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睾丸扭转15例诊断和治疗

高兆允;秦军;王建军;王安桂

关键词:泌尿外科学, 睾丸扭转, 诊断, 手术
摘要: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误诊5例.经彩超检查11例确诊为睾丸扭转.15例均行手术探查,1例术中证实术前复位成功,3例经手术复位治愈,11例行睾丸切除.6例行对侧睾丸固定术,9例未行对侧睾丸固定术.随访6个月~3年,3例保留睾丸者中,睾丸萎缩1例.经随访对侧睾丸无1例发生扭转.结论彩超检查是睾丸扭转的首选方法,早期手术探查对提高睾丸存活率有重要意义;及时诊治,不行对侧睾丸固定术是可行的.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应用.方法本组病例82例行插管全身静脉复合麻醉,切除双侧扁桃体、部分腭咽弓、软腭、悬雍垂,扩大咽腔.结果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阻塞部位位于口咽部的OSAHS患者,可明显扩大咽腔,术后经6个月随访,82例患者均取得治愈及显效.结论全麻下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阻塞部位位于口咽部的OSAHS患者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作者:徐彧;李佩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硬膜外导管入血管致局麻药中毒2例

    1 病历摘要例1:男,12岁.术前诊断为阑尾炎,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儿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正常,ASA Ⅰ级,患儿配合,于L1~2棘突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4 cm,回吸无血后缓慢注入试验量1.4%利多卡因2 mL,患儿无不良主诉,5 min后测试无平面,回吸无血,追加全量过程中患儿突然意识消失,全身抽搐,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态,口唇发绀.

    作者:单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功能矫治器矫治口呼吸习惯临床观察

    本研究以具有明显口呼吸习惯的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对矫治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早期正畸治疗是必要的,指出功能矫治器治疗口呼吸习惯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患者引起口呼吸习惯的主要表现有正确的分析和诊断,并有的放矢地去矫正这些畸形.

    作者:蒋德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衰退.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直接或间接的暴力易引起骨折.一般多发生在股骨颈、股骨粗隆,男性多于女性.骨折后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患肢呈短缩、外旋、屈曲畸形.腹股沟韧带下或大粗隆部肿胀、瘀斑,且局部压痛明显.一般采用皮牵引及手术治疗,由于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加之高龄易发生并发症.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我院2003-01~2004-12共收治病人3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颖;张红霞;孙淑霞;李梅;李莹;王力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回归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五味子乙素的提取工艺

    目的以五味子乙素为指标,优化五味子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回归正交试验设计,通过HPLC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提取的佳工艺为5倍量的90%乙醇,提取3 h.结论此设计获得了佳的试验工艺以及相应的数学模型,优于正交试验设计.

    作者:曲波;高永振;卢长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5-01~2005-03间,对42例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病例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并采用Nakai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4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病例通过双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经过平均1.8年的随访,以Nakai疗效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2.9%.结论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的同时有腰椎管狭窄并存的可能,双侧开窗减压+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疗效优.

    作者:左松球;郭雄虎;孙月柏;周其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成功救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例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在散发性病毒性脑炎中为常见,属重症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之一.我所曾成功救治1例该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岐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手术病人应用音乐疗法的体会

    目前,音乐疗法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一项新兴的医学心理学治疗方法.由于手术可引起病人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特别是非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病人的紧张和恐惧的情绪尤为严重.

    作者:王丽娟;邢春梅;宋效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加大对口腔科的消毒灭菌工作的管理力度、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及质量检查.结果提高了医务人员无菌观念和个人防护能力.结论口腔科疾病在治疗操作中器械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控制交叉感染的发生,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陈立新;马月华;魏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双丹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2例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在住院心脏病人中所占比例正逐年增加,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科从2003-02以来,在常规治疗方案上加用双丹颗粒(山东孔圣堂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凤英;王洪慧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目的探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发病在8 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尿激酶平均用量50万u.病人在入院时由神经科医生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分数(NIHSS)综合评分.临床结果评价在溶栓3个月后进行,按改良的(MRS)分为好结果(MRS 0~3)、坏结果(MRS 4~6)两类.结果本组患者溶栓治疗后复查脑血管造影,其中4例完全再通,3例部分再通,6例患者为好结果,1例患者为坏结果.结论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陶智慧;马勇;宁志方;宋云艳;陈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异丙酚在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异丙酚在静脉麻醉中以起效快、时效短、苏醒早,而在临床广泛推广,成为广大基层卫生机构广泛应用的静脉麻醉药品.异丙酚,又名得普利麻,化学名称2,6又(1-甲乙基)苯酚是一种惰性的酚类衍生物.在结构上与临床所用的静脉麻醉药物完全不同,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供静脉注射用制剂为10%(w/v)豆油,1.2%卵磷酸和2.5%甘油作溶媒的1%(w/v)水溶性制剂.因为制剂的辅形剂中不含有抗菌剂.因此,使用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感染.静脉注射可用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但不要低于2 mg/mL.如采用聚氯乙烯的静脉输液管输注会降低此药的浓度.亦可与5%的葡萄糖盐水混合使用.

