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诱导分娩的疗效观察

李玲

关键词:地诺前列酮, 宫颈评分, 引产
摘要: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在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和分娩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孕晚期因高危妊娠终止妊娠而选择阴道试产需分娩诱导者154例,分普贝生组76例,缩宫素组78例的疗效比较.结果:普贝生组总引产成功率为90.8%,缩宫素组总引产成功率为42.3%.结论:普贝生在孕晚期高危妊娠引产中毒副作用小、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剖宫产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8例,分为研究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关节镜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以及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HSS评分比较,研究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侯宇;王吏;孙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并不完全截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给予脊髓损伤并不完全瘫痪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低于患者重建健康心态、主动参与治疗、提高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并不完全瘫痪患者68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在患者护理前和护理1个月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基本接近,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损伤并不完全瘫痪患者常存在各类不良心理状态,给予其相应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增加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我国药品零售药店应对GSP飞行现场检查的措施和GSP的风险管理

    本文论述了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应对GSP飞行现场检查的措施和GSP的风险管理的方法.主要介绍了GSP飞检的由来;飞检的检查范围及特点.探讨了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如何接待GSP飞行现场检查;以及迎接GSP飞检各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窦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40)和常规组(n=40),对联合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眼压、视力、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杨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于哮喘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50例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哮喘疾病一般用药治疗及护理服务,于2015年5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50例哮喘患者作为干预组,为其提供全方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肺功能检查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2%,干预组为94%,干预组满意度较高,P<0.05.对照组患者PaO2、FEVl指标结果低于干预组,PaCO2结果高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患者症状缓解、情绪状态、家庭融入度及自我角色认知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对于哮喘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模式,大部分患者肺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患者主诉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作者:李焕转;袁燕华;袁带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措施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预防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选择在本市三甲医院治疗的孕前超重肥胖孕妇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孕妇在妊娠中期的空腹血糖(FBG)低于常规组,且糖尿病的发生率及体重质量的增加远低于常规组,P<0.05.此外,实验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给予综合护理预防干预措施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有效控制血糖及改善妊娠结局的疗效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瑞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镇静镇痛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镇静镇痛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实行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试验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进行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警觉/镇静(OA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麻醉阻滞持续时间以及镇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手术前试验组患者的HR、MAP以及OA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手术中及手术结束时试验组的HR、MAP以及OA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对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作者:郝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胰岛素促泌剂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胰岛素促泌剂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健康体检者与20例胰岛素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使用格列齐特控释片、瑞格列奈、格列美脲三种不同胰岛素促泌剂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每位研究对象分别口服安慰剂、格列齐特控释片、瑞格列奈、格列美脲,对其分泌量进行评价.结果:与安慰剂治疗比较,三种药物均能够显著促进AUC0-180min胰岛素分泌量增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1相分泌量中,瑞格列奈促泌剂影响大,次之格列美脲,影响小格列齐特控释片.但格列美脲与格列齐特控释片在2相分泌量中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胰岛素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瑞格列奈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胰岛素1相分泌,采用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控释片可以对胰岛素1相与2相分泌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刘效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冻干凝血酶无菌检查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冻干凝血酶无菌检查方法学.方法:本实验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无菌检查法[1]进行实验.结果:采用验证试验进行冻干凝血酶的无菌检查,供试品无菌生长,而阳性对照生长良好.结论:采用验证过的方法进行冻干凝血酶的无菌检查可行.

    作者:武凤梅;何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胸痹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炎症因子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06例胸痹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依据不同的证型划分,以及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沉(ESR)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TC方面痰浊证与非痰浊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TG方面阳虚证与非阳虚证对比,痰浊证与非痰浊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LDL-C方面痰浊证与非痰浊证对比,气滞证与非气滞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Hs-CRP方面气虚证与非气虚证对比,血瘀证与非血瘀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ESR方面阳虚证与非阳虚证对比,血瘀证与非血瘀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痹心痛不同中医证候和血脂及炎症密切相关,临床上可将各项血脂指标、Hs-CRP以及ESR作为对胸痹心痛进行辨证分型的一项客观指标.

