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莹;匡裕康;曾来铎
目的 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BTCC中表达的可能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TCC组织中HIF-1α和PTEN的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BTCC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52.63%(30/57),其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BTCC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63.16%,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PTEN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且,HIF-1α与PTEN的表达具有明显负相关性(γ =-0.360,P= 0.006).结论 HIF-1α及PTEN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F-1α和PTEN可能可以用于临床监控BTCC的进展.
作者:黄江波;黄军科;申鹏飞;齐琳;张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舌鳞癌术前明确原发灶未侵犯下颌骨,行下颌骨旁正中劈开术在中晚期舌鳞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方法.方法 对15例初治的中晚期的舌鳞癌患者,术前行平阳霉素化疗或者顺铂+5-Fu+博莱霉素4~6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评估原发灶.结果 随访至少5年,1例失访,其中术后2年内原发灶复发2例,术后第3年复发2例.远处转移2例,局部淋巴结复发1例.结论 对于未侵犯下颌骨的中晚期舌鳞癌患者,严格掌握此术式的适应证,行下颌骨旁正中劈开治疗中晚期舌鳞癌是可行的,且有助于彻底的切除原发肿瘤,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王一凤;鄢丹桂;魏运辉;乐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辅助放化疗在输尿管上皮肿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输尿管上皮移行细胞癌(T3或T4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术中放疗联合术后外照射)和采用M-VAC方案化疗,术中放疗中位剂量14 Gy,外照射中位剂量 41 Gy.结果 中位随访4.31年,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60%及36%;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60%及50%;1、3、5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0%、70%及47%.肿瘤病理分级和术后肿瘤残余是影响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局部进展期输尿管上皮肿瘤,术后辅助放化疗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降低远处转移率,肿瘤的分级和手术的彻底性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患者可耐受治疗.
作者:章青;傅深;彭莉华;熊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近年来肺癌在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每年新发病例接近120万[1].而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0%,未经治疗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仅4个月[2].以铂类为主的联合用药方案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方案.
作者:邹小智;何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aspase-1,IL-18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9例胃癌和20例癌旁组织中caspase-1,IL-18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caspase-1,IL-18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 ;组织学分级Ⅰ级、浸润深度T1~T2、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者中caspase-1和IL-18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浸润深度T3~T4、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病例(P<0.05,P<0.01);胃癌组织中caspase-1和IL-18表达呈高度一致性(P<0.01).结论 caspase-1和IL-18可作为反映胃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标记物.
作者:陈小红;王化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容易误诊、误治,我科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佳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院1995年10月~2007年8月收治27例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癌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龙东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计算鼻咽癌患者治疗后的质量调整生命年,探讨影响质量调整生命年的因素.方法 对复查的304例鼻咽癌患者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命质量量表简体中文第4版进行调查,以生命量表得分为权重,计算质量调整生命年.运用相关分析、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评价QALY的影响因素.结果 平均权重是0.70.偏相关分析说明随访时间与QALY呈负相关,与生命质量无相关关系.结合QALY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提示:生命质量得分越高、N分期越早,QALY越高,而年龄、是否复发、随访时间与之呈负相关.结论 QALY结合考虑生命质量和生存时间的损失对鼻咽癌患者的影响,是综合评价患者疾病负担的有效方法.
作者:黎燕宁;农东晓;覃焕桦;冯启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975年,Taylor首次将血管化的腓骨肌皮瓣用于胫骨重建,1989年Hidalgo等[1]首先将血管化的腓骨肌皮瓣应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开创了腓骨肌皮瓣的颌面部缺损临床应用.目前,腓骨瓣已被广泛用于四肢和颌面部重建.
作者:习伟宏;邱嘉旋;邵益森;曹钟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联合肿瘤芽殖与淋巴管浸润预估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旨在确立一组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指标.方法 回顾性调查施行根治手术并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大肠癌病例168例,评价芽殖或与淋巴管浸润联合预估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结果 肿瘤芽殖与淋巴结转移程度、数目、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等病理生物学指标密切相关;肿瘤芽殖单独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5%、49%、84%;而联合淋巴管的预测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44%、49%、85%.结论 术前通过超声纤维结肠镜和螺旋CT的准确判断,结合肿瘤芽殖这一病理生物学指标预估伴发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对选择个体化的合理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高照华;王振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骨骼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60%~84%的癌症患者将发生骨受累[1].骨转移常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晚期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我们应用唑唻膦酸治疗56例患者,对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剑;张宾;李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乳腺癌诊断技术的提高,早期乳腺癌病例的比例增大及患者对保留乳房的需求,乳腺癌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therapy,BCT)逐渐成为与经典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并列的1种外科治疗手段.我院自2004年开展此项工作,术后行放疗及化疗,近期整形效果满意.
