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糖链抗原、粘附分子及K-ras基因突变水平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宋红林

关键词:糖链抗原, 粘附分子, K-ras基因突变, 胰腺癌, 分期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糖链抗原、粘附分子及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收集109例胰腺癌患者(Ⅰ期14例、Ⅱ期33例、Ⅲ期39例、Ⅳ期23例;淋巴结转移56例,无淋巴结转移53例)、78例胰腺炎患者和9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50、CA125、CA199、CA242水平,采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ICAM、VCAM、ALCAM、CEACAM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胰腺癌组CA50、CA125、CA199、CA242、VCAM、ALCAM、CEACAM水平和K-ras突变率明显高于胰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胰腺炎组VCAM、ALCAM、CEACAM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胰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CA50、CA125、CA199、CA242水平和K-ras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logit (P)=0.114×CA199+0.235×CEACAM+ 0.082×K-ras]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大,AUC达0.931,显著高于各个指标单独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94.5%和86.9%.VCAM、ALCAM、CEACAM水平随胰腺癌分期的增加,水平不断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粘附分子VCAM、ALCAM、CEACAM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胰腺癌患者(P<0.05).结论 糖链抗原、粘附分子和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能够大大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效能,其中粘附分子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 对比分析奈达铂和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奈达铂组和顺铂组,各33例.奈达铂组采用紫杉醇35 mg/m2+奈达铂20 mg/m2同步放疗治疗,顺铂组采用紫杉醇35 mg/m2+顺铂20 mg/m2同步放疗治疗.结果 奈达铂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0%,顺铂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0.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奈达铂组患者贫血以Ⅰ级为主,顺铂组患者贫血以Ⅰ~Ⅱ为主,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肝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奈达铂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8%,75.7%和57.6%,顺铂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7%,63.6%和54.5%,其中奈达铂组1年和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结论 奈达铂和紫杉醇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尚可耐受.

    作者:陈雪莲;钱沁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89SrCl2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89SrCl2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89SrCl2治疗,都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7.0%)明显好于对照组(86.3%)(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89.43±5.39)分和(78.20±8.22)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6.30±5.94)分和(57.10±6.89)分(J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89SrCl2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安全性比较好,能够缓解骨痛,提高治疗疗效,有利于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智军;于鹏;梁英魁;王政清;王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与经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经腹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术中以及术后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淋巴结个数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4项指标均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感染例数、深静脉血栓例数以及并发症合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人两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裴晓英;洛若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宫颈癌放化疗联合热疗的疗效及MRI对其评价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MRI影像学方法对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 选取5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联合组采用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放化疗治疗,2组疗程均为5~6周.评价2组治疗前后MRI成像及ADC值在宫颈癌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后监测肿瘤变化的价值.结果 联合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72.41%和61.72%;联合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DC均值较之前均有所升高,且联合组ADC均值(1.99±0.28)高于对照组(1.54±0.25);P均<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组治疗宫颈癌疗效优于对照组,MRI具有无辐射、无创伤等优点,能通过影像及ADC值检测肿瘤的生长及变化,在宫颈癌治疗的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方珊珊;刘媛;刘波;漆辉雄;靳义强;李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治疗

    目的 探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行胃癌根治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1年内是否复发分组为早期复发组(60例)与无复发组(30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将60例术后复发患者分组为甲乙丙3组,各20例,分别采用再次手术、姑息治疗及未手术治疗,统计3组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早期复发影响因素为瘤体直径和TNM分期、T分期、N分期、术后化疗、新辅助化疗及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P<0.05;经多因素分析,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为N分期与TNM分期,且新辅助化疗为患者术后保护因素,P<0.05.经再次治疗发现,其中甲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乙、丙组,P<0.05,而乙组略高于丙组,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高危因素主要为N分期与TNM分期,积极采取新辅助化疗及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可以减少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陈伟荣;李社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培美曲塞二钠或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分析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二钠或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选择48例经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2组分别实施培美曲塞二钠、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 2组患者化疗后的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疗效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培美曲塞二钠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远低于多西他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二钠在保证对NSCLC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其不良反应.

