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锋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用于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癌的佳诊断临界点,并将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常规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分别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肿块的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HT合并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68.9%,准确度为75.2%,特异度为77.9%.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应变率比值法测得的HT合并良性结节的应变率比值远低于HT合并恶性结节比值,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显示HT合并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75.9%,准确度为81.4%,特异度为83.8%.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诊断HT合并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91.7%,准确度为85.5%,特异度为81.6%.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12±0.051),根据约登指数大的切点值,确定3.875为佳诊断临界点.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佳诊断临界点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琼;王兴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NF-κB p50、NF-κB p65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73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所有患者甲状腺癌组织的NF-κB p50、NF-κB p65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①NF-κB p50表达阳性组与NF-κB p50表达阴性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κB p50表达阳性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显著高于NF-κB p50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F-κB p65表达阳性组与NF-κB p65表达阴性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κB p65表达阳性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显著高于NF-κB p65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状腺癌组织表达NF-κB p50与NF-κB p65呈显著正相关(γs=0.653,P<0.05).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表达NF-κB p50、NF-κB p65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作者:乐飞;张经宇;刘伟;黄先明;罗文政;张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CD34+前体造血细胞在细胞毒药物盐酸吉西他滨诱导下,发生细胞凋亡情况及DNA损伤修复信号通路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出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CD34+细胞,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用盐酸吉西他滨(终末浓度为10μg/ml)诱导CD34+细胞凋亡,检测诱导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的差异.提取细胞RNA,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将药物诱导前后的CD34+细胞在DNA损伤修复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 80份骨髓样本CD34阳性率为(6.06±1.61)%;TNM分期不同的患者样本间CD34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磁珠法分选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细胞的纯度为(88.63±7.29)%;CD34+细胞在经过盐酸吉西他滨诱导0 h、4 h、8 h、12 h后,凋亡率分别为(5±1.37)%、(18±4.76)%、(39±8.15)%、(56±9.64)%,各时间点细胞的凋亡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基因芯片结果显示,骨髓CD34+细胞在盐酸吉西他滨诱导凋亡0 h与诱导12 h后相比,表达差异2倍以上的基因有13种,其中9种基因表达是升高的,4种基因表达降低.结论 盐酸吉西他滨可以诱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前体CD34+细胞发生凋亡,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上升;DNA损伤修复系统中,部分基因表达水平出现变化.
作者:时洁;耿晓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RTE)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6例患者66枚淋巴结进行RTE和常规超声检查,检出的66枚淋巴结进行活检或细胞学穿刺.用超声诊断仪自带的测量软件测出各个淋巴结的应变率值.结果 RTE诊断恶性淋巴结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5.31%、80.00%、84.50%.结论RTE对浅表淋巴结的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结合常规超声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作者:管湘霞;孙捷;付志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81例初诊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定期随访,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3年的生活质量及3年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有7例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7.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合计1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2).术后第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2个月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29.3%,对照组的生存率为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4).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生存质量高,术后3年生存率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无明显差异,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石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72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患者宫颈组织HPV感染情况.结果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中PCNA和Ki-67阳性率、强阳性或过表达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PCNA和Ki-67阳性率、强阳性或过表达检出率均高于CINⅠ组(P<0.05).PCNA表达强度与Ki-67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γ=0.713,P<0.05),且PCNA表达强度和Ki-67表达强度与HPV感染均呈正相关关系(γ=0.701,0.684,P<0.05).结论PCNA、Ki-67和HPV感染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均存在较大差异,临床联合检测这3个指标,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建芳;石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受体(GHR)在胃癌患者血清与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62例胃癌患者的血标本、术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同时收集同期50例健康者的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ER-2、GH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GHR的表达.结果 HER-2、GH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HER-2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GH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HER-2与GH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GH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阳性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P<0.05);HER-2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一定的关系(P<0.05),而GHR与分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P<0.05).结论HER-2与GH/GHR在胃癌患者血清与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存在紧密联系,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协同作用.
