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杰;张文霞;陈友山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组成的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 56例.吉西他滨1.0 g/m2,第1、8天,静脉注射;顺铂25 mg/m2,第1~3天,静脉注射,每21天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结果 近期疗效CR 0例,PR 23例,SD 22例,PD 11例,有效率为41.1%.初治组有效率为53.3%,显著高于复治组的26.9% (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可耐受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肝功损害.结论 GP方案对晚期NSCL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是晚期NSCLC,特别是初治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张咏梅;张捷;周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 polysis coil,APC)、β-环形蛋白(β-catenin)及原癌基因蛋白c-myc的表达在大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PC、β-catenin及c-myc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中APC蛋白的表达率为97.3%、25.0%、24.6%.腺瘤与腺癌组均低于正常黏膜组(P<0.01),腺瘤与腺癌组差异不显著(P>0.05).②β-catenin在正常黏膜组为胞膜表达,腺瘤与腺癌组呈胞质/核异位表达,异位表达率为10.8%、75.0%、98.2%,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中c-myc的表达率为10.8%、40.6%、70.2%.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大肠腺癌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随着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的改变呈逐渐增高趋势,有淋巴结转移者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10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96.4%),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PC的失表达、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及c-myc的过表达与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大肠腺癌的恶性行为有关.
作者:张丽娟;魏万里;王芳;陈芸;李梅;杨承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结合国内文献资料,对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做一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以甲状腺和鳞状细胞癌为题名,检索中国知网(www.cnki.net)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2005年3月)、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找到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相关文献39篇.
作者:石岚;黄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OX-2和MMP-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7.7%,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2.7%,COX-2、MMP-2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γ=0.498,P<0.01.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存在COX-2、MMP-2的高表达,且两者表达间具有相关性.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2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强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从而成为其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的途径之一.
作者:蔡凤林;周士福;马兆生;吴玉玉;金琳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增强乳腺癌的侵袭性,并直接或间接促进癌细胞的增殖.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细胞质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其磷酸化激活是细胞生长和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重要环节.在许多肿瘤组织中都有Fak表达增强,Fak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相关[1].雌激素和Fak可通过一致的通路实行其基因调节功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
作者:王文静;王茂玉;王明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替加氟奥替拉西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55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入组,分为复方替加氟奥替拉西胶囊联合草酸铂组(研究组,29例),替加氟片联合草酸铂组(对照组,26例), 另有12例既往用过草酸铂或口服氟脲嘧啶类药物的患者进入单药复方替加氟奥替拉西胶囊组,治疗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67例中63例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2.8% 和 12.5%(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学及非血液学毒性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单药组的病情稳定率为81.8%.结论 复方替加氟胶囊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对于既往用过草酸铂和氟脲嘧啶类药物而复发的患者,复方替加氟单药也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安文;王顺金;艾春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Apollo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Apollo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所有病例非癌上皮细胞中的Apollon免疫染色远远弱于癌细胞.新辅助化疗病例化疗后Apollon标记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t= 1.307,P<0.05).仅接受手术治疗病例在活检与手术之间Apollon标记指数的变化尽管无显著性,但是标记指数的减少却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 口腔癌组织中的Apollon表达可能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口腔癌组织中的Apollon表达变化可能具有预后价值.
作者:李立;杨明明;刘铎;叶欧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化疗前后肿瘤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及凋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TUNEL法,检测55例宫颈癌单一拓扑替康化疗前后的110个肿瘤样本中Bcl-2、Bax蛋白水平及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子宫颈癌单一拓扑替康化疗后有效率为34.5%(19/55);化疗前后凋亡阳性率分别为41.8%、50.9%,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蛋白在子宫颈癌化疗前后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5%和49.1%,无显著性差异(P>0.05);Bax蛋白在子宫颈癌化疗前后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9%和74.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有效的病例化疗前癌组织中Bcl-2的阳性率为52.6%(9/19),组织学无效病例的阳性率为55.6%(16/3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有效的病例化疗前癌组织中Bax阳性率为63.2%(7/19),组织学无效病例的阳性率为44.4%(20/3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拓扑替康具有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与上调Bax的表达相关.化疗前癌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量与拓扑替康组织学疗效无相关性.
作者:魏万里;阮永华;卢玉波;杨艳青;陈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根治性肾切除术一直是肾癌手术的首选术式,但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健康体检的普及, 偶发无症状小肾癌( 肿瘤直径≤4 cm) 检出率明显增高,加之对肾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类的重新认识,不少专家提出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nephronspaingsurgery,NSS).
作者:白大应;王成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发病率为10~25/10万,而广东省的鼻咽癌患者占了国内的60%.放射治疗被公认为鼻咽癌首选治疗方法.在鼻咽癌的放疗中经常会遇到放疗后肿瘤复发、放射抗拒等问题,而χ或γ射线等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对肿瘤组织附近的正常细胞造成杀伤,放射剂量大副作用也大.目前各期鼻咽癌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仅50%左右.因此,减弱肿瘤细胞的放射抗性,提高放疗敏感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现就鼻咽癌放射增敏的研究进展做综述.
