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CR钼靶误诊分析

葛芳清

关键词:乳腺癌, 计算机X线摄影, 乳房X线摄影, 误诊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CR钼靶误诊的原因,以提高早期及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钼靶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误诊或误诊为乳腺癌的14例病历资料.结果 乳腺癌误诊为乳腺小叶增生6例、误诊为纤维腺瘤3例、误诊为正常1例.纤维瘤误诊为乳腺癌2例.脂肪坏死误诊为乳腺癌l例.浆细胞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1例.结论 乳腺癌诊断时注意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结合,对不典型病例应注重两侧对比观察,对病人进行详细的问触诊,灵活应用CR图像后处理,必要时结合超声多普勒检查、穿刺活检及分泌物检查可进一步减少误诊.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向瓣膜式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三向瓣膜式PICC是经肘窝附近的较大静脉穿刺进入,沿静脉系统到达上腔静脉.

    作者:黄胜;陆勤美;张兰凤;邵火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式探讨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6-01~2007-10间,施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及周围脏器损伤.手术时间18~60 min,平均35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50 mL.患者术后有轻微下腹坠痛,术后1~2 d自然缓解.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8 h±6 h,无明显腹胀.术后住院时间3~5 d.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和安全特点,只要术者具备熟练的阴式手术技巧,正确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开展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梁艳楠;张静;张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槲皮素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在体外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Y7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Y79细胞:在体外对Y79细胞经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48 h、72 h后进行检测,用MTT法测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观察槲皮素的细胞毒性作用,用Hoechst 33 342/P1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结果 槲皮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抑制Y79细胞的生长,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应用MTT法计算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48 h、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是148 μmol/L、115 μmol/L.Hoechst 33 342/P1双荧光染色可观察到明显核固缩、凝集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槲皮素可使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

    作者:崔静;傅少颖;杜海涛;冯广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6例诊治体会

    目的 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分析探讨1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 16例中,15例病人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治愈时间为9 d,1例再手术后12 d痊愈.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可采取保守治疗痊愈.

    作者:毛叶飞;孙国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35 例肺部单发局限性磨玻璃样病变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35例肺部单发局限性磨玻璃密度影(FGGO)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FGGO影像学的表现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35例直径≤20 mm的FGGO病例,在HRCT 随访数月后(平均1~3个月),7例病变消失或明显吸收,考虑为炎症;28例病变持续存在,经胸腔镜活检或肺叶切除后送病理诊断.结果 28例FGGO,经确诊支气管肺泡癌(BAC)16例,腺癌5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4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3例.对确诊28例FGGO影像表现进行分析,2l例恶性病例中,18例病灶≥10 mm,占85.71%(18/21),可见一种或多种恶性征象的有16例,占76.19%(16/21);有实性成分的15例,占71.43%(15/21).说明持续存在的 FGGO的大小、边缘及内部征象是否含有实性成分,与病变良、恶性及其预后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持续存在的直径≥10 mm,有恶性征象或含有实性成分的FGGO为早期腺癌或癌前病变的表现,临床应早期活检定性,以指导治疗.

    作者:程明;陈文军;王恩峰;赵新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38例中老年人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动态血压的监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24 h的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中老年人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38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高血压性鼻出血组患者日间SBP、DBP与夜间SBP、DBP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夜间血压升高者显著高于夜间血压正常者(P<0.01).夜间血压升高者发生鼻出血次数显著高于夜间血压正常者(P<0.01).结论 对中老年人高血压并鼻出血的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很有必要,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与鼻出血的发生有关.

    作者:郑金秀;郭进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临床观察

    心源性肺水肿是临床医师面临常见的心脏急危重症,它是因短时间内引起肺组织间隙液体量异常增多和积聚,甚至渗入肺泡所致.临床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双肺布满啰音,给氧前,血氧饱和度通常<90%.

    作者:官慧明;黄燕;吴陆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性病门诊就诊者病原体检出情况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性传播疾病(STD)在南通市区的分布情况,为我市防治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 940 例 STD 门诊就诊者采集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及血清样本,分别进行病原体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就诊者STD阳性率为31.94%(611/1940),其中男性32.30%(376/11164),女性30.28%(235/776);解脲支原体阳性率高(26.25%),占构成比30.97%;淋病奈瑟菌男女阳性率分别为27.22%、15.79%(P<0.05),解脲支原体男女阳性率分别为21.43%、34.22%(P<0.05),真菌男女阳性率分别为4.74%、14.91%(P<0.05);21~40岁人群阳性数占构成比74.44%.结论 STD病原的阳性率较高,淋病奈瑟茵、解脲支原体、真菌性别分布差异显著;STD病原体主要分布在21~40岁性生活活跃年龄组.

