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健;肖龙敏;吴洪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特点,研究超声造影检测混合型肝癌的准确率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造影检查且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混合型肝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者中54%的小型肝细胞癌可以切除,而且手术后并发症少.亚临床期没有症状的患者预后较好,可以认为是早期混合型肝癌.68%病人血清AFP< 200 ng/ml,且AFP值与混合型肝癌大小没有平行关系.在高发生率地区,对AFP持续微量超高者,应高度怀疑混合型肝癌,并进一步检查.混合型肝癌没有一定的回音模式,不过肿瘤越小越趋向于低回音性,直径<2 cm的肝细胞癌,76.5%呈低回音性,3 cm以上者84.6%为高回音性病灶.结论 CT扫描对混合型肝癌(<3 cm)诊断率比超声扫描稍差,对于混合型肝癌而言,超声造影检查敏感性高,特异性佳,对肿瘤的生长情况也能够完全把握.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行胃癌根治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1年内是否复发分组为早期复发组(60例)与无复发组(30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将60例术后复发患者分组为甲乙丙3组,各20例,分别采用再次手术、姑息治疗及未手术治疗,统计3组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早期复发影响因素为瘤体直径和TNM分期、T分期、N分期、术后化疗、新辅助化疗及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P<0.05;经多因素分析,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为N分期与TNM分期,且新辅助化疗为患者术后保护因素,P<0.05.经再次治疗发现,其中甲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乙、丙组,P<0.05,而乙组略高于丙组,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高危因素主要为N分期与TNM分期,积极采取新辅助化疗及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可以减少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陈伟荣;李社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甘氨双唑钠联合鸦胆子油乳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可溶性B7-H4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原发性肝癌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缓慢注入比柔比星、顺铂、氟尿嘧啶以及用比柔比星与碘化油混悬剂栓塞肿瘤血管.治疗组缓慢注入鸦胆子油,用鸦胆子油与碘化油混悬剂检塞肿瘤血管;同时给予甘氨双唑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受益反应率、不良反应及疾病缓解率.监测两组血清可溶性B7-H4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8%,对照组为54.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 =6.39,P<0.05).治疗组近期总缓解率为90.91%,对照组为72.7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周和1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H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甘氨双唑钠联合鸦胆子油乳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下调血清中可溶性B7-H4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作者:李虎年;何婷;许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及多西他赛+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晚期肺鳞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GP)及多西他赛+奈达铂方案(TN)化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生存期、不良反应.结果 GP组患者PR患者4例,SD患者8例,PD患者18例,总有效率为40.00%,TN组总有效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P组6个月生存28例,占93.33%,1年生存率为76.67%,2年生存率为50.00%,均明显高于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WBC减少占40.00%,PLT减少占30.00%,均高于TN组,末梢神经毒性、脱发发生率均低于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心呕吐、贫血、肝毒性、肾毒性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肺鳞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均能取得较高的治疗效果,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能更好的延长晚期肺鳞癌患者生存期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较好.
作者:张洪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二钠或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选择48例经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2组分别实施培美曲塞二钠、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 2组患者化疗后的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疗效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培美曲塞二钠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远低于多西他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二钠在保证对NSCLC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其不良反应.
