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宁;刘文
目的 观察槐耳颗粒在三阴性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中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根治术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符合术后化疗标准,共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乳腺癌化疗方案,共30例;试验组在化疗基础上增加槐耳颗粒口服,共31例.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的KPS评分,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毒副作用.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观察患者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化疗后,2组KPS评分均有所下降,对照组评分为(73.5±4.3),试验组为(83.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消化道反应比例基本一致,但试验组骨髓抑制明显较对照组少.随访结果表明对照组3年存活率为70.0%,试验组3年存活率达到74.2%,试验组略有升高;同时,试验组复发率为19.4%,较对照组(23.3%)有所下降.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能从槐耳颗粒治疗中获益.
作者:谈震东;杨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牛脾提取物对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金属蛋白酶(MMP)-2和糖蛋白抗原125(CA125)的影响.方法 将88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取手术联合术后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1次/d,10 mL/次,连续8周.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血清中MMP-2及CA125水平.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8周疼痛、恶心呕吐、疲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8周,治疗组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牛脾提取物可明显改善恶性卵巢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抑制患者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作者:王军伟;张静;刘晓英;陈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大分割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分割放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大分割放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1次替莫唑胺150 mg/m2,连续口服28天即1个放疗周期结束后,每个放疗周期的前5天给予每天1次口服替莫唑胺200 mg/m2辅助治疗.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患者1年随访记录.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9%(P<0.05).实验组患者半年及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有放射性脑水肿、放射性脑坏死、脑神经损伤、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临床还表现出骨髓抑制及贫血等不良反应,但均可耐受.结论 大分割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临床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安全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临床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晚期胰腺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行数字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2组都治疗观察2个疗程,记录预后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和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的血像反应与消化道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A19-9与CEA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CA19-9与CEA值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值明显上升,而CD4+值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均明显(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D3+、CD4+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胰腺癌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与提高免疫力有关.
作者:马文龙;严亚峰;王小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局部晚期鼻咽癌使用TPS1新辅助化疗的ORR及不良反应,探讨TPS1替代TPF新辅助化疗的可能性.方法 对29例局部晚期鼻咽癌,使用TPS1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行同步放化疗.结果 TPS1新辅助化疗后BMI(体重指数)变化中位数0.34(0~1.1),总体放化疗后BMI(体重指数)变化中位数1.1(0.73~2.11).新辅助化疗后鼻咽部即时疗效评价:CR 4例(13.8%),PR 24例(82.8%),SD 1例(3.4%),ORR 96.6%.总体放化疗后鼻咽部即时疗效评价:CR 22例(75.9%),PR 7例(24.1%),ORR 100.0%.TPS1新辅助化疗后全组无4级不良反应,罕见3级不良反应,大多为0~1级不良反应,2级反应主要为恶心(48.0%),呕吐(21.0%),白细胞减少(24.0%)和中性粒细胞减少(14.0%).整体放化疗结束后全组无4级不良反应,少见3级不良反应(口腔黏膜炎除外).主要急性毒副作用表现为血液毒性,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口干,脱发和呕吐.结论 对局部晚期鼻咽癌使用TPS1新辅助化疗有很好的近期疗效及较低的毒副反应,TPS1有替代TPF方案的可能.
作者:韩亚骞;何倩;刘林;刘峰;张琳;罗乐;马宏志;李云;席许平;肖锋;吴湘玮;王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节拍式化疗联合微波热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卵巢癌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节拍式化疗联合微波热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化疗.分别于化疗前后测定患者外周血和腹腔积液中的VEGF蛋白浓度,评估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后,观察组的外周血和腹腔积液中VEGF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t=11.624,P=0.007&t=21.470,P=0.00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t=4.585,P=0.032);观察组总有效改善率为77.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改善率48.39%(t=4.729,P=0.03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节拍式化疗联合微波热疗能显著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包久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无颈部淋巴结转移(CN0)梨状窝癌侵犯部位对患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情况相关指标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115例CN0梨状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发病部位分为A组(内侧壁癌组)40例、B组(外侧壁癌组)37例和C组(内外侧壁癌组)38例,然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三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术后4周与12周A组与C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指标水平均高于B组,P均<0.05,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N0梨状窝癌侵犯部位对患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较大,尤其应注意对内侧壁癌及内外侧壁癌患者上述指标的监测与干预.
