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桥;叶山山;何春耒;高辉
目的:分析DAMIS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结果,分享DAMIS初期经验.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采用DAMIS完成的连续115例(138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等,并比较单侧DAMIS(单侧组)和同期双侧DAMIS(双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15例(138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1.6个月(12~40个月),其中双髋23例,单髋92例,年龄28~77岁,平均(59.4±8.9)岁.同期双侧DAMIS住院天数(8.2±1.7) d,略高于单侧DAMIS(7.3±1.6) d.所有DAMIS病例中,发现7髋(5.1%)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1髋(0.7%)术中骨折,其他病例未发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术中骨折、深部感染、术后脱位等并发症.结论:DAMIS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学习曲线,但微创优势明显,早期疗效较好,患者能够得到快速恢复.DAMIS同期进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给患者减少两次手术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陈震东;叶山山;徐房添;高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干预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方法:电子检索CBM(1979~2016)、CNKI(1979~2016)、VIP(1989~2016)和WF(1998~2016),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收集相关文献.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原则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75篇随机对照试验.省市级研究机构共有92个(92.0%);有59篇(78.7%)报告了疾病诊断标准;有13篇(17.3%)叙述排除标准;有72篇文献(96.0%)有疗效判定标准;有2篇 (2.7%)研究报告了具体随机方法, 24篇(32.0%)采用半随机方法;描述具体基线统计学资料及其可比性的有58篇(77.3%).纳入试验均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均没有采用盲法,描述样本估算、随访、病例脱落、不良反应等情况.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干预试验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研究者更多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但亦存在不足,有待提高.
作者:李巧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及其对组织摄氧量影响,探讨多因素共同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可能性.方法:随机抽取住院COPD急性加重患者60例,进行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调查,评分高于50分者,同时抽取动脉血、静脉血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存在抑郁状态占23.3%,焦虑状态占25%,组织摄氧量与抑郁状态无相关(r=0.09),与焦虑状态负相关(r=-0.33).结论:焦虑状态与COPD患者的组织摄氧量相关性大,治疗中应关注焦虑,注意调查治疗方案.
作者:高凌云;李丽娜;洪苓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其中之一项或多项的体检者200名,检测其血压、血糖、血脂、血浆LPA含量.随访观察6个月,每月测定血浆LPA、血糖、血脂各一次,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记录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服药情况及治疗效果.以血浆LPA含量2.20 μmol·L-1为正常值的上限,分为LPA升高组与LPA正常组两组,以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要终点事件,以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其它急性血栓性疾病为次要终点事件.以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组,比较两组间血浆LPA含量及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情况.结果: LPA升高组发生主、次要终点事件均高于LPA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LPA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LDL均高于LPA正常组,HDL低于LPA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点事件发生组事件发生前LPA值明显高于无终点事件发生组,其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LDL均显著高于无终点事件发生组,HDL低于无终点事件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压、血糖、血脂等卒中危险因素控制不良时,血浆LPA含量升高.血浆LPA含量越高提示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他急性血栓性疾病的风险越大.健康体检时检测血浆LPA含量有助于积极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作者:章健;黄晓峰;刘页玲;罗江洪;刘南海;田克瑶;朱苏兰;黄旭华;马华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TLR9 (Toll-like receptor 9)在小鼠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形成早期过程中及在临床CRC样品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通过予以C57BL/6小鼠腹腔注射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后接以3轮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处理建立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模型,采集肿瘤形成早期 (第14天) 结直肠组织,通过qRT-PCR方法检测TLR9基因在小鼠结肠中的表达.另外,通过Western-blot和qRT-PCR检测26对临床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TLR9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LR9在小鼠结直肠癌形成早期及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结直肠中TLR9低表达可能是CRC的促因之一,TLR9可能具有抑制CRC的发生发展和治疗CRC的潜能.
