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苏莉;孙国英;徐东
髋关节结核是较常见的疾病,在下肢关节结核发病率占第1位,我院自1988~2000年用病灶清除+颈臼成形术治疗晚期全髋关节结核295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武作河;安仲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 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缺血达1h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本文以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为目的,从中探索佳溶栓时间和剂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敏玲;李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乳腺癌根治术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不全或呼吸抑制为其主要并发症,随着局麻药罗哌卡因在临床的应用,我们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比较0.4%与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目的在于找到既能满足上胸、颈部手术镇痛,又不抑制呼吸的适合剂量.
作者:安文玉;黄宁;康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990年至今对852例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施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52例中,男507例,女345例.年龄2~82岁,平均27.5岁.急性单纯性阑尾39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23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72例;妊娠阑尾炎14例;慢性阑尾炎51例. 入院病人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803例;固定性右下腹疼痛49 例.入院查体:体温36.4℃~39.2℃;脉搏72~110次/min.均有右下腹压痛.右下腹反跳痛352例,局限性右下腹肌紧张323例,腹膜炎症状较重占21例.血常规WBC:4.2~21.0 ×109/L.
作者:周兆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除骨折本身外,常伴有严重的合并症,往往也是这些合并症所引起的症状比骨折突出.近期我院陆续收治了9例骨盆骨折.这些骨折基本属同一类型,而且症状也很相似.我们对这些病例加以分析,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方强;李家龙;肖景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对心衰病人进行药物输液要比一般病人更为严格.尤其对输入液体的输入速度和输入量的严格掌握更为重要.1 基本原则心衰病人输液时不能快,一般情况下静脉输液速度:成人常在40~60滴/min以内,心脏病病人为20~30滴/min,而心衰病人则需控制在20滴/min.由于输入的液体会使回心血量增加 ,导致心脏前负荷增加,如输液速度过快.前负荷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加会加重心衰,甚至导致急性肺水肿.
作者:曲永萍;吴永杰;赵丽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典型病例患者44岁,因右下肢疼痛1年,下腹包块2个月.于2001-08-07入院.该患右下肢疼痛为持续性胀痛,但与走路及活动无关.夜间疼痛明显.下腹部包块发现时鸭卵大小,逐渐长至新生儿头大.伴排便困难2周.无消瘦及阴道流血等症状.患者孕3产3,月经正常.有家庭癌症史,父死于肝癌,母死于胃癌.身体检查: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未见异常.右下腹部可触及一新生儿头部大小质硬肿物,不活动.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窥器不能暴露宫颈,但于左侧穹窿部可触及;宫体未触及;右侧附件区可触及新生儿头部大小实质性肿物, 质坚硬,形状不规则,与右侧骨盆界限不清,下端突向阴道.B超检查:子宫右侧探及形态不规整11.8×10.6cm实质性光团.初步诊断:盆腔实质性肿物(卵巢恶性肿瘤)
作者:项军玉;任思东;汪吉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颈椎病[1]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导致上下椎体骨赘增生 ,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我科自1996年以来采用综合保守方法,并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同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护理的宣教指导, 对解除症状、预防复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艳秋;郭惠丽;鲁鸿燕;王远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中医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的内涵在不断地拓宽和充实,护理工作的模式不再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而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用于临床业务和管理的工作模式,中医医院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项目与西医医院基本相同.1998年开始在全院推行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经过3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王智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典型病例患者男,26岁.即往下腹部痛10余年,为间断性,经多家医院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近20d 左右下腹痛伴腹泻,进2d腹痛加剧、发冷、发热入我院.查体:体温37.5℃,右下腹压痛即反跳痛;白细胞计数13.4×109/L胸腹部透视、心肺无异常,回盲部可见少量气体 .B超检查右下腹少量渗出,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即行阑尾炎切除手术,腹直肌外缘切口,打开腹腔见有脓汁,阑尾两处穿孔,并于回肠末端80cm处有穿孔,局部肠壁边缘为暗紫色,术中分析该病例为阑尾炎合并美克尔憩室炎肠穿孔,由于穿孔部血运较差、不能做单纯性肠修补术,结合腹腔所见,行阑尾切除术,回肠末端切除术,端端吻合术,手术进行顺利,右下腹置引流管2根,关腹.术后给予抗生素及静脉补液支持,预防感染,对症处置,18d后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坏疽性阑尾炎,美克尔憩室炎.
