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快;颜贻站
肺部占位性病变,如果是中央型,且伴有痰中带血者,有些可以经痰细胞学检查得到诊断,但肺部周围占位性病变往往较难通过痰细胞学检查确诊,并且也很难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确诊.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近年来新开展的重要诊断技术.我们自2000年5月至2003年12月产应用该技术对42例肺周围占位病灶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准确率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新华;张宜生;张华;罗红缨;阳秀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同时参与肺腺癌不同癌变进程的基因群,以期进一步筛选出肺腺癌的分子靶标.方法选取术后病理分期为Ⅰ、Ⅱ、Ⅲ期的肺腺癌组织标本10例为实验组,相应的癌旁组织10例为对照组.抽提总RNA,标记荧光,与含13824个基因的基因芯片进行杂交,计算机分析比较2种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每次实验重复2次,结果取平均值.后结合分期和临床预后对海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那些在不同分期及不同预后的标本中均差异表达的基因即为入选基因.结果10例肺腺癌标本共有差异表达基因119条,涉及细胞生长、信号传导、肿瘤转移、机体免疫及代谢等多个方面.其中,均表达上调的基因共有22条,含已报道与肺癌相关的基因9条,尚未报道与肺癌相关的基因12条,完全未知功能的新基因1条;均表达下调的基因共有97条,包括已报道与肺癌相关的基因17条,尚未报道与肺癌相关的基因34条,完全未知功能的新基因46条.结论这119条基因是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标记,是肺腺癌分子靶的候选基因.
作者:林嘉颖;杨学宁;杨矜记;廖日强;吴一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循证评价的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化疗对其生存期影响的所有文献进行复习,对符合循证系统评价的文献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评价化疗对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4篇文献,循证评价结果显示:①铂类敏感的复发性卵巢癌中,接受了铂类或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二线化疗者的总反应率为58.0%,中位反应率为57.0%.而接受了非铂类药物二线化疗者的总反应率为24.5%,中位反应率为24.2%.两者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铂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中,接受铂类或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二线化疗的总反应率为52.6%,中位反应率为56.3%.而接受非铂类药物二线化疗的总反应率为19.2%,中位反应率为48.67%.两者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铂类耐药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选用铂类药物二线化疗的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而用非铂类药二线化疗的中位生存期为14.5个月,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线化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与对铂类化疗敏感性有关.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二线化疗应遵循个性化原则.为了改善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和提高生存率,佳的治疗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余冬青;李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DE方案)与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NE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4例晚期乳腺癌分别采用DE方案、NE方案治疗.DE方案组: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表阿霉素40~50 mg/m2,静脉注射,第2天.NE方案组:诺维本2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表阿霉素用法同DE组.每21天为1个周期.结果DE方案组总有效率(61.8%,21/34)和复治有效率(57.9%,11/19)均分别高于NE方案组(40.0%,12/30;33.3%,6/18);DE方案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9.2个月)长于NE方案组(7.2个月),P<0.05;DE方案组和NE方案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个月和17个月(P>0.05).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静脉炎为主.结论DE方案及NE方案对晚期乳腺癌均有较好的疗效,DE方案对复治患者疗效较好,可作为晚期乳腺癌一线化疗方案和复治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作者:郝代钧;樊建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阿霉素(ADM)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以VES联合ADM作用于人乳腺癌Bcap-37细胞24 h和36 h,VES浓度为5、10、20 mg/L,ADM的浓度分别为0.25、1、2 mg/L.采用MTT法测定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药物联合作用前后乳腺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和对细胞表面Fas表达的影响.结果VES联合ADM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Bcap-37细胞的自然凋亡率为0.7%,5 mg/L和20 mg/LVES作用24 h后凋亡率分别为10.1%和19.2%,1 mg/L和2 mg/L ADM作用24 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16.0%和23.3%.5 mg/LVES联合1 mg/L ADM以及20 mg/LVES联合2 mg/L ADM作用24 h后的凋亡率分别升高至31.1%和40.7%.VES联合ADM作用24 h后Bcap-37细胞表面Fas表达增强.结论VES联合ADM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表面Fas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张伟;张军初;朱大乔;徐昕昀;张玲珍;王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对4例HAML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MB45等10种抗体在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其中3例肿瘤组织由平滑肌、脂肪和血管按不同比例构成,1例由单一的上皮样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例均显示黑色素标记HMB45阳性和肌源性标记SMA阳性.结论HAML由平滑肌、脂肪及血管按不同比例构成,形态变异大,瘤细胞表达黑色素标记,HMB45阳性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李里香;张文昌;涂明;雷瑛;廖首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肿瘤的发生包括抑癌基因的失活、原癌基因的异常激活、DNA损伤等复杂过程.自1997年以来,相继有3个研究小组发现并命名了惟一编码具有双重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PTEN/MMAC1/TEP1,由此对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的深入研究已成为肿瘤学研究的热点.现对PTEN抑癌基因及与妇科肿瘤关系的新近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清华;李少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胰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1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侵袭和转移性,在胰腺癌的早期就可以发生胰外播散,浸润至局部淋巴结、肠系膜血管、门静脉、胰周脏器和脂肪组织以及腹膜后神经丛等,或通过血行性转移至肺、肝等远处器官,导致3/4以上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丧失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使胰腺癌有较高的死亡率,5年生存率低于5%,因此深入揭示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这些分子的检测,不仅有助于判断胰腺癌的转移和预后,而且也为阻断胰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提供了有价值的分子靶标.
