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后急性肺水肿的治疗

赵洪波;程化坤;青松文

关键词:颅脑损伤, 急性肺水肿, 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了降低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水肿死亡率及致残率的方法.方法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消除颅脑损伤后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等对机体的影响,以降低其死亡率.结果我院于1995~2000年共收治5例颅脑损伤后急性肺水肿病人,使用本方法治疗后,死亡2例,存活3例.结论用综合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后合并急性肺水肿效果满意.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3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糖尿病急性严重并发症之一.自从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应用以来,病死率已降至1%[1],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由于种种原因而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病死率高,按照MSOF诊断标准[2],现将DKA并发MSOF 23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52~83岁,平均65.5岁.诱因:感染17例(上感3例,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4例,皮肤感染2例,胆道感染2例),停药2例,心肌梗死1例,诱因不明3例.2例发病前无糖尿病史,其余21例发病前糖尿病史5~40年,平均11年.2例为糖尿病Ⅰ型,其余为糖尿病Ⅱ型.

    作者:胡珂;郑伟;许彩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深静脉穿刺技术在婴幼儿外科治疗中的应用(附44例报告)

    本文报告了深静脉穿刺技术在44例婴幼儿外科手术及治疗中的应用,其输血、输液、测CVP及静脉营养的功效不仅为手术和麻醉提供了方便,也为其生命维持提供了保障.由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此项技术在穿刺点的选择和具体操作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要求.结论此项技术在婴幼儿外科治疗中是行之有效的,只要做到安全消毒、无菌操作和精心护理,便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狄;姜秋莎;房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白塞氏病的临床观察

    本文作者应用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26例白塞氏病患者,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6例患者均诊断为白塞氏病,均以口腔溃疡为主症,同时表现为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烦躁不安、其中伴外阴溃疡者18例,眼炎者12例,皮肤红斑、毛囊炎者9例.男性7例,女性19例.年龄26~56岁之间,平均42.5岁.

    作者:曹丽娟;杨惠芹;邹青春;沙德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应用自制窥器电灼治疗尿道舟状窝尖锐湿疣(附10例疗效分析)

    本文1999-04~2000-12在自制窥器电灼及应用2.5% 5-Fu纱条湿敷治疗舟状窝尖锐湿疣10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年龄在18~52岁之间,平均36.4岁.疣体直径0.2~0.6cm,全部位于尿道外口内,距尿道外口深约0.5~1.5cm左右,合并阴茎头、系带及包皮口处多发者5例.应用疣必治等药物及经尿道电灼湿疣,复发5例.

    作者:王作江;刘建军;李文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黑龙江省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状况评价

    快速、敏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是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重要保证之一.黑龙江省自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不断提高,已连续7年达到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发病率1/10万的指标,连续8年未分离到脊灰病毒.为进一步巩固消灭脊灰成果,及时发现脊灰监测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监测工作质量,现将黑龙江省2000年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系统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艳霞;宋长江;裴迎新;吕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B型超声对肾脏常见疾病的诊断

    近年来,超声应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越来越广泛,主要由于超声具有安全、无痛苦、无创伤、直观、分辨率高等特点,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诊断范围的扩大及准确率的提高,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1 仪器条件中国生产的东大阿尔派NAS-1 000型色超声仪,探头频率3.5~5.0MHz.

    作者:陈柏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运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对1例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指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为了生存、成长、发展,必须满足基本需要.当一个人大部分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时,就能够保持平衡状态.但人在患病时,可能有很多不能自行满足的需要,这时就需要护士进行照顾.本文对1例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运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逐项分析,有针对性的确定了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满足需要,以恢复机体平衡,促进康复.现介绍如下.

    作者:安洋;张巍;王红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74例无症状血尿实验诊断及病因分析

    无症状血尿病因复杂,而且当前的发病率高.现就74例无症状血尿的实验诊断及病因,分析如下.1 资料以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起病,不伴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共74例.男38岁,女36岁.平均年龄27岁.

    作者:李秀伟;陈秀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采用经阴道超声对卵巢癌筛查的优点

    卵巢癌是妇科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它的早期诊断要比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困难,因此,它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病人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关于早期卵巢癌的治疗取得良好预后的报道[1].本文综合各方面的报道,采用经阴道超声(TVS)方法,对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降低其死亡率,有着重大临床意义.

    作者:王宇光;张逸馨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附64例临床分析)

    胆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外科疾病,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胆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较成年人有很大不同.该文通过对64例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分析了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特点.提醒临床医生加深对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的认识,在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尽量采取恰当有效的手术措施,做好围手术期处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树林;杨海林;车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临床应用抗生素应注意的问题

    抗生素是抗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和普遍.正确、合理地应用能迅速控制炎症,治愈疾病,应用不当或滥用,则延误病情,甚至危害健康和生命.为使抗生素在治疗中充分发挥作用,减少不良反应,防止药源性疾病,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等,我们认为在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作者:于春明;杨承慧;唐政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拜糖平治疗糖尿病5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内科系统常见病,我院1999~2000年采用拜糖平治疗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情况及治疗效果作一简要分析.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50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大者68岁,年龄小者24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48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例.

