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右心室功能

陈花;陈卫华;叶军;游宇光;任苓;葛贻珑;肖文胜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室功能
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采用Philips IE 33超声诊断仪,应用RT-3DE技术检测35例DCM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正常对照组与DCM组各参数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DCM组左、右心室的EDV、ESV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左、右心室EF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组RT-3DE技术检测LVEFRT-3DE与RVEFRT-3DE呈正相关(r=0.59,P<0.01).结论:RT-3DE能够准确评价DCM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DCM病患者左、右心室功能损害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去甲万古霉素-纤维蛋白胶磷酸钙缓释系统中抗菌素的体外释放规律

    目的:通过对比两种磷酸钙人工骨中去甲万古霉素在体外的释放规律,为新型载药缓释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适量去甲万古霉素粉末以生理盐水充分溶解,制成一定浓度抗菌素溶液,逐步稀释形成去甲万古霉素标准液的浓度梯度,在一定温度下,以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800 nm波段间进行连续扫描,取大吸收峰值处波长为以后测量的参考波长,将各浓度下测得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下称OD值)导入SPSS13.0软件包中,计算溶液标准回归方程并检验之.分别将一定量新制备的两组材料试件投于生理盐水中持续浸提,定期更换试管取浸提液,在上述参考波长下测其光密度,代入方程计算各期浸提液中去甲万古霉素的浓度及累计释放量.结果:去甲万古霉素溶液在25℃条件下于226 nm波长处出现高峰,OD值随浓度x(mg·L-1)的标准回归方程为:OD =0.013x +0.173(R2=0.971,调整R2 =0.964,方程检验P=0.00),实验组维持有效浓度可达6周以上,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纤维蛋白胶可明显延长载药缓释体系中抗生素的释放时间,早期遵循Higuchi's规律.

    作者:张飞;李奇;林荔军;何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在临床上,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手段.而起搏器及导线是体内的一种异物,在术后可能发生囊袋感染、囊袋血肿、囊袋破溃等多种并发症,现将5年来安置永久起搏器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莉莉;王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帕金森病(PD)大鼠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Sham)、模型组(PD)和aFGF给药组(AFGF),每组20只,通过脑内立体定向术,将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入后2组大鼠脑右侧纹状体建立PD大鼠模型,阿扑吗啡(APO)诱导行为学来判断模型是否成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联用检测大鼠脑纹状体组织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aFGF给药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明显高于模型组,低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羟色胺(5-HT)和5-羟基吲哚乙酸(5-HIAA)与模型组相比含量无明显变化,但低于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FGF能有效提高帕金森动物模型脑内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PD的症状.

    作者:占丽芳;叶军明;郭锐;陈丽;单热爱;彭道珍;钟茂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SPECT甲状腺静态显像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系1904年由DeQuervain首先报告.本病近年来逐渐增多,诊断大多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变化复杂,可有误诊及漏诊.本文对87例亚甲炎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探讨甲状腺静态显像在亚甲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树生;齐毅;邱志斌;于思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右心室功能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采用Philips IE 33超声诊断仪,应用RT-3DE技术检测35例DCM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正常对照组与DCM组各参数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DCM组左、右心室的EDV、ESV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左、右心室EF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组RT-3DE技术检测LVEFRT-3DE与RVEFRT-3DE呈正相关(r=0.59,P<0.01).结论:RT-3DE能够准确评价DCM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DCM病患者左、右心室功能损害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作者:陈花;陈卫华;叶军;游宇光;任苓;葛贻珑;肖文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护理配合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应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是一种较新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难度大、耗时相对较长、技术要求高等[1]特点.现将我院应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50例术中护理配合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应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莹;钟琼芳;谢春云;陈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香豆素衍生物与Ce(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

    目的:研究稀土离子Ce3与香豆素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配合物的组成为Ce (C10H3F3O4)Ac(H2O)6.香豆素衍生物及其铈配合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且铈配合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配体组.结论:配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配体.

    作者:刘霞;李伟;丁冶春;范小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冠心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社区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疗效.方法:对实施了临床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的72例冠心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疗效显著者49例,有效者17例,无效者6例,总有效率91.67%;在健康教育活动的影响下,患者对冠心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通过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冠心病健康知识教育,引导冠心病患者积极调整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急性发作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

    作者:张世幸;谢文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人股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为提高老年人股骨骨折手术成功率提供护理保障.方法:对我院骨科2010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9例股骨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术前准备、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功能恢复锻炼护理等多种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人股骨骨折手术难度大,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围手术期给予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K-MB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CK-M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KD的患儿35例,其中10例有冠状动脉损伤,25例无冠状动脉损伤,另以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RP及CK-MB.结果:KD患儿治疗前血清CRP、CK-MB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CRP、CK-MB水平明显高于NCAL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NCAL组治疗前CRP、CK-MB明显高于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L组CRP治疗前后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升高程度、持续时间与KD冠状动脉损伤密切相关;CK-MB则对判断KD患儿心肌损伤是一敏感指标,且可作为IVIG的疗效观察指标.