作者:李伟;刘明磊;马会平;李虎;汪福玲;张凤;钱新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用于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癌的佳诊断临界点,并将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常规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分别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肿块的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HT合并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68.9%,准确度为75.2%,特异度为77.9%.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应变率比值法测得的HT合并良性结节的应变率比值远低于HT合并恶性结节比值,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显示HT合并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75.9%,准确度为81.4%,特异度为83.8%.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诊断HT合并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91.7%,准确度为85.5%,特异度为81.6%.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12±0.051),根据约登指数大的切点值,确定3.875为佳诊断临界点.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佳诊断临界点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琼;王兴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及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取进行胃癌切除术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42例患者纳入A组,术后接受PCIA;41例患者纳入B组,术后接受PCEA.对比2组患者PCA按压次数,疼痛、镇静、舒适评分,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各时间点PCA按压次数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舒适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各项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手术前,A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高于B组的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EA较PCIA具有更好的镇痛及镇静效果,有利于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华山;张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NF-κB p50、NF-κB p65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73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所有患者甲状腺癌组织的NF-κB p50、NF-κB p65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①NF-κB p50表达阳性组与NF-κB p50表达阴性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κB p50表达阳性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显著高于NF-κB p50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F-κB p65表达阳性组与NF-κB p65表达阴性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κB p65表达阳性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显著高于NF-κB p65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状腺癌组织表达NF-κB p50与NF-κB p65呈显著正相关(γs=0.653,P<0.05).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表达NF-κB p50、NF-κB p65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作者:乐飞;张经宇;刘伟;黄先明;罗文政;张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和旁癌组织中的COX-2及Her2/neu的表达情况,探究COX-2及Her2/neu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各指标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200例,收集各研究对象的结直肠癌病理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各一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及Her2/neu蛋白质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中Her2/neu表达情况:蛋白质表达阳性占86.0%,明显高于对照组Her/neu阳性表达(24.0%)(P<0.05).结直肠癌中Her2/neu表达与Dukes分期和肝转移相关(P<0.05).结直肠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89.0%,而癌旁正常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为32.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与肿瘤肝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与Her2/neu表达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探究蛋白质的表达,结肠癌COX-2及Her2/neu蛋白质的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COX-2及Her2/neu蛋白质的表达与肝转移和Dukes有关,而且它们之间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
作者:周菲菲;黄荣;蒋军;曾晓红;何瀚;邹育超;陈默;闵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81例初诊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定期随访,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3年的生活质量及3年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有7例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7.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合计1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2).术后第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2个月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29.3%,对照组的生存率为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4).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生存质量高,术后3年生存率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无明显差异,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石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单操作孔电视胸腔根治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60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成进行肋间切口的开放组、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双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单孔组,分别对3组患者的肺功能、并发症例数和手术情况进行比较,采取统计分析.结果 单孔组、双孔组和开放组肺感染(χ2=6.234,P=0.044)和肺不张(χ2=5.089,P=0.079)的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在住院总时间(F=3.252,P=0.046)、卧床时间(F=4.033,P=0.023)、手术时间(F=7.817,P=0.001)、术后引流量(F=3.495,P=0.037)、术中出血量(F=3.204,P=0.048)以及NRS评分(F=3.590,P=0.034)方面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的PEF(F=3.495,P=0.037)和FEV1/FVC%(F=3.353,P=0.042)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根治术能有效改善肺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减小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有效治疗早期肺癌且安全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海宁;刘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OX-2及NF-κB p6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者6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癌60例(观察组),两组都进行COX-2及NF-κB p65的表达检测,同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COX-2阳性表达率为3.3%,观察组为55.0%.对照组NF-κB p65阳性表达率为23.3%,观察组为63.3%,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随着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增加、分化程度的减少、淋巴结转移的发生,COX-2、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都呈现增高的趋势,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X-2与NF-κB p65的表达呈正相关(γ=0.307,P<0.05).结论 COX-2、NF-κB p65在子宫内膜癌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且分化程度低、分期晚、发生转移者高于分化程度高、分期早、未发生转移者,两者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共同促进作用.
