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峥;陈军;覃冠德;覃思繁
目的 探讨根据肿瘤患者个体化检测结果,选择预期敏感药物进行化疗的有效性.方法 观察32例肿瘤患者,根据个体化检测结果进行化疗后的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 32例患者中CR 15.6%(5/32),PR 46.8%(15/32),SD 25.0%(8/32),PD 12.5%(4/32),客观有效率为65.6%(21/32),疾病控制率为87.5%(28/32).治疗结束后肿瘤标志物水平16例降至正常,9例呈下降趋势,但尚未降至正常,4例无明显变化,3例较治疗前水平升高.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KPS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饮食及体重增长率分别为71.9%(23/32)和59.4%(19/32).2例患者因病情进展而死亡.结论 根据个体化检测结果进行化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郭双双;马文静;张立成;孙文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BC369对鼠源肠癌(C26)的抑瘤效应.方法 采用小鼠实体瘤的药效学实验方法.结果 BC369对鼠源肠癌(C26)的肿瘤抑制率为(57.47±2.83)%,与对照组比较,P<0.001.结论 BC369对鼠源肠癌(C26)肿瘤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者:张炳团;张静宇;张洪燕;王铮;李少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摄影与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乳腺导管内癌病例,所有病例都接受了数字化摄影及超声检查.数字化摄影和超声诊断分为可能恶性、性质待定、可能良性和阴性.对照手术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数字化摄影和超声检查的价值.结果 数字化摄影和超声分别诊断可能恶性36例和33例,性质待定4例和5例,可能良性7例和10例,阴性6例和5例.数字化摄影和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分别是67.9%(36/53)和62.3%(33/53).数字化摄影结合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是88.7%(47/53).结论 数字化摄影和超声诊断可用于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徐向红;赵玉年;王慧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erbB-2、p53、Ki-67及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Ki-67及VEGF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C-erbB-2、p53、Ki-67及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48.6%、56.9%、65.3%.C-erbB-2 、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相关(P<0.05);Ki-67、VEGF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R和PR呈正相关(P<0.05);C-erbB2与ER、PR呈负相关(P<0.05);p53与ER和PR呈负相关(P<0.05);p53、Ki-67、VEGF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erbB-2、p53、Ki-67及VEGF检测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继运;沙新海;于明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设定不同物理参数实施鼻咽癌螺旋断层治疗计划的设计,分析研究其剂量学特点,从而寻求探讨物理参数的佳匹配.方法 应用铅门宽度(jaw width,JW)、螺距(Pitch)和束流强度调制因子(modulation factor,MF)的物理参数组合,对5例鼻咽癌患者实施螺旋断层计划设计.将3种铅门宽度和7种螺距进行组合,设定相同的优化条件,每例患者设计产生21个计划.同时在获得理想机架周期及剂量分布的基础上得到合适的束流强度调制因子.采用等剂量曲线、体积直方图、剂量均匀性指数、适形指数和治疗时间等物理指标实施对治疗计划的评估.结果 鼻咽癌螺旋断层计划中较小的铅门宽度和螺距,显示出更好的适形指数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选择较小的铅门宽度、螺距,与优化靶区剂量、降低正常器官受量显著相关,且治疗时间与铅门宽度呈反比关系,其中JW1.05/ Pitch2.0时间长为1569.2s,JW5.0/ Pitch5.0时间短仅为296.0s.结论 JW较Pitch对治疗时间和计划质量的影响更大,而MF增加可提升计划质量同时轻微影响治疗时间.
作者:解传滨;徐寿平;戴相昆;巩汉顺;葛瑞刚;马林;杜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以基因表达谱为基础的乳腺癌基因分型将乳腺癌分为4个亚型[1],其中基底样乳腺癌因表型独特,侵袭性强,预后差等特点引起广泛关注.基底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是以表达基底细胞或肌上皮细胞相关蛋白为特点的乳腺癌,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常表达为阴性.
作者:付晶;卢康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我们对我科2006~2010年治疗的84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有明显的差异,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至2010年收治的84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28例,年龄31~71岁,平均为53.6岁.84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为双胃管早期肠内营养(EN)及引流减压;B组为单胃管,肠外营养(PN),2组在性别、年龄、有无基础疾病等方面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王庆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P方案和N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不可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期26例,占76.5%;ⅢB期8例,占23.5%)随机分成TP组和NP组,入组的每例患者接受2个周期的TP或NP方案的诱导化疗,完成化疗后均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64 Gy/30~32次.比较2组不同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1、2年的生存率.结果 TP组和NP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8.8%、62.5%,1年生存率分别为53.3%、46.7%,2年生存率分别为13.3%、6.7%.2组资料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方面,TP组和NP组表现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均在可耐受的范围内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P方案和N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化放疗不良反应相似且均可耐受.
