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伟英
目的:分析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应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本院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干预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干预组实施小切口开窗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疼痛程度.结果:治疗有效率对比显示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对比显示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小切口开窗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邹庆宝;谭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急救治疗的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预见组44例和循证组44例),循证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服务,预见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出血次数和止血时间与预见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与预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具有明显效果,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
作者:孙燕;周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因生物膜面膜联合LED红黄光照射治疗面部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门诊面部皮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mg,1次/日,口服,局部生理盐水湿敷每周1次,红蓝光治疗,外用保湿霜,共3次;治疗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mg,1次/日,口服,局部复因生物膜面膜冷敷每周1次,并行红黄光交替照射1次/周,外用保湿霜,共3次,治疗3周后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81.66%,复发率分别为3.33%、1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因生物膜面膜联合LED红黄光在面部皮炎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减轻皮损程度,愈后不易复发,更受患者欢迎与认可,在临床皮肤病的治疗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仁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ASCO分型和TOAST的差异.方法:连续采集237例缺血性卒中临床资料,根据两种分型标准进行分型,然后对各种分型构成比及两者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ASCO-1分型增加大动脉硬化型性比例,降低小血管性及病因不明型的比例;一致性方面:TOAST/ASCO-1特定病因型高,K=1,心源性栓塞次之,K=0.96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仍有较好一致性,K=0.50.结论:TOAST分型与ASCO分型一致性高,ASCO分型提高大动脉硬化型比例,降低不明原因型比例,ASCO分型较TOAST分型病因诊断更为全面.
作者:黄渊炳;陈石伙;庄伟雄;龙小武;吴志林;梁允强;陈燕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0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8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43例和腹腔镜组43例),开腹组患者予以开腹结合经肛门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全系膜切除结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并比较两种手术术式的治疗情况.结果:腹腔组患者其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据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以及预后生活质量高等特点,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王洪保;黄美近;何玉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女性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48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进行治疗;实验组在给予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尿流率、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膀胱压大容量和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大尿流率、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膀胱压大容量接近,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大尿流率、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膀胱压大容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女性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排尿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严雪文;廖艳婷;尚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对胰腺炎患者采用静脉点滴及微量输液泵应用奥曲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胰腺炎患者84例,均采用奥曲肽治疗,随机分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静脉点滴用药方式,观察组采用微量输液泵用药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92.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量输液泵相较于静脉点滴奥曲肽方式治疗胰腺炎更快改善临床症状,更具推广价值.
作者:孙文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临床血液验证标准分析过程当中对血液检测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健康体检者的200份血液标本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临床血液检测标本在分析过程当中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过程当中,血液的溶血标本、送检时间、抗凝剂和血液比例以及血液标本的保存等都会对血液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结论:为有效地提升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严格的对血液标本在检验分析过程当中的误差进行控制,避免出现不合格标本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
作者:闫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脂肪乳生产过程中对其粒径和有关物质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生产工艺中的均质压力和均质次数为影响因素,以乳粒的分布为响应指标,考察其对乳粒的影响;以加热温度和时间为影响因素,以甲氧基苯胺值为响应指标,考察其对有关物质的影响.结果:随着均质压力和均质次数的增加,粒径>1μm的乳粒减少且分布集中;加热时间的延长及加热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有关物质增加,且随其初始含量的提高而相应增加.结论:确定了脂肪乳的优制备工艺,即均质压力为5×104~6×104KPa,均质次数为6次,加热时间小于4h,加热温度不超过65℃,同时应控制原料大豆油中有关物质的初始值.
作者:程明科;杨秀秀;黄之英;翟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影响出院后早期早产儿体格追赶与智力追赶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04月-2016年10月收治,胎龄在30-34周之间的1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出生时是其母否存在妊娠期合并疾病、是否强化喂养以及进行抚触和被动操时间的长短分为A、B、C三组,分别对早产儿进行较长时间随访,分析上述三者对早产儿体格追赶和智力追赶的影响.结果:至纠正胎龄6个月,强化喂养组、较多进行抚触和被动操组患者的头围、身高、体重及MDI、PDI指数均显著高于非强化喂养组及较少进行抚触和被动操组(P<0.05).结论:适度加强早期早产儿营养喂养以及抚触和被动操运动时长,是提升早产儿身高、体重、头围及智力追赶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早产儿带养中应予以重视,以期完成较好的追赶生长.