    作者:田洁;张媛;俞邓枝;陈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易普利姆玛对Lewis肺癌小鼠体内PTHrP表达的影响及与癌细胞衰老的关系

    目的 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观察Ipilimumab对荷瘤小鼠体内PTHrP及MCT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与癌细胞衰老的关系.方法 取C57BL/6小鼠共30只,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处理组、高剂量处理组,每组10只.开始给药,给药剂量与方法:低浓度Ipilimumab处理组3mg/kg,高浓度Ipilimumab处理组5 mg/kg,共给药5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中PTHrP、MCT1的表达.结果 3组动物细胞PTHrP蛋白的分泌及MCT1的阳性表达率高度一致,且随Ipilimumab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第3组表达水平较第2组和第1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表达水平较第1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个指标阳性表达率均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βGal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 Ipilimumab处理后的荷瘤小鼠通过上调PTHrP、MCT1的表达,延缓癌细胞的衰老,终引起癌细胞侵袭或转移.

    作者:刘雯雯;方宁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胸腔镜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评价胸腔镜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5例,依据随机原则并结合患者选择意愿将患者分为2组:胸腔镜联合化疗组(n=65),单纯化疗组(n=60).计算随访时患者生存时间或患者死亡时间,并计算3年随访期间的死亡率.患者整个治疗结束后4周行肺功能检测.随访患者KPS评分,取其生存期限内的KPS评分的平均值.结果 随访患者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胸腔镜联合化疗组患者优于单纯化疗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联合化疗组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单纯化疗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在55~85分之间,胸腔镜联合化疗组患者优于单纯化疗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联合化疗后,其肺功能、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优于单纯化疗后的患者.

    作者:韩文健;肖龙敏;吴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传统与快速肠道准备方法对结直肠癌术后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传统与快速肠道准备方法对结直肠癌术后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6年3月进行结直肠癌手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将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间进行传统肠道准备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间进行快速肠道准备的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手术前后菌群计数及菌群失调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2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组患者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下降,大肠杆菌及粪肠球菌数量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肠道菌群失调情况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肠道菌群失调情况明显加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远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拟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进行快速肠道准备安全有效,对肠道菌群影响小于传统肠道准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云飞;宋延安;杨维勇;钟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取42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理学诊断结果与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2例IPMN中,良性25例、恶性17例.恶性IPMN患者年龄明显大于良性患者;有临床症状的恶性IPMN患者明显多于良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良性IPMN患者中,4例被误诊为恶性;17例恶性IPMN患者中,3例被误诊为良性,MRI总诊断准确率为83.33% (35/42).良性IPMN的MRI诊断可见长T1、长T2多房囊状肿瘤;恶性IPMN的MRI诊断可见主胰管长T1、长T2信号单房囊状肿瘤,主胰管扩张以及胰管内等信号的壁结节.结论 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辉安;赫跃文;关宏博;龚娜;赵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Bcl-2及Ki-67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目的 探讨Bcl-2及Ki-67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92例,按照良恶性的不同分为良性平滑肌瘤组(49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32例)以及典型子宫平滑肌肉瘤(11例).将标本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标本中Bcl-2蛋白及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良性平滑肌瘤组小,子宫平滑肌肉瘤组高,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平滑肌瘤组Bcl-2阳性率高,Ki-67阳性率低;子宫平滑肌肉瘤组Bcl-2阳性率低,Ki-67阳性率高,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cl-2在不同复发情况、肿瘤数量及肿瘤大小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Ki-67在复发、多发及肿瘤体积较大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与Ki-67蛋白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γ=-0.564,P=0.000).结论 Bcl-2及Ki-67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平滑肌肿瘤中表达情况各异,二者呈负相关性,可联合用于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辅助鉴别诊断.

    作者:徐伟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合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资料、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升结肠,浸润性生长,侵犯肠壁全层.肿瘤组织弥漫成片状或巢状生长,局部区域呈腺泡状及流水样排列.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局部呈梭形,胞质嗜酸性或透明,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稀疏,有小核仁.核分裂象6个/10HPF.免疫组化:Vimentin(+),SOX10(+),S-100(+),Syn灶性(+),CD56(+),Fli1(+),Ki-67增殖指数20%,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EWSR1基因重排.结论 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非常罕见,具有高度侵袭性,应与其它胃肠道原始上皮及梭形细胞肿瘤相区别.联合应用免疫表型、超微结构和分子学分析,有助于识别该肿瘤并与其他类似病变鉴别.

