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超;邬蒙
目的 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Ki-67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67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青年乳腺癌病例(年龄在35岁以下)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情况,并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患者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目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同期35岁以上中老年妇女乳腺癌患者410例进行对照.结果 青年组乳腺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13%,中老年组分别为58.78%,青年组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Ki-67与病理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γ>0,P<0.05).结论 青年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差,可能与癌组织中Ki-67的高表达有关;检测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情况对判断乳腺癌预后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廖佳建;叶长生;刘民锋;甄乐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T细胞共刺激分子ICOS及其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胃癌和21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与对照组比较:CD3+T细胞表达(53.61±13.84)/(72.07±7.83)%,P<0.01;CD3+CD4+T细胞表达(29.84±9.71)/(38.79±5.08)%,P<0.01;CD3+ICOS+T细胞表达(25.80±10.56)/(0.82±0.98)%,P<0.01;CD3+CD8+ICOS+T细胞表达(1.57±1.99)/(0.02±0.04)%,P<0.01;CD3+CD8+ICOS T细胞表达(16.06±6.94)/(20.56±6.54)%,P<0.05.胃癌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T细胞共刺激分子ICOS表达增高,CD4+T细胞显著减少.
作者:李天威;许国岩;赵国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及我国部分发达地区乳腺癌发病率已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是女性癌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女性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乳腺癌的发生率在增加.欧美国家新诊断的乳腺癌中>65岁的患者约占一半[2].现将2005年4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7例>6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作者:孟优;俞士尤;邵正才;吴锦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淋巴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基因治疗已成为近年来淋巴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基因治疗是针对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背景,将外源性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随着基因的表达,细胞获得特定的功能,进而执行或介导对肿瘤的杀伤和抑制作用,达到治疗目的.随着基因转移技术的发展,淋巴瘤的基因治疗取得了很快发展,我们就淋巴瘤基因治疗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陈娟;余英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4岁.因右侧胸痛、胸闷伴消瘦2个月,于2006年4月13日收治入院.院外胸片检查提示:右侧胸腔积液.患者退休前为水暖管道工,有石棉接触史,入院后,胸穿检查为血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中找到增生的间皮细胞,少量核异型;胸腔积液染色体检查提示:染色体(+),细胞学(+).
作者:胡向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K562细胞株及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 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大蒜素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影响;Annexin V-FITC标记法检测K562细胞凋亡;建立K562细胞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荷瘤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1.5、3、6 mg/ml大蒜素和生理盐水对瘤体进行局部注射,每次0.1 ml,隔日1次,连续7次,观察瘤体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大蒜素对K56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率分别为21.5%、55.1%、81.6%(P<0.05);0.005 mg/ml大蒜素诱导K562细胞凋亡作用显著,0.025 mg/ml大蒜素使K562细胞呈中毒反应,凋亡作用不明显;大蒜素组瘤体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抑瘤率分别为18.5%、79.2%、91.6%.结论 大蒜素具有显著抑制K562细胞增殖及促凋亡的作用,能有效抑制K562细胞Balb/c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作者:王红兵;刘刚;刘德生;徐海洋;祖茂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术前化疗对肿瘤较大或有远处转移的肾母细胞瘤的手术帮助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肾母细胞瘤的诊治过程.Ⅱ期10例,Ⅲ期5例,Ⅳ期1例.16例患儿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予术前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5例瘤肾根治性切除,1例手术过程中发生肿瘤破裂,术后病理检查有镜下残留.在术前化疗后2~3周手术13例,2例因术前化疗后肿瘤坏死彻底未获得术后病理分型,术后化疗方案制定依据术前细针穿刺结果.结论 术前化疗可以使肿瘤体积变小,减少肿瘤破溃,改善瘤体对毗邻器官浸润程度,使外科手术变得容易.
作者:杨勇;刘坤;秦扬;雷永红;杨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BEL7402肝癌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As2O3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经不同浓度As2O3处理后的BEL7402细胞周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变化,同时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三氧化二砷可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生长,且剂量-效应关系显著(γ=0.9650,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93 μmol/L;BEL7402经As2O3处理后可发生凋亡.As2O3能显著下调PCNA蛋白表达(P<0.01),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结论 三氧化二砷可有效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下调PCNA表达及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作者:张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后程同期小野加量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经放疗(DT50 Gy)后疗效为PR、SD、PD的25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放疗组(对照组)及后程同期小野加量放射治疗组(研究组).结果 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和对照组原发灶CR、PR率分别为33.60%、66.40%和22.40%、77.60% (P<0.05),放疗后3~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原发灶CR、PR率分别为42.40%、57.60%和29.60%、70.40%(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3、5年原发灶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60 %、83.20 %、79.20%和95.20 %、75.20 % 、68.00 % (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60 %、76.80 %、59.20% 和93.60 % 、67.20 % 、46.40% (P<0.05);研究组急性放射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晚期放射损伤相同.结论 对放射治疗肿瘤消退较小鼻咽癌患者,予后程同期小野加量放射治疗的疗效高于常规放疗,且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强.
