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艳;张金凤;吴俊杰;鞠彩红;于凤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2008-09来我院就诊,主诉下午工作时土方塌方,颈胸部以下受挤压,头部受碰撞导致头皮破损及双耳和鼻有血性液体流出1 h,量较大.急查头部CT示:多发颅底骨折和颅内积气,右侧硬膜下血肿,胸、腹CT未见异常.于17∶00收入院治疗.
作者:孙龙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负荷剂量氯吡咯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96例2007-05~2008-12在我院诊断为ACS的患者.随机分别选入给予300 mg、450 mg和600 mg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组,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2、4、24和48 h血小板聚集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服药2周内出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以及白细胞减少等与氯吡格雷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450 mg与300 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无差异.600 mg组较300 mg、450 mg组在服药2、4 h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更为显著(P<0.05),24 h无差异.住院期间,两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600 mg氯吡格雷能产生更强的血小板抑制作用.
作者:崔荣;李原风;肖煜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简单、有效的手段,也是普遍认可的治疗方式.但在护理操作中,时常发生的药物渗漏事故也逐渐引起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着重对化疗药物渗漏产生的原因、预防、应急处理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作者:张淑华;张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基因IVS1-401T/C变异与黑龙江省老年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以确定机体对雌激素作用的反应是否与其有关.方法 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采用Pvll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目标片段判断ERα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该位点核苷酸出现胞嘧啶核苷酸(C)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R T/T基因型是骨质疏松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分析女性受试者结果 与之一致.结论 ER基因IVS1-401T/C变异与黑龙江省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作者:徐静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孕中期低水平铅暴露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2007年,在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采用配对方法 对40例已检测了孕中期血铅水平的产妇所生新生儿进行了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发育评分(NABA),并与其母亲的孕中期血铅水平进行相关分析,以孕中期血铅水平0.28 μmol/L、0.32 μmol/L、0.38 μmol/L(第25、第50、第75百分位)为界点,分为相对高、低铅组,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评分比较.结果 在分界点0.32μmol/L时,两组的总分评分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孕妇孕中期的铅暴露,即使在0.32 μmol/L的水平,也可能对胎儿期的神经行为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李洪钧;陈宁君;吴妙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两种窝沟封闭术预防窝沟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5例6~8岁儿童的第1恒磨牙用自身半口对照法,观察并比较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和普通封闭术封闭剂的保留率和龋病发生率.结果 随诊3年,发现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组保存率在封闭后1年与普通窝沟封闭术组无显著差异;而在2~3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龋病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能明显提高封闭剂保留率,从而增强防龋效果.
作者:刘东辉;田晓岩;朱兆川;高艳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毁损性上腹下神经丛阻滞缓解盆腔癌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病人俯卧CT扫描床上,常规监测,CT定位L5~S1间盘水平,穿刺针经此水平进入并穿过间盘,有感阻力消失感后止针,回吸无血、气及脑脊液流出,注射0.5%利多卡因和造影剂欧奈派克的合剂共5.0mL,观察10 min,疼痛缓解并无异常后,注射无水乙醇5.0~8.0 mL,纪录疼痛缓解率.结果 本组患者行上腹下神经丛阻滞后,临床治愈3例,占17.6%;显效7例,占41.2%;有效4例,占23.5%;无效3例,占17.6%.阻滞后,患者每日口服吗啡的量从136.39 mg±29.62 mg下降至42.48 mg±23.42 mg(P<0.01).VAS评分从阻滞前的8.73±1.24下降为3.39±1.63(P<0.01).本组全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除1例发生短暂的下肢麻木外,未发生其他与阻滞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毁损性上腹下神经丛阻滞可以缓解盆腔癌性疼痛.
作者:姜长林;罗宏柏;刘伟;孙德海;翟金林;纪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患儿及家属的知识宣教以及穿刺部位皮肤热敷、止血带加压及进针角度的选择,提高患儿浅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204例(1100例次)接受浅静脉穿刺门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患儿102例,穿刺510例次,每次静脉穿刺前进行知识宣教、皮肤热敷、止血带绷扎、选择进针角度等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102例,静脉穿刺500例次,浅静脉穿刺操作按传统方法 进行.结果 干预组患儿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4%,对照组患儿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患儿进行浅静脉穿刺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浅静脉穿刺成功率,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身心痛苦.