    作者:何同梅;张和军;陈雪燕;陈丽芳;李鑫静;何时;陈燕坪;许春伟;陈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过表达STAT1与CD74CD44促进结肠癌细胞粘附和迁移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1(STAT1)与CD74/CD44在结肠癌中异常表达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培养结肠癌细胞株Ls-174-T,待其生长至对数生长期,传至第3代收集肿瘤细胞,各细胞分为3份.1份行RT-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STAT1与CD74/CD44表达情况;1份检测定量粘附细胞数;1份以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统计分析比较STAT1与CD74/CD44在结肠癌细胞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及与肿瘤迁移和粘附能力的相关性.结果 RT-PCR、Western blotting结肠癌组织中STAT1与CD74/CD44的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作用时间(0、6、12、24、48 h)不同剂量STAT1与CD74/CD44过表达质粒(0.000、0.001、0.010、0.060、0.100 mg/ml)干预后,结肠癌细胞体外粘附能力明显加强,与对照组(0.000 mg/ml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结果显示,不同作用时间(0、6、12、24、48 h)不同剂量STAT1与CD74/CD44过表达质粒(0.000、0.001、0.010、0.060、0.100 mg/ml)干预后,结肠癌细胞体外迁移能力随着时间及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加强,与对照组(0.000mg/ml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AT1与CD74/CD44在结肠癌细胞中高表达,从而调节结肠癌细胞粘附和迁移能力的作用,表明STAT1与CD74/CD44在结肠癌发生进展中可能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徐瑞敏;陈志康;甘惠玲;陈泽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清miRNA-200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血清miRNA-200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45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经诊断无肿瘤疾病的健康对照组.qRT-PCR检测各组血清miRNA-200b的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miRNA-200b血清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miRNA-200b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0.05);另外,NSCLC患者中肺鳞癌患者血清miRNA-200b表达显著高于腺癌(P<0.0001).此外,ROC分析miRNA-200b诊断NSCLC佳cutoff值为0.276(敏感性46.7%,特异性93.3%,AUC值0.779).结论 NSCLC患者血清miRNA-200b水平显著升高,在NSCLC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作为无创早期诊断NSCLC的指标之一.

    作者:朱利群;王纯;陈菊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宫颈癌中晚期患者血液毒性以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 研究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宫颈癌中晚期患者血液毒性以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宫颈癌中晚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化疗方式,设同步放化疗为观察组,序贯放化疗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放化疗前血液毒性相关指标及放化疗后2、4周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2、4周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放疗前血液中血红蛋白、白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放疗后2、4周血液中血红蛋白、白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放疗前SCC-AG、CEA、CA50、CA724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放疗后2、4周观察组SCC-AG、CEA、CA50、CA72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较序贯放化疗能够较大程度提高对宫颈癌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江华;张丹丹;高琴;白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将95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HIFU) 45例和对照组(LM)50例,观察组行HIFU治疗,对照组患者行LM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月经异常和腰痛改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临床症状改善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无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症状改善较为缓慢,治疗花费也较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郑献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术中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B组患者术中接受静脉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以及术后情况,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并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3h及6 hA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术毕以及术后A组患者的CD4+以及CD4 +/CD8+明显比B组高(P<0.05);且手术结束后,A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较B组低(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以及术后情况,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宏伟;殷小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肺腺癌大分割放疗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大分割放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肺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ⅢA~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一组和二组,均给予大分割放疗联合培美曲塞,但培美曲塞与顺铂的给药剂量不同.结果 一组患者RR为73.58%,二组RR为52.83%,一组患者近期疗效优于二组患者(x2 =4.909,P=0.027).一组患者半年、1年、2年与3年生存率分别为90.57%、56.60%、35.85%、16.98%,二组患者半年、1年、2年与3年生存率分别为86.79%、43.40%、15.09%、5.66%,一组患者2年生存率高于二组患者.一组患者骨髓抑制、急性放射性肺炎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73.58%(39例)、56.60%(30例)、50.94%(27例),二组患者分别为71.70%(38例)、49.06%(26例)、45.28%(24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分割放疗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共同治疗晚期肺腺癌是一种较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毒副作用可耐受,临床可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庚武;李静;张午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对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对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分析52例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0.8 mg;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50 mg;比较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字镇静评分(NS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对照组与治疗组NS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x2=6.777,P<0.05).②对照组与治疗组VAS评分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x2=7.312,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x2 =1.016,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可以显著提高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有效改善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字镇静评分(NSS),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艳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清Th1、Th2及Th17相关指标水平与老年白血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血清Th1、Th2及Th17相关指标水平与老年白血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2例老年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52例健康老年人员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及比较两组老年人员的血清Th1、Th2及Th17相关指标水平,采用Logistic分析血清Th1、Th2及Th17相关指标与老年白血病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Th1及Th17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h2相关指标均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不同分类及临床分期不同老年白血病也存在明显差异,经Logistic分析上述指标均与老年白血病有密切的关系,P均<0.05.结论 血清Th1、Th2及Th17相关指标水平均与老年白血病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老年白血病具有积极的诊断意义.

    作者:刘晓;秦兰;李巍;吴雪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