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萍
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明显提高了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联合阴道镜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周慧霞;邓荣辉;王志梅;胡海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选择6 例接受保乳手术的 T1N0M0 早期乳腺癌病例,其中左侧乳腺癌4例,右侧乳腺癌2例,应用三维调强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常规切线野与 IMRT 2种全乳放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来比较2种计划中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s,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在2种计划中,95%PTV均接受50 Gy,99%PTV均接受95%的处方剂量;但在IMRT计划组V110%(接受大于110%处方剂量体积占PTV的百分比)下降了9.1%( 46.3%比37.2%,P<0.05);同侧肺的V20(至少接受 20 Gy照射的肺体积占同侧肺体积的百分比)下降了7.2% ( 26.8%比18.0%,P<0.05);同侧肺的V30下降了12.0%( 23.2%比11.2%,P<0.05);4例左侧乳腺癌患者的心脏V30下降了3.8%(7.0%比 3.2%,P<0.05).结论 全乳 IMRT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改善了靶区内剂量的均匀性,降低了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及缩小了危及器官的照射体积,尤其是同侧肺、心脏的照射体积,降低放射性肺炎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
作者:彭世义;胡筱玉;李艳萍;李国庆;邬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及IL-6、IL-8在卵巢上皮癌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生化测定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24例卵巢上皮癌、18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患者和10例健康妇女的血浆LPA和IL-6、IL-8水平.结果 卵巢上皮癌组血浆LPA和IL-6、IL-8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正常组的水平(P均<0.001),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Ⅲ、Ⅳ期患者的血浆LPA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P=0.064);Ⅲ、Ⅳ期患者的血浆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 (P<0.001,P<0.05).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浆LPA与IL-6,LPA与IL-8均呈正相关.结论 LPA和IL-6、IL-8在卵巢上皮癌患者中呈高表达,在卵巢上皮癌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且提示LPA可能通过上调卵巢上皮癌细胞IL-6和IL-8的表达,促进卵巢上皮癌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亚楠;陶敏;涂福平;左云;卢玮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我们应用国产长春瑞滨(乐唯)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3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致辉;罗辉;曾永林;余美剑;陈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研究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 仪18F-脱氧葡萄糖(FDG) 显像和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 肺癌患者56例,分别行18F-FDG SPECT/CT胸腹部显像和 99mTc- MDP 全身骨显像,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 56例患者中24例有骨转移,共发现92个转移灶;18F- FDG SPECT/CT检查发现68个转移灶,探测骨转移灶的灵敏度73.9%,特异性94.1%,准确率为81.1%;99mTc- MDP全身骨显像发现82个转移灶,探测骨转移灶灵敏度89.1%(P< 0.01),特异性为72.5%(P<0.05),准确率为83.2% (P>0.05 ).当把骨骼转移性病变以成骨性与溶骨性方式分类时,99mTc- MDP骨显像可判定94.3%的成骨性转移灶和82.1%的溶骨性转移灶,而18F- FDG SPECT/CT可判定58.5%的成骨性转移灶和94.9%的溶骨性转移灶.结论 探测肺癌骨转移,18F- FDG SPECT/CT显像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9mTc- MDP骨显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两者诊断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99mTc- MDP骨显像联合18F-FDG SPECT/CT显像检测肺癌骨转移,可起到信息互补、明确诊断的作用.
作者:侯先存;朱辉;任少阳;李智勇;任忠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食管癌因缺乏特异性早期表现,患者确诊时多属于晚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对不可切除及术后、放疗后复发转移的晚期食管癌,以姑息性化疗为主,目前晚期食管癌的化疗无标准方案.
作者:曾纪权;王晓;黎治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Ki-67、p16与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p1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者第一次(复发前)手术、第二次(复发后)手术标本未复发者手术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Ki-67在复发者第一、二次手术与未复发者标本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复发者第一、二次手术标本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16在复发者第一次手术与未复发者标本中的阳性强度表达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与其自身的生物学活性有关.
作者:祝永红;危由春;邵益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射野加挡块不仅是为了适应靶区和计划区形状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射野内的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免受不必要的照射[1].但在适形铅块制作中射野挡块范围的勾画常出现误差.
作者:袁承浪;吴金明;丁生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们于2000年1月~2007年12月对81例行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分别采用改良P型Roux-en-Y吻合术或Lahey+Braun术式行消化道重建术,现将术后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家良;李春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系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恶性肿瘤,主要侵蚀骨髓,也波及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骨相关事件,骨痛是其中常见的症状,多由溶骨性损害引起.
作者:彭济勇;曾建伦;汤江林;邓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双侧同期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 对19例甲状腺癌双侧同期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操作技巧及并发症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颜面部水肿及眼结膜充血水肿,占100.0%;5例出现头痛,占26.3%;2例出现术后声嘶,占10.5%;2例术后出现饮水呛嗽,占10.5%;1例术后出现淋巴导管瘘,占5.3%;2例出现术后甲状旁腺低功能的临床表现,占1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皮瓣坏死、感染及明显的皮下积血积液,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只要有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适应证及采用正确的手术操作方式,就不会增加术中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术中应首先清扫颈淋巴结转移较轻微的一侧颈部或是估计颈内静脉可保留的一侧颈部.
