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淑影;关嫦娥
近年来,超声应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越来越广泛,主要由于超声具有安全、无痛苦、无创伤、直观、分辨率高等特点,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诊断范围的扩大及准确率的提高,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1 仪器条件中国生产的东大阿尔派NAS-1 000型色超声仪,探头频率3.5~5.0MHz.
作者:陈柏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骨骼的继发性转移瘤其发病率较高.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ECT检查对其早期发现有独到的价值.CT、MRI则较难定性,但普通X线检查常可收到满意的效果,且就目前我国现阶段的医疗状况,应做为首选检查方法.现就有关骨转移瘤X线诊断中的几个问题加以讨论.
作者:张立法;由新峰;王京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射频热凝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三叉神经痛较安全、有效的方法.由于治疗中受一些因素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会明显升高,为防止发生意外,应严密观察与有效控制血压升高.现将1999-03~2001-03 53例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中出现高血压的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卫宪;李岩;胡晓峰;张晓霞;赵玉莹;李瑞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DNA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本文应用阿昔洛韦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选经HSV抗原测定,配合脑CT[1],脑脊液生化及细胞学检查和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HSE患者23例住院治疗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18~46岁.伴意识障碍者8例,伴精神症状16例,伴癫痫发作7例,伴口唇皮肤粘膜疱疹5例.
作者:吴晓学;李光伟;何文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抗生素是抗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和普遍.正确、合理地应用能迅速控制炎症,治愈疾病,应用不当或滥用,则延误病情,甚至危害健康和生命.为使抗生素在治疗中充分发挥作用,减少不良反应,防止药源性疾病,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等,我们认为在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作者:于春明;杨承慧;唐政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指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为了生存、成长、发展,必须满足基本需要.当一个人大部分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时,就能够保持平衡状态.但人在患病时,可能有很多不能自行满足的需要,这时就需要护士进行照顾.本文对1例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运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逐项分析,有针对性的确定了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满足需要,以恢复机体平衡,促进康复.现介绍如下.
作者:安洋;张巍;王红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小儿惊厥可造成残疾、死亡等严重后果.现将临床急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惊厥的急救处理措施1.1 针刺疗法取人中、合谷穴,给予强刺激.高热配曲池、十宣等穴,有意识障碍配合百会、涌泉穴等.针刺2~3min内不能止惊时,应迅速选用止惊药物.
作者:姬宏;董福琴;杨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卵巢癌是妇科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它的早期诊断要比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困难,因此,它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病人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关于早期卵巢癌的治疗取得良好预后的报道[1].本文综合各方面的报道,采用经阴道超声(TVS)方法,对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降低其死亡率,有着重大临床意义.
作者:王宇光;张逸馨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子宫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临床常见,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不容忽视.1990~1995年我院妇科门诊共诊治35例,其中子宫内膜腺癌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5例.根据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进行组织学鉴别诊断.1 资料10例子宫内膜腺癌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8岁.临床症状均有不规律阴道流血,7例患者浆液性血性白带增多,5例患者有腹痛,3例患者腹部可触及包块,2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0岁.临床症状不规则阴道出血、经期延长、月经期紊乱.
作者:杨明;郝桂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阴式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阴式超声检查异位妊娠患者78例,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式超声明确诊断异位妊娠72例,占92.3%,与手术中观察结果接近一致.结论阴式超声可用于临床上诊断各种类型的异位妊娠,其具有迅速、准确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首选检查.
作者:邹红;马坚贞;毛旭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患儿,男,4岁.于1999-10以阵发性发笑6个月就诊.就诊前6个月始,患儿常常无任何诱因突然阵阵高声大笑,伴双眼发直,呼叫不应,有时伴尿失禁,每次发作持续约2~3min,自行缓解,发作后无嗜睡,很快恢复正常,一般每周发作1~2次,就诊前2周发作频繁,6~7次/d,在当地就诊未明确诊断,病后未经任何治疗.患儿为第1胎足月儿,母孕期因前置胎盘在分娩时大出血,患儿出生时无窒息,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体检:一般状态好,心、肺、腹部正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脑电图(EEG)未发现异常,AEEG(24h动态EEG)清醒状态下未发现异常.临床发作时及睡眠中显示双侧全部导联阵发性棘慢波(2次),诊断为发笑性癫痫.头部磁共振成像未见异常,给予卡马西平治疗,75mg,2次/d早晚口服12mg/(kg*d)-1.用药后发笑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尿失禁消失,继续治疗中.
