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ATS下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查明元;赵奔英;王强;孟小勇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 淋巴结清扫
摘要: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将11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开胸组61例和VATS组5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VATS组的淋巴结清扫组数和阳性数与传统开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12.3±2.3)个]明显少于传统开胸组,淋巴结清扫时间[(24.9±4.6) min]明显短于传统开胸组,VATS组术中出血量[(231.1±78.3) ml]、胸腔引流量[(1353.5±486.2) ml]和住院时间[(12.1±3.1) d]也明显少于传统开胸组,VATS组并发症也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佳、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是未来胸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方向.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MRI及DCE-MRI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MRI及DCE-MRI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肠镜活检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32例,按照随机样本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行MRI检查16例,行DCE-MRI检查16例,同时选择健康志愿者10名行常规盆腔DCE-MRI扫描作为对照.对比MRI及DCE-MRI T分期和N分期诊断差异,直肠癌病灶和直肠正常肠壁的TIC参数差异.结果 MRI评价T分期有3例过高分期,2例过低分期,DCE-MRI有3例过高分期,1例过低分期,DCE-MRI对于T1-2、T3分期准确率高于MRI;MRI评价N分期有1例过高分期,4例过低分期,DCE-MRI有2例过高分期,2例过低分期,DCE-MRI对于N0、N1、N2分期准确率高于MRI(P>0.05).直肠癌病灶的SImin、SImax、SIR均高于直肠正常肠壁,而Tpeak小于直肠正常肠壁(P<0.05).结论 MRI及DCE-MRI对直肠癌进行术前分期评价具有准确、系统、科学的特点,而DCE-MRI还能反映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情况.

    作者:桂冰;张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颅底推量剂量学研究

    目的 应用三维技术模拟鼻咽癌常规放疗颅底推量治疗计划,对比有和无颅底推量之间受侵颅底骨质和周围危及器官接受剂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19例采用CT-Sim行放疗计划设计、有颅底推量的初治鼻咽癌患者,鼻咽处方剂量70 Gy,颅底推量剂量8 Gy.勾画靶区、危及器官,按原放疗计划参数进行射野设置,作出有和无颅底野推量2个治疗计划,比较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受量的差异.结果 无颅底推量时,原发肿瘤靶区(GTV)、颅底受侵靶区(GTVsb)、鼻咽部靶区(GTVnp)的V95和D95平均值分别为(90.0%±7.3%)和(66.0±1.2)Gy、(66.0%±2.4%)和(65.2±1.2)Gy、(99.3%±1.3%)和(68.1±0.8)Gy;给予颅底推量8 Gy后,GTV、GTVsb和GTVnp的V95均达到了99.0%,D95的平均值均达到70 Gy以上.有无颅底推量的左、右侧颞叶的D5平均值分别为(76.3±6.3)Gy和(68.0±4.8)Gy(P<0.001)、(75.1±6.2)Gy和(67.0±5.0)Gy(P<0.001).2个计划脑干(Dmean、D5、V60)、垂体(Dmean)、视交叉和视神经(Dmax、Dmean)的受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有颅底受侵鼻咽癌患者采用常规放射治疗颅底骨质存在低剂量区,颅底推量可改善颅底骨质的低剂量区,使大部分患者的颞叶受量超过70 Gy,获益有待临床证实.

    作者:潘纯国;吴少雄;赵充;邓美玲;郑列;邓小武;卢泰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肿瘤的临床观察

    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目前主要是在CT引导下进行,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肺部肿瘤的报道较少.我们对21例肺部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RFA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赖全图;顾萍;陈卫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佳给药途径.方法 对12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化疗(65例行静脉化疗,59例行动脉插管化疗),比较其近远期疗效.结果 静脉化疗和动脉插管化疗的总有效率、症状缓解率、骨髓抑制发生率、神经毒性发生率、手术切除率、出血量、1年无瘤生存率、5年存活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静脉化疗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年无瘤生存率高于动脉插管化疗;从开始化疗到手术历经时间静脉化疗长于动脉插管化疗,但住院总费用少于动脉插管化疗.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静脉给药新辅助化疗的近远期疗效好,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道真;刘丝荪;朱元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观察组)与开胸手术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2种手术方式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 2组患者CRP、TNF-α以及IL-6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2组患者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视辅助胸腔镜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创伤小、急性期反应低,疗效肯定,可作为常规治疗方式.