作者:何良梅;陈亚运;吴源兵;刘仰斌;张自翔;刘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大叶茜草素干预小鼠air-pouch模型,探讨大叶茜草素对钛颗粒诱导的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抑制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体重25~30 g BALB/c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A组)、颗粒组(B组)、低剂量组(C组)、中剂量组(D组)、高剂量组(E组)、溶液对照组(F组),小鼠air-pouch模型构建成功后,运用大叶茜草素对实验各组进行干预,连续14天后,收集气囊囊壁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RT-PCR及ELISA检测.结果:小鼠都存活至实验结束,大体观察见A组气囊炎症反应轻,B、C、D、E、F组气囊炎症反应较重,其中B、F组重,C、D、E组较弱,且D组较C、E组弱.实验室检测发现,B、F组囊壁炎性细胞密度及TNF-α、IL-1β表达无差异(P>0.05);B、F组囊壁炎性细胞密度及TNF-α、IL-1β表达均较A组明显增加(P<0.05);C、D、E组囊壁炎性细胞密度及TNF-α、IL-1β表达均低于B、F组(P<0.05),其中D组低,且均高于A组(P<0.05).结论:钛颗粒能在小鼠air-pouch模型中造成和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类似的炎症反应,大叶茜草素能有效抑制这种炎症反应,从而为临床运用药物抑制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发生及发展带来新的曙光.
作者:陈金财;曾文添;钟艳春;朱文清;温煦;姬广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含氟达拉滨(Fludarabine)的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FLAG标准方案治疗我院收入住院的44例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结果:44例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16例(36.4%)完全缓解,10例(22.7%)部分缓解,18例未缓解,总体缓解率为59.1%;年龄≥45岁及<45岁的患者缓解率分别为30%和67.6%(P=0.033);WT1+-FLT3+-PRAME+与FLT3+-PRAME+患者缓解率分别为54.5%和50%(P=0.821),难治组及复发组的患者缓解率分别为55.6%和64.7%(P=0.548).结论: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有效率高,临床疗效好,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感染,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可以耐受此类不良反应,推荐使用.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随访.
作者:辛柳燕;雎春芳;钟思思;刘爱飞;李方林;王金霞;陈懿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标准手术方法之一,在解除患者痛苦、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近年来,微创手术因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接受,然而对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仍存在争议.本文就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入路及其优缺点予以综述,以期为微创髋关节手术医师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高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扶镜助手使用自制扶镜用分体托臂头架的腹腔镜手术中使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6月摆放头低足高位的腹腔镜手术共870余例,观察扶镜助手的上臂可支持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对39位扶镜助手、35位主刀医生进行回访调查,所有扶镜助手均感满意,总满意度为98.87%;平均上臂可支持时间为152 min.结论:腹腔镜手术中扶镜助手使用扶镜用分体托手头架提高了扶镜助手上臂可支持时间,医生满意度高.
作者:郭美云;蔡云霞;谢美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一线使用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与一线使用特罗凯靶向治疗对晚期肺腺癌(EGRF突变型)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肺腺癌(ⅢB、Ⅳ期)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57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其中32例选择一线GP化疗,25例选择一线特罗凯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患者的PFS、OS.结果:一线使用GP方案的中位PFS为11个月,一线使用特罗凯的中位PFS为12个月(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线使用GP的中位OS为35个月,一线使用特罗凯的中位OS为34个月(P=0.7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EGFR突变的患者一线选择特罗凯治疗在PFS上优于一线选择GP化疗,但总生存时间无优势.
作者:黎焕君;刘琦;贾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恶性胸腔积液(简称MPE)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虽然目前应用细胞学和影像学等方法来诊断MPE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但特异性和敏感性仍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明确诊断MPE及其病因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难题.本文就MPE及其病因的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幸丽花;刘惟优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从髋关节的应用解剖出发, 重点阐述了DAMIS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为微创髋关节手术医师的培训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黄世桥;叶山山;何春耒;高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内血液在高压作用下穿过主动脉内膜裂隙进入中膜,在内、中膜之间形成血肿,并可沿主动脉纵轴方向继续撕裂内、中膜,导致主动脉内、中膜的大面积分离.主动脉夹层被称为凶险的心血管外科疾病,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群体发病率为0.1%~0.8%,男女比例为2~5∶1,50%患者可死于48 h内,未经干预24 h内死亡率为21%,AD初误诊率、漏诊率高达39%,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使死亡率降低18%~27%[1].
