究。比较3组阴道分泌功能、性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结果(1)分泌功能:观察组A和正常对照组MUC2、AQP2、AQP9、CFTR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B MUC2、AQ92、CFTR明显低于观察组A与正常对照组,AQP2明显低于观察组A与正常对照组(P<0.05);(2)性生活质量:3组对象欲望、性兴奋、性高潮、阴道润滑、性满意度、总分等FS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3组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等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人工阴道分泌功能随手术年限逐渐减弱。
作者:魏伟锋;吴成勇;杨海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段髓腔解剖参数测量与不同类型人工股骨假体的选择。方法选取375例髋关节(含股骨上段)正侧位CR影像学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股骨近段髓腔径长度参数、形态参数特点及其同患者年龄、性别间的相关性。对其中102例(106髋)行四种人工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予以术前观察及术后随访,记录其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情况,分析其翻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女性患者的年龄与峡部内径呈显著正相关性,同CFI呈显著负相关性,男性患者峡部内径及CFI则同年龄因素无显著相关。采取四种不同人工股骨假体的患者在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上均无明显差异( P>0.05),说明其皆获得理想疗效。其中使用直柱型柄假体植入的A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高于其余三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 P<0.05)。术后四组均无无菌松动翻修情况发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医师在临床评估股骨近段髓腔解剖参数及形态时可采用DCFI、MCFI及CFI相结合的方式,不同人工股骨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各显优劣,均具有理想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可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合理选择。
作者:钟镇彬;林楚标;郑泽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实施育龄妇女孕前风险评估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免费孕前筛查的650例育龄妇女为干预组,进行孕前风险评估;随机抽取650例在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且未进行孕前风险评估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观察对象优生知识知晓情况、孕期营养指导、叶酸服用及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等。结果干预组对象优生知识知晓率、孕期营养指导率、叶酸服用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4.6‰(3/6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8/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孕前风险评估可有效识别出育龄妇女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率。
作者:张国荣;张红;肖桂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森林脑炎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6例森林脑炎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与护理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血糖为(18.21±6.43)mmol/L,观察组为(7.23±3.16)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854,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78%,观察组为8.7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00,P<0.05)。结论对森林脑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波生坦对肺纤维化大鼠肺胶原沉积与MMP-9、TIMP-1的影响。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对照2周组、4周组( C2组、C4组),模型2周组、4周组( M2组、M4组)及治疗组( T1组、T2组)。予博莱霉素建模, T1、T2组分别于第2 d、第15 d始每天予波生坦灌胃至第28 d。Masson 染色观察肺胶原沉积情况,用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肺泡灌洗液的MMP-9、TIMP -1浓度。结果(1)C2组、C4组大鼠肺间质胶原稀少;M2组可见大量淡蓝色胶原沉积,M 4组明显加重伴部分纤维化;T1组较 M4组显著减少,T 2组较 M4组无差异。(2)造模后MMP-9浓度随时间升高:C2组、C4组、M2组、M4组分别为(1.15±0.27)μg/mL、(1.23±0.31)μg/mL、(1.98±0.35)μg/mL、(2.38±0.47)μg/mL,T1组较M4组显著下降(P<0.05)。(3) M2组、M4组TIMP-1浓度明显高于C2组、C4组,T1组较M4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波生坦可减少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胶原沉积,可能是通过早期抑制MMP-9、TIMP-1途径起作用。
作者:黄积雄;左万里;赵洁敏;周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孕期生殖道感染与难免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01~2014-07间在我院收治并分娩的难免流产患者共173例,根据胎盘病理结果分为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组111例( A组)和无绒毛膜羊膜炎组62例( B组),所有病例均进行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PCR培养及细菌培养(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同时采血液学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及CRP水平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支原体、衣原体及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组的细菌培养超过50%以上为厌氧菌假丝酵母菌感染, A组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B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而A组和B组的中性粒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尤其是假丝酵母菌、支原体、大肠埃希氏菌等致病菌导致的绒毛膜羊膜炎可能是难免流产发生的原因之一。孕期对高危孕妇进行生殖道病原体的筛查及早期干预,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陆洋;马雪枫;李晓红;彭珊珊;任利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在工作时间抑制排尿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保障护士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福州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注册护士1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以及中文版女性排尿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并研究抑制排尿行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护士抑制排尿行为的发生率为81%,工龄、职称、文化程度和不同科室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制排尿行为的发生与工作强度、人员接替及卫生条件有关( P<0.01)。结论护士抑制排尿行为发生率高,与工作强度、人员接替及卫生条件等因素有关,应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护士身心健康。
作者:曾明珠;徐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水痘的发病状况与流行趋势,为制定切实有效的水痘防控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怀柔区2010~2014年水痘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怀柔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447例,其中2010年402例、2011年345例、2012年287例、2013年213例和2014年200例;发病率分别为101.79/10万、92.49/10万、74.17/10万、53.11/10万和48.76/10万。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冬春季,春末夏初出现小高峰。水痘病例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区。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是水痘的高发人群。结论规范学校等集体单位水痘散发病例处理,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的配合对防控水痘突、暴发疫情的尤为重要。提高适龄儿童水痘疫苗覆盖率,加大宣传,推动水痘疫苗第2剂的接种,是防控托幼机构、学校水痘疫情的重要方法。
