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康复指导对双侧DAMIS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郑天胜;叶山山;何春耒;高辉

关键词:直接前侧入路, 微创, 髋关节置换, 康复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制定的DAMIS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对DAMIS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速度及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DAMIS完成的30例双侧DAMIS全髋置换病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康复训练;以及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完成的30例双侧DAMIS全髋置换病例作为实验组,给予针对DAMIS THA改良的术后康复指导.调查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以Harris评分评估术前及出院时髋关节功能,并比较两组术后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初次下地时间、开始在助行器帮助下行走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60例病例全部获得随访.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肿胀时间、初次下地时间、初次步行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例数高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的康复指导能使DAMIS THA 患者的康复过程更加安全、更加快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白芥子药组对TAA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白芥子不同配伍方法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8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给予硫代乙酰胺(TAA)造模,连续给药8周后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ALT、AST、AST/ALT、Alb、A/G、T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芥子+黄芪高剂量组、白芥子+莪术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ST降低;白芥子中剂量组、白芥子+黄芪高剂量组、白芥子+黄芪+莪术低剂量组血清Alb水平升高;五种化痰组方对血清A/G、T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各白芥子药组对ALT及AST/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白芥子药组均能改善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其中以白芥子中剂量、白芥子+黄芪高剂量组、白芥子+黄芪+莪术低剂量组效果为优.

    作者:陈涛;常欣峰;尹宝;曹思;郑宝平;黄志华;韩立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扶镜用分体托臂头架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扶镜助手使用自制扶镜用分体托臂头架的腹腔镜手术中使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6月摆放头低足高位的腹腔镜手术共870余例,观察扶镜助手的上臂可支持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对39位扶镜助手、35位主刀医生进行回访调查,所有扶镜助手均感满意,总满意度为98.87%;平均上臂可支持时间为152 min.结论:腹腔镜手术中扶镜助手使用扶镜用分体托手头架提高了扶镜助手上臂可支持时间,医生满意度高.

    作者:郭美云;蔡云霞;谢美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个体化术前护理访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术前护理访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为提高全麻患者安全护理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20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拟行全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术前1天均行常规访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个体化术前护理访视.结果: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37,P=0.000;t=13.094,P=0.000),试验组的VAS评分等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1,P=0.018);试验组92例未发生躁动,8例发生躁动,躁动发生率为8.00%,对照组82例未发生躁动,18例发生躁动,躁动发生率为18.00%,试验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421,P=0.036).结论:个体化术前护理访视可有效减少妇科腹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平稳、安全地度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凌笑琼;吴秀红;陈东兰;周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肾性贫血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血液透析滤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对于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方法,治疗疗程6个月,每月行6次血液透析+3次血液透析滤过,每次治疗4小时;对照组采用的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治疗疗程6个月,每月血液透析治疗9次,每次治疗4小时.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可知,在治疗前后,观察组的 Bun、Cr、PTH 和P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b以及红细胞的比容均出现了上升(P<0.05).观察组的Bun、Cr、PTH 和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b以及红细胞的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肾性贫血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疗效要比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疗效更好.

    作者:卢静;陈懿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预防阴道产钳术后尿储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预防阴道产钳术后尿储留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阴道产钳助产分娩的6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采取对照组同样锻炼方法外,在拔除尿管前3天给予仿生物电刺激技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产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尿储留几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可促进阴道产钳术后产妇自主排尿,对预防尿储留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晏三华;邹敏芸;肖云琴;舒俊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YC的研究进展

    由于MYC转录因子作用广泛,使得myc基因致癌作用的角色变得神秘莫测.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MYC主要通过选择性基因表达扩增从而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并严格控制代谢酶的表达使代谢适合内环境稳态.为了达到生长和增殖的目的,MYC调控细胞获取营养物质而产生ATP、细胞关键组成物质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在癌症中,基因和非基因性的生物学紊乱解除了对MYC正常调控的束缚,细胞从而无限制的生长.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MYC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周逸琳;郑弘毅;刘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体细胞突变对结直肠癌转移方式的影响

    体细胞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初发生在体细胞上,不能遗传给下一代.40%的结直肠癌相关基因会发生体细胞突变,了解体细胞突变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转移方式的关系非常重要,因为体细胞突变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此外,了解具体的转移方式将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结直肠患者的症状,指导临床治疗.在此,我们主要就体细胞中KRAS, BRAF, PIK3CA, NRAS,TP53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转移方式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吴源兵;王祥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TLR9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特点的研究

    目的:探讨TLR9 (Toll-like receptor 9)在小鼠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形成早期过程中及在临床CRC样品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通过予以C57BL/6小鼠腹腔注射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后接以3轮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处理建立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模型,采集肿瘤形成早期 (第14天) 结直肠组织,通过qRT-PCR方法检测TLR9基因在小鼠结肠中的表达.另外,通过Western-blot和qRT-PCR检测26对临床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TLR9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LR9在小鼠结直肠癌形成早期及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结直肠中TLR9低表达可能是CRC的促因之一,TLR9可能具有抑制CRC的发生发展和治疗CRC的潜能.