作者:倪晓光;赵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生长、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影响,研究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终浓度为100、200及300μmol/L的塞来昔布作用于SGC-7901人胃癌细胞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采用半定量-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bcl-2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学检测到凋亡峰,细胞阻滞于G0/G1期.同时它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且端粒酶活性的降低与bcl-2表达水平下降有关.结论塞来昔布能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端粒酶活性,其作用机制与bcl-2表达水平下降有关,此可能是COX-2抑制剂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作者:亓玉琴;司君利;魏涛;李文利;贺远龙;朱菊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基因治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1种新手段,正愈来愈受到重视和关注,肿瘤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将目的基因用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使其表达此基因而获得特定的功能和效应,继而执行或介导对肿瘤的杀伤和抑制作用,终达到直接或是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自杀基因疗法:又称病毒介导的酶-药物前体疗法(virys-directed enzyme prodrug therapy,VDEPT),是将某些细菌、病毒和真菌中的基因导入肿瘤细胞,使其编码的特异性酶类将原本对细胞无毒或毒性极低的药物前体在肿瘤细胞内代谢成毒性产物,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本文就其中CD/5-Fc体系近年来在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以及放疗的联合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晓林;王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卡铂(CBP)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卵巢A2780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的A2780细胞在卡铂和TRAIL共同作用下的细胞增殖抑制效应以及细胞凋亡程度,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RAIL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A2780细胞对TRAIL敏感,TRAIL与卡铂联合用药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呈现高效协同作用,与单独用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协同性杀伤作用主要由于TRAIL和CBP联合诱导细胞凋亡引起;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A2780细胞在TRAIL与卡铂联合用药后均表现死亡受体DR4、DR5表达水平上调和诱骗受体DcR1、DcR2表达水平下调.结论在体外TRAIL与化疗药物联用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卡铂能明显增强TRAIL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其诱导机制可能与死亡受体DR4、DR5表达水平上调和诱骗受体DcR1、DcR2表达水平下调相关.
作者:陈儒新;尹福波;闫莉;刘娜;王艳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影响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3年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104例局部晚期NSCLC的病例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单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间的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Kaplan-Meier方法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4个预后相关因素中,Karnofsky评分(KPS评分)、体重减轻、临床分期、癌灶数目、N分期、细胞分化、治疗手段等7个因素对局部晚期NSCLC患者3年生存率有明显影响,经Log-rank检验,P<0.05.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中,KPS评分与临床分期2个因素对3年生存率影响显著,P<0.01.结论KPS评分、体重减轻、临床分期、癌灶数目、N分期、细胞分化、治疗手段等7个因素对局部晚期NSCLC患者生存率有影响,而KPS评分、临床分期可作为独立因素对局部晚期NSCLC患者生存率产生影响.
