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0例稽留流产临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莫世盼

关键词:稽留流产, 临床相关因素, 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190例稽留流产临床相关因素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0例(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稽留流产的临床相关资料作为研究组,于同一时段内选取正常19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调查研究导致稽留流产的相关因素.结果:经过分析总结后得出:导致孕妇发生稽留流产的主要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异常孕产史、内分泌异常、妊娠合并内外科疾患、环境因素);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同样包括多个方面(饮酒、吸烟、流产次数、辐射暴露、年龄、取环术停服避孕药、孕前检查).结论:正确分析导致孕妇发生稽留流产的原因,有利于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可降低稽留流产发生率,保证优生优育.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胺碘酮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82例并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41例则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90%)远远高于对照组(52.38%),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39%)明显高于观察组(7.32%),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傅海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珠海市平沙地区妇女对宫颈癌及HPV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珠海市平沙地区妇女对宫颈癌及HPV(高危性人乳头瘤病毒)认知程度.方法:于2016年5月1日至31日在珠海市平沙地区抽取21~ 60岁妇女2298名进行宫颈癌及HPV认知程度问卷调查.采用一对一当场填写,整群抽样的方式.结果:年龄段分组中,21-29岁认知程度> 30-39岁>40-49岁>50-60岁,差异显著(P<0.05);文化程度分组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组的认知程度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颈癌及HPV知识的宣传能有效提高了珠海市平沙地区妇女的认知程度,其中21岁至39岁高中以上妇女对宫颈癌及HPV知识的认知程度较高;而40岁以上初中以下的妇女对宫颈癌及HPV认知程度明显不够,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

    作者:李萍;杨雪慧;潘新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胸痛中心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影响

    目的:探索胸痛中心运作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PCI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以往胸痛中心成立前的急诊模式(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进行急诊PCI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胸痛中心成立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模式进行急诊PCI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从进入急诊室到完成相关治疗的时间,通过两组差异对比分析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胸痛中心途径来院,其急诊分诊时间、检查检验时间、以及通知导管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共26例(86.7%)患者于90分钟内完成球囊扩张,对照组患者中共17例(56.7%)患者于90分钟内完成球囊扩张,观察组DtoB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胸痛中心进行急诊PCI治疗能够大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飞坤;陈燕芳;程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谈科室执行力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医院医护人员在KPI(医院关键业绩指标)考核、JCI(国际联合委员会)认证标准执行力状况,总结科室执行力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2015年5月医院自行设计问卷对160名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统计科室中医护人员执行力状况.结果:经统计,医生和护理人员KPI考核评分分别为(86.5±7.7)、(84.9±6.8),JCI执行力认知评分分别为(59.64±7.3)、(58.3±7.8),执行意愿评分分别为(90.2±7.2)、(87.2±8.6),执行状况评分为(93.1±5.3)、(92.6±5.8),执行影响因素评分为(39.2±10.5)、(41.4±11.8).医护人员的执行力认知及执行意愿仍需进一步提高.结论:科室执行力在医院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临床需不断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对执行力的认知,分析医护人员执行力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升医护人员执行力意愿和执行状况,促进医护人员整体执行力的提升,提高医院整体医护质量.