    作者:奚兵;汤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乳腺癌CR钼靶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CR钼靶误诊的原因,以提高早期及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钼靶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误诊或误诊为乳腺癌的14例病历资料.结果 乳腺癌误诊为乳腺小叶增生6例、误诊为纤维腺瘤3例、误诊为正常1例.纤维瘤误诊为乳腺癌2例.脂肪坏死误诊为乳腺癌l例.浆细胞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1例.结论 乳腺癌诊断时注意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结合,对不典型病例应注重两侧对比观察,对病人进行详细的问触诊,灵活应用CR图像后处理,必要时结合超声多普勒检查、穿刺活检及分泌物检查可进一步减少误诊.

    作者:葛芳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与护理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尿毒症的患者愈来愈多.

    作者:陈万美;蒋旭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直肠癌放射治疗是否使用体膜固定的误差分析

    本文总结直肠癌放射治疗使用放疗体膜和不使用放疗体膜固定下产生的误差比较,从而进一步提高直肠癌的放疗质量.

    作者:刘金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未足月头位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分娩方式分析

    目的 研究未足月头位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分析119例胎膜早破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结果 ①不同孕周分娩方式无显著性差异;②两种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于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时,选择何种分娩方式对母婴有利,应结合临床实际综合考虑.

    作者:秦立波;罗胜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98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笔者将18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8例用自拟灌肠方法与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痢特灵治疗,对照组90例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定、痢特灵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64例,好转30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38例,好转41例,无效11例.缮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作者:郑著家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母婴的影响及剖宫产时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2-04~2008-03间,在我院明确诊断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无子宫肌瘤孕妇9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母婴并发症、观察组中剖宫产剔除子宫肌瘤、未剔除及对照组剖宫产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孕期合并症及产时并发症,以及低体重儿、早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不增加手术和产褥期并发症,剖宫产术时应尽量同时剔除肌瘤.

    作者:王秀美;刘海鸣;徐宝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妇科腹腔镜解剖结构临床研究

    腹腔镜治疗是近年来妇科临床运用受患者欢迎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虽然它改变了医生的思维观念和操作技巧,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入路,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因为这种技术减低了触觉的反馈和对深度的感性认识,有许多重要的解剖结构是不可能直接看到的,所以对其危险性必须加以防范.

    作者:张越博;盛晓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根管消毒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展望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现代根管治疗共分为3个步骤: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目前,在根管预备后,对于根管的消毒方法主要有:根管冲洗、根管封药、超声消毒、激光消毒、微波消毒等方法.迄今为止,又有学者提出,用1411型高频电刀进行根管消毒的实验研究,效果良好.本文就近年来各种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介绍应用高频电刀进行根管消毒技术的发展方向.希望能为广大口腔临床工作者提供帮助.

    作者:贾宏薇;刘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经阴道彩超在绝经前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经阴道彩超诊断绝经前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并对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术中进行超声监测,提高超声在此类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阴道彩超观察88例绝经前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内膜厚度、回声、形态及血流分布等情况,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其中10例术中运用彩超进行监测.结果 经阴道彩超对绝经前内膜良性病变诊断:本组病例88例,内膜息肉55%(48/88),单发占46%(22/48),其中10例单发充满宫腔的内膜息肉误诊为单纯内膜增生;多发占54%(26/48);黏膜下肌瘤23%(20/88),内膜增生23%(20/88).血流检出率:内膜息肉单发者血流检出率为85%(18/22),多发者为73%(19/26),黏膜下肌瘤为100%(20/20),内膜增生为80%(16/20).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例术中应用彩超进行监护,手术切除干净,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经阴道彩超可对绝经前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作为此类患者随访的一种有价值、无创检查手段,为其下一步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彩超可对宫腔镜切割提供方便、安全地监测.

    作者:张小英;刘英宏;陈涛;王小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妊马雌酮联合复方甲硝唑栓治疗复发性老年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剂量妊马雌酮联合复方甲硝唑栓治疗复发性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方法 对80例复发性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用药前后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62例患者用药后,阴道炎、尿道炎症状显著改善.血清FSH水平显著下降,E2水平上升至卵早期水平,总胆固醇(TC)下降,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上升,用药后体重、子宫内膜厚度较用药前无显著变化.结论 低剂量妊马雌酮联合复方甲硝唑栓能有效改善阴道的健康状态,无内膜过度刺激.

    作者:刘桂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36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内科综合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内科综合治疗并配合细致周密的护理.结果 本组治愈25例,明显好转5例,好转3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8%.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较好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陈海莲;梁晓萍;吴卫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乳腺癌三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护理

    三维调强适形放疗(下称放疗)是目前较先进的放疗手段,是采用CT扫描定位,根据肿瘤的立体形状将放射线聚焦在肿瘤靶区内,使靶区接受剂量大,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小,以增强肿瘤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1].

    作者:韩俊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