作者:田洁;张媛;俞邓枝;陈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纳米炭与亚甲蓝在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示踪剂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纳米炭示踪组和亚甲蓝示踪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同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纳米炭示踪组患者采用纳米炭作为示踪剂,亚甲蓝组采用亚甲蓝作为示踪剂,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术中切除探查前哨淋巴结,亚甲蓝组患者蓝染淋巴结为前哨淋巴结,纳米炭组患者以黑染淋巴结为前哨淋巴结,均予以切除.术中行广泛切除全子宫及淋巴结清扫术,同时于腹主动脉旁取样淋巴结,术中均采用快速冰冻切片法和组织免疫法对前哨淋巴结、清扫的所有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30例亚甲蓝示踪组患者中切除淋巴结254个,共检出前哨淋巴结38个,SLN肿瘤转移2枚,病理检查肿瘤转移5枚;纳米炭示踪组患者切除淋巴结261个,前哨淋巴结检出44个,SLN肿瘤转移4枚,病理检测肿瘤转移4例.纳米炭示踪组前哨肖淋巴结检出率明显高于亚甲蓝示踪组(P<0.05),两组患者的定位分布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示踪组检出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33.3%、准确性为80.0%、特异性为87.5%.纳米炭示踪组检出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0.0%、准确性为86.7%、特异性为88.0%.结论 纳米炭宫颈注射进行宫颈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的检测技术优于亚甲蓝,是临床可行的,但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周波;何丽萍;杨英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奈达铂和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奈达铂组和顺铂组,各33例.奈达铂组采用紫杉醇35 mg/m2+奈达铂20 mg/m2同步放疗治疗,顺铂组采用紫杉醇35 mg/m2+顺铂20 mg/m2同步放疗治疗.结果 奈达铂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0%,顺铂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0.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奈达铂组患者贫血以Ⅰ级为主,顺铂组患者贫血以Ⅰ~Ⅱ为主,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肝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奈达铂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8%,75.7%和57.6%,顺铂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7%,63.6%和54.5%,其中奈达铂组1年和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结论 奈达铂和紫杉醇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尚可耐受.
作者:陈雪莲;钱沁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放射免疫法(RIA)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39例肝病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比值,以AFP-L3/AFP≥10%为阳性指标,并跟踪研究其病程发展,比较后期癌症确诊率.结果 放射免疫诊断法敏感度为99.12%,特异度为72.72%,阳性预测值为98.69%,阴性预测值为80.00%.与金标准相比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的阴性预测值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方法特异性强、可信度高且操作方便,在原发性肝癌早期筛查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作者:郑文博;毛中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Bcl-2及Ki-67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92例,按照良恶性的不同分为良性平滑肌瘤组(49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32例)以及典型子宫平滑肌肉瘤(11例).将标本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标本中Bcl-2蛋白及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良性平滑肌瘤组小,子宫平滑肌肉瘤组高,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平滑肌瘤组Bcl-2阳性率高,Ki-67阳性率低;子宫平滑肌肉瘤组Bcl-2阳性率低,Ki-67阳性率高,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cl-2在不同复发情况、肿瘤数量及肿瘤大小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Ki-67在复发、多发及肿瘤体积较大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与Ki-67蛋白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γ=-0.564,P=0.000).结论 Bcl-2及Ki-67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平滑肌肿瘤中表达情况各异,二者呈负相关性,可联合用于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辅助鉴别诊断.
作者:徐伟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NA)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肺癌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学确诊为肺癌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法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中的miRNA 21,miRNA 141,miRNA 145表达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及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中CRP,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miRNA和CRP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miRNA 21、miRNA 141和CR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i RNA 145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NA和CRP水平联合诊断肺癌早期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较miRNA、CRP水平单独预测肺癌早期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联合CRP检测诊断肺癌早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诊断价值良好,可以作为肺癌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吴振永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MRI影像学方法对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 选取5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联合组采用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放化疗治疗,2组疗程均为5~6周.评价2组治疗前后MRI成像及ADC值在宫颈癌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后监测肿瘤变化的价值.结果 联合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72.41%和61.72%;联合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DC均值较之前均有所升高,且联合组ADC均值(1.99±0.28)高于对照组(1.54±0.25);P均<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组治疗宫颈癌疗效优于对照组,MRI具有无辐射、无创伤等优点,能通过影像及ADC值检测肿瘤的生长及变化,在宫颈癌治疗的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方珊珊;刘媛;刘波;漆辉雄;靳义强;李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PSA、病理结果,比较包膜内及包膜外组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BMI对前列腺癌的影响.结果 139例患者包膜外侵犯共29例,logistics回归分析BMI指数升高(JP=0.013)、tPSA升高(P =0.046)是包膜外侵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BMI指数升高是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的重要预测因素,肥胖可能在前列腺癌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启祥;张立冬;谢家恩;吴明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口腔舌厚度与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三步法,检测96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口腔舌厚度.结果 口腔舌厚度测量值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侵袭深度,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是否转移等并不存在相关性(P>0.05);而淋巴结受累者口腔舌厚度测量值明显上调(P<0.05),而无淋巴结受累者其测量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舌厚度测量值的增加与淋巴结受累有关.结论 口腔舌厚度测量值水平与舌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还需进一步系统研究.
