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槲皮素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柯尊金;丁心喜;董文奎;王慕义;朱伟;曾甫清

关键词:槲皮素, 膀胱癌, 增殖抑制, 凋亡
摘要:目的 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在体外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对在体外经槲皮素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后的人膀胱癌BIU-87细胞,分别采用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和倒置显微镜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 MTT试验显示槲皮素能抑制人膀胱癌BIU-87细胞生长,且呈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槲皮素作用BIU-87细胞后能阻滞G2/M期细胞向G0/G1和S期移行,且在细胞周期G1峰的左侧出现了亚G1凋亡峰;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有凋亡的特征性改变.结论 槲皮素能抑制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阻滞细胞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放化疗患者心理问题与生活质量评估

    目的 探讨直肠癌放化疗患者的心理问题与生活质量及相关分析.方法 共入组54例患者,入院后完成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SF-36评估.结果 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患者较术后常规放化疗患者表现出更高的焦虑和抑郁(P<0.05),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应对方式(P<0.05),相应生活质量评估中情感角色、生命活力、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水平明显偏低(P<0.05).抑郁、焦虑程度与生活质量评估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患者只能接受姑息性放化疗,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焦虑和抑郁,生活质量及免疫学功能均受到较大的影响,常提示预后不良,应该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特殊关注.

    作者:丛昌盛;于甬华;刘希军;朱昆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CK-19和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CK)-19、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甲状腺癌、良性病变及癌旁组织中CK-19、Galectin-3mRNA的表达情况,然后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相同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中2个指标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 RT-PCR结果显示, CK-19和Galectin-3在甲状腺癌、良性病变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χ2=26.28,P<0.001;χ2=20.06,P<0.001),但是,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Galectin-3在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中表达率有所不同,但无显著性差异,CK-19在乳头状癌中的表达要高于滤泡癌和髓样癌,有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在甲状腺癌组织中,2种标志物多数呈阳性,个别为弱阳性,而与癌组织相邻的癌旁组织多数为阴性,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除个别局灶性阳性外均为阴性.结论 CK-19和Galectin-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上调,两者联合后对于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姚晓峰;张仑;金锐;王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槲皮素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在体外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对在体外经槲皮素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后的人膀胱癌BIU-87细胞,分别采用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和倒置显微镜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 MTT试验显示槲皮素能抑制人膀胱癌BIU-87细胞生长,且呈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槲皮素作用BIU-87细胞后能阻滞G2/M期细胞向G0/G1和S期移行,且在细胞周期G1峰的左侧出现了亚G1凋亡峰;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有凋亡的特征性改变.结论 槲皮素能抑制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阻滞细胞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柯尊金;丁心喜;董文奎;王慕义;朱伟;曾甫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As2O3)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有效成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1种致癌剂,能抑制细胞DNA和RNA的合成,干扰细胞代谢,致染色体畸变.

    作者:陈宝玲;饶荣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结肠癌27例诊治分析

    我院1995年10月~2007年8月收治27例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癌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龙东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Ⅱ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分析和辅助化疗评价

    目的 探讨Ⅱ期结肠癌根治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评价术后辅助化疗在Ⅱ期结肠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134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Ⅱ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比较,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结果 全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期和生存期均未达到,3年无瘤生存率和生存率分别为91.01%和93.23%.单因素分析显示:T4和淋巴结解剖数目≤10个为不良预后因素(P<0.05);全组共85.07%(114/134)的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年龄和是否具有预后不良因素是影响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的主要原因(P<0.05);辅助化疗组和未化疗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辅助化疗组中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显著多于未化疗组(P=0.047).结论 肿瘤局部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解剖不全是Ⅱ期结肠癌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大多数Ⅱ期结肠癌患者均接受辅助化疗,建议对存在不良预后影响因素的Ⅱ期结肠癌患者给予辅助化疗.

    作者:罗扬;邢镨元;冯奉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辅助放化疗在输尿管上皮肿瘤中的治疗作用

    目的 评价辅助放化疗在输尿管上皮肿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输尿管上皮移行细胞癌(T3或T4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术中放疗联合术后外照射)和采用M-VAC方案化疗,术中放疗中位剂量14 Gy,外照射中位剂量 41 Gy.结果 中位随访4.31年,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60%及36%;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60%及50%;1、3、5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0%、70%及47%.肿瘤病理分级和术后肿瘤残余是影响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局部进展期输尿管上皮肿瘤,术后辅助放化疗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降低远处转移率,肿瘤的分级和手术的彻底性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患者可耐受治疗.

