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患者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陈杰;王圆圆

关键词:阿司匹林, 奥扎格雷, 脑梗死, 凝血功能, 疗效, 联合, 神经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128例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4例.其中64例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4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奥扎格雷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情况、神经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69%、93.7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T、APTT、TT以及FIB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TT以及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以及GCS评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以及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9%、14.06%,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凝血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疝气惠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传统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程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创置管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微创置管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12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每组各60例,开颅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微创组行微创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与开颅组的88.33%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颅组比较,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取得可靠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值得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应用.

    作者:翟景光;王卫亚;肖尚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鼻息肉根治术法,而观察组则是鼻内镜下手术法,将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2.6%),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安全性好,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出现少,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应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化疗后病情得以控制的全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患者自愿选择分为维持治疗组以及单纯营养支持治疗组,每组随机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单纯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两年内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病情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希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制备薄层色谱联合FTIR检测中药制剂中添加化学药品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化学药品在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应用制备薄层色谱法和红外线光谱法联合测定的价值.方法:将有化学药品非法掺入的中药制剂应用制备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浓缩操作,后对其红外光谱图进行测定,对比可疑成分与对照品红外光谱图差异,依据峰形、峰位置判断有无化学药品非法添加.结果:解郁安神颗粒有地西泮非法添加,消喘灵有地西泮和醋酸泼尼松非法添加,丹莲安神胶囊有氯硝西泮非法添加.结论:针对中药制剂有无化学药品非法添加进行检测时,应用制备薄层色谱法与红外光谱法联合检测,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浩;任春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PBL教学法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肿瘤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繁多复杂,临床教学难度大,鉴于此本文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法在肿瘤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思考.并指出PBL教学法是强化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范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集束化治疗在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本次主要对集束化治疗在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采取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采取集束化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两组各为4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研究组留院观察的时间,误诊率与漏诊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各组间数据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可比性.②生活质量:经为期1年的随访后发现,研究组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有可比性.结论: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中应用集束化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素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会区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对新会区农村妇女的宫颈癌筛查项目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为今后项目实施效果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选取新会区农村妇女的样本年龄在35岁到59岁,在统计分析宫颈癌检查资料的时候充分运用阴道镜检查方法、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方法等.结果:从2014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检查总人数为28468人,患病2048例,其中外阴赘生物10例,阴道炎159例,宫颈赘生物692例,宫颈糜烂794例,盆腔炎97例,子宫肌瘤17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34例,宫颈CINⅡ33例,宫颈CINⅢ37例,宫颈癌20例.结论:新会区农村妇女有较高的宫颈癌的得病率,较低的检查率急需通过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来提高,帮助初筛患者树立“早诊早治”的观念.

    作者:钟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近二十年间有增加趋势.β2-受体激动剂是其主要药物治疗方式之一,茚达特罗作为新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的特点,可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在多项临床研究中证实.

    作者:李冠儒;李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专家型胫骨髓内交锁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胫骨交锁髓内钉(专家型)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价值研究.方法:我院骨科2010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15例胫骨干多段骨折病例,全部采用“专家型”胫骨髓内交锁钉治疗.结果:本组全部获得平均15.5(13~18)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感染、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松动失效和断钉,全部病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5个月.末次随访功能结果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14例优,1例良,优良率100%.结论:专家型胫骨髓内交锁钉,它结构力学设计科学合理,骨折远近端采用三维固定,螺钉采用全螺纹设计,避免了普通交锁钉远段单维平面固定的缺陷,是临床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首选交锁髓内钉,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汤世斌;胡耀华;骆志权;刘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治疗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选择甘露醇等药物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9%;观察组治疗后血肿体积、水肿面积以及血浆ET-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分别为(10.24±2.01)分、(7.30±0.56)分,对照组分别为(16.34±2.05)分、(11.57±1.04)分.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明显,能够减小血肿体积、水肿面积,改善血浆ET-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光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的细菌培养情况分析以及药敏研究

    目的: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的细菌培养情况以及分析药敏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4例(50耳)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结果:34份在分泌物标本中培养中,50耳检出病原菌70株,检出率为89.67%.其中35株(53.64%)是革兰阳性菌,30株(46.15%)是革兰阴性菌,5株(7.68%)真菌.结论:研究发现,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在临床中多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对以上的病原菌敏感性较高.