    作者:何良梅;陈亚运;吴源兵;刘仰斌;张自翔;刘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益生菌预防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因菌群失调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日显突出.AAD的发生不仅对患儿健康造成伤害,且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预防婴幼儿AAD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益生菌可以预防AAD在国内外已达成共识,但益生菌的疗效具有一定的菌株特异性,并非所有的益生菌菌株对婴幼儿AAD的预防都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菌株选择时需要注意.本文主要就益生菌预防AAD的机理,菌种的选择,临床应用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作者:朱云霏;肖小妹;沈小熊;王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恶性胸腔积液(简称MPE)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虽然目前应用细胞学和影像学等方法来诊断MPE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但特异性和敏感性仍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明确诊断MPE及其病因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难题.本文就MPE及其病因的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幸丽花;刘惟优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HPLC测定荆防止痒颗粒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荆防止痒颗粒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以Phenomenex Synergi C18(250 mm×4.6 mm,4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采用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5 min,15%A;15~35 min,15%~35%A,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升麻素苷的进样量在0.049 735 96~1.243 399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43%,RSD=0.59%(n=6);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进样量在0.048 52~1.213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5%,RSD=1.30%(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荆防止痒颗粒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廖宝源;赖佐发;钟国庆;方慧琼;吴晓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援塞内加尔共和国专家组干眼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援塞内加尔共和国专家组干眼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将中国援塞内加尔共和国专家组34例人员中的干眼患者进行病史及症状询问,结合眼部检查,共确诊16例32眼病例.结果:本组中共确诊16例32眼,平均年龄42.5岁,其中年龄≥50岁5例,年龄<50岁的11例,包括混合型干眼3例,蒸发过强型干眼12例,水液缺乏型1例.结论:近年来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在援外人员中干眼的发病率更高,干眼已成为影响援外人员生活质量的一类常见重要眼表疾病.重视援非工作中干眼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详细询问病史、工作生活情况、结合症状以及临床检查,综合考虑可提高诊断水平.去除诱因、结合药物治疗,是干眼防治的重要方法.

    作者:林毅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母女同患白血病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发病机制复杂[1].白血病年发病率约为4/10万[1],绝大多数为散在病例,而在同一个家庭中发生1例以上的白血病,临床少见[2].现将我院母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女患急性髓系白血病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走方;卢致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含氟达拉滨(Fludarabine)的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FLAG标准方案治疗我院收入住院的44例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结果:44例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16例(36.4%)完全缓解,10例(22.7%)部分缓解,18例未缓解,总体缓解率为59.1%;年龄≥45岁及<45岁的患者缓解率分别为30%和67.6%(P=0.033);WT1+-FLT3+-PRAME+与FLT3+-PRAME+患者缓解率分别为54.5%和50%(P=0.821),难治组及复发组的患者缓解率分别为55.6%和64.7%(P=0.548).结论: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有效率高,临床疗效好,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感染,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可以耐受此类不良反应,推荐使用.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随访.

    作者:辛柳燕;雎春芳;钟思思;刘爱飞;李方林;王金霞;陈懿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急性重症胆囊炎的应用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治疗重症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89例符合条件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均行PTGBD,对置管中、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均完成PTGBD,2例出现导管推送困难;3例胆道出血;3例导管脱出;5例导管堵塞;1例随访中出现急性胰腺炎,所有患者均于PTGBD术后1个月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无需中转开腹,无胆管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PTGBD可作为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一种早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施凉潘;苏亦斌;郑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64排CTA心血管后处理技术及心功能测定在法洛四联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64排CTA心血管后处理技术及心功能测定在法洛四联症(TOF)患者术前显示心内外畸形及判断手术指征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术(cardioangiography,CAG)证实的23例TOF患者,同时行超声心动图和64排螺旋CT检查,评价心内外畸形并对照左心功能参数.结果:64排CTA共显示93处心内外畸形,诊断符合率为96.8%(93/96).心功能测定LVDEV (53.2±25.0) mL,LVEF(52.6±13.7)%,与超声心动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CTA心血管后处理技术及心功能测定对TOF患者能够综合、准确地评价心内外畸形和左心功能,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邱兴庭;谢春;刘少强;许红雨;吴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标准手术方法之一,在解除患者痛苦、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近年来,微创手术因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接受,然而对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仍存在争议.本文就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入路及其优缺点予以综述,以期为微创髋关节手术医师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高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肝脏实质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表现与病理分型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实质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45个经CT/MRI、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实质性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征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45个肝实质性肿块中肝癌31个,肝转移癌12个,肝血管瘤82个,肝局灶性结节增生14个,炎性假瘤6个;不同病理类型肿块具有不同的二维和CDFI特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宋建明;刘远飞;游宇光;叶军;陈卫华;卢环;葛贻珑;曾庆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DAMIS手术在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微创髋关节手术(Direct An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DAMIS)在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患者术后早期快速功能康复的意义.方法:2015年2月~2016年10月,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80岁以上高龄无手术禁忌症的单侧股骨颈骨折(平均年龄83.5岁)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为DAMIS手术组(20例),传统手术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两组在切口长度、失血量、住院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主行走力能力,下肢本体感觉上DAMIS手术组要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术后并发症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与传统后外侧髋关节手术相比,采用DAMIS手术对高龄患者进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术后活动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快速康复流程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宁;巴超;殷浩荣;刘睿轩;王文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单侧DAMIS术中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DAMIS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采用DAMIS完成的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中,按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出43例(43髋)术后有股外侧皮神经(LFCN)损伤症状的病例为损伤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50髋)术后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的病例为未损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手术时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以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以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并对两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93例(93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2.5个月(6~44个月),两组手术时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损伤组SF-36总评分(112.14±3.23)分高于损伤组(105.86±3.37)分(P<0.05).本组病例LFCN损伤主要症状包括感觉迟钝(13例,30.2%)、疼痛感(20例,46.5%)、刺痛感(10例,23.3%),症状有自然缓解的29例(67.4%).结论:LFCN损伤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终结果没有影响,但是LFCN损伤症状将降低接受了DAMIS THA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山山;陈震东;何春耒;高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