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乙酸钠处理的胃癌细胞对LA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

吉家祥;马宝骊

关键词:苯乙酸钠, 胃癌细胞, LAK细胞
摘要:为了探讨分化诱导剂苯乙酸钠是否能够增强LAK细胞的治疗效果,作者采用MTT法分析了苯乙酸钠处理的胃癌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苯乙酸钠处理的胃癌细胞MKN-28和MKN-45对LA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均增强.另外,苯乙酸钠处理的胃癌细胞粘附LAK细胞的活性亦增强.因此,苯乙酸钠处理的胃癌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增强可能在于其增强了效靶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苯乙酸钠与LAK细胞相结合有可能增强LAK细胞治疗肿瘤的效果.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初步观察

    为了观察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耐受性和临床效果,作者自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将40例胸段食管鳞癌病人随机分为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20例)和常规放射治疗组(20例).常规组1.8 Gy/次,总量70.2 Gy,39次,55天.加速超分割组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1.1 Gy/次,2次/日,间隔至少6小时,总剂量为30.8 Gy,28次,20天;第二阶段3次/日,1.1 Gy/次,间隔4~6小时,总量33 Gy,30次,14天.两阶段总量63.8 Gy,58次,34天.近期疗效分析,加速超分割组CR 50%,常规组CR30%.CR+PR分别为90%和95%.预计治疗增益因子1.13.急性反应主要为Ⅰ°和Ⅱ°食管炎,加速超分割组(18/20)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4/20),但患者均能耐受.3年随访率为100%,超分割组3年生存率40%(8/20),常规组20%(4/20),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初步结果显示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可望提高生存率,病人能耐受,作者认为此方案是可行的.

    作者:郭小毛;刘瑛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腹腔内注射顺铂联用全身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体会

    腹部恶性肿瘤晚期或术后复发患者,常常合并恶性腹水,以往多采用全身化疗、利尿等方法,疗效不甚满意.有报道腹腔内注射顺铂加全身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并恶性腹水取得较好疗效,我们自1993年至1996年采用此法治疗消化系晚期恶性肿瘤并腹水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学勇;林元耀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

    近年来对生长因子尤其是表皮生长因子族、癌基因、生长因子受体以及抑癌基因的研究十分活跃.实验证明表皮生长因子(EGF)能刺激多个瘤细胞株的生长,当EGF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刺激肿瘤细胞增长.我们观察了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EGF水平的变化,从临床角度探讨EGF对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和手术对血清EGF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杜姣;李焕章;李乃斌;马晓惠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宫颈鳞癌细胞中HPV和C-erbB-2基因扩增的检测

    应用PCR和差别PCR方法,平行检测40例宫颈鳞癌和6例宫颈炎细胞中的HPV感染和C-erbB-2基因扩增.结果宫颈鳞癌中HPV混合型别(HPVs)感染阳性率为65.0%(26/40),其中,HPV16占37.5%(15/40),HPV18仅占5.0%(2/40):而宫颈炎中仅1例HPVs感染,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X2=5.01,P<0.05),所有宫颈癌和宫颈炎中均不见C-erbB-2基因扩增.结果表明:HPV感染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但与C-erbB-2癌基因扩增没有直接联系.

    作者:李忠佑;王建东;朱月清;王亚平;薛开先;林厚斌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CAP-VDS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1993年7月至1996年3月,我们应用西艾克(VDS)对40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联合化疗,现将其近期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陈声波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肛管内用药治疗癌痛20例报告

    硫酸吗啡控释片已较广泛地应用于癌痛病人的止痛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改变硫酸吗啡控释片的给药途经,即改口服为肛管内用药后,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我们共观察了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茹琴;许鉴保;蒙善东;陈志山;刘细玲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晚期食管癌综合治疗存活13年一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8个月,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于1984年4月17日住院治疗.经吞钡摄片检查诊断为食管中段癌,拉网细胞学检查找到鳞癌细胞.体检:一般情况尚可,消瘦,左锁骨上可触及1.5 cm×2 cm大小淋巴结,质硬,固定,不活动.心肺检查无异常.

    作者:王晓东;王弼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Dukes'A、B期大肠癌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肠癌发病率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一、二位,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死因(1).我国的大肠癌发病率、死亡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要提高大肠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早期诊断和准确、客观地判断预后是关键所在.

