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红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肛门坠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的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术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肛门坠胀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肛门坠胀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且负性心理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PPH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患者术后护理及治疗依从性提升,肛门坠胀得到明显缓解,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徐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肿瘤标志物CA125和CEA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同一时间来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4例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对二组研究对象的CA125和CEA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A125和C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分期患者的CA125和CEA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断,需要采用CA125和CEA联合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该诊断方式适合推广使用.
作者:林海山;吴坚洪;魏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的过程中,应用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估其不良反应,为临床儿科上呼吸道疾病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对比患儿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儿采用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的咳嗽症状及视觉模拟积分的改善情况及各项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咳嗽、咽痒、气喘消失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的过程中,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咳嗽、气喘的消失时间,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并改善咳嗽症状积分,应广泛推广.
作者:潘娜;崔亚琦;焦黎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肝肾功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诊治的肺炎患者共120例,重症肺炎和普通肺炎均为60例,比较两组相关指标.重症肺炎组按照血氧分压的分为重度缺氧组、中度缺氧组和轻度缺氧组,比较三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重症肺炎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重症肺炎组患者随着缺氧程度的增加,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肝肾功能水平升高.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实施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肝肾功能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小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诊断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的分类以及钙化指标上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中试验组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CS组,n=35)以及稳定性心绞痛组(SA组,n=25),对照组为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n=15),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以X线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不同类型冠心病不同斑块的分类情况、钙化斑块性质、冠状动脉狭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结果表明,ACS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90.11%和93.24%;SA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89.82%和90.41%;ACS组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69%和94.11%;SA组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15%和93.65%;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造影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以及稳定性心绞痛组的诊断中ACS组轻中度钙化显著高于SA组,重度钙化显著低于SA组(P<0.05);轻中度钙化以及严重钙化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对未发生钙化的各项诊断指标均较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造影在对ACS组以及SA组的诊断中对软斑块以及中间斑块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较高,对硬斑块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较低.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较为准确的鉴别不同类型冠心病中冠脉斑块的分类以及量化钙化指标,可以作为医疗机构筛选以及初步诊断不同类型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冯家义;余裕珍;江广明;徐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后恢复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行鼻内镜下开放术后5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均等、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两组,每组27例.予以常规组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其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常规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行为水平情况均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率和并发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而且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冯燕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急救治疗的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预见组44例和循证组44例),循证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服务,预见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出血次数和止血时间与预见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与预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具有明显效果,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
作者:孙燕;周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群体血糖血脂指标检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78例老年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同期我院678例非老年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作为非老年群体组.观察和比较两组健康体检者高血糖、高血脂发病率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群血糖、血脂水平情况;结果:678例老年健康体检者,高血糖293例(43.2%),高血脂374例(55.2%),678例非老年健康体检者中,其中高血糖79例(11.7%),高血脂152例(22.4%).老年健康体检者高血糖、高血脂发病率为43.2%、55.2%高于非老年健康体检者11.7%、22.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80~90岁、70~80岁老年健康体检者FPG、TG、TC水平显著高于60~70岁老年健康体检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FPG、TG、TC水平也逐渐增高,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群血糖、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越大,病情也越严重,可给予血脂、血糖异常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预防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吴风华;钟景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便携式纤支镜对脑卒中并发吸入性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实行纤支镜肺泡灌洗组(41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3天后比较两组氧合指数(OI)、降钙素原(PCT)指标,治疗10天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天后,灌洗组OI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PCT灌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10天后,灌洗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23.678,P<0.05).结论:早期实行纤支镜肺泡灌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吸入性肺炎的预后.