    作者:李凤珊;刘红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测定高血压频谱图的临床分析

    本文对30例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测定高血压频谱图,均能反映不同程度的某一动脉硬化表现,重者多有流速缓慢,轻者多伴有流速增快.高血压促进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更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及栓塞形成,故动态观察高血压病人的脑血管病理生理改变,对防治脑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春阳;李运寿;赵玉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颅脑损伤后急性肺水肿的治疗

    目的探讨了降低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水肿死亡率及致残率的方法.方法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消除颅脑损伤后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等对机体的影响,以降低其死亡率.结果我院于1995~2000年共收治5例颅脑损伤后急性肺水肿病人,使用本方法治疗后,死亡2例,存活3例.结论用综合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后合并急性肺水肿效果满意.

    作者:赵洪波;程化坤;青松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及脊柱压缩性骨折(附180例疗效分析)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骨矿成份、骨基质等比例的减少,使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并伴有周身疼痛、体态变形,易发生骨折.绝经期后的妇女,由于异常的骨吸收,骨量的不断下降,而产生骨质疏松症.Morgam指出妇女每10年可丧失原来骨量的10%,而男性为5%~7%,60岁以后妇女年龄每增加5岁,骨折发生率可增加一倍,发病部位一般先由脊柱开始进而影响四肢,我科收集骨质疏松症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180例,现就X线诊断及有关问题做以概要性分析报告.

    作者:朱宪军;凌淑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

    1998年至今,我们服务中心在生殖保健检查中,利用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1 00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宫颈糜烂病人1 000例,年龄在23~49周岁,均为我县属地管理之育龄妇女.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有味、腰痛、腹部下坠等,其中宫颈糜烂Ⅰ度509例,Ⅱ度317例,Ⅲ度174例,宫颈涂片排除宫颈癌.

    作者:刘晓云;徐宁;张继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制备和培养多细胞肿瘤球体的简易方法

    目的通过实验找出一种更加简便、快捷的制备MTS的方法.材料和方法利用本实验室的2个肺腺癌细胞系AGZY和Anip,通过转瓶琼脂培养法(即在培养瓶底部涂上1~2mm厚的琼脂层,使之凝固后接种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液,置于37℃、50r/min的恒温摇床上旋转培养)进行MTS的制备和培养.结果经过12~14h后,即可见许多较小的细胞集聚体形成,以后集聚体外层细胞不断分裂增生,逐渐形成大小较一致、形态较规则的球体,即MTS.MTS逐渐增大,约12d后生长进入平台期,约15d后MTS表层细胞有脱落,后MTS崩解.结论本实验能够诱导贴壁性很强的细胞(AGZY和Anip)形成MTS,并且可以通过控制接种的细胞浓度来制备一定数量的MTS;形成的MTS大小较一致,形态较规则.重要的是本实验操作简单,观察方便,设备要求不高,更便于普通实验室开展工作.

    作者:高峰;王吾如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配合性血小板输注疗效观察

    本文应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对50例反复多次输注浓缩血小板(PC)体内产生血小板抗体患者与献血者的血小板进行交叉配型试验,选择反应阴性者做为供者输注,取得良好效果,并与54例体内已有血小板抗体产生,但继续随机输注PC进行对比,二者有显著差异.

    作者:王红;郭树俭;李晖;刘颖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腺癌与增生过长组织学鉴别

    子宫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临床常见,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不容忽视.1990~1995年我院妇科门诊共诊治35例,其中子宫内膜腺癌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5例.根据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进行组织学鉴别诊断.1 资料10例子宫内膜腺癌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8岁.临床症状均有不规律阴道流血,7例患者浆液性血性白带增多,5例患者有腹痛,3例患者腹部可触及包块,2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0岁.临床症状不规则阴道出血、经期延长、月经期紊乱.

    作者:杨明;郝桂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丽珠威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我所自1998年开始,使用丽珠威口服治疗带状疱疹2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6例带状疱疹病人均来自我所皮肤科门诊,男9例,女17例.年龄31~72岁,平均51.5岁.其中,60岁以上17例,占65%.皮疹分布:头面部3例,躯干16例,上肢及肩部5例,下肢2例.病程3~4d 20例,7d 5例,15d 1例.1.2 治疗方法丽珠威口服,0.3g/次,2次/d,疗程6d,外用炉甘石洗剂2次/d,或甲紫溶液1次/d,治疗期间不用其他药物.1.3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消失,皮疹全部或基本消退;有效:疼痛减轻,70%以上皮疹消退;无效:疼痛未减轻,70%以下或全部皮疹未消退.2 结果痊愈21例,有效5例,无效0.痊愈率80.8%,有效率19.2%.止痛时间1~3d,平均2.5d.

    作者:孙书梅;柴立;王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