作者:王春梅;张玉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几年来,在老年病人的药物疗法和康复训练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使某些老年病的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由于老年人的衰老变化和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等特点,加之目前老年患者用药频度和剂量都有增加趋势,药物的毒副反应也比中年人有所上升.因此,在老年病人的药物治疗方面,加强合理用药是比较突出的问题.1 老年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较青年人有所下降,各器官的功能随之减退,储备能力下降,用药的安全幅度变窄.由于受胃肠道的吸收功能,心血管系统转运功能,酶系统的活性,肝的分解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机体代谢水平下降,药物的吸收运转、分解与排泄速度大为降低,因而药物极易在体内蓄积,同时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能力降低,即药物域变窄.老年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增大,当它适应了某一药物后突然撤除或改用它药,常会带来不良结果.另外,老年人用药的个体差异之大是其他任何年龄组都不能比拟的.
作者:王丽燕;周华;刘艳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院1999-02~2000-08应用降纤酶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经头部CT检查,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45~75岁,平均61.8岁.病程2h~5d.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会议第三次修订<内科疾病诊断标准>.按肌力6级分类法分成3型:重型:肌力0~1级,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中型:肌力2~3级,合并颅神经症状;轻型:肌力4级,不合并颅神经症状.90例中,重型30例,中型36例,轻型24例.
作者:杨文娟;崔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中期妊娠引产后回乳12例,其中初产3例,经产9例;足月妊娠产后不宜哺乳4例,均为初产妇;产后1年断乳4例,初产3例,经产1例.2 方法口服维生素B6,每片10mg,回乳用量200mg/次,3次/d,共服药6d.服药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减少对乳头的刺激;避免乳房受压;如果乳房胀满时影响上肢活动,可利用吸乳器尽量吸净乳汁,并同时冷敷.
作者:张学颖;江志鸿;林晶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宝光妇乐对宫内放置节育器后出血副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月经出血的第1d开始服药,每次2包,2次/d,连服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在治疗和治疗后的各90d内,患者出血量和出血天数明显减少,出血间隔明显延长,且疗效持久,可接受性好.
作者:麻丽萍;边翠英;詹景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一般护理首先,为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与生活环境,病室要安静,整洁、舒适,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室温在18℃~20℃之间,相对湿度为38%,避免对流空气,患儿被褥易轻、暖,衣服避免过多、过紧,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
作者:张丽娟;张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快速、敏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是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重要保证之一.黑龙江省自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不断提高,已连续7年达到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发病率1/10万的指标,连续8年未分离到脊灰病毒.为进一步巩固消灭脊灰成果,及时发现脊灰监测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监测工作质量,现将黑龙江省2000年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系统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艳霞;宋长江;裴迎新;吕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简称甲低(CH),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甲状腺素减少而引起的疾病.由于甲低在新生儿期临床上缺乏特异的症状,很容易被忽略,延误治疗,造成机体不可逆损害,导致智力障碍.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孩子将能健康成长.为此,甲低成为当前新生儿筛查主要疾病之一.当前筛查的实验指标主要是促甲状腺素定量(TSH),检测血中甲状腺类激素水平.
作者:段胜昔;刘晶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文就新生儿伤寒沙门氏菌肠炎重症失水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本文1998-07~2000-10收治住院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105例,其中,符合重症失水诊断标准40例.男29例,女11例.农村患儿30例,城市患儿10例.年龄出生后7d以内31例,8~15d6例,15d以上3例,其中,早产儿5例.母乳喂养10例,人工喂养30例.入院诊断为肠炎10例,败血症5例,窒息综合征3例,硬肿症4例.本组粪便均经过SS琼脂平板接种,生化和血清学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大便次数10~30次/d.大便异臭味,多变,墨绿色稀水便32例,血粘液水便8例.查血气22例,全部失代偿性酸中毒,pH值低7.015,EB值高-17.1,低氧血症16/22,血培养阳性12例.查尿糖17例,阳性14/17.并发症有红臀、腹胀、NEC、营养不良、败血症、鹅口疮、肺出血.
作者:苏雅荣;张俐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文应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对50例反复多次输注浓缩血小板(PC)体内产生血小板抗体患者与献血者的血小板进行交叉配型试验,选择反应阴性者做为供者输注,取得良好效果,并与54例体内已有血小板抗体产生,但继续随机输注PC进行对比,二者有显著差异.
作者:王红;郭树俭;李晖;刘颖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