作者:闫乐;郭雪;卢丽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04~2014-05间我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 CMV)治疗,观察组采用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24 h后呼吸机参数FiO2、MAP、OI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气分析中PCO2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改善患儿通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慧恩;陈志凤;邸晓华;谢桂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血栓通注射液的组成成分、功效、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血栓通注射液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抑制血栓发生、防止静脉内膜损伤。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能够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张健;陈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NK细胞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6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48例,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行淋巴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予常规保胎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的数量及妊娠结果。结果治疗前检测CD3/CD16+CD56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经淋巴主动免疫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CD3/CD16+CD56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妊娠至12周)66.7%,显著高于对照组25.0%;观察组流产率(妊娠12周内流产)14.6%与对照组55.0%比较显著较低,两组治疗一年内未成功妊娠率比较,观察组18.8%较对照组20.0%稍低,差异不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通过监测NK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可有效指导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改善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和坤;梁宝珠;黄显文;冯经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士长管理干预对提高护理质量及减少护患纠纷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2013间在我院住院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护士长管理干预的方法。干预的方法有:护士站前移、弹性排班、优化护理的服务流程;增强护理的风险管理;完善护理工作的考核;增强护患纠纷的预防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总满意率为85%,而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达97%,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t=4.0963, P=0.0000)。观察组患者中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24%,而观察组患者中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中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士长管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护理的满意率,可以减少护患纠纷发生。
作者:陆宏霞;梁少凤;谷艳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瘘修补同时在输尿管放置D-J管的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阴道瘘的效果。方法选择6例输尿管阴道瘘患者,明确诊断,给予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除1例患者行开放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外,5例患者手术成功,随访1~2年,效果满意,无复发。结论对输尿管阴道瘘患者采取阴道瘘修补同时放置输尿管支架管的手术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李明;张万峰;王洪杰;杨振涛;王百峰;王贵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行精细化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妇科护理中,可以明显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费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早孕期11~13+6周超声筛查胎儿异常,探究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2~2014-02间47例早孕期产前超声筛查出的胎儿异常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所有胎儿均经中孕期复查及引产后证实。结果47例胎儿异常中,露脑畸形10例,无脑儿3例,全前脑1例,脊柱裂1例,联体双胎1例,颈部水囊瘤12例,NT增厚11例,脐膨出3例,双侧唇腭裂1例,左足内翻1例,右上肢缺如1例,左侧桡骨缺如1例,右房增大1例。结论尽早对胎儿异常进行诊断,可减轻孕妇身体损害,但在临床上仅可以对较为严重、早发的胎儿异常情况进行诊断,所以不能替代中晚期产前超声筛查。
作者:黄翠平;姜伟;江宁珠;陈瑞云;张海燕;卫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儿童矮小症病因、治疗及与年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03~2014-02间我院儿科门诊收治200例矮小症儿童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诊断及相关检查,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出儿童矮小症病因及其与年龄相关性。结果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宫内发育迟缓、特发性矮小、性早熟、营养缺乏为儿童矮小症常见病因。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特发性矮小、性早熟>7岁儿童发生率明显高于≤7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营养缺乏、Tumerg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7岁患儿发病率明显高于>7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中致儿童矮小症病因较多,常见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宫内发育迟缓、特发性矮小、性早熟、营养缺乏等,临床早期诊断并干预可促进患儿生长,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林雪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老年人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就诊的根管治疗老年患者246例,268颗急、慢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牙为研究对象,268颗患牙中,前磨牙、磨牙共242颗,前牙26颗。所有患者牙根预备前无自发性疼痛。将268颗患牙分为H组和G组,H组134颗,G组134颗。分别采用常规步退技术和G钻改良步退术。结果两组约诊间痛的发生情况如下:H组24颗(17.91%),G组10颗(7.46%)。 H组与G组比较,H组的约诊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G组( P<0.05)。结论 G钻改良步退技术与传统方法比较,约诊间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胡波;王晓春;苏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Orr式Roux-en-Y吻合术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 FJI)对于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Orr组和FJI组,每组各48例。 Orr组消化道重建方式为Orr式Roux-en-Y吻合术,而FJI组为郝氏重建设计的FJI术式,1年及2年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1年,除体重变化两组差异不明显外,其他指标FJI组均有优势( P<0.05);术后2年,FJI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Orr组(P<0.05)。结论 FJI术式对于提高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均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贵;杨振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芬太尼、丙泊酚和脂肪乳、芬太尼、丙泊酚在无痛输卵管结扎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级、自愿要求行无痛输卵管结扎术的40例经产妇,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 A组)和对照组( B组)。 A组采用氟比洛芬酯、芬太尼、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B组采用脂肪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分别观察并记录受术者一般资料;术后1h、术后4h、术后8 h的静息时和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情况,进行疼痛强度记录。比较两组情况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A组和B组受术者比较,A组术后镇痛效果静息时和咳嗽时都优于B组,随访满意度高。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于无痛输卵管结扎术后维持镇痛效果好。
作者:徐俊;倪少纯;陈梓航;陈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10~2014-10间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3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对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观察病变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后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炎症、炎性假瘤、支气管异物吸入、纤毛不动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81.58%、2.63%、15.79%、5.26%,各类病变发生率比较,P<0.05。肺炎链球菌、洛菲氏不动杆菌、酵母样真菌检出率分别为13.16%、7.89%、2.63%,各种菌类检出率比较, P>0.05。患儿术中均存在血氧饱和度降低,行面罩加压给氧后均全部恢复至95%以上,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莫校棋;苏宝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