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口服肝复乐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56例临床观察

张传光;吴新奎;荆才玉;李凤云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化疗, 肝复乐, 原发性肝癌
摘要:目的 研究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口服肝复乐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单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组动脉栓塞化疗的同时联合口服肝复乐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FP、ALT和GGT水平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1),12个月生存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4.2%和26.7%,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口服肝复乐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在控制肿瘤生长,降低血清AFP、ALT、GGT水平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DNA甲基化的临床应用进展

    肿瘤表观遗传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几个方面.其中,DNA甲基化与肿瘤的关系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肿瘤DNA甲基化的研究逐渐向临床应用方面过渡,已展现出可喜的前景.

    作者:董晖;钟丽;孙兴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EphB4、EphrinB2、mvd和Ki-67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学意义

    目的 探讨EphB4及其配体EphrinB2、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msity,mvd)和Ki-67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MaxvisionTM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6例脑膜瘤和14例对照外伤脑组织中EphB4/EphrinB2、mvd和Ki-67的表达.结果 脑膜瘤组各实验指标明显高于对照外伤脑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组织中EphB4和EphrinB2的表达与mvd成正相关(γs=0.721;γs=0.698 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hB4和EphrinB2与脑膜瘤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EphB4和EphrinB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发展和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起重要作用.应用EphB4/EphrinB2、mvd和Ki-67来判断脑膜瘤病理特征,是1个很好的参考指标.

    作者:古金海;张建中;刘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联合PTEN、Gleason评分与PSA在预测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预测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S-P法测定29例前列腺癌(Pca)与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切片中PTEN蛋白的表达,回顾性研究上述Pca、BPH患者Gleason评分及PSA资料.结果 BPH与Pca两组中PTEN总体表达有差异性(P<0.05),两组PSA值总体差异性显著(P<0.05).PTEN与临床资料关系中,术前PSA<4 ng/ml与>10 ng/ml两组间PTEN表达有差异(P<0.05),余无差异性.Gleason评分2~4分与5~7分两组PTEN表达无差异(P>0.05),两组与8~10分组PTEN表达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高分化与低分化组PTEN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临床A、B期与C、D期PTEN表达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 联合PTEN、Gleason评分及PSA对诊断并预测Pca进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冰;杨志伟;郑新民;朱昌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肿瘤芽殖在大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预后差.其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疗效和预后的首要因素.为了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效果,多年来外科及病理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1种代表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敏感指标及合理的肿瘤分期方法.

    作者:高照华;王振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龄食管癌242例临床分析

    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收治242例高龄食管癌患者,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李乐翔;郑步宏;李建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食管原发性不典型类癌2例报告

    1 病例介绍例1,女,74岁.胸骨后隐痛伴嗳气半年,进食呈进行性哽噎感1个月,于2004年3月5日入院.食管钡餐造影及CT检查显示食管中段长约4 cm,管壁不规则,管壁增厚,粘膜破坏,管腔狭窄,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作者:李国仁;戴建华;王燕青;陈光辉;苗福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8例进展期胃癌以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2天行全身化疗,21~28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9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53.57%.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好,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粱进;毕清;杨润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国产长春瑞宾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瑞宾(NVB)联合顺铂(DDP)治疗老年人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将5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A组,年龄>70岁;B组,60~70岁;C组,年龄<60岁.均采用NP方案治疗,NVB 25 mg/m2,d1、d8;DDP25mg/m2,d1~d3.每21~28天为1个周期.结果 3组的有效率、1年生存率、临床获益率和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31%、32%、65%和4.9个月;33%、33%、75%和5.1个月;34%、34%、78%和5.3个月,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组患者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N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

    作者:程华丰;丁罡;陈卓慧;邵怿;刘合代;徐菊娣;黄美琴;倪裕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种卵巢癌化疗敏感性差异和TRAIL诱导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上皮性和生殖细胞性卵巢癌化疗敏感性差异的可能机制,研究TRAIL对化疗不敏感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皮性(53例)和生殖细胞性(25例)卵巢癌组织中p53(突变型)、Bcl-2,、TpplⅡα的表达差异.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PI法,比较单独或联合应用TRAIL及DDP对3种卵巢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情况.结果 仅p53(突变型)的表达在两组卵巢癌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6).3种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TRAIL有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对化疗不敏感的SKOV3细胞(p53缺失)单用TRAIL相对于单用DDP更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且其诱导凋亡的作用与单用TARIL于另2种化疗敏感的细胞株的作用相当.结论 2种卵巢癌化疗敏感性差异可能与p53的状态有关.TRAIL在体外能提高化疗不敏感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的凋亡水平.