    作者:易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索

    目的:中药制剂从业人员在整个医药行业从业人员中占据较大比例,制剂岗位作为药品从研发至临床应用整个流程中的就业核心关键岗位,高职高专中药类及药学相关专业有约60%毕业生从事制剂生产工作.建设《中药制剂技术》教学资源库,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实现医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方法:通过校企融合,深度合作,针对岗位人才需求构建教学资源库,使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需求.结果:建立包括文本资源、图片资源、动画资源、视频资源、题库资源、项目化教材的教学资源库.结论:建设资源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不仅可以满足高职在校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而且满足企业人员、社会学习者学习咨询、培训和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的需要.

    作者:高姗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我院2015年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及处方点评分析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促进我院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门诊处方,参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及我院的处方评价制度等,对我院抽查处方进行筛查和分析.结果:2000张处方合理用药处方1870张、占93.50%,不合理用药处方130张、占6.50%;处方平均用药2.55种,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35.02%,主要不合理用药类型为适应证不适宜(11.53%)、无确切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16.15%)等.结论:我院基本药物处方使用符合相关规定,但临床仍应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处方水平.

    作者:王海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观察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吸入剂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总计9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A、B两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A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B组给予口服氨茶碱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等情况.结果:A、B两组在连续治疗8周后,对患者肺功能及病情的改善情况均较为明显(P<0.05),但A组总有效率较B组明显更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前,患者肺功能及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吸入剂对治疗COPD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有临床利用价值.

    作者:谢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脾益气法在营养不良性贫血幼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法在营养不良性贫血幼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在营养不良性贫血幼儿进行实验分析,将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硫酸亚铁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健脾益气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家属满意率为95.74%,均高于对照组80.85%、85.11%,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药物总不良反应率为2.13%,低于对照组12.7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益气法在营养不良性贫血幼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儿恢复好,药物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且患儿家属高度满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会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学分析及其与哮喘发作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学分析及其与哮喘发作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10例,应用吸痰器吸取患儿呼吸道分泌痰液,然后进行细菌培养,应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来的病毒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和鼻病毒(RV),其中RSV是导致毛细支气管炎常见病原菌,AV是引起肺炎常见病因菌,PFV是导致支气管炎的常见病因菌,IFV和RV较容易导致哮喘发作;相关性分析显示,IFV和RV与哮喘发作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与多种病原菌有关,其中RV和IFV较容易引起哮喘发作.

    作者:刘杏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儿童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统计儿童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情况,分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泌尿系感染患者200例,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和分离,共分离161株大肠埃希菌,选取不同的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实验;将感染大肠埃希菌的10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根据病情资料给予泰能或丁胺卡那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从耐药性结果分析,针对临床上常用的头孢类、氨苄西林、四环素类、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耐药性较强,而对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较弱,尤其是泰能和丁胺卡那的药物敏感性强;从治疗效果分析,丁胺卡那和泰能的治疗效果显著,与常规治疗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疾病治疗前鉴定病原菌的类型,充分了解细菌的耐药性,能够为临床用药提高依据,有利于保证治疗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而在大肠埃希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中,泰能和丁胺卡那均能够作为临床首选药物治疗.

    作者:冯桂玲;邱小梅;林爱心;刘东才;黄洁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51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127例和常温对照组1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结果:亚低温治疗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3例,其发生率为18.1%,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49例,其发生率为3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

    作者:于晓晨;纪文静;张永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血液生化检验质量出现问题的800份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800份标本检验结果不准确的引发因素.结果:血液生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分为患者自身、标本采集、送检、检验四个方面.在多项影响因素当中,血液量不足、送检时间过长、标本检验过程中抗凝管使用方式不正确和标本处理不正确是影响因素中占比偏高.结论: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应当对患者给予适当的教育,并在标本采集、送检以及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大程度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何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