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健强;薛婷婷;马剑;李健
乳腺癌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恶性肿瘤中占到7%~10%[1],据相关报道[2],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有效率可达70%~90%,并且能够明显增加保乳手术机会。晚期乳腺癌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能够降低分期,同时提高手术切除率。本研究主要观察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术后存活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静;冯小勇;唐保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分别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同步放化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对2组患者近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9%,对照组总有效为68.1%;观察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5.1±2.9)个月,对照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4.9±3.2)个月。2组患者近期疗效与疾病进展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87.2%,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脱发情况发生率分别为52.1%、35.4%及39.4%,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8.1%、63.8%及70.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及血小板减少程度比较,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分别同步放化疗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较好,且培美曲塞同步放化疗毒副作用较少,安全性高,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纪春东;于秀芹;赖永新;孙大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9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腹腔镜手术)50例和对照组(开腹手术)48例,比较2组近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输血率、术后使用杜冷丁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d WBC、ALT、AST水平均显著升高,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5 d WBC、ALT、AST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术后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5 d WBC、ALT、AS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低、使用杜冷丁率低、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陈求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腰硬膜联合治疗重症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晚期癌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腰硬膜联合治疗,以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先行蛛网膜下隙注射,再行硬膜外镇痛;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镇痛。比较2组患者镇痛效果包括治疗前、用药后30 min、持续性、暴发性VAS评分以及总体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用药后30 min、持续性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暴发性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腰硬膜联合治疗重症癌痛可有效降低暴发痛VAS评分,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分析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GP方案化疗,同时使用参麦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GP方案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于治疗前后抽取入组研究对象空腹血,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60.3%、疾病控制率达到87.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实验组IgA、IgG、IgM、CD3、CD4、CD4/CD8升高,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较治疗前有所降低,CD4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后2组间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明显增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嵘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姑息性旁路手术与根治性手术治疗高龄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高龄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根据手术方式随机抽取122例,分为根治性手术组试验组(62例)和姑息性旁路手术组对照组(6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及随访中并发症情况、分析两组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3年、5年的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和输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4.2%)明显高于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1,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0.2)年和(0.6±0.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旁路手术治疗高龄壶腹周围癌各有利弊,临床上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
作者:毛艳平;王卫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行近端胃癌术式与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术式的疗效,探讨临床治疗胃癌的佳手术方式。方法将58例胃癌患者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临床医生建议,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近端胃癌根治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每组各29例。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比例,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所需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天数少,首次排气和进食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CD4+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但CD8+T细胞比例并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术式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且可以完全清扫淋巴结,对免疫系统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恢复,应在临床使用中大范围推广。
作者:司义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辐射促细胞转染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Mdr1反义寡核苷酸(ASON)逆转肿瘤细胞SW1990/Fu的耐药效果。方法应用RT-PCR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2种不同的转染方法对SW1990/Fu细胞的Mdr1-mRNA及其表达产物P-糖蛋白( P-gp)的调控情况。结果反转录RT-PCR和流式细胞仪的结果显示,联合辐射的阳性脂质体介导ASON组的SW1990/Fu细胞Mdr1-mRNA的表达水平及细胞膜糖蛋白( P-gp)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反义寡核苷酸(ASON)组(P<0.01)。结论辐射促转染的Mdr1ASON联合磁性载药微球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耐药逆转作用。
作者:赵会庚;权广前;潘耀振;尹家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 CEUS)与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乳腺肿块患者,共计113个病灶分别进行CEUS及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病灶特点,并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学效能评价。结果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结节51例、良性结节62例,三维超声成像在113个乳腺良恶性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 CEUS检查在增强、边缘强化及增强程度方面对良恶性鉴别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消退模式方面CEUS鉴别良恶性差异不显著(P>0.05)。三维超声成像检查鉴别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均高于CEUS;两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为96.08%、特异度为95.16%、漏诊率为4.84%、误诊率为3.92%、阳性预测值为94.23%、阴性预测值为96.72%、Kap-pa为0.911。结论对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单独应用三维超声成像的诊断效能与单独使用CEUS检查相当,将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作者:帕丽达·帕尔哈提;巴妍·谢开;马媛媛;热沙来提·阿不都瓦依提;艾迪拜·木合买提;娜迪热·铁列吾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与人工假体置换术在肢体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需要手术治疗的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对照组进行人工假体置换术。采用Enneking评分评估术后优良率,采用Karnofsky评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另外,观察术后2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优良率为82.86%,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58.26±21.65),对照组术后Karnofsky 评分为(47.77±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1.43%、5.7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4.29%、8.