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云;王正萍;范立岩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呈提前趋势。笔者经临床观察之后,用中药治疗其中痰浊痹阻型冠心病5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选取50例中,其中男48人,女2人。年龄在45~50岁的中青年劳动者,病程在半年至2年之间,其中26例病人患过急性心肌梗死,24例亦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50例患者常服扩冠抗凝中药且多服用过活血化瘀类中药。心电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改变。服上述药物后,病情有所缓解,但疗效不满意。上述病例均符合冠心病(胸痹)痰浊闭阻一型。2 治疗方法 50例患者均在未停服西药情况下,配合口服汤剂,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为基础方剂,早晚分服且于饭后0.5h服下。用药1个月后,病人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加服1个月后,其中有40例病人各种症状消失,取得了满意效果。3 治疗效果 按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4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 讨论 冠心病在祖国医学属胸痹范畴,辩证起来,证型颇多。其中一型为痰浊痹阻,胸阳失展,故胸闷如窒而痛,阻滞脉络,故痛引肩背,气机痹阻不畅,故见气短喘促。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膏梁厚味已是寻常百姓家的日常之餐。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尤其脑力劳动者极少有体育锻炼的机会,造成脾虚,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停聚,生痰生饮,痹阻经络而成胸痹。现代医学无“痰”的概念,治疗方法多局限于扩血管、抗凝,降低心肌耗氧等,对大多数患者疗效肯定,但对这一型患者收效甚微。通过中医辩证则可取得满意疗效,可以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典范,补充其现代医学在治疗上的不足。
作者:王忠凤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者,男性,42岁,于1996-12-12日因有上腹绞痛来医院就诊,经查体有明显右上腹压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阳性,肝胆B超发现胆囊内有结石影。肾脏B超未见异常,尿常规生化10项及镜检均为阴性。患者被确诊为胆囊结石入院治疗,于1996-12-14手术取石,在术后1周进行尿检时,尿生化与尿镜检同时提示有红细胞,即尿隐血Ery1+1,RBC30~40/HP,而临床未见有血尿的症状与体征,结果与临床不符,同临床讨论后进行复检,结果显示隐血Ery(-),RBC(-),与第1次结果明显不同。 讨论:临床上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的原因很多,有些为疾病本身导致检验结果异常,而有些则是因用药和饮食成份的干扰或是被污染而可能造成假阳性。本例的误检是因为家属用了自认为干净其实已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容器接尿后,倒入尿试管。白色念珠菌不仅在镜下形态上与红细胞相似,而且在生化反应上可以产生与红细胞相同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物质,使模块变兰,造成假阳性。 本病例提示我们,尿检结果与临床体征不符时,应注意结合临床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复检。
作者:张岩;吕颖 刊期: 2000年第08期
Ⅱ型糖尿病患者,因长期慢性高血糖,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加重了动脉硬化的程度,使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现将我院近年观察的40例病人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徐英丽;王忠凤 刊期: 2000年第08期
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降低手术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提高5年生存率有益,但对营养支持辅助化疗的效果尚存在分岐。我们对30例进展期胃癌病人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后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改变,以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及辅助化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英;赵金早;程玉龙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加抗菌素治疗中晚期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报道较少,本文对8例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者施行17次单纯灌注抗癌药及抗癌药加抗菌素同时灌注的对比治疗,结果表明后者对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的疗效明显。
