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谢红旗;徐显辉;柯明耀;姜燕

关键词:多耐药相关蛋白基因, 肺耐药蛋白基因, 增殖细胞抗原Ki-67
摘要: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肺耐药蛋白(LRP)基因和增值细胞抗原Ki-67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0例肺癌组织和22例其他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膀胱癌等)组织中LRP、MRP1 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以其中的23例癌旁组织作比较.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RP1、L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小细胞肺癌(SCLC)与癌旁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恶性肿瘤组织中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Ki-67在各种肿瘤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与LRP、MRP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NSCLC 存在广泛的原发性多药耐药现象,耐药基因LRP、MRP1参与了肺癌多药耐药的形成,LRP的表达率高,可作为一项独立的预警指标,耐药与肿瘤细胞增殖无明显相关性.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三维适形放疗疗效.方法 对42例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病例行三维适形放疗,其中常规分割24例,2.0 Gy/次,1次/天,5次/周,共32~34次;大分割18例,2.5~3.0 Gy/次,1次/天,5次/周,共20~25次.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21例,无变化(NC)9例,总有效率(CR+ PR)78.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26.2%、9.5%.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气管炎1、2级反应发生率为47.6%,3、4级反应发生率为4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较为有效的手段.

    作者:薛春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化疗联合过继免疫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杀伤细胞(CI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过继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8例(化疗+过继免疫治疗)与对照组40例(化疗),研究组采用NP方案联合CIK细胞和DC治疗,对照组采用NP方案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患者生活存质量、免疫功能.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65.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 P<0.05),研究组TTP为5.3个月、MST为11.9个月(95%CI 6.5~15.6个月),对照组TTP为4.6个月、MST为10.4个月(95%CI 4.5~12.1个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12,P=0.15).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而两组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别.结论 采用化疗联合CIK细胞和DC过继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生存期.

    作者:徐永茂;徐冬云;张南征;陈复兴;刘军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乳腺癌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从MCF-7细胞培养乳腺癌微球体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微球体细胞中CD44和CD2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微球体细胞中E-钙黏素、N-钙黏素、纤维连接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体外穿膜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乳腺微球体富集了CD44+CD24-的乳腺癌干细胞,并能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增殖分化.该微球体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钙黏素表达水平下调,而间质标志物N-钙黏素、纤维连接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同时乳腺癌干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显著增强.结论 乳腺癌干细胞具有上皮-间质转化的特征,具有显著增强的迁移、侵袭能力.

    作者:孙正魁;马行天;唐华;姚榛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术中放疗对保乳患者伤口引流液内GRO-1、VEGF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术中电子射线照射,对保乳患者伤口引流液内GRO-1和VEGF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方法,将60例保乳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保乳手术,试验组患者行保乳手术并术中辅以电子射线照射.收集两组患者术后24 h伤口引流液.应用ELISA方法,检测引流液内GRO-1和VEGF含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引流液内GRO-1和VEGF的含量分别为(50.08±14.09)pmol/l和(427.16±20.18)ng/l,两者在表达上呈正相关性(γ=0.817,P<0.01);实验组患者引流液内GRO-1和VEGF的含量分别为(15.64±2.80)pmol/l 和(206.55±6.34)ng/l,两者在表达上呈正相关性(γ=0.449,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GRO-1和VEGF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术中电子射线照射明显降低保乳手术患者伤口引流液内GRO-1和VEGF的含量,并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性.

    作者:刘小健;周士福;周洪伟;时伟峰;戴启明;孙春雷;孟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MRI/CT融合与增强CT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比较

    目的 评估MRI/CT影像融合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精确性.方法 对2009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32例,分别基于MRI/CT融合图像及增强CT图像勾画GTV并计算比值,定义比值介于0.9与1.1之间为两种靶区勾画方法体积接近,否则为差异明显.结果 两种靶区勾画方法体积接近的仅8例,占25%,而75%的病例,两者体积差异明显.差异明显病例与其鼻咽肿瘤在MRI及CT影像中所显示的侵犯范围不同有关.结论 由于MRI在显示鼻咽肿瘤方面明显优于CT,但却不能完全替代CT,MRI/CT影像融合能把MRI与CT图像结合,互补不足,其显示鼻咽肿瘤的情况优于单独的MRI或CT图像,故 MRI/CT融合图像能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更利于精确放疗的实施.

