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培林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马小安;余毅

关键词:沙培林, 顺铂, 肺癌, 胸腔积液
摘要:我科2002年1月~2007年8月在常规胸腔导管引流术下分别予沙培林、沙培林联合顺铂、顺铂等药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84例,现报告如下.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HIF-1α、PTE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BTCC中表达的可能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TCC组织中HIF-1α和PTEN的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BTCC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52.63%(30/57),其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BTCC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63.16%,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PTEN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且,HIF-1α与PTEN的表达具有明显负相关性(γ =-0.360,P= 0.006).结论 HIF-1α及PTEN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F-1α和PTEN可能可以用于临床监控BTCC的进展.

    作者:黄江波;黄军科;申鹏飞;齐琳;张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Caspase-1和IL-1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aspase-1,IL-18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9例胃癌和20例癌旁组织中caspase-1,IL-18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caspase-1,IL-18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 ;组织学分级Ⅰ级、浸润深度T1~T2、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者中caspase-1和IL-18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浸润深度T3~T4、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病例(P<0.05,P<0.01);胃癌组织中caspase-1和IL-18表达呈高度一致性(P<0.01).结论 caspase-1和IL-18可作为反映胃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标记物.

    作者:陈小红;王化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乳腺癌组织中WWOX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包含氧化还原酶的WW域(WWOX)蛋白的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1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WWOX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对比癌旁组织,在31例乳腺癌中有16例发生WWOX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51.6%),WWOX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ER状态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块大小及PR、CerbB-2状态无关(P>0.05).结论 在乳腺癌中存在WWOX蛋白的表达减弱或缺失,这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秦晓冰;张敬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磷酸化survivinThr34蛋白在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磷酸化survivinThr34蛋白在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8例手术切除和内窥镜活检的胃部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磷酸化survivinThr34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腺癌组织磷酸化 survivinThr34 蛋白的表达率为76.79%,且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无关,分别与胃不典型增生组织(33.33%)和胃良性病变组织(35.29%)磷酸化 survivinThr34 蛋白表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后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磷酸化的survivinThr34 在胃腺癌中表达明显增高,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王壮;郑长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结肠癌27例诊治分析

    我院1995年10月~2007年8月收治27例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癌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龙东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槲皮素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在体外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对在体外经槲皮素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后的人膀胱癌BIU-87细胞,分别采用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和倒置显微镜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 MTT试验显示槲皮素能抑制人膀胱癌BIU-87细胞生长,且呈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槲皮素作用BIU-87细胞后能阻滞G2/M期细胞向G0/G1和S期移行,且在细胞周期G1峰的左侧出现了亚G1凋亡峰;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有凋亡的特征性改变.结论 槲皮素能抑制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阻滞细胞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柯尊金;丁心喜;董文奎;王慕义;朱伟;曾甫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辅助放化疗在输尿管上皮肿瘤中的治疗作用

    目的 评价辅助放化疗在输尿管上皮肿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输尿管上皮移行细胞癌(T3或T4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术中放疗联合术后外照射)和采用M-VAC方案化疗,术中放疗中位剂量14 Gy,外照射中位剂量 41 Gy.结果 中位随访4.31年,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60%及36%;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60%及50%;1、3、5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0%、70%及47%.肿瘤病理分级和术后肿瘤残余是影响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局部进展期输尿管上皮肿瘤,术后辅助放化疗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降低远处转移率,肿瘤的分级和手术的彻底性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患者可耐受治疗.

    作者:章青;傅深;彭莉华;熊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As2O3)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有效成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1种致癌剂,能抑制细胞DNA和RNA的合成,干扰细胞代谢,致染色体畸变.

    作者:陈宝玲;饶荣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唑唻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观察

    骨骼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60%~84%的癌症患者将发生骨受累[1].骨转移常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晚期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我们应用唑唻膦酸治疗56例患者,对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剑;张宾;李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ERβ受体蛋白在肺硬化性血管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ERβ受体蛋白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 (PSH)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15例 PSH、14例肺炎性假瘤 (PP),15例正常肺组织 (NL )中ERβ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 ERβ受体蛋白在PSH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86.67% ( 13/15),在PP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57% (4/14),在N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0%(3/15). ERβ受体蛋白在PSH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 NL和 PP组织 ( P<0.05).结论 ERβ受体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 PSH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陆晓旻;吕祥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CK-19和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CK)-19、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甲状腺癌、良性病变及癌旁组织中CK-19、Galectin-3mRNA的表达情况,然后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相同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中2个指标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 RT-PCR结果显示, CK-19和Galectin-3在甲状腺癌、良性病变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χ2=26.28,P<0.001;χ2=20.06,P<0.001),但是,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Galectin-3在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中表达率有所不同,但无显著性差异,CK-19在乳头状癌中的表达要高于滤泡癌和髓样癌,有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在甲状腺癌组织中,2种标志物多数呈阳性,个别为弱阳性,而与癌组织相邻的癌旁组织多数为阴性,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除个别局灶性阳性外均为阴性.结论 CK-19和Galectin-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上调,两者联合后对于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姚晓峰;张仑;金锐;王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survivin、bcl-2及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survivin、bcl-2 和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4例宫颈癌、2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CIN)、2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CIN)、24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survivin、bcl-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bcl-2及p53蛋白在4组中表达的阳性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分析显示宫颈癌、H-CIN、L-CIN与慢性宫颈炎相比,三者表达的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CIN与H-CIN间及L-CIN与宫颈癌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H-CIN与宫颈癌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urvivin表达与bcl-2、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在宫颈癌中高表达,提示survivin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表达强度和组织学分级有关.survivin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中bcl-2、p53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朱燕;杨其昌;刘宏斌;张晓娟;沈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鼻咽癌患者治疗后质量调整生命年的研究

