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琳;梁晓晖;张月群;龚燕青
目的:分析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血气指标、GCS评分、无创正压通气时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症状缓解率(96.67%)高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70.00%),两组相比,P<0.05;且观察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显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73.33%),两组相比,P<0.05.结论:针对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实施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的价值较高.
作者:邹志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所收治抑郁症住院患者98例,按照是否接受共情护理将其分为观察组(共情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并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QLQC3-30)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其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其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6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利于改善此类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本文将针对应用益生菌预防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价值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消化科92例需肠内营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鼻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益生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预防相关性腹泻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泻、菌群失调、实现目标供给量时间、营养支持时间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44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38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95.65% 显著高于对照组82.6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消化科需要肠内营养患者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生菌,能够有效预防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症状,降低腹泻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初筛中实施高危型HPV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本地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妇女1000例为实验组,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其均接受高危型HPV检测,若检测的结果为阳性,则进一步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同时选取1000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妇女为对照组,其同时接受高危型HPV检测和TCT检测,对2组检测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组筛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为86.54%,特异度为86.44%,准确率为86.50%,阳性预测值为90.07%,阴性预测值为81.88%.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实施高危型HPV检测,可以为其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意义重大.
作者:毛毅影;钟继生;梁罕超;杨桂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手术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 ~2017年10月我院行疝气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组(异丙酚静脉麻醉,30例)和B组(七氟烷吸入麻醉,30例),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前(T0)、麻醉诱导时(T1)、插管时(T2)、插管1min(T3)、术毕时(T4)、拔管时(T5)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麻醉诱导期、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在各个时间节点SBP、DB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T1、T2、T3、T4、T5时间节点HR水平均高于T0时间节点,B组患儿T1时间节点HR水平均低于T0、T2、T3、T4、T5时间节点,A组患儿在T1、T2、T3、T4、T5时间节点HR水平均高于B组(P<0.05).A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期、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疝气修补术中应用均有显著效果,但异丙酚麻醉对患儿心率水平影响较明显,七氟烷麻醉可增加患儿躁动发生率.
作者:廖益永;黄典;高晓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六A原则在助产士团队品格塑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定样本连续调查法选取中山市三级甲等中医院助产士团队28人进行六A课程培训,培训按照六个原则先后顺序进行,培训前后使用团队品德量表对培训效果进行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K-S检验、Cronbach'sα 系数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培训前后调查得分差异显著(P<0.050).其中乐观、信任、正直3个维度培训前后得分差异显著(P<0.050).结论:六A原则培训课程对改善助产士团队的品格有效果.
作者:章琳;梁晓晖;张月群;龚燕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吡格列酮与格列美脲治疗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对BMI(体重指数)、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2月 ~2017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8例,以用药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MI指数、血糖指标变化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12周后BMI指数、2hPG、FPG、HbAlc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吡格列酮与格列美脲治疗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能降低BMI指数,改善生活质量,可推广.
作者:任启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阴道分娩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本院阴道分娩产妇511例,其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者15例(观察组),未发生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者496例(对照组),收集两组受检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高龄产妇率、妊娠次数及流产次数、妊娠合并症发生率(糖尿病、高血压)、分娩心理过于紧张、第三产程超过15min发生率、胎儿性别、产妇贫血患病率及母婴早接触吸吮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产妇、妊娠次数及流产次数、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分娩心理过于紧张、第三产程时间、胎儿性别、产妇贫血及母婴早接触吸吮等情况发生率与阴道分娩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关,建议采取加大相应医学知识及自我保健常识宣传力度,尽可能治疗合并症,持续监测传承产程等,有助于尽快缓解临床表现,改善症状及体征.
作者:班迎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2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枸橼酸铋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时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用药时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病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4/100),低于对照组的25.00%(2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枸橼酸铋钾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方式用于胃溃疡患者,可有效缩短其溃疡及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临床用药安全且可靠.