    作者:李中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检测卵黄囊用于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评估价值评价

    目的:对超声检测卵黄囊用于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进行价值评估.方法:收治95例妊娠满7周的异常妊娠患者,分成A、B二组,并收集正常妊娠者100例作为对照组C,三组患者均采用超声技术检测卵黄囊,比较三组卵黄囊的形态、直径和大小.结果:将三组卵黄囊直径进行比较,A组和B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A组与C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卵黄囊过小、过大、缺失和出血钙化的患者自然流产的发生率高于先兆流产,差异明显,P<0.05.结论:超声技术用于早期先兆流产妇女的卵黄囊检测对评价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雪萍;顾海燕;朱青;王瑞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利用两种不同抗甲状腺药物对甲亢进行治疗,分析两种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甲亢患者分成A组(甲巯咪唑MMI组)与B组(丙硫氧嘧啶PTU组)各60例,分别在症状控制期、减药期、维持期进行复查,随诊观察2年的时间,对比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MMI组高代谢症状控制时间、甲状腺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PTU组,MMI组患者共有26例患者在2年内停药,PTU组共17例患者在2年内停药,P<0.05,MMI组患者经常漏服药的病例数是3例,PTU组是8例,MMI组明显少于PTU组,此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但PTU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明显高于MMI组.结论:MMI、PTU治疗甲亢均有效,利用MMI治疗TSH恢复更快、临床症状控制效果更好,停药更早,整体疗效更好.

    作者:徐玉凤;梁勇前;冯耀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传统切开挂线疗法、瘘管旷置术用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传统切开挂线疗法、瘘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6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挂线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瘘管旷置术进行治疗,比较复发情况、临床疗效及创伤面分泌物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4%;复发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23.5%(P<0.05).两组创伤面分泌物评分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统切开挂线疗法及瘘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实施.

    作者:彭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护理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随机抽取出32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房颤发生次数、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房颤发作次数比对照组少,房颤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促进病情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秋华;周银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战略管理分析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医院战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医院战略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其中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采用常规管理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开展PDCA循环管理,比较常规管理期间和PDCA循环管理期间的门诊量、出院病人数量、完成手术台数、医院固定资产及医院总收入等指标.结果:常规管理期与PDCA循环管理期不同时间段门诊量、医院固定资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期出院病人数量、完成手术台数及医院总收入,显著高于常规管理期(P<0.05).结论:与常规管理方法相比,医院战略管理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诊治疗冠心病80例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急诊介入治疗)与对照组(择期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情况、住院时间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介入成功率、症状缓解率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2/40)、20.0%(8/4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5.0%(38/40)、75.0%(30/4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郑玉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治疗外侧半月板前角联合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半月板内、外侧后、前角共同损伤治疗中采用关节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的样本病例为笔者收治的半月板内外侧后、前角共同损伤患者52例,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3月1到2016年12月期间,以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研究,28例予以关节镜手术治疗(修复缝合术或切除部分半月板术)的患者设置为实验组,而24例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较高,比较数据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较高,比较数据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半月板内、外侧后、前角共同损伤治疗中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文波;王义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TCI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究在老年患者手术的过程中,使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对其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对40例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进行干预,并定为对照组,对另外40例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干预,并定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结果:针对性分析两组患者的HR(次/min)、DBP(mmHg)、SBP(mmHg)情况,麻醉后观察组均较优;观察组手术后24小时的VAS疼痛评分(1.86±1.23)分比较对照组的(3.46±2.11)分而言,明显较优;观察组1天内使用疼痛药物(26.25±6.54)ml相比对照组(46.13±8.2)5ml而言,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TCI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老年患者手术疼痛情况,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吴卫强;刘聪霞;李华平;张岳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其合理性分析

    目的:收集我院门诊西药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其合理性.方法:从门诊2016年7月-12月西药处方中随机抽取6480份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与2016年1月-6月比较.结果:2016年下半年处方合格率比上半年提升,处方不合格率降低(P<0.05);2016年下半年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比率比上半年降低(P<0.05).2016年下半年处方书写不规范问题、处方用药不适宜问题比上半年减少(P<0.05);处方超常问题比上半年增加(P<0.05).结论:2016年下半年我院门诊西药处方质量明显比上半年提高,但还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何思敏;蔡伟明;王燕;厉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医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中抽取66例作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法分组,干预组(n=33)实行护理干预,对照组(n=33)是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抑郁情绪变化和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HMAD评分、ADL评分均明显较低(P<0.01),而FMA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减轻其抑郁情绪,并提升其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借鉴.

    作者:李松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