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巨块型Ⅰb、Ⅱa期宫颈癌预后多因素COX模型分析

陈秋萍;陈小祥;彭素蓉

关键词: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Cox风险比例模型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巨块型Ⅰb、Ⅱa期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24例巨块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Ⅰb期175例( 54.0%) ,Ⅱa 期149例( 46.0%) .结果 5年生存率为62.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肿块大小、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手术切缘癌细胞残留、深肌层癌细胞浸润、宫旁癌细胞浸润关系密切( 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较晚、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新辅助化疗、深肌层癌细胞浸润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P<0.05).结论 巨块型Ⅰb、Ⅱa期宫颈癌的治疗以综合治疗方式更为有效,新辅助化疗协同后装治疗能够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在宫颈癌及宫颈癌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宫颈癌病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tat3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1%(37/44),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P<0.05;亦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同时发现Stat3表达率与宫颈癌组织学分期有关,P<0.05.结论 Stat3过表达可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娟秀;舒宽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PET评估乳腺癌疗效的临床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现代医学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如医学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和分子生物学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发展,但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后仍有部分出现复发、转移,其原因之一是缺乏早期预测及评价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疗效的特异性方法.

    作者:陈桂芬;刘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发性卵巢未成熟畸胎瘤2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特点﹑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981年3月~2007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共收治的23例复发性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复发性未成熟畸胎瘤的3年生存率为90.2%,5年生存率为79.9%;病灶单发和多发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2%和72.1%,P=0.051;局限于盆腔和超出盆腔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73.3%,P<0.05;首次复发术后无残留灶和有残留灶且﹥2 cm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64.8%,P<0.05;首次复发术后病理分级0级和Ⅰ~Ⅲ级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8%和64.6%,P<0.05;首次复发术后化疗始于2周内和大于2周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3%和70.2%,P<0.05.结论 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可能有:复发部位﹑首次复发术后残留灶﹑首次复发术后病理分级﹑首次复发术后开始化疗时间;患者经综合治疗仍可获较好疗效.

    作者:邓鹏飞;李艳芳;何洁华;刘富元;熊樱;任玉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调强放射治疗与常规切线野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选择6 例接受保乳手术的 T1N0M0 早期乳腺癌病例,其中左侧乳腺癌4例,右侧乳腺癌2例,应用三维调强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常规切线野与 IMRT 2种全乳放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来比较2种计划中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s,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在2种计划中,95%PTV均接受50 Gy,99%PTV均接受95%的处方剂量;但在IMRT计划组V110%(接受大于110%处方剂量体积占PTV的百分比)下降了9.1%( 46.3%比37.2%,P<0.05);同侧肺的V20(至少接受 20 Gy照射的肺体积占同侧肺体积的百分比)下降了7.2% ( 26.8%比18.0%,P<0.05);同侧肺的V30下降了12.0%( 23.2%比11.2%,P<0.05);4例左侧乳腺癌患者的心脏V30下降了3.8%(7.0%比 3.2%,P<0.05).结论 全乳 IMRT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改善了靶区内剂量的均匀性,降低了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及缩小了危及器官的照射体积,尤其是同侧肺、心脏的照射体积,降低放射性肺炎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

    作者:彭世义;胡筱玉;李艳萍;李国庆;邬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PID对鼻咽癌IMRT随机摆位误差的监测

    目的 研究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过程中进行随机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12月随机抽取鼻咽癌IMRT患者96例,应用EPID在放疗过程中每周拍摄正侧位一次,共拍摄1016张.放疗前先采集CT定位后治疗计划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射野图像片为参考图像,与治疗过程中实时采集的验证图像配准,测量随机摆位误差.结果 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1.34±1.30)mm,(1.35±1.38)mm,(1.44±1.20)mm.结论 EPID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放疗随机摆位误差,针对性提高技术员摆位的准确性,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有力工具.

    作者:黄丽娜;陈宝禄;吴章桂;傅万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xcel建立回归方程法在恶性肿瘤相关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为克服传统手工绘制TSGF标准曲线以找出患者样品TSGF值方法不精确和烦琐性,我们采用Excel软件,以自动生成此标准曲线及获取回归方程.方法 我们使用了2种excel方法.第一种统计函数法为直接使用excel中的几个统计函数,包括SLOPE、INTERCEPT、CORREL、RSQ函数.第二种绘制曲线法是利用excel的图形功能,先绘制曲线,然后在此曲线上添加趋势线,以获得回归方程.结果 2种方法都可获得相同的回归方程,并以此回归方程求得患者样品的TSGF值.结论 Excel极方便的电子表格、强大的数据与公式自动填充功能、方便的数据编辑与透视分析功能、灵活的单元格绝对引用与相对引用功能、完美的图形绘制系统与丰富的内置函数功能,使工作变得直观、方便、快捷.

    作者:吴建国;陈志军;周爱清;王雪芹;张宾;沈军瑾;刘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藜芦醇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及其对活性氧和Caspase-3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MDA-MB-231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和对细胞内活性氧水平(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Caspase-3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诱导培养MDA-MB-231细胞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FCM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变化.结果 白藜芦醇能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DNA电泳可见梯状条带出现,并呈现典型的凋亡改变,60 μmol/L白藜芦醇作用MDA-MB-231细胞4、12和24 h后细胞ROS生成量分别为:50.0±5.7、115.0±10.6、79.2±6.9;Caspase-3蛋白活性逐渐增加.结论 白藜芦醇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与细胞ROS水平升高和Caspase-3活化有关,可能是白藜芦醇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机制之一.

