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义;余裕珍;江广明;徐强
目的:总结老年肺癌与中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到2017年3月期间确诊并收治治疗的98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以年龄作为分组标准分为老年肺癌组(60-80岁,63例)以及中青年肺癌组(18-59岁,35例).对两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中青年肺癌患者的X线诊断表现、发病后首要症状表现、确诊方法所占比例、病理分型情况.结果:两组肺癌患者首发症状对比,仅胸痛症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首发症状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X线诊断主要表现对比,仅肺不张以及团块影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首发症状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确诊方法所占比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病理分型结果对比,组间鳞癌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病理分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老年肺癌患者在症状表现方面无明显典型性,所以易发生误诊、漏诊等问题,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要求医师综合多类检查方式、患者症状表现尽早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志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血压及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分娩方式、早产结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产前合并症、产后合并症发生率为7.5%和1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及早识别胎盘早剥、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率
作者:池敏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急救治疗的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预见组44例和循证组44例),循证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服务,预见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出血次数和止血时间与预见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与预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具有明显效果,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
作者:孙燕;周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甲状腺瘤患者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切除甲状腺瘤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甲乳外科2013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50),其中切口血肿2例,切口感染2例,声音嘶哑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切口美容评分、VAS评分(术后6h、12h)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瘤患者行小切口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切口长度小、住院时间短、美观、并发症少、疼痛程度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姚良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对比分别采用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瘤过程所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就诊的16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对照组(传统甲状腺手术)、观察组(小切口手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直径、切口长度、术后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声音嘶哑、呼吸困难、颈部紧缩感、切皮下结节、颈部不适、吞咽不灵活、颈前区疼痛、切口感染、切口粘连、低钙抽搐).结果:予以两种处理方案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切口长度明显较小;观察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人数比例较对照组,明显较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小切口手术效果较传统甲状腺手术好,切口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有益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宋利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8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6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出血性休克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与措施.结果:通过观察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临床原因包括:产道损伤、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障碍,休克的发生率与出血量呈正相关,出血量>3500~8000 ml患者中出现休克6例(100.0%),出血量>1800~3500ml患者出现休克11例(64.71%),出血量>1150~1800ml患者中出现休克13例(46.43%).结论: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临床原因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障碍.依据患者的出血量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显著降低产妇病死率,值得临床大量推广应用.
作者:何雪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行PCI治疗的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92例,根据HbA1c水平不同分为HbA1c<6.5%组(41例)和HbA1c≥6.5%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炎症因子、血脂水平,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NYHA分级、合并症及病变血管数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CPR、TNF-α、IL-6及TC、TG、LDL-C、HDL-C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2个月、24个月HbA1c≥6.5%组MACE发生率为29.41%、49.02%,HbA1c<6.5%组MACE发生率为12.19%、26.8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59,4.699,P<0.05);对HbA1c≥6.5%引起MACE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6.5%是引起糖尿病伴冠心病管着PCI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9.277,P<0.05).结论:HbA1c≥6.5%是导致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控制HbA1c水平能够有效降低PCI术后MACE的发生率.