    作者:张丽萍;鲍云华;吴进冬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NK和sIL-2R在肺癌化疗中的临床价值

    为了评价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NK细胞活性及sIL-2R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作者采用LDH释放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7例肺癌病人和41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NK细胞活性和sIL-2R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肺癌病人血清sIL-2R水平增高(P<0.01),NK细胞活性降低(P<0.05),且化疗后有效病人血清sIL-2R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结果提示血清NK细胞活性和sIL-2R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肺癌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苏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胰腺癌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以探讨nm23基因与胰腺癌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47例胰腺癌NDPK阳性率为59.6%(28/47).组织学为1级的病例NDPK阳性率(73.3%)明显高于Ⅲ级者(41.7%,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NDPK阳性率高于有转移者(分别为80.8%和33.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NDPK表达阳性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25.0%,而阴性者为0,有显著性差异(P<0.05);NDPK阳性率与胰腺癌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果表明:nm23基因对胰腺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NDPK表达状况可反映胰腺癌的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作者:李玉军;姜天福;纪祥瑞;张华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胞必佳及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9例报告

    自1994年1月以来,我们使用胞必佳(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CWS)及顺铂(DDP)治疗老年患者恶性胸腔积液19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红晨;李增山;崔兰坤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原发性气管癌环形切除一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58岁.间断喘憋1年,加重3个月.曾按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治疗无效,于1997年4月13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典型吸气性呼吸困难,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胸骨上窝处呼吸音呈典型风箱气流样.胸部CT检查:平胸锁关节处气管内见一2 cm×2 cm软组织肿块影.

    作者:孔繁义;王洪琴;高敬华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手术为主综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337例报告

    作者报告1986年3月至1995年12月对337例食管癌的治疗.其中手术175例(51.9%),切除癌肿165例,手术切除率94.3%.手术死亡率1.8%(3/165).术后发生胸部吻合口瘘3例,颈部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瘘发生率4.2%(7/165).本组随访率为91.2%.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3.6%、42.5%、31.9%.本组中晚期食管癌较多,采取以手术为主辅以术前放疗和术后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措施,减少了复发或转移,确实能延长生存期,从而提高了生存率.作者认为,对于中上段食管癌应行全胸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作者:于震;曾来铎;马行天;王兆阁;吴毓东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腹膜囊性间皮瘤一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7岁.因腹部膨隆伴恶心半年于1995年6月13日入院.体检:腹部隆起,下腹部可触及儿头大实性包块,质硬,呈结节状,活动度差.B超:腹腔内探及18 cm×12 cm×8cm囊实性占位.胸部摄片及消化系检查未见异常.于6月21日行剖腹探查术.手术见肿物位于腹膜,呈乳头状,弥漫整个腹腔.子宫、输卵管及卵巢正常.

    作者:韩庶勇;武卫华;陈海霞;许艳梅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康莱特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21例报告

    我们自1996年1月~1997年9月应用康莱特乳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21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剑华;陈春永;刘伟胜;周红;李柳宁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肺癌的非转移性肺外表现

    肺癌的临床症状非常复杂,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原发肿瘤、局部蔓延、远处转移以及非转移性肺外表现.非转移性肺外表现可出现在肺癌被发现之前、同时或之后,极易被忽视.为了提高对肺癌非转移性肺外表现的认识,我们收集了我院1992至1996年间住院治疗的400例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有非转移性肺外表现的119例作一分析.

    作者:沈华浩;陈晓;刘富光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卵巢平滑肌肉瘤一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53岁,因发现腹部肿块1个月,于1997年4月28日入院.1996年1月患者曾在外院治疗,做右侧卵巢肿瘤大部分切除术.体检:贫血貌,消瘦,浅表淋巴结肿大.腹部膨隆,右下腹部扪及肿块,质硬,无压痛,无活动度.妇科检查:子宫右上方扪及一形态不规则实质性肿块,大小约15 cm×13 cm×9 cm,无活动度.

    作者:周莉;黄萍;杨湛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脑星形胶质瘤nm23、PCNA、GFAP、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为阐明脑星形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特征,给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作者采用免疫组化ABC方法观察40例脑星形胶质瘤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FAP、nm23蛋白表达与胶质瘤分级呈负相关,PCNA、EGFR表达则与胶质瘤分级呈正相关;并且它们的染色强度也与分级有关.nm23蛋白的分布类型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作者认为:PCNA、EGFR、GFAP检测可能成为该肿瘤诊断及判断其恶性程度与预后的指标;nm23在恶性胶质瘤中的低表达与膜型分布可能成为该肿瘤浸润与转移的指标.

    作者:谢季;李代强;胡守兴;姚小明;陈兵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心包内肺切除22例报告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7年5月,对22例中心型晚期肺 2结果癌患者经心包切除肿瘤,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强;刘涌;张熙曾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老年人甲状腺单发结节67例分析

    老年人甲状腺单发结节并不罕见,但因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实验室检查结果非特异性,故容易漏诊或误诊(1).此外对于老年人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手术切除意见至今仍有分歧.我们于1986年10月~1996年9月收治67例,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程志中;郑宝珍;苏占玲 刊期: 1998年第01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