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超声检查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应用价值研究

吴向东;李开林;聂红莲;黄小平;方北

关键词:产前超声, 泌尿系统畸形, 胎儿, 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应用产前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胎儿泌尿系统畸形110例孕妇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时应用的不同检查方法分为两组,将应用MRI检查48例孕妇设为对照组,将应用产前超声检查62例孕妇设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诊断价值与超声特点。结果:在泌尿系统畸形110例胎儿中,观察组检查准确率88.71%和漏诊、误诊率11.29%与对照组83.33%、16.67%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在泌尿系统畸形110例胎儿中,病理型肾积水所占比例为49.09%,多囊性肾发育不良所占比例为14.55%,其次为单侧肾缺如、双侧肾发育不全和肾单发囊肿。结论: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应用产前超声检查的价值较高,能够提高畸形检查准确率,并检出多类畸形,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PFNA-Ⅱ治疗老年女性合并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短期临床疗效探索和构架

    目的:探讨应用防旋股骨近端型髓内钉(PFNA-Ⅱ)治疗老年女性合并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PFNA-Ⅱ治疗的98例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女性患者的短期疗效进行观察。结果:98例患者的骨折均愈合,愈合平均时间为15.2周(12.3~17.8周)术后出现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颈为3例(3.06%),患侧髋关节胀痛为13例(13.27%),未出现髋内翻及断钉的情况,骨头缺血坏死和明显复位丢失的情况也未出现。术后有71例(72.45%)患者骨折得到完全恢复,活动水平与术前一致。结论:PFNA-Ⅱ治疗老年女性合并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并且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世忠;陈伦翔;叶国平;蔡乙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疗法在胃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疗法在胃溃疡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医院诊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依据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率为95.0%,治疗满意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疗效率85.0%,满意率65.0%(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益元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探讨益元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益元膏穴位贴敷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精心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益元膏穴位贴敷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精心护理能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智喻;卢雪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使用复方新诺明预防机会性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以及AIDS患者使用复方新诺明预防机会性感染的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复方新诺明预防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复方新诺明预防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出现机会性感染的效果以及影响该种药物推广应用的相关因素。结果:不管有没有采取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采用复方新诺明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腹泻、弓形虫病以及肺孢子菌肺炎(PCP)等疾病的发病率,相对危险度(RR)分别是0.5、0.8、0.4,患者病死率也可下降20%-40%左右。复方新诺明预防用药广泛推广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医疗实践、患者对于复方新诺明的认识、药物供应、医务人员专业水平以及交通条件等。结论:HIV感染者以及AIDS患者不仅应该采用抗病毒治疗,同时应该采用复方新诺明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何杰雄;王鹏;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保留子宫圆韧带方法对成年女性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保留子宫圆韧带方法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患者27例,均接受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根据术中子宫圆韧带保留方式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子宫圆韧带方法一、方法二对成年女性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差异性不大;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则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冯婉仪;钟世文;杨秀平;刘贤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所有患者给予禁食、补液、吸氧、抑酸等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治疗,对原发病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醋酸奥曲肽0.1mg+生理盐水250ml静推,继以醋酸奥曲肽0.3mg+10%葡萄糖溶液50ml静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普萘洛尔10mg口服,3次/d。彩超测量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门静脉血流量与脾静脉血流量,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门静脉血流量与脾静脉血流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两项指标下降更明显,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7/46),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可靠方法,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张恩;王勇;靳秀丽;张田;郭倩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TURP联合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均先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再行TURP。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清石率为100%,手术时间在72~120min之间,术中无1例出现膀胱穿孔,膀胱出血或电切综合征。术后随访4~18个月,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现1例结石复发,也无1例尿道狭窄。对比IPSS、Qmax、QOL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TURP联合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效果显著,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振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缩短,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但是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促进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小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顺行输尿管软镜检查治疗Bricker术后输尿管吻合口狭窄