    作者:杜昂鹰;何翔;唐磊;张家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印片与快速石蜡切片在乳腺肿块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是临床常见症状,在外科病检工作中,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是1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常见方法包括:冷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和术中细胞学诊断.我们采用印片法与快速石蜡切片法对照,对乳腺肿块进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探讨这2种方法对乳腺肿块在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菊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细胞因子不同的组合方式对人骨髓Ac133+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不同的组合方式对人骨髓AC133+富集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 常规富集AC133+细胞,按照细胞因子不同的组合方式分为2组,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刺激下进行体外对照培养,观察AC133+富集细胞的扩增情况;应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观察不同组别培养7天、14天、21天AC133+富集细胞的集落形成情况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观察组的细胞因子组合扩增倍数、集落形成数目于培养7天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细胞凋亡率于培养21天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观察组的细胞因子组合方式既维持了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扩增了造血祖细胞,显示了充分的优越性.

    作者:朱波;徐强;刘雁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辅助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晚期乳腺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标本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并与体检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化疗有效者总T细胞(CD3+)、辅助或诱导T淋巴细胞(CD4+)、CD4+与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毒或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降低(P<0.05);化疗无效者CD3+、CD4+、CD4+/CD8+显著降低(P<0.05,P<0.01),而CD8+升高(P<0.01).结论 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临床上对免疫功能的观察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监测作用.

    作者:莫军扬;朱其一;庄亚强;黄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而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75%~80%[1].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已发生转移,对此类患者主要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2].

    作者:孔繁宏;董庆芬;曹晓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胃癌术后放射治疗的进展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二,在美国,2006年估计有大约36 830例新发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约25 200例死亡[1].我国是胃癌高发区之一,除局部地区近年略有下降外,整体未见明显下降趋势,胃癌的死亡率仍占全部肿瘤死亡率的1/5以上[2].

    作者:李夷民;吴君心;潘建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睾丸良性肿瘤9例报告

    睾丸良性肿瘤临床中很少见,我院自1993年4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睾丸良性肿瘤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泉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脏血管内皮肉瘤1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内皮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985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肝血管内皮肉瘤10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报告临床进程和随访结果.结果 上腹疼痛和(或)上腹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无一确诊,术前穿刺活检确诊率75%.手术治疗7例,根治性切除5例,其中3例生存期超过5年,未经手术治疗3例均在半年内死亡.结论 肝脏血管内皮肉瘤术前诊断较困难,穿刺活检,有助于术前确诊.较小且单发的肿瘤通过根治性切除,可获得长期生存,肿瘤较大,且累犯邻近器官或者呈弥漫多发,无法手术,预后不佳.

    作者:宋天强;孔大陆;李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伴胃肠道穿孔8例报告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生胃肠道穿孔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8年至2003年收治的8例NHL伴胃肠道穿孔患者.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示T细胞来源6例,B细胞来源2例.NHL伴胃肠道穿孔患者常分期晚、有B症状,IPI评分中高或高危,部分患者有腹痛、腹块及黑便.常有肝、脾、牙龈等部位的结外侵犯.胃肠道穿孔常发生在化疗后第3~6天.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7天.结论 NHL尤其伴有胃肠道症状、溃疡及出血患者,在化疗前应对胃肠道穿孔可能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先行外科手术,再化疗.

    作者:郑文;朱军;勇威本;张运涛;王小沛;林宁晶;谢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及青春期卵巢恶性肿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春期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年龄4~20岁的卵巢恶性肿瘤3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确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时中位数年龄为17岁,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腹部巨大肿块、月经改变等.肿瘤大径线平均13.2cm.27例为单侧,5例为双侧.其中Ⅰ期12例、Ⅲ期8例、Ⅳ期1例、未行分期手术11例.生殖细胞肿瘤18例,上皮性肿瘤13例,性索间质肿瘤1例.17例高分化,4例中分化,3例低分化,8例不详.初治时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或分期手术21例,17例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27例患者进行了以BEP和CAP方案为主的化疗1~7个疗程.平均随访42个月(2~120个月).8例患者死亡,3例带瘤生存,17例无瘤生存,4例失访.3年生存率为92.8%,5年生存率为85.7%.结论 儿童及青春期卵巢恶性肿瘤较罕见,肿瘤体积较大,单侧多见;病理分期多为早期,病理分化程度高分化,以生殖细胞性肿瘤为多见,经手术及化疗,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周晖;卢淮武;林仲秋;吴冬冰;陈勍;陈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联合国产长春瑞滨(盖诺)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48例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8例均为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NSCLC,给予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国产长春瑞滨(盖诺)25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3周重复.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治疗后CR1例,PR 16例,总有效率为35.4%(17/48).常见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有中性粒细胞减少(60.4%),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29.2%),非血液毒性温和,耐受良好.结论 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联合国产长春瑞滨(盖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宋德刚;刘杰;王哲海;李长征;郭珺;陈阵;石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0例化疗疗效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因素.方法 分析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例资料;比较3种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采用X2检验比较各因素对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3种化疗方案疗效无显著性差异;7个影响因素中,性别、PS评分、临床分期、既往治疗情况和转移部位5个因素对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有显著影响.结论 可通过改善行为状态来提高化疗效果.

    作者:江波;赵金奇;刘坤;聂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