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艳平;王卫星
目的:观察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与人工假体置换术在肢体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需要手术治疗的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对照组进行人工假体置换术。采用Enneking评分评估术后优良率,采用Karnofsky评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另外,观察术后2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优良率为82.86%,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58.26±21.65),对照组术后Karnofsky 评分为(47.77±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1.43%、5.7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4.29%、8.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优良率明显高于人工假体置换术,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唐久阳;吴元成;胡益雄;赖俊成;王清华;胡广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植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癌性梗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收治的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与治疗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经内镜植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一次性完成手术,两组术后14天的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含量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同时术后14天治疗组的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4天内的急性胰腺炎、出血、胆漏、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随访3个月与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95.8%,对照组分别为83.3%和75.0%,治疗组随访3个月与6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镜植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癌性梗阻的手术成功率高,能有效发挥减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张娜;李志霞;肖慧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纵膈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开胸手术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5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之间和住院费用的临床指标。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作为大多数纵膈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分别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同步放化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对2组患者近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9%,对照组总有效为68.1%;观察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5.1±2.9)个月,对照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4.9±3.2)个月。2组患者近期疗效与疾病进展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87.2%,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脱发情况发生率分别为52.1%、35.4%及39.4%,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8.1%、63.8%及70.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及血小板减少程度比较,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分别同步放化疗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较好,且培美曲塞同步放化疗毒副作用较少,安全性高,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纪春东;于秀芹;赖永新;孙大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5-Fu联合醒脑静干预对绒毛癌致急性脑出血髓鞘相关抑制因子Ephrin-B3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绒毛癌致急性脑出血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 n=15)进行5-氟尿嘧啶(5-Fu)鞘内化疗,治疗组患者(n=15)进行5-Fu鞘内化疗+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发生部位、血β-HCG)、Ephrin-B3的mRNA水平及Ephrin-B3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治疗组Ephrin-B3的mRNA水平和Ephrin-B3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5-Fu联合醒脑静干预能明显降低绒毛癌致急性脑出血髓鞘相关抑制因子Ephrin-B3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
作者:廖学武;罗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0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35例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3例仅行钼靶X线检查,39例给予联合检查。结果108例乳腺癌患者中,59例左乳、49例右乳,均为单侧发病,平均直径(2.7±0.4)cm;病理类型:2例导管内癌、106例浸润性非特殊癌。与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相比,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增高,漏诊率显著降低,P<0.05;与钼靶X线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异常血管征或血流信号、腋窝淋巴结肿大方面的诊断率均明显提高,但对微小钙化的诊断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各有优势,但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发挥互补作用,提高乳腺癌的临床诊断率。
作者:朱玉胜;徐桂影;陶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导航技术在深部神经胶质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深部神经胶质瘤且具有手术指征的30例,且这30例患者均应用了彩色超声多普勒导航技术,术前对患者进行了MRI和CT检查定位,进行开颅,暴露出硬脑膜后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深部神经胶质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大小及周围血供情况,选择佳的手术入路,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放置明胶引导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路径,并实时监控、评估病灶切除情况,术后行头颅MRI和CT检查,与术前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估疗效,同时选取同一时期未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导航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全切率。结果低级别与高级别胶质瘤的超声显像具有不同的特征,采用术中超声导航的30例患者的病变均能够准确定位,术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导航,可以明显缩短深部神经胶质瘤的手术时间及提高全切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导航可以显著缩短深部神经胶质瘤显微手术的手术操作时间,并且可以做到实时监控,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
作者:戴兴;魏剑波;晏子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在食管鳞癌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84例食管癌术中获取的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以及淋巴结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癌组织中VEGF-C表达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EGF-C表达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浸润程度、不同分化程度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晚期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淋巴结中,亦可检测到较高的VEGF-C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是导致食管鳞癌发生淋巴管道转移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永辉;康文丽;张文学;郭强;张越;赵丹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结合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给予术前新辅助化疗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2组患者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差异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总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CD4水平、CD8水平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痛、食欲不振、恶心、进食哽咽、腹胀、黑便化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化疗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水平,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涂铭;李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158例首发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0例,对照组58例。