    目的:探讨经皮肾造瘘+顺行输尿管软镜检查治疗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输尿管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行全膀胱切除术后出现输尿管吻合口狭窄的患者5例,2例先行经皮肾造瘘术,二期行顺行输尿管软镜检查,余3例患者一期行患侧经皮肾造瘘+顺行输尿管软镜检查。结果:5例(9侧)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6月-18月,1例因肿瘤全身多处转移死亡,其余四例定期更换双J管,肾功能保护良好。结论:经皮肾造瘘+顺行输尿管软镜检查是治疗全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吻合口狭窄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丁国栋;吴国忠;蔡浩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GSH对MRL/lpr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表达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对MRL/lpr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了解还原性谷胱甘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转化生子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C57BL/6雌性小鼠及狼疮小鼠模型MRL/1pr雌性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给予第3代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干预,培养5天后检测细胞内TGF-β1的表达。结果:狼疮小鼠模型MRL/1pr雌性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TGF-β1表达明显高于C57BL/6小鼠(P<0.05)。经还原性谷胱甘肽处理的MRL/1pr雌性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TGF-β1明显低于未处理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可有效减少MRL/1pr雌性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TGF-β1。

    作者:张北平;刘树锋;王海;谭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术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适目标血压。方法:①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1、组2、组3)。②给予液体复苏分别使患者平均动脉压稳定在70-80mmHg、50-60mmHg,40-49mmHg。③统计患者补液量、PT、APTT、血红蛋白、碱剩余、乳酸、体温、MODS发病率、病死率。结果:①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②三组患者补液量及输注红细胞有差异(P<0.05),组1显著多于组2、组3(P<0.05),组2多于组3(P<0.05)。③三组间PT、APTT及血红蛋白(HGB)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两两比较组1与组3PT、APTT显著长于组2,组1长于组3(P<0.05);组1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低于组2、组3,组2、组3间无显著差异。④三组间BE及乳酸有显著差异,(P<0.05),两两比较组1组、3乳酸及BE显著高于组2,组3高于组1。组1体温显著低于组2及组3,组2及组3无显著差异。⑤三组患者MODS及死亡率有显著差异,组3高,组1次之,组2低(P<0.05),两两比较仅组2和组3在MODS和死亡情况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均动脉压50-60mmHg是较理想的复苏目标值。血压过低会导致预后更差。

    作者:李孟秦;王飞;崔燕;曹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脑灌注的变化及尤瑞克林的影响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Acute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ACWSI)疗效与起效机制。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入选神经内科收治ACWSI患者2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缺血区脑血流灌注情况、NIHSS、缺血半暗带体积,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局部达峰时间(regional time to peak,rTTP)、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egional mean transit time,rMMTT)、NIHSS、缺血半暗带体积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与△缺血半暗带体积(r=0.764)、△rCBV(r=0.553)、△rCBF(r=0.417)存在显著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血压下降。结论:尤瑞克林治疗ASWSI疗效较好,可能与其可恢复梗死区域正常灌注,改善血流动力学,进而促进血肿吸收有关。

    作者:林长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DSMA)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DSA)及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IDSMA患者的临床表现、CTA及DSA表现,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1]。单纯型5例(单纯I型3例,单纯II型2例),复杂型3例。结果:3例单纯I型保守治疗;2例单纯II型、2例复杂型行血管腔内自膨式裸支架植入;1例复杂型行外科人工血管移植。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随访15~52个月,腹部增强CT或彩超复查结果提示IDSMA未进展,真腔血流良好,假腔有不同程度缩小,夹层内血栓机化。结论:DSA不但可以确诊IDSMA,同时还可以评价病变的程度、范围、周围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治疗策略的制定有赖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血管腔内治疗IDSM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