作者:陆汉明;邵正才;俞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ERβ受体蛋白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 (PSH)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15例 PSH、14例肺炎性假瘤 (PP),15例正常肺组织 (NL )中ERβ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 ERβ受体蛋白在PSH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86.67% ( 13/15),在PP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57% (4/14),在N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0%(3/15). ERβ受体蛋白在PSH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 NL和 PP组织 ( P<0.05).结论 ERβ受体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 PSH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陆晓旻;吕祥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大约占80%,就诊时大多数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而采用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陈建章;周长芳;陆锡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顺铂分别联合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3组,TP组16例,GP组23例,NP组21例,比较3种方案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 3种方案有效率分别为:TP组为43.8%,GP组为43.5%,NP组为42.9%,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生活质量获益率分别为:TP组为81.3%,GP组为82.6%,NP组为81.0%,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中,3组间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TP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GP组血小板下降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P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的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P、GP、NP方案疗效近似,毒副反应各异,但均可耐受.临床用药遵循个体化原则.
作者:江波;赵金奇;涂长玲;杨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磷酸化survivinThr34蛋白在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8例手术切除和内窥镜活检的胃部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磷酸化survivinThr34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腺癌组织磷酸化 survivinThr34 蛋白的表达率为76.79%,且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无关,分别与胃不典型增生组织(33.33%)和胃良性病变组织(35.29%)磷酸化 survivinThr34 蛋白表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后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磷酸化的survivinThr34 在胃腺癌中表达明显增高,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王壮;郑长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下肢淋巴水肿是子宫颈癌盆腔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2%~49%[1,2].其发病早期不易觉察,晚期则出现下肢象皮肿样毁容和关节功能下降以至丧失,给患者心理和身体造成很大痛苦.
作者:王沛靓;古丽娜·库尔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 经广泛切除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6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16例DFSP患者临床随访结果,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广泛性切除治疗,194例(89.8%)达完全切除,16例(7.4%)切缘阳性,另有6例(2.8%)切缘距肿瘤组织<1 mm,22例切缘不理想的患者术后行辅助放疗.无复发组(A组)及复发组(B组)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1%、81.4%,2组间比较,P=0.001.本组共有6例出现远处转移,总死亡率为2.8%.结论 DFSP患者接受距肿瘤边缘2.5~3.5 cm的广泛性切除治疗,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整体预后良好.肿瘤复发后浸润深度增加,切缘阳性率升高,终导致无瘤生存率降低.多次复发切除有造成肿瘤细胞去分化、致使其恶性程度增加及引起远处转移可能.
作者:薛瑞峰;方志伟;多健;陈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应用铂类药物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 化疗前采集外周静脉血,用多聚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PCR-LDR)进行XRCC1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的分型;观察化疗前后白细胞计数改变的情况.结果 XRCC1 Arg399Gln各基因型与化疗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无相关性(P>0.05);携带XRCC1 399Arg/Gln及Gln/Gln基因型的患者化疗后淋巴细胞计数低于Arg/Arg者,而淋巴细胞下降的相对数要高于Arg/Arg者,化疗淋巴细胞下降绝对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XRCC1 399Arg/Gln基因型与化疗后淋巴细胞下降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化疗后淋巴细胞减少的程度.
作者:王宜宗;张军宁;王建平;陈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GL增殖及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MTT法检测苦参碱对人鼻咽癌CNE1-GL细胞增殖及对细胞外基质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对CNE1-GL细胞侵袭重组人工基膜能力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CNE1-GL细胞EBV-LMP1蛋白的表达.结果 苦参碱对CNE1-GL细胞的增殖及对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抑制效应随苦参碱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1.5 g/L苦参碱能明显抑制CNE1-GL细胞体外侵袭人工基膜能力,抑制率达(42.51±11.06)%,作用于CNE1-GL细胞24 h后EBV-LMP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苦参碱能抑制CNE1-GL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转移能力,其抗肿瘤转移的机制与EBV-LMP1蛋白表达的改变有关.
作者:申志华;揭伟;陈锦;陈小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