    作者:陈露斯;胡学锋;石锦平;郑镇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2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可行性.方法 对28例ⅢA和ⅢB期NSCLC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其中多西紫杉醇为35 mg/m2、顺铂25 mg/m2,于放疗的第1天开始,每周1次,连续进行,每周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放疗结束14天后继续化疗,多西紫杉醇95 mg/m2第1天,顺铂75 mg/m2 分3天给予,第1、2、3天.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胸部照射2 Gy/次,5次/周,共6~7周,中位剂量为60 Gy.结果 总有效率为78.6%(22/2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7.1%(16/28)、35.7%(10/28)和17.8%(5/28),中位生存期为11.6~22个月.结论 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和1、2、3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灵;傅浩;周振远;龚小红;龚小宝;宋伟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APE1与P-gp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ref-1)和P糖蛋白(P-gp)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晚期NSCLC患者肿瘤标本中的APE1和P-gp的表达,探讨APE1和P-gp与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5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45例APE1呈高表达,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gp高表达28例,腺癌中其高表达率高于鳞癌,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分期无关.APE1表达与P-gp表达呈正相关.APE1高表达组、APE1低表达组、P-gp高表达组及P-gp低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依次为26.7%、61.5%、21.4%和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PE1和P-gp表达与晚期NSCLC化疗疗效密切相关,对晚期NSCLC耐药机制的研究及其化疗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忱;赵晓辉;史玉荣;多健;佟仲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力尔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疗效观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进展迅速、不易控制的特点,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并加速病情恶化.我们自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并胸腔内注射力尔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及其与Ki-67、AI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CTF方案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增殖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行新辅助化疗和60例未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并采用原位细胞末端转移标记法(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36.7%(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71.7%,43/60 )(χ2=14.821,P<0.001).新辅助化疗组Ki-67阳性表达率(38.3%,23/60)明显低于对照组(61.7%,37/60,χ2=6.533,P<0.05).新辅助化疗组AI均数为(9.34±3.12)%,对照组AI均数为(5.27±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1.998,P<0.05).新辅助化疗组survivin表达与AI呈负相关(γ=-0.36,P<0.05),而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γ= + 0.47,P<0.05).新辅助化疗组化疗总有效率为73.3%(44/60),化疗后部分缓解(Ⅱ级)病例survivin表达水平(18.2%,8/44)明显低于无效(Ⅲ级)病例(81.3%,13/16)(χ2=20.514,P<0.001).结论 应用CTF方案新辅助化疗,缓解率高,近期疗效明显.Survivin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

    作者:孙迪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胃病伴肠上皮化生、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胃病伴肠上皮化生、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e,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warthin-strarry银染色方法,对3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组织及胃癌的癌旁组织进行HP检测,应用(alcian blue-PH2.5-periodic-schiff,AB-PAS)、(high-iron-diamine-alcian blue-PH2.5,HID-AB)黏液组织化学方法,区别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组织及胃癌的癌旁组织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类型.结果 总例数380例,HP阳性率为69.74%.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组织及胃癌的癌旁组织伴肠上皮化生的HP感染率分别为77.78%、85.71%、100.00%、80.95%.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的癌旁组织伴肠上皮化生AB-PAS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6.84%、91.43%、93.33%、100.00%;HID-AB染色阳性率分别为34.21%、42.86%、53.33%、85.71%.癌旁组织的肠上皮化生中,78.57%为不完全大肠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伴肠上皮化生中,不完全小肠型比例分别为52.63%、54.28%、53.33%;不完全大肠型比例分别为28.95%、31.43%、20.00%.结论 HP感染与慢性胃病伴肠上皮化生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癌旁组织的不完全大肠型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慢性胃病组织当中的小灶状不完全大肠型上皮化生具有潜在发生癌变的可能性.

    作者:陈清波;王洪波;徐明垚;郭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雄激素受体(AR)与肝癌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全世界范围内是1种常见恶性肿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慢性感染在HCC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HCC还有1个很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就是在世界范围内HCC患者中男性明显比女性多,男女患者之比为(2~4)∶1[1];并且从全球肿瘤的统计数据来看,世界范围内HCC在男性癌症死亡病例数中排第3位,而HCC在女性患者癌症死亡病例数中排第6位[2].

    作者:许勇;焦华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合并卵巢黏液性囊腺瘤伴子宫肌瘤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7岁,因腹胀、腹部扪及包块1个月于2008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偶有腹痛,尿少,排尿困难.既往有高血压病6年,高达170/90 mmHg,口服尼群地平10 mg,每日1次,血压控制在150/80 mmHg.胆囊结石7年;颈椎病5年.1961年行绝育术,20岁结婚,48岁绝经.妇科检查:已婚老年性外阴,阴道通畅,黏膜正常,宫颈Ⅱ度糜烂.子宫、双附件触诊不满意.盆腔可触及直径约20 cm边界清楚的质硬包块,活动可,上界达脐剑间.