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优良率明显高于人工假体置换术,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唐久阳;吴元成;胡益雄;赖俊成;王清华;胡广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我们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现对其优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中成;魏志江;王明;高新;张明云;韩立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体外培养鼻咽癌肿瘤干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常规无血清悬浮培养法从鼻咽癌低分化细胞株CNE-2中筛选出鼻咽癌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亚群CNE-2S;采随机分组法将细胞分为人参皂苷Rg3组(15μg/mL)、放疗组和人参皂苷Rg3(15μg/mL)联合放疗组;人参皂苷Rg3干预4 h后,将三组细胞16 Gy放射线照射30 min,然后在培养箱内继续孵育1 d、2 d和3 d,再进行相关测定。 MTT法检测各组CNE-2S细胞增殖抑制率;DAPI染色法检测各组CNE-2S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细胞的光密度和面密度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CNE-2S细胞SOD水平。结果1 d、2 d和3 d,人参皂苷Rg3联合放疗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以及细胞SOD水平均明显高于人参皂苷Rg3组和放疗组,而细胞光密度、面密度明显于人参皂苷Rg3和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可显著提高CNE-2 S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其促进细胞SOD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孙力人;何士方;王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D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Ki67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鲜胃癌组织标本5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DX2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的CDX2、Ki67的表达水平升高( P<0.05);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有相关性(P<0.05),且分化不好、浸润深度T3-4、有淋巴结转移,分期较晚的胃癌组织,CDX2表达较低,Ki67表达较高,两者可能与胃癌的增殖分化有关,但两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CDX2、Ki67在胃癌中高度表达,对于分析胃癌的恶性程度并判断预后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秋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内皮素抑制剂灌注对乙型肝病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疗效分析。方法经组织学或临床诊断确诊为乙型肝病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捏皮塑抑制剂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的观察组和单纯TACE的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相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液AFP水平、疗效、不良反应发生以及肝外转移情况。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CT灌注参数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疗效、血液AFP水平、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上无明显差异( 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肝动脉灌注值(ALP)、血流量(BP)、肝脏灌注指数(HPI)参数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内皮素抑制剂治疗乙型肝病病毒相关肝细胞癌,在术后CT灌注参数变化以及术后1年肝外转移发生率上均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方法。
作者:俞洁;李毅;何建设;赵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化疗后肝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变化及其机理。方法运用基因芯片的方法筛查出人肝癌的相关因子,在筛查出的因子中进一步用免疫组化进行验证,化疗前和化疗后进行比较。由于化疗后肿瘤侵袭转移能力减弱,所以进一步检测其侵袭转移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进行确认。染色指标为LYVE-1(标记微淋巴管)和VEGF,检测样本化疗后组织,化疗前组织。结果检测临床样本中相关因子的表达,在检测结果中发现在化疗后VEGF低表达,为了确定这一结果,采用免疫组化进一步确定了这一结果,发现化疗前高表达VEGF,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低表达VEGF时的癌组织中淋巴管的表达也降低(相比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结论化疗后VEGF可以通过调节淋巴内皮细胞进行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作者:刘俊;孙秋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对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102例,将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化疗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单纯采用化疗的67患者纳入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开始至肿瘤病灶进展的时间( TTP),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1、2、3年累积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共化疗160个疗程,平均4.57个疗程,TTP为14个月;对照组患者共化疗359个疗程,平均5.35个疗程,TTP为8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6.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6%,57.1%和42.9%;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6%,44.8%和34.3%。其中1年生存率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2、3年生存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不会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可以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有手术指征的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孔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核小体结合域5( HMGN5)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标本共75例,同期取20例肺癌患者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RT-PCR法检测HMGN5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MGN5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HMGN5基因转录m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肺癌组织中HMGN5基因mRNA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肺癌组织中HMGN5基因mRNA呈高水平表达,并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呈显著有关;提示HMGN5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林韬;王红;李利坤;刘爱军;赵永生;刘悦;王志强;李兴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8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38例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和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个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清TNF-α、CRP、IL-6、IL-10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组TNF-α、CRP、IL-6及IL-10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TNF-α、CRP、IL-6、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勇;张小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奈达铂( NDP)和顺铂( DDP)单药周方案同步化疗治疗初治局部鼻咽癌的毒副作用及近期疗效。方法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NDP组和DDP组,各30例。 NDP组化疗方案:0.9%氯化钠500 ml+NDP 50 mg,静脉滴注,每周1次;DDP组化疗方案:0.9%氯化钠500 ml+DDP 40 mg,静脉滴注,每周1次。2组均采用全程调强放疗。结果 NDP组和DDP组的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3.3%、83.3%(P<0.05);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80.0%、50.0%(P<0.05);NDP组肾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DDP组(P<0.05);2组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肝脏毒性、口腔黏膜炎、耳神经毒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效率分别为93.4%、86.7%(P>0.05)。结论NDP单药周方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不良反应较DDP轻,患者依从性好,且与顺铂单药周方案同步化疗近期疗效相近。
作者:齐创;向东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endothelial cell speci molecule-1, ESM-1)是近年来发现的内皮细胞的特异性因子,是影响多种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之一[1]。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ESM-1在胃癌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晖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