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胜福;喻僖秦;孙建国
目的 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ref-1)和P糖蛋白(P-gp)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晚期NSCLC患者肿瘤标本中的APE1和P-gp的表达,探讨APE1和P-gp与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5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45例APE1呈高表达,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gp高表达28例,腺癌中其高表达率高于鳞癌,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分期无关.APE1表达与P-gp表达呈正相关.APE1高表达组、APE1低表达组、P-gp高表达组及P-gp低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依次为26.7%、61.5%、21.4%和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PE1和P-gp表达与晚期NSCLC化疗疗效密切相关,对晚期NSCLC耐药机制的研究及其化疗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忱;赵晓辉;史玉荣;多健;佟仲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肾盂鳞状细胞癌少见,临床上常因满足于其合并的肾结石诊断而误诊或漏诊.现将本地区收治的4例肾盂鳞状细胞癌报告如下,并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和文献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袁松英;杨华;王化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宫颈癌是1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目前我国的宫颈癌发病呈总体下降但年轻患者增加的趋势.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与宫颈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宫颈癌的筛查可以降低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却不能阻止HPV的感染.目前对HPV的感染尚无确切治疗方法,但是已有研究采用HPV的疫苗来预防和治疗该病毒的感染,以此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大规模研究证实,应用HPV疫苗的获益大于风险[1,2].因此,研究HPV和宫颈癌的关系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东霞;张彦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肺耐药蛋白(LRP)基因和增值细胞抗原Ki-67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0例肺癌组织和22例其他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膀胱癌等)组织中LRP、MRP1 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以其中的23例癌旁组织作比较.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RP1、L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小细胞肺癌(SCLC)与癌旁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恶性肿瘤组织中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Ki-67在各种肿瘤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与LRP、MRP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NSCLC 存在广泛的原发性多药耐药现象,耐药基因LRP、MRP1参与了肺癌多药耐药的形成,LRP的表达率高,可作为一项独立的预警指标,耐药与肿瘤细胞增殖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谢红旗;徐显辉;柯明耀;姜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与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NACT)和放射治疗(RT)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新辅助化疗前后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法,检测3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 32例患者化疗前后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22/32)和56.3%(1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45岁与≥45岁、Ⅰb~Ⅱa期与Ⅱb~Ⅲb期、高中分化癌与低分化癌、化疗前与化疗后 survivin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survivin阳性表达患者NACT与NACT+RT总体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09);survivin(+)组和(++)组NACT与NACT+RT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组和(+++)组NACT与NACT+RT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鳞癌survivin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NACT和NACT+RT对不同survivin表达程度患者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检测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可为预测化疗和放疗敏感性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高碧燕;张明;杨毅;吴星娆;金丛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kp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宫颈浸润癌(ICC)、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Skp2的表达情况,另取60例宫颈正常组织(NCE)作为对照.结果 Skp2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4%,明显高于CIN的25.0%(P=0.017)及正常宫颈组织的6.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半定量分析表明宫颈癌中Skp2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Skp2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52.78%)明显低于Skp2阴性组(68.93 %),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Log-rank=8.60,P=0.0034.结论 Skp2的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越高提示患者预后越差.Skp2可以作为宫颈癌独立的预后指标.
作者:吕育纯;饶靖红;李爱禄;欧阳永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与放射线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系的同步体外杀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找到紫杉醇对HEC-1A细胞系作用24 h的10%药物致死剂量(24 h IC10) 及50%药物致死剂量(24 h IC50),将紫杉醇与放射线同步作用于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紫杉醇及放射线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①紫杉醇IC10浓度+放疗组24 h、48 h、72 h、96 h的抑制率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紫杉醇IC50浓度+放疗组24、48、72、96的抑制率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对照组、紫杉醇IC10浓度组、紫杉醇IC50浓度组、单纯放疗组、紫杉醇IC10浓度+放疗组、紫杉醇IC50浓度+放疗组48 h S期和G2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0.5%和15.9%、11.7%和28.9%、10.8%和36.2%、18.8%和13.2%、16.6%和31.4%、10.5%和38.4%;48h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0、3.2%、11.8%、16.3%、13.4%和17.4%.结论 小剂量(24 h IC10浓度)紫杉醇能够增强放疗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大剂量(24 h IC50浓度)紫杉醇联合放疗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系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小剂量(24 h IC10浓度)或大剂量(24 h IC50浓度)紫杉醇能够增强放疗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紫杉醇能够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2期,使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增加有关.