作者:冯振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日的高压氧治疗在多领域具有独到功效,现对76例中风患者在常规中医针刺治疗下加用高压氧治疗,分析此疗法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常规使用药物和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能降低血液黏滞度,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可以促进血栓的溶解吸收.
作者:范胜岐;王芳;李爱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经内镜诊断及治疗胃黏膜下肿瘤.方法 、经内镜下圈套电切≤2.0 cm的胃黏膜下肿瘤.结果 38例患者均1次完整切除肿瘤,术后均无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病理回报:32例为平滑肌瘤,5例为脂肪瘤,1例为神经纤维瘤.随访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治疗胃黏膜下肿瘤,是安全有效的,可替代外科手术.
作者:程春艳;赵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进展性、弥漫性肝损害.肝腹水是肝硬化的常见合并症.由于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多疑等消极的心理问题,引起病情的恶化,对治疗失去信心.所以,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石雪松;迟欲欣;康艳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农村地区发病率较高,而心血管并发症是中毒的常见死亡原因之一.现对我院2002~2007年间,具有完整心电图记录的有机磷农药中毒者72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吕淑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缬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中/重度高血压病人10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每日晨起服用缬沙坦80 mg/次,氢氯噻嗪12.5~25mg/次;对照组每日晨起服用缬沙坦80 mg/次,疗程为8周.疗效判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3 kPa并且降至正常,或下降≥2.6 kPa,收缩压降至正常;有效:虽然舒张压下降<1.3 kPa,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3~2.52 kPa,收缩压下降≥3.9 kPa;无效: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标准.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72%,对照组显效率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缬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缬沙坦单一用药.
作者:金顺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阿立哌唑组58例,氟哌啶醇组58例,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IV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疾病严重程度(CGI-SI),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锥体外系反应量表(RSESE),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 两组疗效相仿.阿立哌唑组PAIVSS阴性症状因子减分在治疗后4~8周明显优于氟哌啶醇组.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结论 阿立哌唑是对阴性及阳性症状均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于长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颅脑外伤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仅次于四肢伤,平时主要因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所致,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居身体各部位损伤之首.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为脑脊液鼻漏和耳漏、神经损伤.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并发应激性溃疡也为数不少.
作者:孙铁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所导致的肝脏损害,在欧美国家多见,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酒精性肝病严重者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且病程多迁延反复,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患者的行为、工作、生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临床的应用已得到普遍认可.
作者:周艳馨;朱立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抑郁症患者会彻底改变对世界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甚至会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对抑郁症进行有效治疗是很重要的.2005-01-2007-01间,我们对住院的老年病人伴有抑郁症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实施心理治疗及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任奉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患者血压的变化及瑞芬太尼的作用.方法 将90例无抽搐电休克患者分成3组:Ⅰ组30例,治疗前无高血压;Ⅱ组30例,第1次治疗前无高血压,已多次行无抽搐电休克,再次治疗前血压超出正常范围;Ⅲ组30例,治疗前无高血压.Ⅱ、Ⅲ组加用0.3μg/kg瑞芬太尼.观察基础血压(TD)、电休克前(T1)、诱导后(T2)、电休克治疗后(T3)的SBP、DBP.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各组电休克后SBP、DBP显著升高(P<0.01),Ⅱ组与组Ⅰ相比于T1点SBP、DBP有显著差异(P<0.01),于T3点SBP、DBP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与Ⅰ组比于T3点SBP、DBP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多次无抽搐电休克可引起血压升高,0.3μg/kg瑞芬太尼有利于电休克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和安全.
作者:阮义峰;王宁;朱关华;刘莉;陆军;陈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对213例慢性泪囊炎病人采用Nd∶YAG泪道激光机治疗,治愈178例(191眼),治愈率为83.6%.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 简便、易操作、组织损伤小、颜面不遗留瘢痕、临床效果良好.重视术前心理护理、熟练掌握操作方法 、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泪道冲洗,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贺春萍;霍虹;陈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宫腔内残留物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流产后阴道流血>2周、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宫内异常回声团的病人,根据病理结果 分为绒毛组织、变性的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3组,对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残留物的回声、彩色血流差异显著,频谱多普勒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早孕流产后的宫内残留物可以做出比较明确的诊断,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陶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