研究组给予患者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方案,对照组给予患者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方案,2组患者均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分析患者化疗预后与FIGO分期、肿瘤大小、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血红的蛋白水平之间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在总有效率、骨髓抑制发生率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但研究组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以及血红蛋白水平与患者预后效果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宫颈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其预后效果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以及是否患有贫血等多种因素有关,可给予患者一定的干预以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周国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采用不同手术路径的疗效。方法收集子宫肌瘤患者共120例,根据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经阴道组和经腹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炎症应激指标、负面情绪、躯体症状以及机体功能。结果手术情况: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阴道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均短于经腹部组。炎症应激反应:经阴道组肾上腺素、IL-1、去甲肾上腺素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经腹部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经阴道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NRS评分均显著低于经腹部组。躯体症状:经阴道组的恐怖症状评分、躯体化评分、强迫症状评分、敌对症状评分、偏执症状评分、人际敏感评分、精神症状评分均低于经腹部组。机体功能:经阴道组在术后3、6、9、12个月时,患者的ODI评分均低于经腹部组。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缓解负面情绪、改善躯体症状和机体功能,是治疗子宫肌瘤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王晓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辐射促细胞转染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Mdr1反义寡核苷酸(ASON)逆转肿瘤细胞SW1990/Fu的耐药效果。方法应用RT-PCR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2种不同的转染方法对SW1990/Fu细胞的Mdr1-mRNA及其表达产物P-糖蛋白( P-gp)的调控情况。结果反转录RT-PCR和流式细胞仪的结果显示,联合辐射的阳性脂质体介导ASON组的SW1990/Fu细胞Mdr1-mRNA的表达水平及细胞膜糖蛋白( P-gp)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反义寡核苷酸(ASON)组(P<0.01)。结论辐射促转染的Mdr1ASON联合磁性载药微球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耐药逆转作用。
作者:赵会庚;权广前;潘耀振;尹家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EPOCH方案和CHOP方案一线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32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2组。16例采用EPOCH方案化疗:依托泊苷50 mg/m2 d1~4、吡柔比星10 mg/m2 d1~4、长春地辛1 mg/d d1~4、环磷酰胺750 mg/m2 d5、强地松60 mg/m2 d1~5。16例采用CHO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750 mg/m2 d1、吡柔比星45 mg/m2 d1、长春地辛4 mg/d d1、强的松60 mg/m2 d1~5。每3周左右完成1个化疗周期,共进行6~8个化疗周期,比较2种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至2016年1月,2组患者完全缓解效率分别为56.3%和31.3%,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62.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5个月和21.8个月。结论 EPOCH方案一线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较CHOP方案具有显著的优势。
作者:郭智;陈惠仁;楼金星;何学鹏;杨凯;陈鹏;刘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分析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GP方案化疗,同时使用参麦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GP方案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于治疗前后抽取入组研究对象空腹血,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60.3%、疾病控制率达到87.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实验组IgA、IgG、IgM、CD3、CD4、CD4/CD8升高,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较治疗前有所降低,CD4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后2组间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明显增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嵘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从体外水平研究桧木醇(hinokitio1)的抗肾癌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桧木醇对肾癌786-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检测桧木醇对人肾癌786-O细胞Caspase-3剪切体、LC3和P6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以3-MA验证其抗癌作用与自噬作用的关系。结果桧木醇对肾癌786-O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Caspase 途径对细胞凋亡进行诱导。同时桧木醇可以对肾癌786-O细胞进行诱导自噬发生,使LC3蛋白的表达量出现显著上调,而P62蛋白表达则显著下调。结论桧木醇能够显著抑制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而且可以通过过度激活细胞自噬促进肾癌细胞凋亡。
作者:崔龙;赵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RAS蛋白( KRAS,NRAS,和HRAS)属GTPases蛋白超家族一员,可作为分子开关激动下游RAF蛋白激酶( BRAF,CRAF,和ARAF)。而RAF蛋白激酶中重要的底物是MAPK/ERK激酶(MEK1,MEK2)。 MEK激酶只有一个主要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因此,使用磷酸化的ERK激酶则可鉴别小分子药物是否能抑制RAS/RAF/MEK/ERK通路的信号传导[1]。激活ERK激酶可在转录因子调控下,控制细胞周期进展、分化、蛋白质合成、代谢、细胞存活、细胞迁移、入侵和衰老,甚至ERK激酶的激活可以使正常细胞获得许多肿瘤细胞的特征[2]。因此,靶向RAS信号通路治疗是战胜肿瘤的重要途径。
作者:何勤思;钟军;郑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D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Ki67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鲜胃癌组织标本5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DX2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的CDX2、Ki67的表达水平升高( P<0.05);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有相关性(P<0.05),且分化不好、浸润深度T3-4、有淋巴结转移,分期较晚的胃癌组织,CDX2表达较低,Ki67表达较高,两者可能与胃癌的增殖分化有关,但两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CDX2、Ki67在胃癌中高度表达,对于分析胃癌的恶性程度并判断预后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秋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SPECT/CT骨显像对脊柱良恶性病变所致放射性浓聚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99m Tc-MDP全身平面骨显像提示放射性浓聚的患者46例,72个脊柱病灶,对其进行SPECT/CT断层显像,并与平面显像进行比较。所有病灶的终诊断结果均以磁共振、病理或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作为标准。结果终诊断中46例患者共有病灶72个,其中骨转移灶59个,良性病灶13个。 SPECT/CT骨显像诊断脊柱病灶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99mTc-MDP全身平面骨显像(P<0.05),两种方法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CT骨显像可有效提高脊柱病灶的诊断特异性和准确性,在脊柱良恶性病变所致放射性浓聚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采用长春新碱序贯环磷酰胺治疗恶性淋巴瘤,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分为长春新碱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组、长春新碱序贯环磷酰胺治疗组,观察比较其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生存率。结果序贯组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序贯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有效率均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半年、1年、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CR序贯CTX治疗恶性淋巴瘤,能够降低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加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江;徐飞;赵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核小体结合域5( HMGN5)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标本共75例,同期取20例肺癌患者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RT-PCR法检测HMGN5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MGN5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HMGN5基因转录m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肺癌组织中HMGN5基因mRNA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肺癌组织中HMGN5基因mRNA呈高水平表达,并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呈显著有关;提示HMGN5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林韬;王红;李利坤;刘爱军;赵永生;刘悦;王志强;李兴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