作者:李静;孔为民;李丽英;牛聚伟;张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33ING1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1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33ING1、p53的表达.结果 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33IN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9.03% ,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33ING1 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0.90% .P33ING1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WHO肿瘤分级相关.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P33ING1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P33ING1 基因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33ING1 与p53基因具有协同作用,同时检测p53和P33ING1表达水平,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承纲;胡早秀;陈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食管癌治疗仍以手术为首选和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对胸段食管癌手术径路的选择仍存在较大的争议.2006年7月~2009年10月,我们采用右后胸、腹二切口治疗食管癌1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光辉;戴建华;李国仁;苗福禄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们尝试采用大剂量吗啡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癌痛27例,取得了满意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科自 2000 年10月~2008 年6月收治的晚期癌痛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9例,女性18例,年龄36~79岁, 平均年龄54岁.胃癌5例, 膀胱癌1例, 直肠癌2例, 前列腺癌1例, 恶性黑色素瘤 1例,乳腺癌2例, 胰腺癌2例, 喉癌 1例, 肺癌 2例, 食管癌6例,肾癌2例,贲门癌2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KPS 评分在60分以下,无放化疗指征;经过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口服、外用及肌注镇痛效果欠佳或不良反应明显者或不能口服者;预计生存期在2个月以上,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者.
作者:王彩玲;王俊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氨酚羟考酮片是含有中枢神经镇痛作用的盐酸羟考酮和周围神经镇痛作用的对乙酰氨基酚组成的复方片剂,具有强力镇痛作用.本研究通过比较氨酚羟考酮与盐酸曲马多的镇痛作用,以探讨氨酚羟考酮对癌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江波;许颖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前口服卡培他滨与放疗联合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对临床分期属T3/T4、肿块距肛缘3~9 cm、无远处转移或侵犯肛管的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给予口服卡培他滨1250 mg/m2,2次/日,3周为1个疗程,重复2个疗程;同时给予盆腔常规放疗,总剂量为46~50 Gy,2 Gy/天.放疗结束后休息3~4周,按TME原则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 入组共84例,其中5例患者肿瘤临床完全消退,未手术予于随访.79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RO),实际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者80例(95.24%).1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完全消退,加上肿瘤临床完全消退,肿瘤完全消退率(CR)达21.43%,未见疾病进展者(PD).按DWORAK'S肿瘤消退分级(TRG),TRG0 3例,TRG1 12例,TRG2 8例,TRG3 43例,TRG4 18例,病理有效率或降期(TRG2+3+4)为82.14%.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局部复发1例(1.19%),肺转移1例,肝转移2例,远处转移率为3.57%,总复发率为4.76%,1年无病生存率(DFS)为86.74%,1年总生存率(OS)为98.51%.3级不良反应有手足综合症2例(2.40%),3度骨髓抑制1例.结论 采用口服卡培他滨辅助放、化疗是高度安全有效的.术前口服卡培他滨与放疗联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肿瘤完全消退(TRG4)和中度消退(TRG2+3),明显提高了切除率和保肛手术率,疗效确切.
作者:朱亮;何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AD2和p27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MAD2表达,并对大肠癌组织中MAD2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和正常组织中p27表达情况.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MAD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66.7% vs 39.6%vs 22.9%),三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MAD2表达与大肠癌肿瘤分化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有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未见MAD2基因突变.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p27阳性表达率为81.3%,大肠癌中其阳性表达率为4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D2和p27基因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MAD2可能是大肠癌预后的1个重要指标.