作者:郑武平;夏立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现代医学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如医学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和分子生物学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发展,但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后仍有部分出现复发、转移,其原因之一是缺乏早期预测及评价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疗效的特异性方法.
作者:陈桂芬;刘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Ⅱ、Ⅲ期肾癌的治疗是1个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过程.外照射仍然是1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内照射(组织间植入治疗)起步于90年代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组织间植入治疗泌尿系恶性肿瘤早用于前列腺癌并取得较好疗效[1].
作者:涂新华;易昆;胡涌;吴高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对治疗效果的预测、术后血清CA125水平的动态变化对预后的影响及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356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均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前及治疗期间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CA125,治疗及随访期间监测血清CA125.结果 术前CA125>500 ku/L(48.7%)手术不能达到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明显高于术前CA125≤500 ku/L (20.1%)(P值<0.01)的.术前CA125>500 ku/L(73.1%)复发或转移率明显高于术前CA125<500 ku/L (59.2%)(P<0.05).189例患者在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灶前或同时检测血清CA125异常(>35 ku/L).结论 术前CA125以500 ku/L为界值可作为术前判断能否实施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的1项重要指标,术后化疗期间血清CA125动态监测能很好地观察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CA125作为卵巢上皮性癌治疗后的病情监测指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爱民;杨心凤;马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卵巢上皮癌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术后病理确诊的90例标本,其中卵巢上皮癌30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30例、卵巢正常组织30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来检测高危型HPV-DNA病毒.结果 ①30例卵巢上皮癌中高危型HPV(HPV16,HPV18)阳性11例(36.67%);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中高危型HPV(HPV16,HPV18)阳性 2例(6.67%);正常卵巢组织中无1例阳性.②卵巢上皮癌组与卵巢上皮良性肿瘤组、正常卵巢组织的高危型HPV(HPV16,HPV18)感染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χ2=7.95,P<0.05;χ2=13.47,P<0.05).③卵巢上皮良性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的HPV(HPV16,HPV18)感染率相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40,P>0.05).④卵巢上皮癌组织中7例(23.33%)HPV16阳性,4例(13.33%)HPV18阳性,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 1.001,P>0.05).结论 高危型HPV的感染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有关.
作者:安云婷;李汉萍;张燕玲;李隆玉;潘玫;曾四元;李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丹皮酚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丹皮酚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LoVo细胞,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 )比色法,分析其对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丹皮酚在(7.81~25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结肠癌 LoVo细胞生长(P<0.05或P<0.01),丹皮酚在(15.63~25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作用48 h后,光镜下可见LoVo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凋亡峰,其测得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丹皮酚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史浩;揭志刚;向德雨;李正荣;刘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胃瘫又称为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nyed gastric errpuresis,FDGE),是指手术后,特别是胃大部切除后继发的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段等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残胃排空障碍[1]
作者:付荣明;贺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长春瑞滨加顺铂同步化疗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31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实施3DCRT,计划照射剂量(66~74.5)Gy,(2~2.5)Gy/次, 1次/天, 5天/周.同步行长春瑞滨加顺铂化疗,方案为放疗第1天起即同时开始化疗,化疗方案为长春瑞滨25 mg/m2,d1、8,DDP 25 mg/ m2,d1~3,每21天重复,放疗后再采用该方案化疗,共4~6个疗程.结果 31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肺原发灶CR为16.13% (5/31), PR为67.74%(21/31),有效率为83.87%(26/31),NC和PD分别为9.68%(3/31)和6.45%(2/31).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9.03%(9 /31),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41.94%(13/31),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77.42%(24/3).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长春瑞滨加顺铂同步化疗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能为大多数患者耐受,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作者:饶创宙;魏启春;金梅良;王洵;邵守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Ki-67和 AI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行新辅助化疗和60例未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Ki-67的表达,采用原位细胞末端转移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survivin和Ki-67阳性率分别为36.7%和38.3%,明显低于对照组(71.7%,61.7%),P均<0.05;新辅助化疗组AI均数为(9.34±3.12)%,低于对照组(5.27±3.16)%,P<0.05;新辅助化疗组survivin的表达与AI呈负相关,而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新辅助化疗组化疗总有效率为73.3%,化疗后部分缓解者(Ⅱ级)病例survivin阳性率(18.2%)明显低于无效者(Ⅲ级)(81.3%),P<0.01.结论 CTF方案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抑制乳腺癌survivin表达而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作者:陈启;孙迪文;姚玉民;许俊龙;张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影响巨块型Ⅰb、Ⅱa期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24例巨块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Ⅰb期175例( 54.0%) ,Ⅱa 期149例( 46.0%) .结果 5年生存率为62.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肿块大小、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手术切缘癌细胞残留、深肌层癌细胞浸润、宫旁癌细胞浸润关系密切( 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较晚、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新辅助化疗、深肌层癌细胞浸润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P<0.05).结论 巨块型Ⅰb、Ⅱa期宫颈癌的治疗以综合治疗方式更为有效,新辅助化疗协同后装治疗能够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秋萍;陈小祥;彭素蓉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