作者:赵子龙;张冠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卡铂及多西他赛联合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9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妥珠单抗、卡铂及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3.3%)显著高于对照组(51.1%)(P<0.05).观察组的病理疗效(62.2%)显著高于对照组(40.0%)(P<0.05).两组患者的贫血、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MGI-C阳性率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卡铂及多西他赛联合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HMGI-C阳性率和CRP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灿;丁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胃癌患者按照接受手术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流质时间、排便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0.05).手术后7天,2组的hs-CRP、IL-6、IL-10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4+和CD4+/CD8+水平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CD8+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免疫应激反应,减少对免疫功能的损伤.
作者:李靖锋;朱志贤;唐俊;张焱辉;刘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miR-586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为该指标在诊断骨肉瘤的应用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3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的血清miR-586的检测结果;对比病例组患者骨肉瘤瘤体组织和周围正常骨组织的miR-586的检测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骨肉瘤瘤体组织中miR-586表达与血清miR-586表达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两组受试者的血清miR-586检测结果,评估血清miR-586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miR-586的检测结果为(1.43±0.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肉瘤瘤体组织miR-586的检测结果为(5.38±0.31),显著高于正常骨组织miR-586的检测结果(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肉瘤瘤体组织中miR-586表达与血清miR-586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0.91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586诊断骨肉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0.952为佳筛查阳性界值,血清miR诊断骨肉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85%.结论 骨肉瘤患者血清以及瘤体组织的miR-586水平显著升高,两者呈正相关的关系.血清miR-586水平的检测对临床诊断骨肉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魏冀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放疗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经病理确诊为头颈部恶性肿瘤并接受放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病理确诊为头颈部恶性肿瘤但还未接受放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和体重指数(BMI)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SBP、DBP、TC、TG、LDL-C和FP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BMI差异不明显(P>0.05);放疗前后观察组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以及糖尿病的患病例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疗后例数均略多于放疗前.结论 放疗会影响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CVD危险因素水平,CVD危险因素水平的监测可为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CVD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张如楠;武莉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甲状腺癌患者进行131Ⅰ治疗对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131Ⅰ治疗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90例,对比131Ⅰ治疗前后患者的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根据病理类型,将纳入患者分为乳头状癌组(64例)和滤泡状癌组(26例);根据131I治疗剂量,将纳入患者分为低剂量组(100 mCi,58例)和高剂量组(150 mCi,32例).结果 治疗后10天,乳头状癌组和滤泡状癌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天,乳头状癌组和滤泡状癌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淋巴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单核细胞水平治疗前后未明显改变.治疗后10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淋巴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单核细胞水平治疗前后未明显改变.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的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 131Ⅰ治疗老年甲状腺癌,短期内会导致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粒细胞水平上升,淋巴细胞水平下降,单核细胞水平基本无改变,这一改变为一过性,不受甲状腺癌病理类型、131Ⅰ治疗剂量的影响.治疗3个月后,患者外周血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作者:郭佳;黄际远;戴庆靖;宋文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研究雄激素受体(AR)与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9/配体蛋白聚糖结合蛋白(Mda9/synteni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80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AR与syntenin的表达情况检测,并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患者无病生存率,COX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AR阳性表达率为37.50%,syntenin阳性表达率为98.75%;AR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性(γs=-0.236,P<0.05),syntenin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呈正相关性(γs=0.296,P<0.05),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性(γs=0.370,P<0.05),与组织学分级也呈现正相关性(γs=0.230,P<0.05);无病生存者占77.5%(62/80),AR阴性与AR阳性患者、不同程度AR表达程度与无病生存期(DFS)均无相关性(P>0.05),而syntenin不同表达程度与DFS存在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DFS的重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5 cm均是DFS危险因素(P<0.05).结论 AR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相关、syntenin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呈正相关性,syntenin表达与DFS存在明显关联.
作者:黄元坤;周志兵;周蕾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