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房添;高辉;赖光松;姬广林;刘午阳;徐芳;杨千绮;陈睿云;艾芳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DSS)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的学习记忆及海马脑组织活性调节细胞骨架蛋白(Ar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再灌注模型组、MCAO再灌注模型+3'-大豆苷元磺酸钠组(2mg·kg-1 DSS组).给予DSS连续灌胃治疗28天,采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观测各组实验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脑组织Arc的表达变化.结果: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2mg·kg-1 DSS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空间探索实验中,3'-大豆苷元磺酸钠给药组在第Ⅲ象限(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路程与总游泳路程的比值(sⅢ/sT)明显高于模型组;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rc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2mg·kg-1 DSS组Arc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能通过上调细胞骨架蛋白(Arc)的表达来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作者:刘瑞珍;黄志华;黎晓;刘津;邓永双;黄奕旺;李淑萍;肖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1例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MRI表现,11例行CT检查,10例行MRI扫描.结果:21例输卵管卵巢脓肿表现为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囊状影9例,呈管状、腊肠样改变8例,呈串珠状改变4例.所有病例囊壁较厚,内壁光滑,大部分囊壁厚薄均匀.CT平扫病变呈低密度,囊内密度等于或稍高于尿液,MRI平扫T1 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部分病例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液不强化,囊壁及分隔持续强化,其中囊壁呈分层样强化.部分病变周围模糊,子宫骶前韧带增厚模糊5例,盆腔积液9例,网膜增厚4例,骶前软组织水肿5例.结论:CT、MRI检查能清晰显示输卵管卵巢脓肿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苏子慧;王俊;许红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转化生子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探讨其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AD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AMI组)血液,上述病例均在发病6h、24h、48 h采血.同时收集20例健康正常人(C组)的同时间点采集的血液,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上述样品中各时间点TGF-β1的浓度.结果:发病6h,夹层组血浆中TGF-1的浓度比心梗组、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发现夹层组与心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层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心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发病24 h、48 h,夹层组血浆中TGF-1浓度比心梗组、对照组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均发现夹层组与心梗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48 h内血浆中TGF-β1升高,对早期、快速诊断可能有一定提示作用.
作者:钟华平;廖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腮腺混合瘤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62例腮腺混合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区域性组(37例)和全腮腺组(25例),分别采用区域性切除术和传统全腮腺切除术,比较两组面神经损伤情况、并发症,并对两组随访3年,比较复发率.结果:区域性组患者颧支、颊支及下颌缘支面神经分支损伤率均低于全腮腺组(2.70%比68.00%,2.70%比76.00%,5.41%比100.00%,P<0.05).区域性组患者皮下积液、Frey综合征、面瘫及面部畸形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腮腺全切组(2.70%比24.00%,8.11%比36.00%,5.41%比28.00%,5.41%比28.00%,P<0.05).两组患者术后1、3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比0.00%,5.41%比4.00%,P>0.05).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混合瘤可减少对患者创伤,减少对面神经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治疗效果.
作者:凌永昌;田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在重症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本院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0例,入院时GCS评分≤8分,随机分成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组(A组)和颅内压仪组(B组),入院后至第7天,A组每日测量3次、每眼检查3次,计算全部受检者ONSD平均值,同时记录相同时间A、B组颅内压数据,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ICP增高的患者ONSD显著高于ICP正常的ONSD(P<0.05),A组和B组在手术及预后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ONSD随ICP的升高而增大,超声检查ONSD在颅脑损伤诊断中能反应颅内压的升高,是一种无创性,操作方便,简单易学,价格低廉的颅高压评估方法,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凌峻;刘鹏;曾晓英;娄建云;邱传珍;廖伟;郭邦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两件式尿路造口袋在男性阿尔茨海默病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男性阿尔茨海默病尿失禁患者,进行前后一年的对比,实验组采用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接尿,对照组采用假性导尿袋接尿,观察两组患者皮炎发生率、衣裤污染情况、每日清洗情况和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刺激性皮炎、衣裤污染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安全、便利实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件式尿路造口袋在男性阿尔茨海默病尿失禁中的假性导尿,并发症少,舒适安全,护理方便,经济适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春晓;刘仰斌;叶新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比托拉塞米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的利尿作用,探讨托拉塞米注射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竭患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托拉塞米组(30例)和呋塞米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用托拉塞米注射液20 mg·d-1与呋塞米注射液20 mg·d-1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水肿消退时间、血钾的变化和右心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后,与呋塞米组比较,托拉塞米组水肿消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拉塞米组血钾下降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功能有一定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少.
作者:曾省都;唐晓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龙南稀土矿区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探究稀土元素含量与离矿区距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NO3-HCl-HF-H2O2酸体系微波消解样品,ICP-AES测定龙南矿区表层土、心层土,底层土及距矿区1、3、5,50和80 km的土壤中各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本实验的测定方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精密度为1.34% ~4.07%(RSD,n=5),回收率为96.5% ~ 104.0%.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活,结果可靠,适合于龙南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
作者:刘霞;李伟;丁冶春;夏侯国论;李杰;张岭仙;范小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加快推进我市油茶综合开发,系改善人民油脂消费结构与国际标准油脂营养接轨的唯一有效路径,联合国粮农组织率先将茶油作为我国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油.茶油品质优于橄榄油,为我国独有,长期食用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食用油脂消费结构单一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加强油茶综合开发对于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促进油脂消费结构科学合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市油茶产业现状,提出了现阶段制约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并给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者:刘运华;刘宗亮;王烈峰;刘海;范小娜;韩立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植皮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5例糖尿病足患者,予以VSD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25例患者运用VSD治疗后,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10例常规换药至伤口愈合,15例经换药、植皮后治愈.结论:采用VSD治疗糖尿病足,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伤口的愈合,降低截肢率.