    目的 计算鼻咽癌患者治疗后的质量调整生命年,探讨影响质量调整生命年的因素.方法 对复查的304例鼻咽癌患者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命质量量表简体中文第4版进行调查,以生命量表得分为权重,计算质量调整生命年.运用相关分析、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评价QALY的影响因素.结果 平均权重是0.70.偏相关分析说明随访时间与QALY呈负相关,与生命质量无相关关系.结合QALY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提示:生命质量得分越高、N分期越早,QALY越高,而年龄、是否复发、随访时间与之呈负相关.结论 QALY结合考虑生命质量和生存时间的损失对鼻咽癌患者的影响,是综合评价患者疾病负担的有效方法.

    作者:黎燕宁;农东晓;覃焕桦;冯启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Ⅱ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分析和辅助化疗评价

    目的 探讨Ⅱ期结肠癌根治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评价术后辅助化疗在Ⅱ期结肠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134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Ⅱ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比较,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结果 全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期和生存期均未达到,3年无瘤生存率和生存率分别为91.01%和93.23%.单因素分析显示:T4和淋巴结解剖数目≤10个为不良预后因素(P<0.05);全组共85.07%(114/134)的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年龄和是否具有预后不良因素是影响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的主要原因(P<0.05);辅助化疗组和未化疗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辅助化疗组中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显著多于未化疗组(P=0.047).结论 肿瘤局部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解剖不全是Ⅱ期结肠癌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大多数Ⅱ期结肠癌患者均接受辅助化疗,建议对存在不良预后影响因素的Ⅱ期结肠癌患者给予辅助化疗.

    作者:罗扬;邢镨元;冯奉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联合治疗进展

    鼻咽癌放射敏感,首选放疗,但局部晚期患者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仅为32%~52% [1],失败的主要原因仍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同时我国鼻咽癌90%以上为低分化鳞癌,对化疗有一定敏感性,采用放化联合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联合的主要模式有:新辅助化疗、同期化疗、辅助化疗及其不同的多重组合形式.

    作者:傅敬忠;李金高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直肠癌放化疗患者心理问题与生活质量评估

    目的 探讨直肠癌放化疗患者的心理问题与生活质量及相关分析.方法 共入组54例患者,入院后完成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SF-36评估.结果 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患者较术后常规放化疗患者表现出更高的焦虑和抑郁(P<0.05),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应对方式(P<0.05),相应生活质量评估中情感角色、生命活力、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水平明显偏低(P<0.05).抑郁、焦虑程度与生活质量评估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患者只能接受姑息性放化疗,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焦虑和抑郁,生活质量及免疫学功能均受到较大的影响,常提示预后不良,应该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特殊关注.

    作者:丛昌盛;于甬华;刘希军;朱昆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沙培林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我科2002年1月~2007年8月在常规胸腔导管引流术下分别予沙培林、沙培林联合顺铂、顺铂等药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8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小安;余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原发性输尿管癌12例诊断分析

    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较少见,因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诊断较困难.我院1997年2月~2006年10月收治1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报告如下.

    作者:李勇;朱热提·达吾提;顾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晚期结直肠癌内科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晚期结直肠癌经历了5-Fu/LV有效治疗后,近10年来,已有伊力替康(Irinotecan)、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奥沙利铂、贝伐单抗及西妥昔单抗等5种药物被批准用于大肠癌的治疗,并形成了FOLFOX及FOLFIRI等治疗方案,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已从这5种药物的治疗中获益.

    作者:张琦;李邦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下颌骨旁正中劈开术在中晚期舌鳞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晚期舌鳞癌术前明确原发灶未侵犯下颌骨,行下颌骨旁正中劈开术在中晚期舌鳞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方法.方法 对15例初治的中晚期的舌鳞癌患者,术前行平阳霉素化疗或者顺铂+5-Fu+博莱霉素4~6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评估原发灶.结果 随访至少5年,1例失访,其中术后2年内原发灶复发2例,术后第3年复发2例.远处转移2例,局部淋巴结复发1例.结论 对于未侵犯下颌骨的中晚期舌鳞癌患者,严格掌握此术式的适应证,行下颌骨旁正中劈开治疗中晚期舌鳞癌是可行的,且有助于彻底的切除原发肿瘤,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王一凤;鄢丹桂;魏运辉;乐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