作者:屈小莉;张诗;方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4月的输血患者,共涉及到20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常规的输血技术进行输血,观察组患者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进行输血.对两组患者的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发热患者1例,过敏患者1例,无蛋白尿患者,对照组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分别为4例、3例、3例,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临床上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为患者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进行输血,可有效地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在输血过程当中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输血治疗,具有推广性的价值.
作者:王振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再学习疗法结合应用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康复训练为对照组康复训练模式,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再学习疗法,对比两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BBS、FMA、MBI、MWS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并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与运动再学习疗法能够促使其下肢运动功能更好更快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邓瑞燕;罗仕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并分析.方法:纳入于我院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168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n=84)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84).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两组干预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内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率,缓解患者高压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CT与彩超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设定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7例.其中CT组患者为单号患者,进行CT扫描诊断,彩超组患者则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比价两组患者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检出率.结果:CT组患者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为80.85%,显著高于彩超组的61.70%;CT组患者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检出率为34.04%,显著低于彩超组的57.45%(P<0.05).结论:CT与彩超对于急性胰腺炎的的诊断效果均较好,但各有所长:CT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彩超组,但彩超组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显著大于CT组,在临床实践中,应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大程度的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血清CEA、AFP、CA199和CA125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血清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本院健康检查的健康人血清2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两组的CEA、AFP、CA199和CA125的含量,比较单项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于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的CEA、AFP、CA199和CA125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单一检测的准确性比联合检测的要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血清CEA、AFP、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的正确性,可以在今后胃癌患者的筛查检测过程中应用.
作者:吴莉莉;唐劲松;邱彩玲;周正维;郭健;李晓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达标治疗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7月我院13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9例观察组和69例对照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达标率和两组的相关因素指标.结果:观察组达标率为52.17%,对照组达标率为30.43%.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观察组的SJC28、TJC28、VAS评分、Pt-GA、HAQ、PGA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率仍较低,且与SJC28、TJC28、VAS评分、Pt-GA、HAQ、PGA等因素相关.
作者:余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手术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胰腺癌患者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2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改良组患者则需要接受门静脉或者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并发症与术后一年的生存率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术后一年的生存率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胰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患者接受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手术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郭利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地特胰岛素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4)与实验组(n=44).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其中参照组给予优泌林70/30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应用沙格列汀+地特胰岛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临床指标、临床治疗达标率以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达标率明显较参照组高,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参照组少,P<0.05.结论:针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沙格列汀+地特胰岛素进行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指标,降低血糖水平,并有效减少低血糖.
作者:李志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诊断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的分类以及钙化指标上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中试验组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CS组,n=35)以及稳定性心绞痛组(SA组,n=25),对照组为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n=15),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以X线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不同类型冠心病不同斑块的分类情况、钙化斑块性质、冠状动脉狭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结果表明,ACS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90.11%和93.24%;SA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89.82%和90.41%;ACS组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69%和94.11%;SA组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15%和93.65%;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造影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以及稳定性心绞痛组的诊断中ACS组轻中度钙化显著高于SA组,重度钙化显著低于SA组(P<0.05);轻中度钙化以及严重钙化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对未发生钙化的各项诊断指标均较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造影在对ACS组以及SA组的诊断中对软斑块以及中间斑块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较高,对硬斑块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较低.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较为准确的鉴别不同类型冠心病中冠脉斑块的分类以及量化钙化指标,可以作为医疗机构筛选以及初步诊断不同类型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冯家义;余裕珍;江广明;徐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欣母沛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79例存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倾向的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分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胎儿成功分娩出宫时采纳缩宫素治疗,研究组胎儿成功分娩出宫时采纳欣母沛治疗.比较出血情况、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比较,研究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胎儿成功分娩出宫时予以欣母沛可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作者:贾玲玲;刘素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