作者:郭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对于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疑似早期异位妊娠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经阴道三维超声与断层超声显像技术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作为A组,患者并接受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以其结果为B组,以病理结果与患者定期随访资料作为C组,以评估经阴道三维超声与断层超声显像技术结合应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者中的价值.结果:探究显示,(1)在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中经证实有90例确诊早期异位妊娠,另6例不存在早期异位妊娠,A组确诊患病人数且与C组一致人数有85例,确诊未患病人数与C组一致人数有4例,B组确诊患病人数且与C组一致人数有79例,确诊未患病人数与C组一致人数有2例,组之间存在差异;(2)A组对于异位妊娠的边界、内部回声结构、与周围邻近结构的位置关系以及卵黄囊的显示情况均优于B组,两组有明显区别,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怀疑存在早期异位妊娠的患者,推荐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与断层超声显像技术结合的检查手段,其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异位妊娠病灶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郑秋霞;林炳钦;张逸仲;李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甲钴胺联合尼莫地平对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CSVCI)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CSVCI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1年时,两组患者血清标志物[同型半胱氨酸(Hcy)、β 淀粉样蛋白1-40(Aβ1-40)]、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变化,分析治疗3个月内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后1年时,两组患者Hcy、Aβ1-40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时,两组患者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内,两组患者各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尼莫地平对CSVCI患者近远期疗效均较为理想,有助于疾病预后转归.
作者:冯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易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为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超声诊断观察,术后经病理学检验,分析其误诊的原因.结果:本组40例经超声诊断检查及病理结果对比,40例患者检出33例,检出率82.50%;另外,误诊患者7例,误诊率为17.50%.结合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差异来看,7例患者误诊主要是受到患者结石、胆囊炎合并结石等干扰,导致影像学病理分析判断出现偏差.结论:超声诊断与病理分析用于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前期检查,总体效果较良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操作方便.但是,仍存在一定的误差,精准率欠缺.故此,今后应加强超声医师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认知.
作者:海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小儿肺炎患儿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诊治的120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盲法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布地奈德组,各组患儿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对症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布地奈德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条件上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布地奈德组的临床症状(气喘、肺部湿啰音、咳嗽、肺部鸣音)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烦躁、胸闷、气闭)发生情况,布地奈德组更优.运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差异,其差异显著(P<0.05).另外,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亦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肺炎,采用常规治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文射;王科峰;黄智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190例患者为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9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预防性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ICU患者提供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进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减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作者:陈昌芹;吴艺;张洪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扶他林肠溶片和布洛芬片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VEGF及TNF-α 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 ~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风湿科门诊就医的1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口服药物种类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人,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片,实验组给予扶他林肠溶片.以5周为一个疗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血清VEGF及TNF-α 定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他林肠溶片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降低血清VEGF及TNF-α 水平明显,缓解炎症反应明显优于布洛芬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伟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临床特点,评价早期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70高血压脑出血伴急性期血肿扩大患者临床资料,按照1:1的分配比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组实施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方案,计算血肿清除率,并评价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平均血肿清除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Ⅳ ~ Ⅴ级4例,占比11.43%;对照组Ⅳ ~ Ⅴ级11例,占比31.43%,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x2=4.158,P=0.04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容易诱发急性血肿扩大,早期复查确诊并进行显微外科手术,能较彻底地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神经功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刘辉;王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进行阴道试产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118例瘢痕子宫的患者进行研究,选择时间段为2017年2月 ~2018年2月,将所有患者以平均分类的方法分为两组研究,对照组实施重复剖宫产分娩,研究组则进行阴道试产,对其再次分娩的出血量、分娩时间、不良反应发生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分娩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对比对照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的患者完全可以进行阴道分娩,但应严格掌握阴道的分娩指征,对产程进行严密监测,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因此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可行.
作者:张金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联合检测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肌红蛋白(Myo)及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非AMI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hs-cTnT、Myo及NT-ProBNP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hs-cTnT、Myo及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hs-cTnT、Myo及NT-proBNP三项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hs-cTnT、Myo及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早期联合检测上述三项指标有助于AMI的临床诊断,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黄文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 ~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西医常规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5天,检查并比较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CRP和ESR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RP和ES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RP和ES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咳嗽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快速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洁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D预防早产儿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早产儿,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低剂量维生素D治疗(400IU/d),观察组则给予高剂量维生素D治疗(800IU/d),比较两组早产儿治疗后佝偻病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有效追赶成长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佝偻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含量、有效追赶成长率、血钙含量25(OH)D含量、骨钙素较对照组,均明显偏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给予高剂量维生素D,能有效预防佝偻病发生,且不会造成并发症的增加.
作者:徐惠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