    作者:陈建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K19、CyclinD1、HBME-1、34βE12、TPO 、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K19、CyclinD1、HBME-1、34βE12、TPO 、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6 例PTC、60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TA)中CK19、CyclinD1、HBME-1、34βE12、TPO 、galectin-3的表达情况.结果 CK19和galectin-3表达PTC组织与滤泡性腺瘤比较无明显差异;PTC 中CyclinD1、HBME-1、34βE1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02%、93.02%、90.69%,明显高于滤泡性腺瘤.PTC中TPO表达阳性率为2.33%,滤泡性腺瘤中其表达率为90.00%,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HBME-1、CyclinD1、34βE12和TPO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PTC的确诊率,而CK19、galectin-3对鉴别PTC和FTA意义不明确.

    作者:林茂华;毛瑛玉;李婷;苏谦;郑建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艾迪注射液应用于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观察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以5-Fu为基础的化疗联合盆腔照射是Ⅱ期和(或)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1].艾迪注射液与放化疗起协同抗癌作用[2-4].为此,我们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林林;刘小红;丁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循证医学的医护配合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术后肿瘤的腹腔扩散和局部种植有较高的发生率[1],目前尚无彻底解决的方法.为减少发生肿瘤扩散和穿刺口种植,我科在制定实施腹腔镜手术无瘤技术配合方法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2]方法,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筱阳;万燕飞;俞雪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DC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9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采用DC方案化疗,然后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79例患者在本研究中共完成300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3.8个.总有效率为50.6%,其中CR 3例(3.8%).化疗主要不良反应有乏力、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等.65例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其中5例达Ⅳ度骨髓抑制.中位随访时间为10.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5.8个月.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率高,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

    作者:任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胶质瘤术后放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疗效及预后影响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将脑胶质瘤患者性别、年龄、切除程度、级别、手术放疗时间、放疗方式、肿瘤直径、术前KPS评分、术前水肿情况、放疗剂量纳入研究,计算上述指标与胶质瘤术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治疗后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2.9%(126/152)、57.9%(88/152)、32.2%(49/1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切除程度、级别、手术放疗时间、术前KPS评分为影响脑胶质瘤术后放疗疗效的相关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具有影响.结论 手术联合放疗对脑胶质瘤具有明显的手术疗效,年龄、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具有影响.

    作者:金卫星;祝斐;谢联斌;路遥;陈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胸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老年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老年肺癌手术治疗中的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至100例70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VATS组)50例和传统后外侧切口组(TPI组)50例.结果 VATS组在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与TPI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 d疼痛强度评分等方面与TPI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在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较TPI组都低.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老年肺癌较传统后外侧切口术有明显的优势,能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于占武;罗全;玉寒冰;童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

    对我院收治80例老年晚期肺癌合并院内肺部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0例,均经临床、X线、CT、病理等检查确诊.男性54例,女性26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1岁.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蛋白TLR4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病理特征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TLR4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及36例癌旁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织组TLR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1.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38.9%)和正常组织组(0),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TNM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TLR4表达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短于TLR4表达阴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4在胰腺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黄喆;郭克建;何三光;刘放;林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胰腺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66例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多期容积扫描并薄层重建,分析肿瘤分布、形态、大小、密度、CT增强表现、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周围脂肪受侵情况、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情况.结果 肿瘤分布于胰腺头及钩突27例,颈部12例,体部19例,尾部10例.肿瘤大小为1.0~3.0 cm 12例,3.0 cm以上54例.63例形态不规则.平扫低密度14例,等密度50例,高密度0例,混合密度2例.动脉期无强化49例,中等度强化15例,明显强化2例.门静脉期轻度强化13例,中等度强化且强化不均匀63例.45例胰腺导管扩张,21例胰腺导管无扩张.57例胰腺周围脂肪间隙不清楚.胰腺周围、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无转移33例,无转移33例.39例患者发生肝脏、肺等远处脏器转移.61例不同程度累及胰周血管.结论 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为:肿瘤常分布于胰头及钩突,形态不规则,多数大于3.0 cm,胰腺导管扩张常见,平扫大多数为等密度,增强动脉期多数为无强化,门静脉期轻中度强化,周围脂肪间隙及胰周血管多受累.