作者:李峥;成军;陈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单药二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7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采用雷替曲塞单药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RR)分别为13.8%和17.9%,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8.6%和5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4.4个月和4.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恶心、呕吐及腹泻方面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单药方案二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与FOLFIRI方案相当,且安全性更高,使用更方便.
作者:李翔;罗良平;万以叶;姜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及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取进行胃癌切除术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42例患者纳入A组,术后接受PCIA;41例患者纳入B组,术后接受PCEA.对比2组患者PCA按压次数,疼痛、镇静、舒适评分,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各时间点PCA按压次数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舒适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各项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手术前,A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高于B组的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EA较PCIA具有更好的镇痛及镇静效果,有利于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华山;张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牛脾提取物对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金属蛋白酶(MMP)-2和糖蛋白抗原125(CA125)的影响.方法 将88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取手术联合术后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1次/d,10 mL/次,连续8周.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血清中MMP-2及CA125水平.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8周疼痛、恶心呕吐、疲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8周,治疗组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牛脾提取物可明显改善恶性卵巢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抑制患者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作者:王军伟;张静;刘晓英;陈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和旁癌组织中的COX-2及Her2/neu的表达情况,探究COX-2及Her2/neu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各指标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200例,收集各研究对象的结直肠癌病理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各一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及Her2/neu蛋白质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中Her2/neu表达情况:蛋白质表达阳性占86.0%,明显高于对照组Her/neu阳性表达(24.0%)(P<0.05).结直肠癌中Her2/neu表达与Dukes分期和肝转移相关(P<0.05).结直肠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89.0%,而癌旁正常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为32.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与肿瘤肝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与Her2/neu表达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探究蛋白质的表达,结肠癌COX-2及Her2/neu蛋白质的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COX-2及Her2/neu蛋白质的表达与肝转移和Dukes有关,而且它们之间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
作者:周菲菲;黄荣;蒋军;曾晓红;何瀚;邹育超;陈默;闵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增强CT在宫颈癌分期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85例,围术期均进行病理学检验以及DWI和CT检查.比较DWI和CT用于宫颈癌诊断分期结果与病理学分期结果的一致性,比较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显示肿瘤征象结果的不同.结果 DWI检出Ⅰb期、Ⅱa期、Ⅱb期以及Ⅲa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但是2种检查方法对Ⅲb期、Ⅳ期的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DWI用于显示宫颈癌阴道浸润、子宫体浸润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结论 DWI诊断分期的准确性以及判断肿瘤旁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增强C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浩亮;李新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回肠袢式造口术,对照组患者给予结肠造口术,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为6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控制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手术时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不大,但研究组患者禁食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Ⅱ期手术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分期手术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 对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患者使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相对于结肠造口术来说有较大的优势,利于老年患者康复,可推广使用.
作者:李宝平;张海亮;常卫;郭初阳;代晓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甲状腺癌患者进行131Ⅰ治疗对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131Ⅰ治疗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90例,对比131Ⅰ治疗前后患者的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根据病理类型,将纳入患者分为乳头状癌组(64例)和滤泡状癌组(26例);根据131I治疗剂量,将纳入患者分为低剂量组(100 mCi,58例)和高剂量组(150 mCi,32例).结果 治疗后10天,乳头状癌组和滤泡状癌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天,乳头状癌组和滤泡状癌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淋巴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单核细胞水平治疗前后未明显改变.治疗后10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淋巴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单核细胞水平治疗前后未明显改变.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的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 131Ⅰ治疗老年甲状腺癌,短期内会导致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粒细胞水平上升,淋巴细胞水平下降,单核细胞水平基本无改变,这一改变为一过性,不受甲状腺癌病理类型、131Ⅰ治疗剂量的影响.治疗3个月后,患者外周血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作者:郭佳;黄际远;戴庆靖;宋文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研究雄激素受体(AR)与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9/配体蛋白聚糖结合蛋白(Mda9/synteni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80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AR与syntenin的表达情况检测,并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患者无病生存率,COX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AR阳性表达率为37.50%,syntenin阳性表达率为98.75%;AR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性(γs=-0.236,P<0.05),syntenin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呈正相关性(γs=0.296,P<0.05),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性(γs=0.370,P<0.05),与组织学分级也呈现正相关性(γs=0.230,P<0.05);无病生存者占77.5%(62/80),AR阴性与AR阳性患者、不同程度AR表达程度与无病生存期(DFS)均无相关性(P>0.05),而syntenin不同表达程度与DFS存在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DFS的重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5 cm均是DFS危险因素(P<0.05).结论 AR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相关、syntenin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呈正相关性,syntenin表达与DFS存在明显关联.