作者:甘赞辉;李济培;王洪乾;何晓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指原发于脑、软脑膜或脊髓等部位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低,占所有颅内原发肿瘤的0.85%~2.00%.PCNSL发病急,潜伏期短,临床上非创性诊断困难,治疗棘手,缓解期短,易复发,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现结合1例报告,对PCNS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
作者:叶志桥;欧阳学农;余宗阳;陈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胃肠道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HIFUNIT9000型肿瘤超声治疗机,对67例胃肠道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完全缓解率为8.95%(6/67),部分缓解率为28.35%(19/67),有效率为37.31%.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胰液外漏、腹腔内出血、皮肤烧伤等并发症.结论 HIFU是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1种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作者:朱婷;鲍杨漪;李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20年肿瘤热疗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对浅表肿瘤热疗研究进行得较多较广,但对深部肿瘤热疗临床报道不多.我们采用国产微波肿瘤热疗系统行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并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宇;宋吉宁;李富秀;朱朝勇;马文良;净卫娟;黄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前列腺良性增生(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和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PCa)严重危害老年男性的健康,前列腺增生常合并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对于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我们对26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的MRI资料进行研究,旨在探讨3.0T高场强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大庆;孔令春;原聚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前凋亡因子prosaposin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质粒,转染NIH3T3细胞,建立稳定转染prosaposin的细胞系.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prosaposin的开放阅读框,酶切后的PCR扩增产物和退火后的人工合成的c-Myc抗原表位标签,共同克隆至pcDNA3.1(+)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中,构建pcDNA-Psap-Myc融合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将经过验证、测序的pcDNA-Psap-Myc质粒转染NIH3T3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过表达prosaposin的NIH3T3细胞系.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rosaposin在稳定转染的NIH3T3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pcDNA-Psap-Myc融合表达质粒,建立了稳定过表达prosaposin的NIH3T3细胞系.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构建的稳定细胞系中成功表达prosaposin-Myc融合蛋白.结论 Prosaposin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和稳定转染NIH3T3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体外研究prosaposin蛋白的功能及其与其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郭芬;李月琴;李实骞;罗志文;张欣;周天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侵犯膈肌T4期贲门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654例贲门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胃癌分期系统进行分期,选取Ⅳ期(T4N1~2M0,T1~4N3M0,任何T任何NM1)贲门癌患者,分析并对比T4N1~2M0贲门癌患者与其余Ⅳ期贲门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并对比T4N1~2M0贲门癌患者中侵犯膈肌患者与非侵犯膈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Ⅳ期贲门癌患者197例,其中T4N1~2M0患者34例(17.3%).T4N1~2M0患者与其余Ⅳ期患者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0),3年生存率分别为25.0%、7.9%.T4N1~2M0患者中仅侵犯膈肌患者与非侵犯膈肌患者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3年生存率分别为46.2%,10.5%.T4N1~2M0患者中非侵犯膈肌患者与IV期患者生存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723).结论 T4N1~2M0贲门癌患者预后优于其余Ⅳ期贲门癌患者,其中以仅侵犯膈肌患者的预后较佳.
作者:郑斌;胡祎;王军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免疫组化染色在肿瘤诊断及肿瘤预后推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组化染色,组织切片必须经过高温、高压,或酶消化及多次洗涤等步骤,在载玻片上因黏附不牢易引起脱片,这样既浪费试剂和人力,又影响诊断质量,有些小标本脱落后甚至无法弥补.
作者:林蓁;田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CK5/6、CK14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breast carcinoma,TNB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与TNBC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从浸润性乳腺癌中筛选TNBC病例,然后利用CK5/6和CK14从TNBC中筛选出BLBC的病例,分析两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TNBC的发病率占浸润性乳腺癌的16.1%.TNBC中的CK5/6和CK14表达有正相关性(γ=0.463).应用CK5/6、CK14从TNBC中筛选出的BLBC的百分率为54%.结论 BLBC与TNBC有大部分交叉. CK5/6和CK14可以用来从TNBC中筛选出大部分的BLBC的病例.BLBC相对其他类型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必要将其从TNBC中鉴别出来.
作者:许丽娟;刘彤;杨建杰;刘凤阁;崔莉;胡艳萍;刘辉;李新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MPV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 18例难治性复发性MM患者,均给予MPV方案化疗,治疗4个周期观察疗效.观察项目包括血清M蛋白、肝肾功能、尿蛋白、骨髓像、血像等.结果 经4个周期治疗,7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MPV方案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MM较好的选择.
作者:章红涛;张艳芳;赵芳;张利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贫血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将放疗前血红蛋白<130 g/L的104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50例)和放疗联合rHu-EPO组(54例).两组放疗剂量为70 Gy,联合治疗组在放疗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rHu-EPO,每次10 000 IU,每周3次,治疗第3周开始两组患者均每日口服硫酸亚铁300 mg.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全组患者3、4、5年总生存率为77.9%、74.1%、70.0%,联合治疗组和放疗组的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4%、72.6%、69.4%和80.3%、75.5%、71.9%,联合治疗组和放疗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3、4、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4.3%、63.2%和57.9%,联合治疗组和放疗组3、4、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8.8%、58.8%、56.1%和70.4%、68.1%、60.7%,两组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5年局部复发率为11.5%,远处转移率为24.0%,其中联合治疗组和放疗组复发率分别为14.8%和8.0%,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2.2%和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疗联合rHu-EPO未能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疗效.
作者:李金高;龚晓昌;叶新芊;袁霞;肖芸;敖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头颈部癌腮腺淋巴结转移临床相对少见,多见于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其他头颈部肿瘤如鼻咽癌、口腔癌等亦可发生.我们就头颈部癌腮腺淋巴结转移的一般规律、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等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吴隆秋;李金高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