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坚;文国英;张根娣;陆平
Ⅲb期子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疗效较差,放疗前给予化疗能否提高疗效,尚无一致结论.我们自1993年1月~1994年10月共收治子宫颈癌患者283例,其中Ⅲb期子宫颈癌患者12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魁秀;牛书怀;宋藏珠;房朝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手术、单纯动脉灌注化疗和综合治疗对中晚期贲门癌的治疗效果.方法79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分成单纯手术(A组)、单纯动脉灌注化疗(B组)和综合治疗组(C组),进行对比研究.其中A组32例,B组18例,C组(先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29例,3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9.2岁、59.6岁、58.9岁,临床分期均为ⅢB期.结果动脉灌注化疗(B组和C组)47例,半个月后95.7%患者症状改善,肿瘤缩小;肿瘤切除率:A组为62.5%(20/32)、C组为100.0%(29/29);A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25/32)、46.9%(15/32)和25.0%(8/32),C组分别为93.1%(27/29)、79.3%(23/29)和51.7%(15/29),2组术后3、5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1年生存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治疗组的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同期的单纯手术组和单纯动脉灌注化疗组.动脉灌注化疗1个月后为手术良好时机.
作者:翟伟;冯伦高;王家顺;潘永成;杨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16和Rb蛋白与胃癌发生、发展、预后及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同步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中p16和Rb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16和Rb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3%和60.4%,p16阳性和Rb阴性表达者生存率高于p16阴性和Rb阳性表达者.p16阴性和Rb阳性者术后辅助化疗复发转移率高于p16阳性和Rb阴性者.结论p16和Rb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评估疗效及推测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刘新兰;李蓉;吕怀盛;秦景;张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应用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与甲胎蛋白(AFP)同时检测的方法,以探讨AFU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跃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采用由丝裂霉素(MMC)、长春花碱酰胺(VDS)、顺铂(DDP)组成的MVP方案治疗76例晚期非小细胞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MMC 8 mg/m2,静脉注射,第1天;VDS 2.5~3.0 mg/m2,静脉注射,第1、8天;DDP 40~50 mg/m2,静脉滴注,第2、3天;3~4周为1个周期,连用2~3个周期.结果CR 1例,PR 25例,总有效率为38.16%.初治有效率为44.00%,复治有效率为15.38%.鳞癌有效率为38.46%,腺癌有效率为37.90%.中位缓解期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该方案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为白细胞下降,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为39.83%.结论采用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价格适中,可作为临床治疗NSCLC的一线方案.
作者:高建飞;杜光祖;朱宇泽;欧武陵;刘英;何俊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细胞培养、PCR和SouthernBlot杂交方法,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PUMC-91(1991年建立)细胞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进行检测.结果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PUMC-91细胞内含有整合在细胞基因组DNA上的不完整HPV-18 DNA.结论HPV-18感染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PUMC-91细胞系是研究这一关系的良好体外模型.
作者:何祖根;郑闪;刘海涛;王顺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瘤体内直接注射白细胞介素2质粒/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治疗小鼠肝癌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将小鼠白介素2表达质粒(VR1110)与阳离子脂质体(Transfectam)按适当比例混合而形成复合物(VR1110/Transfectam).通过瘤体内直接注射此复合物治疗小鼠肝癌模型,观察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组织学变化及表达情况.结果瘤体内注射VR1110/Transfectam后,可在肿瘤组织中检测到小鼠IL-2 mRNA的表达.VR1110/Transfectam治疗组肿瘤生长较其它对照组明显减慢,第1次治疗后第12天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它组(P<0.05).治疗组小鼠均可见肿瘤组织大量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CD+4、CD+8淋巴细胞.结论瘤体内直接注射VR1110/Transfectam复合物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明显,增强了小鼠机体对肝癌细胞的免疫学反应.
作者:金晓凌;井清源;王炳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死亡率高于大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三者的总和[1].所有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75%~80%,其中75%~80%患者就诊时就已处于Ⅲ~Ⅳ期,5年生存率仅为12%[2~4].按新的临床分期标准[5],仅有20%的ⅠA~ⅡB患者有手术机会,术后5年生存率为50%~80%[6~8].尽管小部分ⅢA患者仍有手术治疗的可能性,但术后易复发,5年生存率只有10%~30%[9].ⅢB期和Ⅳ期患者只能依赖于姑息性治疗.化疗作为NSCLC姑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逐渐被更多的学者所认可[10~13].
作者:刘超英;孙雅红;陈黎;田国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以发作性左下肢剧烈疼痛2年,于2000年3月14日入院.患者自1998年开始出现患肢疼痛,发作时呈闪电样,钉子钻痛样.发作时疼痛难忍,发作时间不定,各种止痛剂治疗无效.体检:BP 20/12 kPa.神清,一般情况佳,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脊椎及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疼痛发作后如常人,辅助检查脑电图正常,头颅CT正常.诱发电位:左右两侧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均为中度异常,提示有神经受激惹的表现.腰椎CT扫描显示腰椎间盘脱出.腰穿脑压1.35 mmH2O;脑脊液蛋白1.25/L,入院诊断为椎管占位病变.椎管造影示C5-6水平髓外硬膜内肿瘤.