作者:王志臣;范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溃疡病出血患者,大多数需住院治疗,对于部分病情较轻、不需要手术和住院的患者,除遵医嘱使用一些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调养是康复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般饮食原则:采用少粗纤维或无粗纤维的食物,饮食温度应偏冷,以手臂及口唇接触时感觉凉为宜;应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B族、维生素C的食物;少食多餐。 出血初期:如初发、出血量不多、年纪又较轻、无穿孔等急腹症,不存在手术指征,一般可不必禁食。急性期以流质为主,可选用鲜牛奶、米粉、白糖、麦乳精为主要食物,豆浆等。进餐4~5次/d,1次/2~3h时进餐,量不超过150ml/次。
作者:王冰;代翠;张爱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近十年来,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尤其是普外科、妇科的手术发展很快,但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特别是那些引起死亡的并发症,引起了我们的重视。为了使这项新技术更好的应用,我们总结其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梅;宋传键;苏宝库;王艳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为避免牙槽骨的吸收,利于义齿的固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保留天然牙。对称性保留使义齿面背曲线圆滑一致,使修复后容易达到牙合平衡;保留有对牙合的天然牙,能更有利恢复垂直距离和正中牙合。
作者:王洪升;白莉学;陈玉洁 刊期: 2000年第08期
花斑癣菌病是常见的皮肤真菌病,它确诊的技术还未普及,尤其是与白癫疯等的鉴别诊断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对花斑癣菌病造成许多误诊。皮肤直接或间接的损伤是引发本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花斑癣菌可以寄生于健康皮肤而不致病,但通过我们对30例花斑癣菌病的调查结果显示,健康者的皮肤上不存在花斑癣菌。为了进一步搞清花斑癣菌在皮肤表层中的寄生形态及其变化,以及健康皮肤上是否携带,我们对30例花斑癣菌病人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李东升;马心慧;杨绍忠;殷石;马文成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我们采用白天给予二甲双胍和睡前小剂量NPH联合用药治疗血糖控制差的Ⅱ型糖尿病(DM),观察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吴秋梅;杨戒非;郭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应用股静脉穿刺方法进行透析,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尤其对急性中毒、低血压等引起的少尿或无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终末期肾病导致的严重水钠潴留、高血钾、高氮质血症的病人,应用股静脉穿刺方法,能够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的生命。现将我院透析科1995年以来,对167例病人进行股静脉穿刺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云;陈美超;刘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我院1993-04~1999-10应用康宁克通-A局部注射治疗阴茎硬结症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波;王洪学;岳远志 刊期: 2000年第08期
颌骨骨折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普遍认为颌间固定是为确实可靠的,而且愈合咬合关系为满意。但是它突出的缺点是长时间的颌间固定影响患者说话和张口进食,特别是合并颅脑损伤者,颌间固定妨碍口腔护理,分泌物或呕吐物被误吸而发生肺部并发症甚至窒息死亡。 本病例在保证恢复咬合关系的前提下,根据骨折部位,使用微型钛板骨间固定治疗Lefort Ⅰ型骨折。 逢某某,因外伤而骨折,骨折线从梨状孔下方、牙槽突上方水平延伸至上颌翼突缝。面中1/3偏向右侧,咬合关系错乱,呈开牙合状态。手术方法:于上颌口内做切口,沿前庭沟横行切开,在上颌第1磨牙至对侧第1磨牙前庭沟反折处做切口,切透骨膜至骨面,以骨膜分离器于骨面上分离,显露上颌骨骨折线,沿骨折线充分撬动,使移位的骨块复位,然后用微型钛板固定,冲洗缝合。术后创口Ⅰ期愈合,咬合关系良好,1周出院。 生物相容性好,固定骨板后,可终生不取出,钛镙钉固定力强,机械效力好,它不同于骨科螺钉和克氏针,它和传统的颌间固定法一样,钛板固定,完全能够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 对于新骨折者,旋入颌骨内的镙钉,可便于对骨折的手法复位;对复杂性的颌骨骨折,此法需要合并应用颌间固定法,但固定期间明显缩短,3~4d即可解除。 微型钛板骨间固定,大优点是固定期间可以张口进食,虽然颌骨骨折后咬合无力,不能咀嚼硬的食物,但它避免了颌间固定后,只能依靠从牙缝隙里进全流食之苦,并保持口腔的卫生、牙的清洁。另外,骨折固定期间方便病人的口腔护理,尤其是合并颅脑损伤的危重病人,可以随时清除呕吐物和分泌物,避免了误吸窒息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本方法取材方便,操作方法简单,手术切口在口内,术后颌面部无瘢痕,美容效果好。且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周拆线,出院。