    作者:高德培;谭静;封俊;李振辉;王洪波;张大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评估术前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与放疗联合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局部进展期(T3/T4)低位直肠腺癌(距肛缘≤9 cm)患者51例,术前给予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并联合放疗.放疗结束后休息3~4周,按TME原则进行手术.结果 3例患者临床完全消退(cCR),占5.88%,未行手术;其余48例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RO),实际保肛率90.20%(46/51),10例术后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为病理消退(pCR),总消退率为25.49%(13/51).肿瘤降期41例,占80.39%.5年无病生存率为70.59%,总生存率为80.39%.放化疗过程中出现3、4级不良反应5例,无疾病进展、手术死亡者.结论 术前口服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胡学锋;黄国森;闵燕飞;吕志倩;刘桂超;苏建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 对64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组,n=33)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n=31)治疗,然后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肿瘤上切缘长度、肿瘤下切缘长度都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胃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止痛剂注射次数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显著好于开腹组患者(P<0.05).但是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患者(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创伤小、淋巴结清扫彻底、患者反应轻、术后恢复快,能达到肿瘤根治原则,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东;陈本鑫;陈霖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VATS下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将11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开胸组61例和VATS组5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VATS组的淋巴结清扫组数和阳性数与传统开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12.3±2.3)个]明显少于传统开胸组,淋巴结清扫时间[(24.9±4.6) min]明显短于传统开胸组,VATS组术中出血量[(231.1±78.3) ml]、胸腔引流量[(1353.5±486.2) ml]和住院时间[(12.1±3.1) d]也明显少于传统开胸组,VATS组并发症也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佳、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是未来胸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方向.

    作者:查明元;赵奔英;王强;孟小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硼替佐米节律性化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节律性化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研究.方法 对8例初治伴严重并发症老年MM患者均给予节律性化疗:硼替佐米1 mg/m2·qw +地塞米松10 mg/qw,4周为1个疗程(VD),休息1个月,重复上述方案,共化疗6个疗程.结果 8例患者中有效率为100%.1~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6例,完全缓解率为75%,另2例患者化疗1~2个疗程后获得部分缓解,但分别于化疗后6个月~1年死于感染和出血.结论 硼替佐米节律性化疗对伴有严重并发症的MM患者,疗效显著,且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节律性化疗在MM中的作用机制与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是否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王晓莉;邱元芝;王爱平;方静;付强;方小琳;喻杰;郭猷殚;邢卫平;吴雅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病理学特征以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DLBCL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0例DLBCL患者中共有47例(78.33%)侵犯淋巴结,13例(21.67%)结外侵犯.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DLBCL患者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临床分期、PS分级、结外病灶数、血清LDH、近期疗效.经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近期疗效、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国际预后指数(IPI)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低中危组、高中危组及高危组,各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9%(12/17)、57.14%(12/21)、41.67%(5/12)、10.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DLBCL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性放化疗或手术治疗患者.结论 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年龄、近期疗效、临床分期,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治疗的方案能提高DLBCL患者临床治愈率.

    作者:黄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式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48例,根据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及Campanacci分级,选择手术方式,其中行刮除植骨术32例,瘤段切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6例.结果 随访时间1~8年,平均4年,刮除植骨术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为9.4%,瘤段切除+关节置换术无复发者,复发率为0,术后满意度调查:优15例,良26例,差7例,总满意率为85.4%.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有刮除植骨术,但其复发率高;瘤段切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复发率较低,但并发症较多.

    作者:曹仲清;曾光;丁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