    作者:廖立安;曾国斌;曾远标;管玉婷;黄正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儿童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抢救治疗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一种能有效提高儿童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的新方法从而提高患儿救治成功率。方法:分析在2010年至2015年间,我院收治大面积烧伤患儿47例,比较不同补液通路下(分3组观察:1组经周围静脉补液通路2组经中心静脉补液通路3组经骨髓腔内补液通路),其一次性穿刺成功例数、入液高速度、并发症发生例数、操作总耗时等因素。结果: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1组50%2组70%3组95%,三组两两比较(P<0.05);入液高速度1组平均20 M l/kg·h 2组平均32 M l/kg·h 3组平均32M l/kg。h,三组两两比较(P<0.05)。操作总耗时1组5-30分钟2组1-70分钟3组0.5-5分钟三组两两比较(P<0.05),1组3例并发症出现,2组2例并发症,3组1例并发症。结论:经骨髓腔内补液通路并发症发生率少、安全性高,操作总耗时少。经骨髓腔内补液在烧伤休克期抢救成功率高,方法简便,操作速度快。

    作者:唐海安;冼爱华;钟展芳;周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化型甲癌患者131碘治疗后体外辐射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碘治疗后的体外辐射水平,以期确保周围人群辐射卫生,为规范开展分化型甲癌患者131碘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口服放射性131碘溶液治疗,分别于口服放射性131碘溶液即刻、服药后1d、后3d、后5d、后7d测量距离患者5cm、50cm、100cm和200cm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时相点随着测量距离的延长辐射剂量当量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距离处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辐射剂量当量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癌患者131碘治疗后体外辐射水平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和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服药7d后距离200cm处体外辐射水平基本达到无需特别防护的要求。

    作者:杨福洲;李车琼;李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轻中度甲亢患者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轻中度甲亢患者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50例轻中度甲亢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中,对患者临床采取常规甲巯咪唑联合保肝药物治疗,对研究组中,临床中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对于临床中两组患者,研究组中在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在肝功能指标改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预后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轻中度甲亢患者中,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相较于对照组甲巯咪唑治疗,可降低药物肝损伤风险,临床疗效好,对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吴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不同年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不同年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5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少年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均采取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三组患者骨折Garden分型、骨折不愈合率、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及术后Harris评分。结果:青少年组患者Ⅳ骨折率为51.72%,中青年组患者Ⅳ骨折率为48.63%,老年组组患者Ⅳ骨折率为24.49%,青少年组患者与中青年组、老年组患者骨折不愈合率分别为8.62%、9.59%、8.16%,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3.10%、83.56%、71.41%,不同年龄段患者骨折Garden分型,骨折不愈合率,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青年组青少年组患者与中青年组、老年组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X2=6.739,P=0.009, X2=7.014,P=0.008),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52,P=0.458)。结论: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不同年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是目前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较好方法,且年龄对患者的Garden分型、骨折不愈合率及临床疗效无显著影响,但是与患者的股骨头坏死情况密切相关,青少年的股骨头坏死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杨庆;王荣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索肝血管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中随机选出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的意愿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式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短,且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是可行的,临床医生需掌握手术关键点,谨慎操作,确保手术的成功。

    作者:李柳生;陈斌;陈健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医院诊治的571例手术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统计,了解患者手术类型、临床指标、手术时间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571例手术患者3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42%。手术感染单因素显示:手术室感染率与是否放置引流管、手术类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感染率与手术性质、手术地点、有无参观人员、手术时间以及是否接台手术关系密切(P<0.05);非条件Logistic进行多因素结果显示:手术室感染率与手术性质、手术地点、有无参观人员、手术时间以及是否接台手术关系密切(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应结合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降低感染率。

    作者:葛永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剂量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通过高剂量地诺孕素进行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全部通过高剂量地诺孕素实施治疗,记录1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通过治疗之后,100例患者的性交痛、痛经、非经期下腹疼痛、盆腔疼痛、子宫活动受限等症状全部得到显著改善,和治疗之前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00例患者通过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尿常规检查之后没有出现异常。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通过高剂量地诺孕素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叶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