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室重症感染的细菌学调查和耐药性研究

王名南;夏汝年;区永光;李汝静;梁天文

关键词:监护室, 重症感染, 细菌学, 耐药性
摘要:目的:探析重症监护室重症感染的细菌学和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25例监护室重症感染患者,对患者的阳性菌种、分布以及耐药性等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共送检277份标本,分离出菌株73株,阳性检出率是26.4%,其中51株G-菌,占69.9%,10株 G+菌,占13.7%,12株真菌,占16.4%。进入48h内,分离出23株菌株,其中G-菌占65.2%,G+菌占21.7%,真菌占13.0%。进入48后,培养出49株菌株,其中G-菌占71.4%,G+菌占12.2%,真菌占16.3%。多种抗菌药物的药物耐药性达到100%。结论:重症感染患者细菌以G-菌为主,且受到监护室入住时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玉屏风颗粒品稳定性的考察方法研究

    目的:确定玉屏风颗粒的稳定性的考察方法。方法: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密封包装的的聚酯/铝/聚乙烯三批样品在加速试验的方法考察6个月。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密封包装的的聚酯/铝/聚乙烯三批样品在加速试验的方法考察12个月。结果:玉屏风颗粒所测各项指标都符合质量标准的范围要求,与0月比较变化不明显,结果稳定。结论:通过稳定性研究考察,暂定药品有效期为24个月。

    作者:张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出现地中海贫血的情况,对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分析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孕妇3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选择血常规方法对孕妇的地中海表型实施临床分析;选择毛细血管电泳方法进行筛查。针对终检查为表型阳性患者,对其实施地中海贫血基因的进一步诊断。针对孕妇中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加以详细了解。结果:针对300例孕妇实施MCV筛查以及实施MCH筛查后发现,终表型为阳性的患者54例(18.00%)。对其实施毛细血管电泳分析后发现,拟诊为α-地中海贫血的患者34例(11.33%),拟诊为β-地中海贫血的患者16例(5.33%),拟诊为α/β地中海贫血的患者4例(1.33%)。在各种类型临床筛查结果方面,α-地中海贫血以及β地中海贫血与α/β地中海贫血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各种类型临床筛查结果方面,α-地中海贫血以及β地中海贫血明显高于α/β地中海贫血患者(P<0.05)。结论:对于本次研究的孕妇,存在较高概率出现地中海贫血的情况,针对孕妇实施产前筛查,可以有效避免出现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的现象。

    作者:王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轻中度甲亢患者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轻中度甲亢患者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50例轻中度甲亢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中,对患者临床采取常规甲巯咪唑联合保肝药物治疗,对研究组中,临床中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对于临床中两组患者,研究组中在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在肝功能指标改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预后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轻中度甲亢患者中,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相较于对照组甲巯咪唑治疗,可降低药物肝损伤风险,临床疗效好,对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吴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产前超声检查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应用产前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胎儿泌尿系统畸形110例孕妇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时应用的不同检查方法分为两组,将应用MRI检查48例孕妇设为对照组,将应用产前超声检查62例孕妇设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诊断价值与超声特点。结果:在泌尿系统畸形110例胎儿中,观察组检查准确率88.71%和漏诊、误诊率11.29%与对照组83.33%、16.67%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在泌尿系统畸形110例胎儿中,病理型肾积水所占比例为49.09%,多囊性肾发育不良所占比例为14.55%,其次为单侧肾缺如、双侧肾发育不全和肾单发囊肿。结论: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应用产前超声检查的价值较高,能够提高畸形检查准确率,并检出多类畸形,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向东;李开林;聂红莲;黄小平;方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开腹组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结果:开腹组术后疼痛率48.48%,明显高于腹腔镜组的9.09%(P<0.05);开腹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明显高于腹腔镜组3.03%,(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能够将手术时间与病程明显缩短,降低术中出血量,对预后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廖海华;蔡育志;何嘉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酚妥拉明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法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酚妥拉明、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云南省怒江边防支队福贡大队卫生所确诊的8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静脉滴注酚妥拉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4.4%),治疗组咯血停止时间(1.49±0.51)d短于对照组(3.14±0.67)d,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也低于对照组(30.2%),且各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法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栾利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痰热清注射液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206例应用痰热清注射液的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痰热清注射液所致ADR多发生于以消化系统居多,变态反应次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痰热清注射液所致ADR的规律与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旋;陈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HPLC法同时测定缬沙坦氢氯噻嗪胶囊中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的含量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对缬沙坦氢氯噻嗪胶囊中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含量进行测定。方法:ChromatrexC18(200mm×4.6mm,5μm)甲醇:水(70:3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25℃。结果:缬沙坦在8-160μg· ml-1,氢氯噻嗪在1.25-25μg·ml-1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线性关系(r=0.9996、r=0.9994);缬沙坦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0.32%,氢氯噻嗪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0.80%(n=6)。结论:HPLC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检测快速准确,且具有较好重复性的检测手段,可快速测定缬沙坦氢氯噻嗪胶囊中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含量,有利于缬沙坦氢氯噻嗪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彭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目的:对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所接收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对研究组患者采取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参照组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对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在术后2h镇静与疼痛评分两方面上,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其他时段的镇静、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显著低于参照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舒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联合麻醉,效果甚佳,有较好的术后镇痛作用,且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李瑞;周晓琴;陈水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及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分析急救和护理干预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救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急救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和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24%,较对照组患者的76.19%显著提高。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较对照组的38.10%显著降低,干预组患者对急救和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5.71%较对照组患者的66.67%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急救和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江笑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保留子宫圆韧带方法对成年女性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保留子宫圆韧带方法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患者27例,均接受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根据术中子宫圆韧带保留方式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子宫圆韧带方法一、方法二对成年女性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差异性不大;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则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冯婉仪;钟世文;杨秀平;刘贤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特点及意义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有观察组72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72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狭窄程度和侧枝循环,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闭塞25.00%低于对照组52.77%;狭窄程度大于90%的患者51.39%显著多于对照组22.22%,并且侧枝循环40.28%明显多于对照组2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发性肺水肿、再次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tnT、CK-MB心肌损伤标志物, LVEF(左室射血分数)与LVFS(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LVESd(左室收缩末其内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特点相对复杂,有较多的严重狭窄病变和多支,并且有着较多的侧枝循环,充分诊断出这些病变的特点,有利于临床的研究。