    作者:曾海江;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诊断与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CHF患者按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组,30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床旁检测4组血浆NT-pro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NT-pro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3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 0.05);NT-proBNP水平随着LVEDD的增大而升高(P<0.01),随着LVEF的降低而升高(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较好的反映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作为诊断CHF和判断CHF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曾凡源;许秀定;胡民坚;李宇海;杨健希;邓曾斌;梁炯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感染一例

    患者曾某,男,39岁,因车祸致左髋部外伤2h入院,查体左髋部畸形短缩外旋,余情况尚好,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正常.X线示:左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为Ⅲ型.入院后先给予左胫骨结节牵引术,一周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手术过程如下:于左股骨大转子下取一纵形切口约5 cm,逐层切开至大转子下,C臂机透视下股骨颈骨折端对线对位良好,于大转子下约1 cm处顺股骨颈方向置入三枚空心螺钉(呈品字形置入),C臂机透视下空心螺钉位置良好,术毕安返病房,术后两周术口拆线愈合出院,出院后一个月余,患者术口出现红肿热痛,在当地行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后转入我院.查体:原术口下端红肿热痛局部触及波动感,左髋骨疼痛活动受限,体温37.5℃,X线检查左股骨颈骨折,对线对位良好,空心钉在位稳妥,骨折线清晰,骨质良好;血常规15.4 ×109·L-1;血沉50 MM·L-1.

    作者:黄三明;廖直斌;张福生;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种宫内节育器使用24个月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3种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分别放置3种IUD的1 200例育龄妇女随访24个月,比较其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放置元宫Cu-365 IUD 400例,爱母功能性IUD 400例,TCu 220CIUD 400例.3种IUD 2年脱落率分别为2.75%、7.5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症取出率分别为1.75%、8.75%、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和出血反应率方面,以爱母IUD高.结论:元宫Cu-365 IUD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晓燕;麦健容;杨晓凌;邓秋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对1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合并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组62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组86例,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WHR、TC、TG、CRP、HDL-C、LDL-C、HOMA-IR、SBP和DBP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老年冠心病合并认知功能损害组文化程度较低,BMI、WHR、TC、TG、FPG、HDL-C、LDL-C、CRP、SBP、DBP及HOMA-IR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BMI、WHR及HOMA-IR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具有影响.结论:低文化程度、BMI、WHR及HOMA-IR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梁志忠;谢春生;陈幼萍;曾春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支气管激发试验82例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BPT)系用某种刺激物,诱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试验.由于直接测量支气管管径困难,所以常借助肺功能指标判定支气管狭窄的程度来测定其反应性[1].近年来,以咳嗽及无明显原因的胸闷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我院肺功能室采用组织胺为刺激物,标准化、规范化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谢启蔚;余娟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电子鼻胃镜在儿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电子鼻胃镜在不同年龄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治应用.方法:采用OLYMPUS GIF-XP260N电子鼻胃镜对112例14岁以下儿童进行胃镜检查,分经口或经鼻插入二组,经口插入术前准备同普通胃镜,经鼻插入术前准备增加1%的丁卡因咽部喷射麻醉及1%的麻黄素鼻腔喷射麻醉.结果:107例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94.6%,其中67例经鼻插入,40例经口插入,5例因患儿反应强烈未能完成检查.结论:成人鼻胃镜运用于儿童患者无论经鼻经口插镜,检查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患儿易耐受.

    作者:江萌;谢志军;吴何莉;刘苇婧;郭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发性成骨性骨肉瘤误诊1例

    患者,女,12岁,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膝关节疼痛,行走时疼痛剧烈并进行性加重,查体:右膝关节微肿,皮肤温度偏高,右股骨远端处压痛、叩击痛,可触及—3.0 cm×3.0 cm包块,质硬,无活动,右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急性痛苦面容,精神偏差,在本院共行2次X线检查,首次X线照片显示双侧股骨远端、左胫腓骨近远端、右胫腓骨近端、右尺桡骨远端干骺端及左股骨头骨骺、右肩胛骨、右第11后肋、骶2椎体右侧均见均匀一致宽致密带,边界清晰(如图1),所示骨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及骨膜反应,本科室诊断医生怀疑为重金属中毒.

    作者:张凯清;黄年招;彭灵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0例宫颈LEEP术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术后妊娠结局,探讨LEE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而行LEEP术后分娩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以及同期分娩且孕前未行LEEP的产妇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宫颈裂伤、分娩方式等指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宫颈裂伤、剖宫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对术后妊娠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但仍有待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证实.

    作者:林晓桃;姚赛君;陈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谷氨酸及其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神经病理性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慢性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谷氨酸及其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为此,本文就近年来谷氨酸及其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痛的神经元以及胶质-免疫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邹晓琴;廖芳;黄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Rhc、 RhE抗原相合在输血安全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前临床上输血治疗作为抢救患者生命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输血过程中一般要求ABO血型同Rh血型中的D抗原配合.近年来临床上对RhD抗原所导致的免疫性输血反应以及新生儿溶血病均进行了成功预防,在实施输血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Rh抗原的重要性[1].为提高输血的安全性,笔者对Rhc、RhE抗原相合在输血安全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评价分析,对96例不规则抗体患者的Rhc、RhE抗体及3000份自愿无偿献血者Rhc、RhE抗原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瑞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