作者:曾群英;艾芳;何桂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及诊治.方法: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肝硬化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对12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zung氏评分,统计肝硬化合并抑郁的发生率,42例患者存在合并抑郁.并将其分成多塞平组和氟西汀组,多塞平组口服多塞平治疗,每日三次,每次25 mg.氟西汀组口服氟西汀,每日一次,每次20 mg,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20例肝硬化患者合并抑郁42例,发生率为35.0%.其中男32例,女10例,轻度28例,中度11例,重度3例.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2月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得到改善,且服药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多塞平治疗有效率71.4%,氟西汀治疗有效率81.0%.结论:肝硬化合并抑郁的发生率高,药物干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在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学异;许传勤;刘燕;黄春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心理科住院病人外走行为的干预.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圈名、主题、制定品管圈计划,对心理科住院病人发生外走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病人发生外走的人次与活动前明显减少.结论: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临床护理服务中,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90%,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黄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MRI双斜位与常规位扫描显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效果,为临床更好地评价踝关节外侧韧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踝关节检查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法包括常规位及双斜位扫描,比较二种不同扫描方法对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显示效果.结果:踝关节双斜位MRI扫描可显示外侧韧带全程,显示外侧韧带效果更佳.结论:双斜位扫描可作为踝关节磁共振扫描常规扫描方法,为临床更好地评价踝关节外侧韧带提供依据.
作者:陶辉;曾鹏程;李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行根治性手术的全部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体(P =0.006)、组织类型(P=0.031)、分化程度(P =0.014)、浸润深度(P=0.000)、脉管内癌栓(P=0.000)及神经束膜受侵(P =0.000)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体、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大体、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其中脉管内癌栓是淋巴结转移发生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传渊;夏来阳;赖志华;方传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探讨前降支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特征.方法:随机收集60例前降支狭窄患者超声心动图,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组,狭窄<50%分为轻度狭窄组(A1),狭窄≥50%且<70%为中度狭窄组(A2),狭窄≥70%为重度狭窄组(A3),同时收集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超声心动图作为正常组(D组).分别测量他们的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及扭转峰值(Ptw).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轻度狭窄组CS及Ptw无明显变化,中度和重度狭窄组CS及Ptw有显著差异,且两组减低值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时CS及Ptw无明显变化;中度和重度狭窄时CS及Ptw减低,且CS及Ptw变化与狭窄程度成正比关系.
作者:卢环;叶军;游宇光;陈卫华;宋建明;邹良英;肖文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39例临床收治的可疑子宫畸形病例,对比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两种检查方法的特点,并将二者诊断结果与经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和(或)腹腔镜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9例可疑子宫畸形患者中,双子宫3例;纵膈子宫25例;双角子宫6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弓形子宫2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单角子宫3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84.6%,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全部正确,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100.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能从不同切面全方位的观察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内部结构,更好的显示子宫肌层及内膜,既能克服宫腔镜的有创和不能观察子宫外观的缺点,又较二维超声更全面更准确的诊断子宫畸形.
作者:董蕾;胡莉琴;赖海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12 h内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用注射用血栓通450 mg+ NS 250 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实验组用尿激酶25万U+ NS 100 mL静脉点滴,30分钟内滴完,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尿激酶总有效率为95.56%,不良反应率4.44%,血栓通总有效率77.78%,不良反应率13.33%,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P<0.01).结论:尿激酶治疗符合静脉溶栓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好、安全、不良反应少,且静脉溶栓操作简便,适应基层医院治疗.
作者:涂立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烧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依据经验选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50例,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特异性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11.4±4.5)d和(6.443.3)d,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42.1 4±6.8)d和(25.3±4.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愈率分别为12.0%和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血症发病率分别为4.0%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感染发病率分别为4.0%和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患者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慕珍;余叶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诊治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患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均在吸入七氟烷、丙泊酚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结果:139例患儿支气管镜检查发现镜下支气管内膜炎112例,喉气管支气管软化24例,右肺上叶开口异常8例,腺样体肥大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10例,气管支气管狭窄9例,喉蹼1例.支气管镜检查为术前待确诊或待查而明确诊断47例,纠正临床误诊或漏诊16例.112例支气管内膜炎经119次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同时行局部肺泡灌洗,24小时后摄胸部正位X片,肺部阴影完全吸收76例,部分吸收38例,未吸收5例.9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均在外院取出,1例左支气管异物自行咳出.1例喉蹼、2例气管支气管狭窄、4例重度喉气管支气管软化患儿均转上级医院治疗.并发症发生率39.7%(58/146),除1例先心患儿术后高热并发心功能不全,1例麻醉不耐受未能检查外,其他均为术中一过性轻度缺氧发作、气管粘膜少量出血、术后发热.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诊疗安全可靠,能有效降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漏诊和误诊.
作者:彭绪云;刘建平;康剑;张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采取截石体位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腔镜器械安全存放的问题..方法:用厚层医用棉布缝制成两侧各3个袋子的腔镜器械收纳袋,并在截石体位的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比较使用前后我院截石位腔镜手术器械污染率.结果:使用前我院截石位腔镜手术器械污染率为34.70%,使用后污染率为12.20%,使用前后比较x2 =69.01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镜器械收纳袋降低了截石体位的腹腔镜手术器械污染率,保证了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胡珠;欧阳威;林洪萍;张连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