    作者:章青;傅深;彭莉华;熊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HIF-1α、VEGF、EphB4/ephrinB2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HIF-1α、VEGF、EphB4及其配体ephrinB2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13例正常脑组织中HIF-1α、 VEGF、EphB4/ephrinB2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HIF-1α、VEGF、EphB4/ephrinB2蛋白在星形细胞瘤表达水平及MVDs与肿瘤临床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的大小无关.HIF-1α、VEGF、EphB4/ephrinB2两两间均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 VEGF、EphB4/ephrinB2过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分级关系密切,可能成为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罗云华;古金海;王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Surv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均为阴性; 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6.5%(35/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增高,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增高,Tis~T1与T2~T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力;张孝斌;陈立新;姚启盛;王晓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下颌骨旁正中劈开术在中晚期舌鳞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晚期舌鳞癌术前明确原发灶未侵犯下颌骨,行下颌骨旁正中劈开术在中晚期舌鳞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方法.方法 对15例初治的中晚期的舌鳞癌患者,术前行平阳霉素化疗或者顺铂+5-Fu+博莱霉素4~6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评估原发灶.结果 随访至少5年,1例失访,其中术后2年内原发灶复发2例,术后第3年复发2例.远处转移2例,局部淋巴结复发1例.结论 对于未侵犯下颌骨的中晚期舌鳞癌患者,严格掌握此术式的适应证,行下颌骨旁正中劈开治疗中晚期舌鳞癌是可行的,且有助于彻底的切除原发肿瘤,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王一凤;鄢丹桂;魏运辉;乐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联合肿瘤芽殖与淋巴管浸润预估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目的 联合肿瘤芽殖与淋巴管浸润预估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旨在确立一组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指标.方法 回顾性调查施行根治手术并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大肠癌病例168例,评价芽殖或与淋巴管浸润联合预估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结果 肿瘤芽殖与淋巴结转移程度、数目、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等病理生物学指标密切相关;肿瘤芽殖单独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5%、49%、84%;而联合淋巴管的预测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44%、49%、85%.结论 术前通过超声纤维结肠镜和螺旋CT的准确判断,结合肿瘤芽殖这一病理生物学指标预估伴发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对选择个体化的合理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高照华;王振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肺癌在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每年新发病例接近120万[1].而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0%,未经治疗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仅4个月[2].以铂类为主的联合用药方案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方案.

    作者:邹小智;何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苦参碱对鼻咽癌细胞CNE1-GL增殖及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GL增殖及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MTT法检测苦参碱对人鼻咽癌CNE1-GL细胞增殖及对细胞外基质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对CNE1-GL细胞侵袭重组人工基膜能力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CNE1-GL细胞EBV-LMP1蛋白的表达.结果 苦参碱对CNE1-GL细胞的增殖及对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抑制效应随苦参碱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1.5 g/L苦参碱能明显抑制CNE1-GL细胞体外侵袭人工基膜能力,抑制率达(42.51±11.06)%,作用于CNE1-GL细胞24 h后EBV-LMP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苦参碱能抑制CNE1-GL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转移能力,其抗肿瘤转移的机制与EBV-LMP1蛋白表达的改变有关.

    作者:申志华;揭伟;陈锦;陈小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磷酸化survivinThr34蛋白在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磷酸化survivinThr34蛋白在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8例手术切除和内窥镜活检的胃部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磷酸化survivinThr34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腺癌组织磷酸化 survivinThr34 蛋白的表达率为76.79%,且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无关,分别与胃不典型增生组织(33.33%)和胃良性病变组织(35.29%)磷酸化 survivinThr34 蛋白表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后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磷酸化的survivinThr34 在胃腺癌中表达明显增高,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王壮;郑长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 治疗组骨病灶、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63.3%、83.3%,对照组分别为23.3%、4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钙水平下降明显、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癌骨病灶缓解明显、止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玲;锁爱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晚期结直肠癌内科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晚期结直肠癌经历了5-Fu/LV有效治疗后,近10年来,已有伊力替康(Irinotecan)、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奥沙利铂、贝伐单抗及西妥昔单抗等5种药物被批准用于大肠癌的治疗,并形成了FOLFOX及FOLFIRI等治疗方案,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已从这5种药物的治疗中获益.

    作者:张琦;李邦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影响的临床分析

    T细胞亚群是1项评价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而细胞免疫功能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27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NK水平变化,探讨化疗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利敏;冯仲珉;朱成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唑唻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观察

    骨骼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60%~84%的癌症患者将发生骨受累[1].骨转移常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晚期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我们应用唑唻膦酸治疗56例患者,对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剑;张宾;李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食管癌外科治疗中抗反流术的运用现状及进展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中国是食管癌高发的国家.手术仍为治疗食管癌的首要措施.

    作者:郭昌莹;匡裕康;曾来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沙培林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我科2002年1月~2007年8月在常规胸腔导管引流术下分别予沙培林、沙培林联合顺铂、顺铂等药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8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小安;余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