作者:万宝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溶栓后出现的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可能是造成患者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本文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对其进行防治,并与单独应用尿激酶者进行比较.
作者:金永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本文介绍了人工遗忘术的研究与应用.从心身医学方面探讨了麻醉造成的不良刺激对患者心理因素影响,从神经精神医学及药理学研究了人工遗忘术的可行性 .阐明了人工遗忘术的定义、概念、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不良记忆、保护患者心身健康,遗忘技术可能是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玄庆阳;马海燕;张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本文收集了1997-10~1999-07间经临床和各项检查确诊为血管性头痛的病人171例,同时作经颅多普勒(TCD)和脑电图(EEG)检查,比较2者在血管性头痛诊断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雨晶;周颖;杨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开胸手术是用于治疗肺结核、胸部肿瘤等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术后内出血是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能否及时观察及护理并配合医生做出正确诊断,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和功能的恢复,所以,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给予重视.
作者:刘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典型病例患者17岁,未婚,2001-12-11入院,住院号369228.该患12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周期1个月左右,此次月经来潮阴道流血35d,淋漓不断,量少,暗红色,无腹痛,口服中药调经及肌注黄体硐20mg 5d未见效.做B超提示:可疑子宫畸形(残角子宫腔内积血并输卵管积血), 以盆腔肿物收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妇科肛查:外阴发育正常,未婚未孕型,阴毛分布均匀,下腹部分可触及一手拳大小之肿物,质地中等硬,边界清楚,活动尚可,压痛阳性.各项辅助检查如:血液分析、尿液分析、乙肝6项、丙肝、肝功、心电、胸部正位片均属正常.考虑是否伴有泌尿道发育异常,为制定手术方案,遂做肾脏彩超,回报:右肾缺如待除外,建议做静脉肾盂造影.次日做静脉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检查,均诊断孤立肾.
作者:徐立;杨玉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典型病例患者男,62岁,汉族,左眼球内容物剜除术后3年,结膜囊内长出一黑色肿物半年,于2002- 03来我院就诊,该患3年前因眼部被木片崩伤致眼球破裂,来我院行眼内容物剜除术,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常规操作,葡萄膜组织清除干净,术后反应正常,如期愈合,该患伤前左眼无明显异常.术后3年来结膜囊内安戴义眼,经常充血,点氯霉素眼药水治疗.近半年来发现上方球结膜下长出一肿物,黑色,初起似绿豆大小,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感,生长较快 ,现肿物时常脱出睑裂外.查体:左眼睑塌陷,上方球结膜下见一肿物向下脱出,呈扁圆型 ,约1×1×0.5cm大小、质硬、无压痛、基底部周围结膜轻度充血,眼球结构无.右眼视力 0.6,晶体轻度混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左眼球结膜肿物,左眼球内容物剜除术后 .在局麻下行左眼球结膜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基底部界限清,周围组织无明显浸润,术中将肿物及其表面结膜组织彻底切除,基底部扩大切除约3mm.术后送病理,检查结果: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姜丽君;李玲;许静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使其所供应的区域发生急性缺血,能引起瞬间失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因其治盲率高,故发病后应立即抢救,否则将导致永久失明.我科自1992年以来,救治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35例,报告如下.
作者:杜国斌;宋岩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多发于下壁梗死,少数发生于前壁梗死,这和房室交界区多为右冠状动脉供血,少数为左冠脉供血有关.1995~2001年我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采用地塞米松治疗8例,3~7d为1个疗程,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敏;李彦平;王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新生儿泪囊炎是眼科门诊常见病,患儿年龄小极不配合,给就诊与治疗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不便,近几年来,我所一直采用探通加冲洗的方法,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治愈率达到90%,也是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首选方法之一.本文将1994~2001年来所就诊治疗的48例报告如下.
作者:潘健;刘晓明;宋晓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Fahr氏病即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在临床上很少见、病人常以进行性痴呆加重来就医,CT征像是双侧大脑半球内和小脑齿状核对称性钙化、较有特征.但需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老年人颅内钙化相鉴别.
作者:茅亭;海英;李晨阳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