作者:杨丽;胡永涛;蒲德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原发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原发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6例病例均获随访,均于手术局部切除后辅助化疗和(或)放疗.结果6例的中位生存期为53.5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与原发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密切相关的因素依次是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原发肿瘤大小,对原发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行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车旭;邵永孚;王成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例1.男性,45岁.因左耳前肿块2年,于1994年11月9日入院.患者2年前发现左耳前肿块,近2个月来明显增大,除耳前皮肤偶有瘙痒外,无其他不适感.曾有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病史.10余年前曾因右耳后肿块而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示:嗜酸性细胞聚集.体检:左耳屏前肿块4 cm×3 cm,其表面皮肤色泽正常,质稍软,边界不清,可移动,无压痛.右耳后肿块2cm×2 cm,质地中等.右上颈部亦可触及大小为1 cm×1 cm的淋巴结.无其他阳性体征.因诊断不明,在局麻下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与腮腺及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即行左腮腺浅叶及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腮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淋巴样细胞显示LCA、UCHL1、DPD4阳性,淋巴滤泡套区L26阳性,结合HE切片诊断为Kimura's病.
作者:乔明哲;陈智斌;乔宗海;徐其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对早期胃癌的深入研究,多发性早期胃癌的发现率也逐渐增高,但仍易漏诊.现对1995年~2000年间我院收治的7例多发性早期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多发性早期胃癌的漏诊原因.
作者:陈国斌;李海根;林云;漆筱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甲氨喋呤是临床上常用的抗代谢药物,当剂量增至1~5g/m2时可穿透各种生理屏障,也可直接渗透至肿瘤细胞内,克服耐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通常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骨肉瘤等,我院1993年3月~1999年12月对38例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予以HD-MTX为主的方案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贤毅;林忠;刘魁凤;温宗秋;叶升;李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癌致急性左半结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75岁以上的结直肠癌致急性左半结肠梗阻患者的急诊外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采用Mile's术2例,Ⅰ期切除吻合术4例,Ⅱ期切除吻合术2例,Hartmman术23例,23例中有19例于首次术后2~3周内安全施行造口回纳术,4例自愿永久造口,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①高龄不是急诊手术的危险因素.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②在急诊手术中,主要目的是切除肿瘤、解除梗阻.根治性切除不是努力追求的目标.③Hartrmman术式较其它常用术式更适合于高龄急性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患者的病理生理要求.
作者:朱培谦;曹家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端粒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TCC组织、10例癌旁膀胱粘膜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TCC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为86.2%(50/58),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旁组织中只有1例端粒酶阳性;正常组织中端粒酶均为阴性.结论TCC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及癌旁膀胱粘膜组织.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端粒酶活性虽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端粒酶活性的强弱分布不同.端粒酶活性可作为TCC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预测复发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作者:柳建军;曹军;李普云;袁汉饶;赵家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中晚期鼻咽癌40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10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54岁.未分化癌11例,低分化鳞癌14例,低分化腺癌15例.根据1989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鼻咽癌TNM分期法分期,Ⅲ期27例,Ⅳ期13例.
作者:张秀凤;杨艳;史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神经内分泌(NE)细胞的存在及其与临床预后有关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癌根治术组织标本5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1组NE分化的指标:NSE、Syn、CgA以检测NE细胞的存在,同时行电镜检查证实.结果53例乳腺癌中,NSE、Syn、CgA 3种标志物均阳性14例,占26.4%,电镜检查找到肿瘤细胞中存在神经内分泌颗粒.NE阳性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NE阴性者,其pS2蛋白和nm23-H1表达均低于NE阴性者.结论根据WHO分类的病理类型乳腺癌中,部分可存在神经内分泌细胞,它们属乳腺癌异质性的表现,具有与一般病理类型乳腺癌不完全一致的生物学行为,在乳腺癌术后治疗方案的决策上需引起应有的重视.
作者:徐美荣;陈云;池鸣鸣;沙宝熙;方庆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Ⅲ、Ⅳ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骨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6例经病理学诊断证实的Ⅲ、Ⅳ期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行骨显像检查,并对骨显像检查有骨转移及可疑骨转移的患者进一步行X线摄片和(或)MRI(CT)检查.结果196例患者中69例(35.2%)有骨转移、5例为可疑骨转移,其中有52例经MRI检查、22例经CT检查.检出的69例均被证实有骨转移,5例可疑骨转移者被排除.该69例患者同期行X线摄片检查,仅检出12例(17.4%)有骨转移.骨转移以发生于肋骨者多(41.8%),其次为脊柱(31.0%)和骨盆(17.1%).40岁以下患者易发生骨转移.男、女性以及Ⅲ期与Ⅳ期相比较,其骨转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Ⅲ、Ⅳ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行骨显像检查能检出早期骨转移,对临床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胡学锋;卫光宇;冯彦林;刘冬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卵巢癌肉瘤临床上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目前手术和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令人遗憾的是化疗效果较差,患者多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我院1980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20日收治卵巢癌肉瘤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新民;丘仑兴;李诚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以及铁和锌与化疗合用的效果.方法应用高频等离子体反射光谱仪,对11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儿童血液中14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并比较化疗加锌和铁治疗组及单纯化疗组的疗效.结果急性期白血病患者血锌、铁、钙和锰水平低于正常儿童,而铜和镍水平明显升高,尤以铜/锌比值增大显著,在疾病缓解期则下降接近正常水平;化疗加锌和铁治疗组病情开始缓解及完全缓解所需时间较单纯化疗组明显缩短.结论白血病急性期血液中微量元素有明显变化,且化疗时加用铁和锌有促进疗效的作用.
作者:罗丽茹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