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莉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DH)在胃癌患者血清、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术中经病理确诊为胃癌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对象血清中LDH水平.术中取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癌旁淋巴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处组织中的LDH表达情况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LDH在胃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患者、正常人血清中LDH水平分别为(349.41±97.23)IU/ml、(185.40±52.24) IU/ml,胃癌患者血清中LDH含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正常人(P <0.05).胃癌组织中LDH含量高,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癌旁淋巴组织中LDH的含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胃癌患者血清中LDH含量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侵袭情况、分化程度等因素相关(P<0.05),癌组织中LDH阳性表达与年龄、淋巴结转移、侵袭情况、分化程度等密切相关(P<0.05).结论 LDH在胃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及癌旁正常组织,且血清LDH及癌组织中LDH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侵袭情况、分化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汪质良;王越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对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分析52例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0.8 mg;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50 mg;比较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字镇静评分(NS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对照组与治疗组NS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x2=6.777,P<0.05).②对照组与治疗组VAS评分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x2=7.312,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x2 =1.016,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可以显著提高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有效改善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字镇静评分(NSS),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艳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甘氨双唑钠联合鸦胆子油乳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可溶性B7-H4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原发性肝癌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缓慢注入比柔比星、顺铂、氟尿嘧啶以及用比柔比星与碘化油混悬剂栓塞肿瘤血管.治疗组缓慢注入鸦胆子油,用鸦胆子油与碘化油混悬剂检塞肿瘤血管;同时给予甘氨双唑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受益反应率、不良反应及疾病缓解率.监测两组血清可溶性B7-H4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8%,对照组为54.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 =6.39,P<0.05).治疗组近期总缓解率为90.91%,对照组为72.7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周和1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H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甘氨双唑钠联合鸦胆子油乳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下调血清中可溶性B7-H4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作者:李虎年;何婷;许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宫颈癌中晚期患者血液毒性以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宫颈癌中晚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化疗方式,设同步放化疗为观察组,序贯放化疗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放化疗前血液毒性相关指标及放化疗后2、4周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2、4周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放疗前血液中血红蛋白、白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放疗后2、4周血液中血红蛋白、白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放疗前SCC-AG、CEA、CA50、CA724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放疗后2、4周观察组SCC-AG、CEA、CA50、CA72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较序贯放化疗能够较大程度提高对宫颈癌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江华;张丹丹;高琴;白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糖链抗原、粘附分子及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收集109例胰腺癌患者(Ⅰ期14例、Ⅱ期33例、Ⅲ期39例、Ⅳ期23例;淋巴结转移56例,无淋巴结转移53例)、78例胰腺炎患者和9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50、CA125、CA199、CA242水平,采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ICAM、VCAM、ALCAM、CEACAM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胰腺癌组CA50、CA125、CA199、CA242、VCAM、ALCAM、CEACAM水平和K-ras突变率明显高于胰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胰腺炎组VCAM、ALCAM、CEACAM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胰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CA50、CA125、CA199、CA242水平和K-ras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logit (P)=0.114×CA199+0.235×CEACAM+ 0.082×K-ras]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大,AUC达0.931,显著高于各个指标单独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94.5%和86.9%.VCAM、ALCAM、CEACAM水平随胰腺癌分期的增加,水平不断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粘附分子VCAM、ALCAM、CEACAM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胰腺癌患者(P<0.05).结论 糖链抗原、粘附分子和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能够大大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效能,其中粘附分子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宋红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血清miRNA-200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45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经诊断无肿瘤疾病的健康对照组.qRT-PCR检测各组血清miRNA-200b的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miRNA-200b血清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miRNA-200b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0.05);另外,NSCLC患者中肺鳞癌患者血清miRNA-200b表达显著高于腺癌(P<0.0001).此外,ROC分析miRNA-200b诊断NSCLC佳cutoff值为0.276(敏感性46.7%,特异性93.3%,AUC值0.779).结论 NSCLC患者血清miRNA-200b水平显著升高,在NSCLC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作为无创早期诊断NSCLC的指标之一.
作者:朱利群;王纯;陈菊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PSA、病理结果,比较包膜内及包膜外组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BMI对前列腺癌的影响.结果 139例患者包膜外侵犯共29例,logistics回归分析BMI指数升高(JP=0.013)、tPSA升高(P =0.046)是包膜外侵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BMI指数升高是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的重要预测因素,肥胖可能在前列腺癌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启祥;张立冬;谢家恩;吴明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与创伤应激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然后检测与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的机体代谢与创伤应激指标.结果 术前2组患者的机体代谢与创伤应激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术后第1、3及5天观察组的脂代谢指标及创伤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蛋白代谢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与创伤应激的变化幅度小于开放性手术患者,对患者术后机体恢复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王亮;田洁;许跃军;田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奈达铂和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奈达铂组和顺铂组,各33例.奈达铂组采用紫杉醇35 mg/m2+奈达铂20 mg/m2同步放疗治疗,顺铂组采用紫杉醇35 mg/m2+顺铂20 mg/m2同步放疗治疗.结果 奈达铂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0%,顺铂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0.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奈达铂组患者贫血以Ⅰ级为主,顺铂组患者贫血以Ⅰ~Ⅱ为主,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肝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奈达铂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8%,75.7%和57.6%,顺铂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7%,63.6%和54.5%,其中奈达铂组1年和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结论 奈达铂和紫杉醇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尚可耐受.
