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铁男
目的 经内镜诊断及治疗胃黏膜下肿瘤.方法 、经内镜下圈套电切≤2.0 cm的胃黏膜下肿瘤.结果 38例患者均1次完整切除肿瘤,术后均无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病理回报:32例为平滑肌瘤,5例为脂肪瘤,1例为神经纤维瘤.随访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治疗胃黏膜下肿瘤,是安全有效的,可替代外科手术.
作者:程春艳;赵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阿立哌唑组58例,氟哌啶醇组58例,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IV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疾病严重程度(CGI-SI),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锥体外系反应量表(RSESE),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 两组疗效相仿.阿立哌唑组PAIVSS阴性症状因子减分在治疗后4~8周明显优于氟哌啶醇组.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结论 阿立哌唑是对阴性及阳性症状均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于长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与儿童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关联及临床特点、听力学、影像学改变与治疗.方法 对35例儿童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研究均为无原因的突发感音神经性聋,听力学检查中发现,均为高频重度感音性聋,其中56耳患儿在250、500 Hz均存在有气骨导差,气骨导差>15 dBHL,以250 dBHL为明显,经过多次复诊,多数听力波动性进行性加重.结论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是内耳畸形的听力障碍性疾病.可依靠听力学检查、CT和MRI明确诊断.
作者:王辉;高志光;张燕;金莉;刘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者为治疗组.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心率逐渐加大剂量,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心率变化.结果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可改善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交感神经系统(SNS)过度激活,心室功能恶化及心室重塑为特征的综合征.大量实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对CHF有治疗作用,可改善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永伟;胡尚民;王桂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米力农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静滴,1次/d,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2例为常规治疗.结果 米力农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米力农治疗慢性肺心痛合并心衰疗效确定.
作者:宋雪娟;梁晓辉;季利军;孙长龙;魏庆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颅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原因、血液动力学、频谱特点、狭窄程度与盗血的关系等问题,评价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常规显示颈动脉、椎动脉的内径及内膜情况,对椎动脉疑有盗血频谱的患者再结合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锁骨下动脉出现血流方向逆转,基底动脉呈双向血流的特定盗血频谱图形.15例SSS患者中,动脉硬化及大动脉炎所致各为13例和2例,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锁,可引起部分性及完全性盗血.椎动脉峰值流速健侧明显高于患侧.结论 SSS常见病因为动脉硬化和大动脉炎.其完全性与部分性盗血,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彩色多普勒与经颅多普勒相结合能更准确地对SSS做出诊断.
作者:魏晓莉;邢开宇;赵红梅;袁野;宋丽英;杨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宫腔内残留物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流产后阴道流血>2周、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宫内异常回声团的病人,根据病理结果 分为绒毛组织、变性的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3组,对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残留物的回声、彩色血流差异显著,频谱多普勒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早孕流产后的宫内残留物可以做出比较明确的诊断,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陶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孕中期低水平铅暴露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2007年,在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采用配对方法 对40例已检测了孕中期血铅水平的产妇所生新生儿进行了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发育评分(NABA),并与其母亲的孕中期血铅水平进行相关分析,以孕中期血铅水平0.28 μmol/L、0.32 μmol/L、0.38 μmol/L(第25、第50、第75百分位)为界点,分为相对高、低铅组,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评分比较.结果 在分界点0.32μmol/L时,两组的总分评分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孕妇孕中期的铅暴露,即使在0.32 μmol/L的水平,也可能对胎儿期的神经行为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李洪钧;陈宁君;吴妙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梅毒螺旋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主要为血清学试验,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梅毒抗体检测.这些方法 对于各期梅毒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对当前梅毒螺旋体的检测状况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欧春怡;苗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负荷剂量氯吡咯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96例2007-05~2008-12在我院诊断为ACS的患者.随机分别选入给予300 mg、450 mg和600 mg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组,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2、4、24和48 h血小板聚集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服药2周内出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以及白细胞减少等与氯吡格雷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450 mg与300 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无差异.600 mg组较300 mg、450 mg组在服药2、4 h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更为显著(P<0.05),24 h无差异.住院期间,两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600 mg氯吡格雷能产生更强的血小板抑制作用.