    作者:彭宇;张晓磊;杨少军;丛闻天;黄宗校;王卜伦;李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腰椎融合术伤口浸润罗哌卡因混合液对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椎旁肌肉中注射局麻药对腰椎融合术术后镇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2例行单节段后路腰椎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则单纯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治疗,试验组接受伤口周围椎旁肌肉及皮下注射罗哌卡因及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进行比较;另外比较术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2、8、12、24、48小时的VAS评分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48 h内阿片类的总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患者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腰椎后路融合术中伤口周围局部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可达到静脉使用镇痛泵一样的镇痛效果,并且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并能明显减少术后镇痛所带来的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作者:鲁尧;林新源;黄瑞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CT、MRI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准确性比较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统计学探讨CT、MRI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对比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统计学结果表明本研究实验60例患者中由CT检查确诊了58例,确诊率为96.67%,经由MRI确诊了59例,确诊率为98.33%,经CT与MRI两个检查法的确诊率为100.00%.CT检查法与MRI检查法的确诊率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与MRI检查法对腰推间盘突出患者的确诊率均较高,无明显差异,二者联合可以进一步提高确诊率,在提高腰推间盘突出患者确诊率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恩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7月的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中,选取58例高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中予以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刘红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癌患者的有效性与术后生活质量探讨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式对其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研究组治疗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其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9.6±6.4)分和(72.8±5.5)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均无复发和转移,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5% (P<0.05).结论:胃癌患者临床治疗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赖奋飞;佘小琛;刘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手术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目的:了解疝气患儿展开小切口手术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研究50例于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因出现疝气而进入本院普通外科的患儿,25例A组术中展开小切口技术,25例B组则展开传统手术方案,术后给予两组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比较.结果:25例A组有效率96.00%(24/25),52例B组为72.00%(18/25),P<0.05;A组病例中有1例(4.0%)出现并发症,同时B组中有7例(28.00%),P< 0.05.结论:当疝气患儿接受手术时,通过展开小切口方案,在提升疗效的同时,可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肖邦;江均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疤痕挛缩患者使用扩张器植入术进行修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疤痕挛缩患者使用扩张器植入术进行修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疤痕挛缩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扩展器植入术进行修复,统计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扩张器植入术在疤痕挛缩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40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85.4±17.2)天.治疗后3月评定疗效,显效32例(80.00%),有效7例(17.50%),无效1例(2.50%),有效率97.50%.4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2例(5.00%)发生感染,1例(2.50%)出血,3例(7.50%)扩张器外露,2例(5.00%)扩张器不满意.结论:疤痕挛缩患者使用扩张器植入术进行修复具有显著疗效和较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黄伟龙;刘玉生;刘小容;陈可琼;高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对照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34/35)、77.1%(27/35),差异显著(P<0.05);两组ADL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徐世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等级,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洼田氏饮水试验等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洼田氏饮水试验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等级,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毋楠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比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HR)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H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的296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48例采用全麻,观察组148例则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用药剂量和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等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4%和6.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樊军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应用丙卡特罗、阿奇霉素进行联合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探讨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应用丙卡特罗、阿奇霉素进行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09月-2016年09月我院收治的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9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n=44)采用红霉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研究组(n=45)采用丙卡特罗与阿奇霉素联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8%、63.63%;且研究组白细胞计数减少量较为显著,研究组住院时间较短,研究组不良反应率4.44%低于常规组的20.45%,两组具可比性(P<0.05).结论:选择丙卡特罗、阿奇霉素进行联合治疗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杜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中诊断价值及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中诊断价值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并在监测同时告知受检者应记录完整动态心电图生活日记,统计心肌缺血检出率、有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及心肌缺血ST改变发作次数、不同性别不同时间段心肌缺血发生次数.结果:108例冠心病患者检出心肌缺血83例,心肌缺血发生率为76.85%.其中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16例,占19.28%,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67例,占80.72%,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83例心肌缺血患者共检出ST段改变369次,16例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发生ST段改变52次,占14.09%;67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ST段改变次数317次,占85.91%;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ST段改变检出率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ST段改变317次,其中6:01~12:00时间段发生次数多,占51.10%,其次为18:01~24:00时间段,占33.12%;显著高于12:01~18:00时间段和24:01~06:00时间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6:01~12:00时间段发生次数显著多于女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能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检出率,并对不同性别心肌缺血患者发生时间、特点进行系统性分析.

    作者:苏楚霞;李淳南;陈炀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在患者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与探讨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在患者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2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29例阻生齿拔除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A组67例,B组62例.A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B组采用传统拔牙技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01%,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1.94%,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是20.90%,B组的不良反应率是77.42%,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创手术拔除患者的阻生齿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以缓解其疼痛感,减轻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关于惠州市妇幼专科医院在护理环节质量管理及防范不良事件的分析

    目的:探究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环节管理方式,总结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于2015年1月开始实行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监控体系,因此将2013年1月3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入院治疗的30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体系建立之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间入院治疗的30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成立PDCA小组对指标进行监控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总结发生原因以及改善措施.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且发生率高的前三项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为给药错误、输液事件以及分娩意外,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以及护理环节管理质量偏低.结论:对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改善,通过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加强护理环节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淑柳;蓝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及经济性探讨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优势,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针对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大出血的治疗措施,选取30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30例采用传统止血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有效控制出血时间、术后24小时出血量及子宫切除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操作简单、花费少、疗效确切、成功率高,可快速控制术中大出血,降低出血量,且能够有效避免子宫切除,值得推荐.

    作者:欧阳正茹;郭琦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Swenson术与Torre术在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上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Swenson术和Torre术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方面的优缺点.方法:将40例先天性巨结肠病人按完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并分别行手术治疗:A组(Swenson术,n=20)和B组(Torre术,n=20),针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中可能出现的输尿管损伤、肠扭转、肠系膜紧张等并发症,或术后早期出现的吻合口瘘、尿潴留等并发症,术后晚期出现的切口疝、污粪、大便失禁、便秘、腹泻、小肠结肠炎、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等并发症进行记录,并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1年时病人的肛管直肠角.结果:两组病人在术中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晚期并发症和各时间点的肛管直肠角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术式虽然在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Torre术手术创伤更小,更体现微创外科的现代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迎;林忠亮;吴俊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联合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ICC)及癌前病变(CI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100例本院收治疑为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阴道镜检查,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TVCDS联合阴道镜与TVCDS、阴道镜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TVCDS联合阴道镜在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方面均显著高于TVCDS(P< 0.05),且在敏感度方面显著高于阴道镜(P<0.05).结论:TVCDS联合阴道镜诊断ICC及CIN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并且通过彩色多普勒图像观察宫颈形态学变化以及血流情况,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林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