作者:刘祥;许雪梅;朱雪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微创髋关节手术(Direct An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DAMIS)在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患者术后早期快速功能康复的意义.方法:2015年2月~2016年10月,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80岁以上高龄无手术禁忌症的单侧股骨颈骨折(平均年龄83.5岁)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为DAMIS手术组(20例),传统手术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两组在切口长度、失血量、住院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主行走力能力,下肢本体感觉上DAMIS手术组要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术后并发症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与传统后外侧髋关节手术相比,采用DAMIS手术对高龄患者进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术后活动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快速康复流程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宁;巴超;殷浩荣;刘睿轩;王文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侧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应用快速康复的外科理念对采用前侧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DAMIS)85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髋活动良好,无切口感染、髋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前侧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快优康复的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的全过程中,享受有序高效、高质量的诊疗和护理,能有效的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达到快速康复.
作者:艾芳;高辉;何春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估帝视内窥镜在预计有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预计有困难气管插管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3组:帝视组、视频喉镜组、纤支镜组进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插管情况及拔管后咽痛发生情况.结果:一次插管成功率帝视组90%、纤支镜组93%,明显高于视频喉镜组70%(P<0.05);平均插管时间,帝视组为(25.2±10.3) s、视频喉镜组为(32.8±11.5) s,短于纤支镜组(40.1±12.6)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帝视组术后咽痛发生率和纤支镜组大致相等,均低于视频喉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帝视内窥镜在预计有困难气道的患者引导气管插管,使用方便,并发症少,可用于解决困难气道.
作者:钟钦文;潘英芳;谢俊;蔡婷婷;刘金龙;钟茂林;彭道珍;叶军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血液透析滤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对于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方法,治疗疗程6个月,每月行6次血液透析+3次血液透析滤过,每次治疗4小时;对照组采用的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治疗疗程6个月,每月血液透析治疗9次,每次治疗4小时.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可知,在治疗前后,观察组的 Bun、Cr、PTH 和P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b以及红细胞的比容均出现了上升(P<0.05).观察组的Bun、Cr、PTH 和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b以及红细胞的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肾性贫血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疗效要比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疗效更好.
作者:卢静;陈懿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患者,女性6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48岁,5例发生于四肢末端,2例位于胃壁,病程3个月到10余年不等.镜下表现为肿瘤组织中大量薄壁血管,血管周围围绕呈实性、结节状、巢团状或血管外皮瘤样分布的瘤细胞.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大小较一致,胞质透亮或红染,核无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间质可见玻璃样变.免疫组化示瘤细胞SMA、Vimentin阳性,Ki-67 阳性增殖指数<5%.7例术后3~27个月回访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血管球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易误诊,确诊需结合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局部手术完整切除肿物能有效治疗.
作者:张建东;叶晓星;肖海;刘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体细胞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初发生在体细胞上,不能遗传给下一代.40%的结直肠癌相关基因会发生体细胞突变,了解体细胞突变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转移方式的关系非常重要,因为体细胞突变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此外,了解具体的转移方式将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结直肠患者的症状,指导临床治疗.在此,我们主要就体细胞中KRAS, BRAF, PIK3CA, NRAS,TP53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转移方式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吴源兵;王祥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国援塞内加尔共和国专家组干眼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将中国援塞内加尔共和国专家组34例人员中的干眼患者进行病史及症状询问,结合眼部检查,共确诊16例32眼病例.结果:本组中共确诊16例32眼,平均年龄42.5岁,其中年龄≥50岁5例,年龄<50岁的11例,包括混合型干眼3例,蒸发过强型干眼12例,水液缺乏型1例.结论:近年来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在援外人员中干眼的发病率更高,干眼已成为影响援外人员生活质量的一类常见重要眼表疾病.重视援非工作中干眼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详细询问病史、工作生活情况、结合症状以及临床检查,综合考虑可提高诊断水平.去除诱因、结合药物治疗,是干眼防治的重要方法.
作者:林毅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