    作者:张瑞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宫腔积脓误诊为卵巢囊肿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67岁,孕3产3,绝经17年.因下腹坠痛时轻时重3年,下腹部包块2月余,近10 d下腹疼痛加重,于2004-12-02入院.患者近2个月来感包块逐渐长大,伴尿频、尿急,无尿痛,近10 d感下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畏寒、发热.

    作者:王美玉;赵淑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医用直线加速器电离室故障检修和维护体会

    我科引进的西门子公司生产的直线加速器在长达10年的运行过程中曾多次出现电离室故障,我们深入研究了其工作原理及工艺特点,在实践中,总结了一整套检测、检修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宇;商文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依达拉奉原料药中乙酸乙酯溶剂残留量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实用的方法测定依达拉奉原料药中乙酸乙酯的残留量.方法用气相色谱法,采用固定相为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直径为0.18~0.25 mm),氮气为载气,用外标法测定依达拉奉中残留乙酸乙酯的含量.结果乙酸乙酯浓度在25~4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响应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61%.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实用,灵敏度高,可有效地用于依达拉奉的质量控制.

    作者:许龙桥;王桂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冠心病的辨证体会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是六淫犯心,七情内伤,饮食不节,久病、大手术失血、厥脱之后,或年老体弱,脏气虚弱致心脏的阴、阳、气、血亏损,痰浊、瘀血、气滞、寒凝、湿阻于心络、心经而发病.有时为七情(除喜外)、寒冷,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血丧失,脏气亏虚而诱发疼痛发病.气虚是发病的基础.通过复习前贤典籍和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朱春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保复康栓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75例疗效观察

    念珠菌性阴道炎为临床常见的阴道炎之一,有阴道炎症状的妊娠妇女真菌检出率为60%~70%.2001-08~2004-03,我们应用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7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伟;王丽丽;李福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睾丸扭转15例诊断和治疗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误诊5例.经彩超检查11例确诊为睾丸扭转.15例均行手术探查,1例术中证实术前复位成功,3例经手术复位治愈,11例行睾丸切除.6例行对侧睾丸固定术,9例未行对侧睾丸固定术.随访6个月~3年,3例保留睾丸者中,睾丸萎缩1例.经随访对侧睾丸无1例发生扭转.结论彩超检查是睾丸扭转的首选方法,早期手术探查对提高睾丸存活率有重要意义;及时诊治,不行对侧睾丸固定术是可行的.

    作者:高兆允;秦军;王建军;王安桂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探讨病毒性脑炎时患儿心电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住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心电图检查,将病情严重伴有意识障碍的作为观察组(7例),将病情较轻无意识障碍的作为对照组(25例),观察他们的心电图变化.结果①在32例患儿中,心电图出现变化的有17例,异常率占53%(17/32);②观察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变化,异常率100%,其中4例出现了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异常率57%(4/7),另外3例也有轻度心律失常;③对照组有40%(10/25)出现轻度心律失常,其他正常,未见有严重心律失常患儿;④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心电图异常率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χ2=4.08).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常有心电图改变,提示有心肌损害,并且病情越重心肌损害越明显.

    作者:邢春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活动平板试验QT离散度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目的研究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QT离散度(QTr)变化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47例,冠状动脉正常者49例.分析比较两组活动平板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2 min及4 min 12导联心电图QTr变化.结果冠心病组运动后各时相QTr比运动前明显升高(P<0.01);冠状动脉正常组运动后各时相QTr与运动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冠心病组运动后各时相QTr比冠状动脉正常组运动后各时相QTr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冠心病组活动平板试验后QTr进一步显著升高,提示运动后QTr有助于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是活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作者:周强;殷淑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