作者:黄元坤;周志兵;周蕾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冰冻病理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和评估锥切组织边缘状态的作用.方法 对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CINⅢ),进行宫颈锥切术或者子宫切除术,采用冰冻病理检查方法对患者的锥切标本进行诊断,术中对保留的宫颈取材组织行切片检查,分析并比较冰冻病理与石蜡病理检查的结果,同时评估锥切组织边缘状态,考察组织切缘病灶残留情况.结果 ①所有病患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结果:2例宫颈浸润癌,29例CINⅢ,3例CINⅡ,2例CINⅠ.术后石蜡病理检查诊断结果:30例CINⅢ,2例CINⅡ,2例CINⅠ以及2例宫颈浸润癌.②锥切标本、锥切后宫颈取材组织的冰冻病理检查和术后宫颈石蜡病理检查结果均提示3例患者锥切组织边缘状态为阳性,接受子宫切除术以后显示有残留病灶.33例患者锥切组织边缘状态为阴性,接受子宫切除术以后均显示无残留病灶.结论 冰冻病理检查能有效诊断CINⅢ,并能够准确评估锥切组织边缘状态是否还有残留病灶.
作者:宋全明;李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miR-586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为该指标在诊断骨肉瘤的应用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3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的血清miR-586的检测结果;对比病例组患者骨肉瘤瘤体组织和周围正常骨组织的miR-586的检测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骨肉瘤瘤体组织中miR-586表达与血清miR-586表达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两组受试者的血清miR-586检测结果,评估血清miR-586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miR-586的检测结果为(1.43±0.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肉瘤瘤体组织miR-586的检测结果为(5.38±0.31),显著高于正常骨组织miR-586的检测结果(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肉瘤瘤体组织中miR-586表达与血清miR-586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0.91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586诊断骨肉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0.952为佳筛查阳性界值,血清miR诊断骨肉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85%.结论 骨肉瘤患者血清以及瘤体组织的miR-586水平显著升高,两者呈正相关的关系.血清miR-586水平的检测对临床诊断骨肉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魏冀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OX-2及NF-κB p6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者6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癌60例(观察组),两组都进行COX-2及NF-κB p65的表达检测,同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COX-2阳性表达率为3.3%,观察组为55.0%.对照组NF-κB p65阳性表达率为23.3%,观察组为63.3%,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随着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增加、分化程度的减少、淋巴结转移的发生,COX-2、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都呈现增高的趋势,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X-2与NF-κB p65的表达呈正相关(γ=0.307,P<0.05).结论 COX-2、NF-κB p65在子宫内膜癌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且分化程度低、分期晚、发生转移者高于分化程度高、分期早、未发生转移者,两者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共同促进作用.
作者:赵子龙;张冠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节拍式化疗联合微波热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卵巢癌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节拍式化疗联合微波热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化疗.分别于化疗前后测定患者外周血和腹腔积液中的VEGF蛋白浓度,评估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后,观察组的外周血和腹腔积液中VEGF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t=11.624,P=0.007&t=21.470,P=0.00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t=4.585,P=0.032);观察组总有效改善率为77.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改善率48.39%(t=4.729,P=0.03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节拍式化疗联合微波热疗能显著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包久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部分边缘外肿瘤切除联合病灶内刮除术治疗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60例,给予部分边缘外肿瘤切除联合病灶内刮除术治疗,术后2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复发情况,并参照Mankin评定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术后2年,仅出现1例复发,手术效果的综合优良率为81.67%.结论 部分边缘外肿瘤切除联合病灶内刮除术治疗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是有效的,其在清除肿瘤的基础上,大程度地保存了关节功能,降低了术后复发率.
作者:马建国;阴彦兵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