作者:陈雪莲;钱沁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其对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前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112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后3个月平均月经量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但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12例子宫肌瘤患者在微波消融术后3个月后基础性激素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内分泌影响较小,且治疗前后基础性激素差异不明显;雌激素作用下,可使子宫内膜增生修复,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
作者:邱锐;张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二钠或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选择48例经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2组分别实施培美曲塞二钠、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 2组患者化疗后的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疗效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培美曲塞二钠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远低于多西他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二钠在保证对NSCLC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其不良反应.
作者:田洁;张媛;俞邓枝;陈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微血管密度(MVD)以及卵巢上皮性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标本88例以及正常卵巢组织标本35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所有标本中VEGF及MVD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2.0%及MVD平均值为(30.26±8.69),显著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率[52.6%,(11.52±3.46)] (P <0.05);而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EGF阳性表逸的卵巢癌组织中MVD平均值显著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VEGF阳性表达与MVD平均值呈正相关(P<0.05).卵巢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以及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MVD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VEGF及MVD均能反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和恶性进展程度,并可能成为卵巢癌临床生物学治疗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敏;徐杰;康婷;段伟;张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黏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6例各类型胃黏膜良恶性病变,通过观察各类型胃黏膜良恶性病变中EGFR表达情况及EGFR表达与临床病例参数的关系,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黏膜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胃炎中EGFR无阳性例数,肠化生EGFR阳性率31.6%,异常增生阳性率42.1%,胃腺癌阳性率58.1%,胃黏膜不同病变程度的EGFR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胃腺癌的EGFR阳性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EGFR在浆膜浸润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在基层浸润中的阳性率(P<0.05),EGFR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 EGFR检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胃黏膜良恶性病变程度,对临床治疗胃部病变有指导意义.
作者:唐晓梅;柴丽丽;秦娟;王三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行胃癌根治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1年内是否复发分组为早期复发组(60例)与无复发组(30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将60例术后复发患者分组为甲乙丙3组,各20例,分别采用再次手术、姑息治疗及未手术治疗,统计3组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早期复发影响因素为瘤体直径和TNM分期、T分期、N分期、术后化疗、新辅助化疗及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P<0.05;经多因素分析,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为N分期与TNM分期,且新辅助化疗为患者术后保护因素,P<0.05.经再次治疗发现,其中甲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乙、丙组,P<0.05,而乙组略高于丙组,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高危因素主要为N分期与TNM分期,积极采取新辅助化疗及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可以减少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陈伟荣;李社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与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清中E-钙粘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9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结肠癌患者88例,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E-钙粘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9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结肠癌组血清E-钙粘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9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E-钙粘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9水平与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瘤灶直径、癌灶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死亡组患者E-钙粘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9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 结肠癌患者血清中E-钙粘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9水平明显降低,与结肠癌的恶性程度相关,对该病的临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伍婧;招丽蓉;邓伟英;冯芬;陈永昌;王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将95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HIFU) 45例和对照组(LM)50例,观察组行HIFU治疗,对照组患者行LM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月经异常和腰痛改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临床症状改善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无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症状改善较为缓慢,治疗花费也较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郑献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NA)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肺癌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学确诊为肺癌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法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中的miRNA 21,miRNA 141,miRNA 145表达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及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中CRP,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miRNA和CRP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miRNA 21、miRNA 141和CR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i RNA 145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NA和CRP水平联合诊断肺癌早期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较miRNA、CRP水平单独预测肺癌早期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联合CRP检测诊断肺癌早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诊断价值良好,可以作为肺癌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吴振永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取42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理学诊断结果与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2例IPMN中,良性25例、恶性17例.恶性IPMN患者年龄明显大于良性患者;有临床症状的恶性IPMN患者明显多于良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良性IPMN患者中,4例被误诊为恶性;17例恶性IPMN患者中,3例被误诊为良性,MRI总诊断准确率为83.33% (35/42).良性IPMN的MRI诊断可见长T1、长T2多房囊状肿瘤;恶性IPMN的MRI诊断可见主胰管长T1、长T2信号单房囊状肿瘤,主胰管扩张以及胰管内等信号的壁结节.结论 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辉安;赫跃文;关宏博;龚娜;赵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HolRBT)和等离子电切术(PK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60例非肌层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HolRBT组和PKRBT组,各180例.术后3~7d开始用吡柔比星30 mg+ 5%葡萄糖水30 ml进行膀胱灌注,前8周每周1次,8周后改为每月1次,连续灌注12个月.术后每3个月膀胱镜检复查1次.结果 HolRBT组和TURBT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术后肉眼血尿持续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PKRBT组(P<0.05).HolRBT组患者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概率显著低于PK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4.5%,显著低于对照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PKRBT并发症高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宏峰;李威;黄尉;何耿;陈仕款;覃振昌;王崇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89SrCl2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89SrCl2治疗,都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7.0%)明显好于对照组(86.3%)(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89.43±5.39)分和(78.20±8.22)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6.30±5.94)分和(57.10±6.89)分(J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89SrCl2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安全性比较好,能够缓解骨痛,提高治疗疗效,有利于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智军;于鹏;梁英魁;王政清;王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