作者:郑新;李晓刚 刊期: 2000年第08期
为探讨社会环境对老年疾病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影响,对我院住院病人中106名离休干部的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及方法1.1 调查对象 106名离休干部,均为男性,年龄69~79岁。1.2 调查方法 根据门诊就诊,年度体检及住院病历各级医生的诊断结果,统计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抽取冠心病、高血压病、恶性肿瘤3种疾病80例,作为分析的样本。
作者:张越英;冯涛;宋晨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本文就1996~199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整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心理护理 因本病病程较长,症状重,且农村病人多见,缺乏防病治病知识,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烦躁心理,对治疗缺乏信心,我们首先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耐心讲解本病的特点和各期临床经过的规律,多关心体贴病人,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王清云;王正萍;范立岩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减少热量摄入以延长实验动物生命的方法已被广泛报道,限食可减少年龄相关肿瘤及免疫缺陷的发展,并减轻某些器官中细胞氧化损害。限食延长寿命的机制可能与减少线粒体氧自由基有关。近的资料表明,限食可减缓脑老化过程,如在大鼠中限食可抑制老化所致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增加,且限食大鼠比任意喂养(AL)同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强。
作者:吴晓玉;王凤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内皮素(Endorthelin ET)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生物活性肽,主要分布于心血管系统。是体内强的缩血管物质,是去甲肾上腺素的数十倍,而以冠状动脉对ET为敏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浆ET含量进行测定,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ET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
作者:刘彤梅;付宏娟;林淑娟;张凤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颧骨(弓)容易遭受外伤而发生骨折。骨折后出现面部凹陷畸型、功能障碍、面部结构失调,因此要求精确的复位固定。1995年以来,我科对5例眶-上颌-颧骨骨折患者采用经头皮冠状切口进路整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刘宗玲;邢有利;张双全 刊期: 2000年第08期
老年性心绞痛发作时的疼痛部位有时不在胸前区,而有其它几种特殊表现形式,应引起高度重视。1 临床资料 42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51~60岁28例,61~70岁11例;70岁以上3例。2 老年性心绞痛特殊表现形式2.1 头痛 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的跳痛,且伴有头晕感,一般在劳动时发生,休息3~5min左右可缓解。2.2 牙痛 牙床的一侧或双侧痛,以左侧为多,查不出具体的病,与酸刺激无关,用止痛药无效。2.3 下颌关节痛 可出现下颌关节放射性疼痛,口腔科检查无异常。2.4 颈部痛 表现为颈部的一侧或双侧跳痛或窜痛,多伴有精神紧张,心情烦躁,不想说话。2.5 咽喉疼痛 表现为咽部或喉部疼痛,可沿食道、气管向下放射,伴有窒息感觉,检查咽喉无红肿,上消化道钡透无异常。2.6 耳痛 少数病人可表现为单侧耳痛,多伴有胸闷心悸,血压升高。2.7 面颊部疼痛 少数心绞痛患者表现为面颊部疼痛,多有精神紧张和心前区不适。2.8 肩痛 左肩及左上壁内侧阵发性酸痛,已排除颈椎病与肩周炎。2.9 上腹部疼痛 可出现上腹部或剑突下及右上腹部疼痛。
作者:叶莉莉;庄文兰;叶旭晨;杨晶 刊期: 2000年第08期
临床上为保证躁动病人及全麻术后病人的安全,保证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常使用肢体固定带,以往习惯使用捆绑式固定带,易损伤躁动病员的肢体,影响血液循环,使输液不能顺利进行。为此,自制了可调式肢体固定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尹凤云;邵阳;苏义文;崔广平;李艳丽 刊期: 200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