作者:李刚强;谭云山;侯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进展迅速、不易控制的特点,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并加速病情恶化.我们自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并胸腔内注射力尔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全世界范围内是1种常见恶性肿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慢性感染在HCC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HCC还有1个很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就是在世界范围内HCC患者中男性明显比女性多,男女患者之比为(2~4)∶1[1];并且从全球肿瘤的统计数据来看,世界范围内HCC在男性癌症死亡病例数中排第3位,而HCC在女性患者癌症死亡病例数中排第6位[2].
作者:许勇;焦华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接受HD-MTX不同给药方式(6 h或24 h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疗效,并探讨较佳的给药方式.方法 对9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HD-MTX(1~6.1 g/m2)6 h或24 h持续静脉滴注(共364个疗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TX停用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比较HD-MTX 2种给药方式的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 6 h给药组0 h、24 h中位血清MTX浓度分别为73.75 μmol/L和0.36 μmol/L,明显高于24 h给药组(52.25 μmol/L和0.09 μmol/L)(P均<0.01).6 h给药组、24 h给药组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32.5%、45.4%(P=0.122),Ⅱ~Ⅳ度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2.5%、22.5%(P=0.145).Ⅱ~Ⅲ度口腔黏膜炎均发生在24 h给药组.6 h给药组、24 h给药组3年中枢复发率分别为0、1.5%.结论 大剂量MTX静脉滴注6 h给药血清MTX浓度较静脉滴注24 h更高.2种给药方式均能有效地预防淋巴瘤或白血病中枢转移,但前者口腔黏膜毒性明显低于后者,是较佳的给药方式.
作者:李亚军;姜文奇;李苏;夏忠军;王志辉;詹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采用CTF方案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增殖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行新辅助化疗和60例未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并采用原位细胞末端转移标记法(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36.7%(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71.7%,43/60 )(χ2=14.821,P<0.001).新辅助化疗组Ki-67阳性表达率(38.3%,23/60)明显低于对照组(61.7%,37/60,χ2=6.533,P<0.05).新辅助化疗组AI均数为(9.34±3.12)%,对照组AI均数为(5.27±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1.998,P<0.05).新辅助化疗组survivin表达与AI呈负相关(γ=-0.36,P<0.05),而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γ= + 0.47,P<0.05).新辅助化疗组化疗总有效率为73.3%(44/60),化疗后部分缓解(Ⅱ级)病例survivin表达水平(18.2%,8/44)明显低于无效(Ⅲ级)病例(81.3%,13/16)(χ2=20.514,P<0.001).结论 应用CTF方案新辅助化疗,缓解率高,近期疗效明显.Survivin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
作者:孙迪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MRI/CT影像融合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精确性.方法 对2009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32例,分别基于MRI/CT融合图像及增强CT图像勾画GTV并计算比值,定义比值介于0.9与1.1之间为两种靶区勾画方法体积接近,否则为差异明显.结果 两种靶区勾画方法体积接近的仅8例,占25%,而75%的病例,两者体积差异明显.差异明显病例与其鼻咽肿瘤在MRI及CT影像中所显示的侵犯范围不同有关.结论 由于MRI在显示鼻咽肿瘤方面明显优于CT,但却不能完全替代CT,MRI/CT影像融合能把MRI与CT图像结合,互补不足,其显示鼻咽肿瘤的情况优于单独的MRI或CT图像,故 MRI/CT融合图像能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更利于精确放疗的实施.
作者:陈露斯;胡学锋;石锦平;郑镇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脊柱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RMS)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对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对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成人脊柱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胸10~11椎体及附件、腰3椎体呈T1WI略低、T2WI高信号,伴胸10~11椎体层面脊髓明显增粗移位,胸10~11椎体周围及髓外硬膜内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影,增强后上述部位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成人ERMS发生于脊柱及周围软组织罕见,MRI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邝菲;聂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在我国直肠癌特点以中下段的低位癌多见[1].我院自2006年3月~2009年2月共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术)38例,疗效尚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文彬;周昊;周利人;李广诚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