作者:杭达明;万志龙;张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Ki67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8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Ki67表达情况,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Ki67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方法,分析Ki67表达与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等的相关性.结果 Lumina型、Her-2型及三阴型乳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χ2=0.015,P=0.993);Ki67表达强度与Lumina型乳腺癌的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性(γs=0.167,P=0.013;γs=0.142,P=0.035;γs=0.165,P=0.014),而与Her-2型及三阴型乳腺癌的以上3个病理因素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在Lumina型、Her-2型及三阴型乳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Ki67表达强度与Lumina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是Lumina型乳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沈三弟;陈卓荣;黄湛;肖高芳;雷睿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针对放射治疗的处方剂量及靶区定义的多个推荐报告,成为国际上肿瘤放疗临床应用的指导性报告.这些年随着三维调强放射治疗的普及应用,ICRU于2010年专门出版了83号报告,以适应不断推广的三维调强放射治疗.我们根据ICRU83号报告的建议对鼻咽癌调强放疗的靶区处方剂量进行分析,研究ICRU83号报告推荐剂量与目前我院使用的剂量的偏差情况.
作者:张秀春;蔡勇君;胡彩容;陈传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人类肺组织特异性基因Lunx mRNA的表达情况,检验lunx 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以肺部良性疾病20例、健康人30例外周血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RT-PCR)法定量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lunx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lunx mRNA的表达与各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 5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外周血lunx mRNA表达阳性者28例,阳性率为56.0%,而20例肺良性疾病和30例健康者外周血均不表达;同时发现lunx mRNA的表达与肺癌的分期明显相关,而与年龄、性别、病理分型、分化程度等无明显相关.结论 Lunx mRNA 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微转移,从而指导临床分期和治疗.
作者:邱素芳;陈岩松;陈燕;潘建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检查对结直肠癌诊断及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5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行全身PET-CT检查.将入组患者根据其CT表现及PET-CT扫描结果进行分期,并比较2种分期结果.结果 PET-CT 检查判断临床分期:56例结直肠癌T分期中,53例PET-CT检查分期判断准确,44例CT检查分期判断准确,PET-CT检查对判断结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较CT检查高(χ2=6.235,P=0.024) ;56例结直肠癌N分期,PET-CT检查判断准确52例,CT检查判断准确43例;PET-CT检查对判断结直肠癌N分期的准确性与CT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617,P=0.033) ;CT检查发现了15例患者27处转移,PET-CT检查发现了21例患者48处转移,改变了6例患者的M分期.15例患者因PET-CT检查结果而改变了治疗策略,影响率为26.8%.结论 PET-CT 检查对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判断准确性较高.
作者:招丽蓉;王巍;胡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后和化疗6个周期后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而Th2型细胞因子IL-6和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 <0.05).化疗3个周期后血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6个周期后血 IL-2、IFN-γ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化疗3个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6个周期后血IL-6和IL-10水平稍低于化疗3个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免疫相关因子紊乱,3个周期的化疗对改善机体的免疫平衡有效;6个周期的化疗未能进一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甚至出现免疫功能恶化.
作者:徐继业;王记南;徐克友;刘顺华;张玉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VEGF-C和VEGF-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乳腺癌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VEGF-C,VEGF-D的表达水平,并完成所有患者的5年的随访资料.结果 78例乳腺癌癌组织中VEGF-C/D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中VEGF-C表达与VEGF-D表达无相关性.VEGF-C,VEGF-D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脉管内侵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年龄、肿瘤大小、TNM临床分期、ER、PR及Her-2的表达无关(P>0.05).VEGF-C和VEGF-D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VEGF-C,VEGF-D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C/D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赵迎春;李勇;朱永云;罗传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liver,UES)是儿童时期罕见的恶性肿瘤,国内外鲜有报道.我院自2009年至今共收治2例UES,现结合文献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丛哲;李雁;王占霞;张晓娟;张明;李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肺腺癌A549细胞COX-2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lated protein 1,MRP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观察Celecoxib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Celecoxib干预A549细胞24 h后,采用RT-PCR法检测COX-2、MRP1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者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elecoxib对A549细胞株生长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耐性,不同浓度间抑制作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Celecoxib可下调A549细胞中COX-2及MRP1 mRNA表达水平,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P<0.05),Celecoxib亦可下调两者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结论 Celecoxib可直接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和下调COX-2、MRP1表达水平.
作者:方宏娇;牛伶;鲍扬漪;鲍健;李晓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在我国CRC发病率逐年上升,已跃居常见恶性肿瘤的前5位,广东地区和香港地区数字已接近西方国家[1].据报道2007年10%~15%CRC来自锯齿状病变[2],而到2011年锯齿状病变的发现率明显提高.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宫颈癌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研究发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对提高手术切除率,临床疗效及生存率有着重要意义[1].我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对24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占艳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胰腺癌是1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胰腺癌的发病以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以45~70岁为多,60岁左右为高峰,临床中有50%的患者以腹痛、腰背痛为首发症状,病程中约90%的患者有疼痛症状.胰腺癌由于位置深且隐蔽,早期缺少特异性症状,极易侵犯周围脏器和发生转移, 大多数患者就诊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不足20%[1].
作者:涂亮;邱宝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陀螺刀治疗脑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国产陀螺刀治疗脑转移瘤118例,用50% ~60%等剂量曲线包裹靶区,全组周边处方剂量3 800~4 200 cGy,中位处方剂量4 000 cGy,350 cGy/次,5次/周,评价其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18例患者完全缓解26例(22.03%),部分缓解74例(62.71%),稳定16例(13.56%),进展2例(1.69%),总有效率为84.74%,临床获益率98.31%.1年局部控制率为32.20%,1年总生存率为43.13%.结论 陀螺刀治疗脑转移瘤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1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韩文峰;郑亚珍;陈艳蕊;李献亮;张洪涛;安树章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