    作者:高建津;刘洁华;冯佩明;聂明辉;李春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肺耐药蛋白(LRP)基因和增值细胞抗原Ki-67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0例肺癌组织和22例其他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膀胱癌等)组织中LRP、MRP1 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以其中的23例癌旁组织作比较.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RP1、L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小细胞肺癌(SCLC)与癌旁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恶性肿瘤组织中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Ki-67在各种肿瘤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与LRP、MRP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NSCLC 存在广泛的原发性多药耐药现象,耐药基因LRP、MRP1参与了肺癌多药耐药的形成,LRP的表达率高,可作为一项独立的预警指标,耐药与肿瘤细胞增殖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谢红旗;徐显辉;柯明耀;姜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姜黄素与化疗药物联合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 (curcumin) ,是从姜黄 (Curcuma longa Linn) 根茎中提取的1种植物多酚,为橙黄色结晶粉末,其分子式为C21H20O6 ,相对分子质量 368137 ,熔点 183℃,1815年从姜黄中提取出来,1870年提纯出结晶体.姜黄素至少存在2个互变结构形式--酮和烯醇,其烯醇形式具有更加稳定的性状[1],它的2个邻甲基化的酚和1个二酮功能基团与其多种生物活性高度相关.姜黄素易于提取,不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碱、醋酸、丙酮和氯仿等溶剂.

    作者:曾山;姚运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段食管癌经右胸、腹二切口超胸顶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食管癌治疗仍以手术为首选和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对胸段食管癌手术径路的选择仍存在较大的争议.2006年7月~2009年10月,我们采用右后胸、腹二切口治疗食管癌1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光辉;戴建华;李国仁;苗福禄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survivin与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survivin与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NACT)和放射治疗(RT)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新辅助化疗前后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法,检测3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 32例患者化疗前后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22/32)和56.3%(1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45岁与≥45岁、Ⅰb~Ⅱa期与Ⅱb~Ⅲb期、高中分化癌与低分化癌、化疗前与化疗后 survivin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survivin阳性表达患者NACT与NACT+RT总体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09);survivin(+)组和(++)组NACT与NACT+RT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组和(+++)组NACT与NACT+RT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鳞癌survivin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NACT和NACT+RT对不同survivin表达程度患者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检测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可为预测化疗和放疗敏感性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高碧燕;张明;杨毅;吴星娆;金丛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鼻咽癌颈部触诊与MRI对比分析

    鼻咽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前对其准确的TNM分期是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关键.颈部淋巴结触诊是鼻咽癌1992 福州分期标准中N分期的主要依据,但可能因医师检查经验不一、患者个体差异导致结果偏差较大.我们对比分析了2009年7~12月在我科住院的19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颈部触诊与MRI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开荣;叶新芊;李金高;刘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吉西他滨配合中药个体化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配合中药个体化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26例NSCLC患者采用国产吉西他滨1000 mg/m2,d1,d8,静脉滴注,3周方案;化疗间期(即d2~d7和d9~d20)对患者四诊合参,辨证施治.每2周期按照RECIST标准(1.0版)进行疗效评价,按NCI-CTC(3.0版)评价毒性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26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1例,PR9例,SD11例,PD4例,总有效率(CR+PR)为38.5%,中位生存期为12.3个月,一年生存率为42.3%(11/26),化疗后患者临床收益反应为80.8%(21/26).不良反应以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常见,但均可耐受.结论 吉西他滨配合中药个体化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易于耐受.

    作者:王涛;纪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动脉介入法向猪胰腺注射Fe3O4磁流体

    目的 探讨通过动脉介入方式向猪的胰腺注射Fe3O4磁流体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将SP管插到脾动脉,向胰腺供血动脉注射浓度为100 mg/ml的 Fe3O4磁流体 1 ml .磁流体注射6天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其胰腺及其他内脏器官,行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 通过动脉介入的方式成功向胰腺内注射磁流体,经病理检查显示磁流体分布于注射部位胰腺内,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的磁流体分布.结论 通过动脉介入方式向胰腺内注射磁流体是可行的,并没有引起胰腺组织的明显损伤.

    作者:吕加令;耿计伟;缪延栋;李秋恬;王苗;武治国;高嫦娥;洪敏;董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大剂量MTX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淋巴瘤的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分析接受HD-MTX不同给药方式(6 h或24 h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疗效,并探讨较佳的给药方式.方法 对9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HD-MTX(1~6.1 g/m2)6 h或24 h持续静脉滴注(共364个疗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TX停用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比较HD-MTX 2种给药方式的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 6 h给药组0 h、24 h中位血清MTX浓度分别为73.75 μmol/L和0.36 μmol/L,明显高于24 h给药组(52.25 μmol/L和0.09 μmol/L)(P均<0.01).6 h给药组、24 h给药组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32.5%、45.4%(P=0.122),Ⅱ~Ⅳ度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2.5%、22.5%(P=0.145).Ⅱ~Ⅲ度口腔黏膜炎均发生在24 h给药组.6 h给药组、24 h给药组3年中枢复发率分别为0、1.5%.结论 大剂量MTX静脉滴注6 h给药血清MTX浓度较静脉滴注24 h更高.2种给药方式均能有效地预防淋巴瘤或白血病中枢转移,但前者口腔黏膜毒性明显低于后者,是较佳的给药方式.

    作者:李亚军;姜文奇;李苏;夏忠军;王志辉;詹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