作者:张琦雪;张晓芳;卢雪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微血管密度(MVD)以及卵巢上皮性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标本88例以及正常卵巢组织标本35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所有标本中VEGF及MVD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2.0%及MVD平均值为(30.26±8.69),显著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率[52.6%,(11.52±3.46)] (P <0.05);而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EGF阳性表逸的卵巢癌组织中MVD平均值显著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VEGF阳性表达与MVD平均值呈正相关(P<0.05).卵巢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以及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MVD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VEGF及MVD均能反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和恶性进展程度,并可能成为卵巢癌临床生物学治疗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敏;徐杰;康婷;段伟;张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观察Ipilimumab对荷瘤小鼠体内PTHrP及MCT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与癌细胞衰老的关系.方法 取C57BL/6小鼠共30只,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处理组、高剂量处理组,每组10只.开始给药,给药剂量与方法:低浓度Ipilimumab处理组3mg/kg,高浓度Ipilimumab处理组5 mg/kg,共给药5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中PTHrP、MCT1的表达.结果 3组动物细胞PTHrP蛋白的分泌及MCT1的阳性表达率高度一致,且随Ipilimumab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第3组表达水平较第2组和第1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表达水平较第1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个指标阳性表达率均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βGal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 Ipilimumab处理后的荷瘤小鼠通过上调PTHrP、MCT1的表达,延缓癌细胞的衰老,终引起癌细胞侵袭或转移.
作者:刘雯雯;方宁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26例,采取随机数表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结合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同步化疗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结合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同步化疗的治疗方式;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ORR为74.60%,对照组为46.03%,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佐合拉古丽·木塔力甫;古力加汗·艾尔肯;董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将95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HIFU) 45例和对照组(LM)50例,观察组行HIFU治疗,对照组患者行LM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月经异常和腰痛改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临床症状改善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无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症状改善较为缓慢,治疗花费也较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郑献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肝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型变化,发现其内在规律,提高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180例.制定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辨证分型回顾性病历调查表,采用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对症状和体征数据进行样本聚类分析,归纳纳入研究对象的中医证候.结果 血管介入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肝郁脾虚证显著减少,湿热蕴结证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结果分析显示:化疗栓塞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肝郁脾虚证显著减少,湿热蕴结证和脾虚湿困夹瘀证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气滞血瘀证显著减少,脾虚湿困夹瘀证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介入治疗中患者的中医证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中晚期肝癌进行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把握住“瘀、毒、虚”互结的病机特点,肝脾同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传岱;李勇波;李正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HolRBT)和等离子电切术(PK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60例非肌层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HolRBT组和PKRBT组,各180例.术后3~7d开始用吡柔比星30 mg+ 5%葡萄糖水30 ml进行膀胱灌注,前8周每周1次,8周后改为每月1次,连续灌注12个月.术后每3个月膀胱镜检复查1次.结果 HolRBT组和TURBT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术后肉眼血尿持续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PKRBT组(P<0.05).HolRBT组患者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概率显著低于PK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4.5%,显著低于对照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PKRBT并发症高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宏峰;李威;黄尉;何耿;陈仕款;覃振昌;王崇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中医辩证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化疗组52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4例.单纯化疗组采用紫杉醇加奈达铂(TP方案)化疗,紫衫醇,175 mg/m2,第1d;奈达铂25 mg/m2,第1~3d,21 d为1个治疗周期.中西医结合组在单纯化疗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加用中药方剂治疗,每日1剂,水煎200 ml,早晚服用,连续服用2个疗程,每个疗程21 d.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疾病稳定率(SD)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疾病进展率(PD)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胸痛、气短、乏力和纳差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KPS评分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消化道反应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辩证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控制疾病进展,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化疗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延军;黄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