    作者:黄莹;郭媛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早期高压氧联合脑苷肌肽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探讨

    目的:研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用早期高压氧与脑苷肌肽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Ⅰ组40例仅接受脑苷肌肽静注,Ⅱ组40例在上述治疗的同时接受早期高压氧治疗,评估该两种方案的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①治疗前,两组的GCS评测结果经软件分析,统计学不成立(P>0.05),治疗后1、2周,Ⅱ组的评测结果相比Ⅰ组均显著改善,统计学成立(P<0.05)。②Ⅱ组的预后良好率占67.5%,显著比Ⅰ组的40.0%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早期合用高压氧与脑苷肌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均有不错效果,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林其炎;张著;刘远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所有患者给予禁食、补液、吸氧、抑酸等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治疗,对原发病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醋酸奥曲肽0.1mg+生理盐水250ml静推,继以醋酸奥曲肽0.3mg+10%葡萄糖溶液50ml静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普萘洛尔10mg口服,3次/d。彩超测量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门静脉血流量与脾静脉血流量,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门静脉血流量与脾静脉血流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两项指标下降更明显,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7/46),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可靠方法,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张恩;王勇;靳秀丽;张田;郭倩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舌下脱敏疗法治疗成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研究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脱敏疗法)治疗成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式,比较120例年龄18-55岁对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舌下脱敏治疗前及治疗24个月的鼻炎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用药评分变化,科学评价舌下脱敏治疗的疗效,并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舌下脱敏治疗24个月后,患者鼻炎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用药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后,仅有少数患者出现局部瘙痒、胃肠不适等症状,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舌下脱敏疗法可有效改善成年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安全性较高,疗效好。

    作者:廖敏;邓碧凡;邱荣敏;高波;严汝庆;吴珠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胃炎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胃炎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3月-2016年03月收治的胃炎患者10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胃炎患者于临床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实施分组。C1组50例观察组胃炎患者于临床主要接受循证护理;C2组50例对照组胃炎患者于临床主要接受基础性护理。结果:在满意度评分以及胃炎疾病知识临床评分方面,C1组优于C2组胃炎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胃炎患者,临床展开循证护理干预,可以将医护人员整体知识水平显著提高,将患者痛苦感有效降低,将出现医院感染的概率有效降低。

    作者:刘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手腕部创面的疗效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手腕部创面的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手腕部皮肤损伤患者10例,安排接受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达到Ⅰ期愈合,同时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达到Ⅰ期愈合;平均随访20个月,10例患者皮瓣质地、色泽均恢复良好;2例患者皮瓣外形恢复较臃肿,行皮瓣修薄术;术后6个月,10例患者均恢复保护性感觉;皮瓣两点辨别觉达到了10-14mm;2例合并有掌骨骨折,骨折痊愈,愈合平均时间为3个月。结论:在手腕部创面治疗中,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具有供区损伤小、操作简单,恢复效果良好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吴炳生;罗小庆;黄忠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缩短,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但是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促进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小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止痛药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但住院费用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33%,止痛药使用率仅为6.98%,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93%,止痛药使用率高达27.9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较传统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显著提高,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输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廖方;廖锦岐;方永平;段进东;游锦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医院诊治的571例手术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统计,了解患者手术类型、临床指标、手术时间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571例手术患者3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42%。手术感染单因素显示:手术室感染率与是否放置引流管、手术类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感染率与手术性质、手术地点、有无参观人员、手术时间以及是否接台手术关系密切(P<0.05);非条件Logistic进行多因素结果显示:手术室感染率与手术性质、手术地点、有无参观人员、手术时间以及是否接台手术关系密切(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应结合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降低感染率。

    作者:葛永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