作者:郑敏辉;林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76例轻中度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38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指标、临床治疗有效率、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轻中度痔疮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RPH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又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使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简称甲强龙)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又分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2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而1组使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2组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对比3组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效果比对照组优越,P<0.01;而观察1、2组之间有效率与消失咳嗽时间比,P>0.05,但和其他指标对比,观察2组效果较好,P<0.01.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使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旋玲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行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肝硬化患者设为病例组,于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显示健康的人群中选择55例设为健康组,两组均行血小板检验,比较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病例组PLT明显较健康组低,MPV、PDW、PT明显较健康组高(P<0.05);病例组组内比对,出血患者PLT明显较未出血患者低,MPV、PDW、PT明显较未出血患者高(P<0.05).结论:血小板检验可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伤与出血情况进行反映,为肝硬化的诊断与病情判断提供可靠性参考.
作者:宫艳艳;郝鹏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积极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放化疗治疗的9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一类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护理这一前提之下予以包含病症相关教育、疏松心理方面的干预、睡眠护理在内的积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组内和组间身心情况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经过护理过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放化疗鼻咽癌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菊红;彭伟芳;马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手术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胰腺癌患者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2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改良组患者则需要接受门静脉或者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并发症与术后一年的生存率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术后一年的生存率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胰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患者接受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手术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郭利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8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6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出血性休克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与措施.结果:通过观察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临床原因包括:产道损伤、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障碍,休克的发生率与出血量呈正相关,出血量>3500~8000 ml患者中出现休克6例(100.0%),出血量>1800~3500ml患者出现休克11例(64.71%),出血量>1150~1800ml患者中出现休克13例(46.43%).结论: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临床原因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障碍.依据患者的出血量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显著降低产妇病死率,值得临床大量推广应用.
作者:何雪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抽血时应激表现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90例静脉抽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抽血前30min、抽血完成后30min及抽血结束后2h心率、血压及疼痛感波动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抽血成功率、患儿啼哭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抽血完成30min和2h后心率、血压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抽血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分别为86.67%、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静脉抽血患儿有助于控制心率、血压波动,缓解疼痛感,提高一次抽血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关雪丽;邓志文;刘广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欣母沛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79例存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倾向的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分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胎儿成功分娩出宫时采纳缩宫素治疗,研究组胎儿成功分娩出宫时采纳欣母沛治疗.比较出血情况、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比较,研究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胎儿成功分娩出宫时予以欣母沛可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作者:贾玲玲;刘素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对冠心病(CHD)患者心肌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月1日~2017年5月1日本院收治的12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川芎嗪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生化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栓素β2(TXβ2)]、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大血小板聚集率]及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与心肌灌注(TMPG)分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O、VEGF水平显著较高,TXβ2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较低(P<0.05);再次行CAG检查患者中,观察组TIMI分级为Ⅱ级和Ⅲ级及TMPG分级为Ⅱ级和Ⅲ级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TIMI分级为0级和Ⅰ级及TMPG分级为0级和Ⅰ级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CHD,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微循环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紊乱,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产生风险,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石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ASCO分型和TOAST的差异.方法:连续采集237例缺血性卒中临床资料,根据两种分型标准进行分型,然后对各种分型构成比及两者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ASCO-1分型增加大动脉硬化型性比例,降低小血管性及病因不明型的比例;一致性方面:TOAST/ASCO-1特定病因型高,K=1,心源性栓塞次之,K=0.96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仍有较好一致性,K=0.50.结论:TOAST分型与ASCO分型一致性高,ASCO分型提高大动脉硬化型比例,降低不明原因型比例,ASCO分型较TOAST分型病因诊断更为全面.
作者:黄渊炳;陈石伙;庄伟雄;龙小武;吴志林;梁允强;陈燕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患者50例(50眼),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分别观察、记录并分析治疗后7天与14天两组患者的角膜炎愈合、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第7天总有效率19/25(76%)以及14天总有效率分别为24/25(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第7天总有效率11/25(44%)及14天总有效率14/25(56%)(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0%为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4%,并且观察组患者满意率1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率48%(P<0.05).结论: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其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其患者治疗满意度较高.
作者:沈健;孟祥俊;周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