作者:高洪彬;姚运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以老年人常见,临床表现复杂,常累及多个脏器,多数MM患者伴有肾损害,而且以肾损害为首发症状者易误诊.有报道误诊率达到80%[1].本文对我院1997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0例初诊MM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MM对肾脏的危害性、减少肾损害的病因误诊.
作者:陈廷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是多种因素所致,但机体自身免疫监控失调是肿瘤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其中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防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1993 年Shapiro等[1]在人肺泡巨噬细胞中成功克隆出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HME)的cDNA序列,命名为人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human macrophage metalloelastase,HME),人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是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的1种MMPs,即MMP-12.HME基因随着结构及功能的阐明,在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上也备受瞩目.现就人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表达与消化系统肿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黎明;胡乃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肺腺癌细胞生长及与化疗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耐药P糖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①将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单独或与长春新碱(VCR)联合作用于肺腺癌细胞株A-549.四唑盐(MTT)试验测定药物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抑制率,筛选出药物的IC50浓度.②免疫组化法测定IC50浓度各药物应用对Bcl-2、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①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肿瘤的生长及化疗有影响,且上述药物与IC50浓度的VCR联合应用时能增加VCR的抑制率,②用药后各组Bcl-2、P-gp表达均减少(P<0.01),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A549细胞的生长及化疗有影响,其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P-gp介导的肺癌耐药机制有关.
作者:张宏;刘文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胃黏液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黏液腺癌患者的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黏液腺癌组织中GLUT1和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 GLUT1和VEGF-c蛋白的表达与胃黏液腺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 GLUT1和VEGF-c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胃黏液腺癌的局部浸润及早期淋巴结转移.
作者:吕增华;张树华;朱玉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涎腺肌上皮癌在国内报道较少,我们1990年1月~2005年12 月收治9例涎腺肌上皮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友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 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IF-1α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蛋白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大肠腺癌HIF-1αmRNA阳性表达率为67.7%(42/62),腺瘤为44.4% (8/18).从Dukes A期到Dukes C+D期演变过程中HIF-1αmRNA表达阳性率不断增加(P<0.05).腺癌组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瘤组.MMP-2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显著相关.HIF-1α与MMP-2、MVD均呈正相关(P<0.05;P<0.05).结论 HIF-1α可能调控MMP-2的表达,两者在大肠腺瘤癌变及大肠腺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泽平;江从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头皮恶性肿瘤侵入颅内组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以外科治疗为主的头皮恶性肿瘤侵入颅内组织的治疗效果.肿瘤全切18例,次全切2例,大部分切除1例.切除肿瘤后造成的组织缺损修复主要是头皮软组织层及硬脑膜的修复.术后12例行放射治疗,剂量50~75 Gy,4例行化学治疗.结果 主要并发症有皮瓣部分坏死3例,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1例,周围型面瘫1例,昏迷7天后苏醒1例.随访期2~7年,7例死亡,1例失访.死亡原因:局部复发2例,全身转移3例,全身衰竭1例,肺心病1例.结论 头皮恶性肿瘤侵入颅内组织属于晚期肿瘤,仍可以行手术治疗,术后结合放疗、化疗,可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吴宇平;王闽;吕杨成;刘劲松;王光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96 年 Beatson 首先报告 3 例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此后100年以来,随着对乳腺癌了解的逐步深入,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经历了肾上腺切除、卵巢切除、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抗雌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等发展过程.
作者:方仁杏;陈振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TEN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urvivin、PTEN基因蛋白在30例正常胃黏膜、20例不完全型大肠化生,93例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4例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正常胃黏膜中不表达(0/30),在不完全型大肠化生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0%(1/20);在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分别为6.25%(2/32)、8.57%(3/35)和65.73%(17/26),其中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早期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8.51%(37/54).Survivin和PTEN基因蛋白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γ=-0.564,P=0.0000.结论 Survivin在早期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说明该基因在早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越高,早期胃癌的分化程度越低.早期胃癌中Survivin中的阳性表达与PTEN阳性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孙迪文;陈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99mTc-MIBI肿瘤阳性显像在多种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静脉注射99mTc-MIBI 15~30 min后,行病变局部平面和断层显像,计算肿瘤与本底比值(T/N),当T/N≥1.4时判定显像结果阳性.结果 23例受检者中诊断为恶性肿瘤21例,良性肿瘤2例.21例恶性肿瘤99mTc-MIBI阳性显像17例阳性,4例阴性;2例良性肿瘤患者显像结果均为阴性.99mTc-MIBI阳性显像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66.7%,准确率为91.3%.结论 99mTc-MIBI阳性显像在良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