作者:崔荣;李原风;肖煜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外伤性肝破裂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肝脏本身为实质脏器,松软脆嫩、血运丰富,容易受到损伤.轻度破裂易于处理,严重肝破裂如不及时治疗,后果严重.作者从2001-07~2007-07共收治肝脏损伤病人共2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盛斌;王世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患者血压的变化及瑞芬太尼的作用.方法 将90例无抽搐电休克患者分成3组:Ⅰ组30例,治疗前无高血压;Ⅱ组30例,第1次治疗前无高血压,已多次行无抽搐电休克,再次治疗前血压超出正常范围;Ⅲ组30例,治疗前无高血压.Ⅱ、Ⅲ组加用0.3μg/kg瑞芬太尼.观察基础血压(TD)、电休克前(T1)、诱导后(T2)、电休克治疗后(T3)的SBP、DBP.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各组电休克后SBP、DBP显著升高(P<0.01),Ⅱ组与组Ⅰ相比于T1点SBP、DBP有显著差异(P<0.01),于T3点SBP、DBP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与Ⅰ组比于T3点SBP、DBP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多次无抽搐电休克可引起血压升高,0.3μg/kg瑞芬太尼有利于电休克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和安全.
作者:阮义峰;王宁;朱关华;刘莉;陆军;陈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作者随机选择门诊治疗的150例162颗外伤折断、深龋意外露髓或畸形中央尖磨损而感染的年轻恒牙做活髓切断术,并观察不同年龄、牙位及不同盖髓剂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5年随访,成功142颗,占87.65%;失败20颗,占12.35%.结论 年轻恒牙的活髓切断术疗效,与发病年龄、前后牙位及盖髓剂的种类差异无关.
作者:吕知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所导致的肝脏损害,在欧美国家多见,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酒精性肝病严重者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且病程多迁延反复,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患者的行为、工作、生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临床的应用已得到普遍认可.
作者:周艳馨;朱立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以来,98例临床确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104只眼)的临床资料,应用临床常用的7种治疗方法 ,观察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经过短期治疗后,视力可部分恢复,与就诊时间和就诊时的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朱毓英;王雪红;董红;杜美英;李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缬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中/重度高血压病人10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每日晨起服用缬沙坦80 mg/次,氢氯噻嗪12.5~25mg/次;对照组每日晨起服用缬沙坦80 mg/次,疗程为8周.疗效判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3 kPa并且降至正常,或下降≥2.6 kPa,收缩压降至正常;有效:虽然舒张压下降<1.3 kPa,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3~2.52 kPa,收缩压下降≥3.9 kPa;无效: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标准.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72%,对照组显效率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缬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缬沙坦单一用药.
作者:金顺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进行游泳训练,了解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影响.方法 选择足月健康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新生儿进行游泳训练.对照组50例,每天只洗澡1次.观察新生儿每天游泳后第1次进奶量、游泳后第1次睡眠时间、6 d体重增加值、粪便初排时间及粪便转黄时间.结果 通过游泳训练的新生儿,进奶量平均为37.5 mL/d,睡眠时间平均为173.3 min/d,6 d体重增加值为71.14 g,粪便初排时间6.31 h,转黄时间38.96 h.对照组进奶量平均为28.7 mL/d,睡眠时间平均为127.1 min/d,6 d体重增加值为40.13,粪便初排时间7.98 h,粪便转黄时间50.12 h.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通过新生儿游泳训练有助于增加新生儿体质,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张淑艳;张金凤;吴俊杰;鞠彩红;于凤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简单、有效的手段,也是普遍认可的治疗方式.但在护理操作中,时常发生的药物渗漏事故也逐渐引起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着重对化疗药物渗漏产生的原因、预防、应急处理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作者:张淑华;张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迟发性脾破裂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05~2008-09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36例,其中迟发性脾破裂12例,占同期外伤性脾破裂的33.3%.对12例迟发性脾破裂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具体过程的进行分析.结果 经积极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无1例死亡,均治愈.结论 迟发性脾破裂易误诊,掌握其发生机制,提高对该症的认识和警惕,是提高迟发性脾破裂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世伟;胡新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进展性、弥漫性肝损害.肝腹水是肝硬化的常见合并症.由于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多疑等消极的心理问题,引起病情的恶化,对治疗失去信心.所以,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石雪松;迟欲欣;康艳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