作者:欧阳学农;余宗阳;陈樟树;李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肿瘤发生脑转移后,如果不进行有效地治疗,中位生存期仅为1个月[1].长期以来,尽管临床上给予了积极治疗,生存期有明显延长,但预后仍非常差.目前何种治疗方法佳尚无明确定论.1975年Leksell教授采用通过高能射线聚焦一次性大剂量定向照射靶区治疗病灶并取得了成功,此即立体定向外科治疗(stereotatic radiosurgery,SRS).近年来这一方法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2].但如何正确、合理地应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如何与常规放疗结合及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都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及总结.本文总结了立体定向外科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CT影像学变化及近期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晖;白永瑞;吴旭东;王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化学治疗对乳腺癌转移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伴有中度和重度疼痛的乳腺癌转移患者分别采用CMF、CAF或TA(泰素、阿霉素)等方案化疗并评价镇痛疗效.结果37例中21例(56.8%)疼痛完全缓解,16例(43.2%)疼痛部分缓解,总疼痛缓解率100.0%.肿瘤PR 13例中疼痛完全缓解11例(84.6%),而肿瘤SD 24例中10例疼痛完全缓解(41.7%),肿瘤PR与肿瘤SD者的疼痛完全缓解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6.33,P<0.05).结论化疗对乳腺癌转移患者的疼痛治疗有显著疗效,化疗镇痛作用与肿瘤客观疗效密切相关,化疗应成为乳腺癌转移患者疼痛的首选治疗.
作者:丁永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2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采用双吻合技术行结-直肠(肛管)吻合,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卉芳;邱爱华;万文犁;马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比较草酸铂腹腔热灌注与单纯静脉化疗治疗T4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T4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2个组,2组均先给予亚叶酸钙和氟脲嘧啶静脉输注.比较草酸铂腹腔热灌注化疗配合局部射频透热治疗和单纯静脉输注的疗效.结果静脉化疗+腹腔热灌注组有效率为59.3%,中位生存期11.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2个月.单纯静脉化疗组有效率为35.7%,中位生存期9.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0个月.静脉化疗+腹腔热灌注组中位生存期(11.0个月)长于单纯静脉化疗组(9.7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静脉化疗+腹腔热灌注组腹水治疗有效率86.7%,单纯静脉化疗组有效率50.0%,2个组有显著差异(P<0.05).静脉化疗+腹腔热灌注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腹部不适.结论草酸铂腹腔热灌注化疗疗效有所提高,毒性尚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束永前;刘凌翔;刘平;黄普文;殷咏梅;卢凯华;刘连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导管药盒系统介入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1999年1月到2001年3月应用经皮股动脉植入导管药盒系统(PCS)对45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化疗和碘油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PCS介入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率为66.7%(30/45).患者1、2、3年生存率为75.6%(34/45),33.3%(15/45),17.8%(8/45).经皮股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的并发症包括1例切口感染及切口延迟愈合,4例PCS堵塞和1例留置导管尖移位.所有并发症经适当处理后无严重后遗症.结论经皮股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对介入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是1种安全有效技术.
作者:王峻;汤日杰;谭志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经阿霉素(ADR)处理的人乳腺癌MCF-7/S细胞的凋亡率(AR)及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ADR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理.方法将体外培养的MCF-7/S细胞分为实验组(以不同浓度ADR处理细胞)及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ADR对MCF-7/S细胞的抑制率(IR);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AR;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ADR作用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DR抑制MCF-7/S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0.128 mg/L;0.25、2、5 μg/ml ADR处理的MCF-7/S细胞的AR分别为0.171、0.184、0.259,而对照组MCF-7/S细胞的AR为0.045,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 μg/ml ADR实验组MCF-7/S细胞的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为986.8±207.4,而对照组为131.7±31.9,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 μg/ml ADR实验组MCF-7/S细胞的AR与其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γ=0.998,P=0.037).结论ADR能抑制MCF-7/S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理可能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作者:王文武;姜浩;樊光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995年3月~2003年7月我们对30例30例近膝关节的骨巨细胞瘤行瘤段半膝关节截除、灭活再植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作者:桂添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高危宫颈癌是指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宫颈癌,如阴道、盆腔淋巴结扩散,组织学分化差的鳞癌、腺癌、腺鳞癌、粘液腺癌、小细胞癌等特殊类型的宫颈癌,脉管内有癌栓,宫颈肿瘤直径大于4 cm也为高危宫颈癌.近年来,高危宫颈癌的化疗已成为临床医师关心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对宫颈癌的化疗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探索,现作一综述.
作者:苗华芹;周登光;周登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