作者:何卫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的人员130例,其中65例疑似患者作为研究组,65例为体检健康的人员作为参照组.对两组人员采用血红蛋白电泳测试,观察两组人员的电泳阳性率,对比他们血红蛋白的异常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率为63.08%较参照组的23.08%高,P<0.05;α型地中海贫血、β型地中海贫血、参照组三组人员的血红蛋白异常情况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薛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在子痫前期孕妇中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79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病情的不同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同时选取同期至我院进行建册规律产检的正常孕妇43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PT、APTT、TT、FIB和血小板参数PLT、PDW、MPV、PCT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子痫轻度组、重度组孕妇的凝血指标PT、APTT明显减小,FIB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子痫轻度和重度组孕妇的血小板参数MPV、PDW值均明显升高,子痫重度组孕妇的PLT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痫轻度组相比,子痫重度组孕妇的PLT值明显降低,MPV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水平会发生异常,连续地对此两项数据进行监测对者疾病的预测、治疗和病情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琼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GeneXpert MTB/RIF Assay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对利福平的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痰涂片阳性或者痰涂片阴性而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肺结核患者的晨痰液标本128份,分别进行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比例法体外药敏试验和Xpert检测法检测,然后对这三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罗氏固体培养法相比较,89例痰涂片阳性标本用Xpert法检测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50.0%,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3,P=0.250);而39例痰涂片阴性标本用Xpert法检测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100.0%,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00,P=1.000).与比例法体外药敏试验作比较,Xpert检测法对99例罗氏固体培养阳性的标本检测出RIF耐药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8.8%,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00,P=1.000).结论:Xpert检测法的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株的快速鉴定和筛查,临床上对结核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作者:黄英河;匡玉宝;梁海东;黄旭良;冯碧渚;陈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挑选腹泻患儿100例,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行传统护理方案,而乙组则在甲组的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对患儿进行护理,对护理前后两组患儿腹泻次数、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及费用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接受护理前两组患儿每日腹泻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患儿每日腹泻次数均明显下降,且乙组腹泻次数下降值更为明显(P<0.05),乙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5.07天,明显低于甲组,而在住院费用方面,乙组平均费用明显低于甲组,且乙组护理总满意度也高于甲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同时减少了住院天数及费用,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且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显著优于传统护理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欧梦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与开放性手术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共18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1例和开放性手术组12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安全性.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低于开放性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1天C反应蛋白低于开放性手术组,P<0.05,术后2天、3天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小儿腹股沟疝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出血、复发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效果相似,但对于隐匿疝的诊治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毅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家庭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挑选在家里进行护理的患者50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家庭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临终关怀,家庭护理前和护理后两个月,根据《疼痛分级量表》来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来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来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疼痛、焦虑程度、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于临终的病人以临终关怀的方法结合精心护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临终患者的苦难,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丹;官苏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法,实验组患者实行间接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修复后12个月,实验组患者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有3例缺陷(主要为边缘着色,边缘完整性破坏),1例失败(为折裂);对照组中有10例缺陷(主要为边缘着色,边缘完整性破坏及磨损,邻接不良),5例失败(其中3例继发龋,2例折裂).实验组患者嵌体填充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面积牙体缺损实行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术,能更好的弥补传统树脂直接填充缺点,保证了牙体缺损外形恢复、耐磨性以及密合程度、咬合等优势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操小马;刘瑜;徐晓华;周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60例压疮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水胶体敷料加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以常规压疮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护理措施总有效率为73.3%.比对显示观察组护理措施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措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胶体敷料在压疮临床护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促进压疮病症的康复,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赵蓓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08年8月到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80例PNS患者,对照组40例单用泼尼龙,研究组40例联用甲泼尼龙、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组间比较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就疗效而言,研究组为90%,对照组为5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肾功能指标、血压和血脂等生化指标而言,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率研究组10%、对照组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NS患者的治疗中,联用甲泼尼龙、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可以取得比单用甲泼尼龙更加显著的疗效.
作者:罗庆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地特胰岛素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4)与实验组(n=44).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其中参照组给予优泌林70/30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应用沙格列汀+地特胰岛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临床指标、临床治疗达标率以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达标率明显较参照组高,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参照组少,P<0.05.结论:针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沙格列汀+地特胰岛素进行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指标,降低血糖水平,并有效减少低血糖.
作者:李志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肛裂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肛裂手术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术后疼痛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天、3天、5天、7天疼痛评分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肛裂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陈彩球;万贵章;许昭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再学习疗法结合应用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康复训练为对照组康复训练模式,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再学习疗法,对比两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BBS、FMA、MBI、MWS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并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与运动再学习疗法能够促使其下肢运动功能更好更快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邓瑞燕;罗仕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采用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孕妇55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二组,用石蕊pH试纸、IGFBP-1试纸,分别检测胎膜早破、非胎膜早破孕妇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分析.结果:IGFBP-1所诊断胎膜的早破特异性以及敏感度比pH试纸的诊断特异性以及敏感度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用IGFBP-1检测阴道分泌物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胎膜早破的发生,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