    作者:陈东;郑勇;王东萍;高绪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ADAM家族与肿瘤关系的研究现状

    ADAMs(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家族,即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家族[1],为I型跨膜蛋白(含锌蛋白酶总家族),也称为金属蛋白酶解聚素或者MDC (metalloprotease/disintegrin/cysteinerich),在调节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的相互作用中至关重要.

    作者:施文;李俊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甲状腺髓样癌6例临床报道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临床及病理形态特征.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及文献对6例甲状腺髓样癌的光镜、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患者年龄27~65岁,均为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程1个月~1年,2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其余4例均为单侧甲状腺肿大.2例伴有局部压痛,肿瘤大直径为6.5 cm,小直径为2.0 cm.癌组织中降钙素CT、 GEA、syn 、 cgA均呈阳性,5例NSE阳性,淀粉样物质染色均呈阳性.结论 MTC具有多分化肿瘤的特点,可以表达多种神经内分泌物质.

    作者:吕新玲;孙振柱;赵丽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唑来膦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临床体会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系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恶性肿瘤,主要侵蚀骨髓,也波及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骨相关事件,骨痛是其中常见的症状,多由溶骨性损害引起.

    作者:彭济勇;曾建伦;汤江林;邓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浆LPA和IL-6、IL-8水平的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及IL-6、IL-8在卵巢上皮癌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生化测定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24例卵巢上皮癌、18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患者和10例健康妇女的血浆LPA和IL-6、IL-8水平.结果 卵巢上皮癌组血浆LPA和IL-6、IL-8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正常组的水平(P均<0.001),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Ⅲ、Ⅳ期患者的血浆LPA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P=0.064);Ⅲ、Ⅳ期患者的血浆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 (P<0.001,P<0.05).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浆LPA与IL-6,LPA与IL-8均呈正相关.结论 LPA和IL-6、IL-8在卵巢上皮癌患者中呈高表达,在卵巢上皮癌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且提示LPA可能通过上调卵巢上皮癌细胞IL-6和IL-8的表达,促进卵巢上皮癌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亚楠;陶敏;涂福平;左云;卢玮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光动力作用对膀胱癌细胞生长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光动力治疗(PDT)对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效应以及形态改变,同时探讨光敏剂(PhtofrinⅡ)浓度与杀伤效应的关系.方法 将膀胱癌细胞(T-24)分组进行培养,扩增至一定数目后,加入光敏剂,然后用激光照射,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PDT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同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癌细胞生长随光敏剂用药剂量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显微镜下见治疗后癌细胞结构受到破坏.结论 体外光动力治疗可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长,其效应与光敏剂浓度呈正相关.

    作者:黄爱萍;徐显林;曾景;沙君达;汤浪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巨块型Ⅰb、Ⅱa期宫颈癌预后多因素COX模型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巨块型Ⅰb、Ⅱa期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24例巨块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Ⅰb期175例( 54.0%) ,Ⅱa 期149例( 46.0%) .结果 5年生存率为62.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肿块大小、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手术切缘癌细胞残留、深肌层癌细胞浸润、宫旁癌细胞浸润关系密切( 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较晚、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新辅助化疗、深肌层癌细胞浸润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P<0.05).结论 巨块型Ⅰb、Ⅱa期宫颈癌的治疗以综合治疗方式更为有效,新辅助化疗协同后装治疗能够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秋萍;陈小祥;彭素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肿瘤抑制基因对喉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regio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在人类常见的癌种类中排第六位,在HNSCC中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的死亡率居于第三位,在发展中国家LSCC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0%,在中国每十万受检者中可检出15~34位LSCC新患者[1]

    作者:沈勤;王芳;高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甲状腺癌双侧同期颈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双侧同期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 对19例甲状腺癌双侧同期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操作技巧及并发症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颜面部水肿及眼结膜充血水肿,占100.0%;5例出现头痛,占26.3%;2例出现术后声嘶,占10.5%;2例术后出现饮水呛嗽,占10.5%;1例术后出现淋巴导管瘘,占5.3%;2例出现术后甲状旁腺低功能的临床表现,占1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皮瓣坏死、感染及明显的皮下积血积液,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只要有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适应证及采用正确的手术操作方式,就不会增加术中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术中应首先清扫颈淋巴结转移较轻微的一侧颈部或是估计颈内静脉可保留的一侧颈部.

    作者:郑武平;夏立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希罗达所致手足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20例希罗达所致手足综合征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例患者均为经组织学证实的晚期癌症患者,卡氏评分≥65分.

    作者:匡卫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的对比研究

    我们于2000年1月~2007年12月对81例行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分别采用改良P型Roux-en-Y吻合术或Lahey+Braun术式行消化道重建术,现将术后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家良;李春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与颈切野衔接的不同方法比较

    鼻咽癌是我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有文献报道[1]采用单一等中心半野照射的技术,解决常规放疗中面颈联合野与颈部切线野的衔接.

    作者:王小平;洪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二烯丙基二硫增强胃癌细胞对5-Fu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5-Fu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DADS对5-Fu诱导MGC803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MGC803细胞Bcl-2,Bax,Mcl-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mg/L、3mg/L 的DADS分别与5-Fu联合应用,可增强5-Fu对MGC80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DADS(1mg/L)能促进5-Fu诱导MGC803细胞的凋亡.DADS作用于MGC803细胞后,Bcl-2、Mcl-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呈浓度依赖方式.结论 ADS能增强5-Fu对MGC803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起化疗增敏作用,可能与其下调 Bcl-2、Mcl-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周自华;段晓明;贺修胜;王俊;李志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4例临床观察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我们应用国产长春瑞滨(乐唯)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3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致辉;罗辉;曾永林;余美剑;陈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