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玉
目的:分析中药外敷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成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5例.参照组患者应用一般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外敷综合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75例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意义重大.
作者:张玉善;周小雨;黄振存;张火林;蔡国雄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危重患者术后应用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ICU中的危重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重力分次输注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进行营养泵连续输注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腹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在ICU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患者术后实施营养泵连续输注营养支持,与重力分次输注营养支持相比,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在ICU的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恢复肠道功能,促进胃肠黏膜生长,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聂许妹;梁朝矿;黄承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肝功指标变化情况,并监测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显著低于对照组(17.02%),组间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临床疗效可靠,调脂效果理想,且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不良反应风险较低,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作者:曹大中;李卫东;梁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疗效、预后,总结不同手术入路经验.方法:2008年3月-2015年6月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56例,全麻下显微手术,入路依据肿瘤大小、部位、附着点、生长方式,额底入路16例、翼点入路30例、额下翼点入路8例、纵裂入路2例.结果:额底入路全切除率达到87.5%,翼点入路全切除率80.00%,额下翼点入路全切除75.00%,纵裂入路全切除率50.00%,整体全切除80.36%;未见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28.57%(16/56),例次率64.29% (36/56),额底入路并发症发生率18.75%、例次率68.75%,翼点入路26.67%、53.33%,额下翼点入路50.00%、87.50%,纵裂入路50.00%、100.00%,主要并发症为尿崩症、垂体功能减退,下丘脑损伤、高热、新发脑积水、下呼吸道感染、应激性溃疡、嗅觉减退、暂时性认知功能障碍、视力减退、癫痫、脑梗塞;随访6个月~3年,视力障碍改善率78.85%(41/52),头痛改善97.30%(36/37),精神障碍改善率100.00%(4/4),抽搐100.00% (4/4),嗅觉减退50.00%(2/4),脑积水80.00% (4/5),激素改变91.67%(11/12);未见复发病例.结论: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整体切除率高,症状改善率高,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有并发症患者常出现多种并发症.
作者:吴祖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7例,随机分为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组(n=47)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组(n=5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排气或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微创、耐受性好,可视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亚东;郭军;张建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设计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进行测定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结果: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线性关系良、方差分析稳定.结论:研究工艺所得总黄酮含量稳定可靠.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口腔科进行种植再生治疗的60例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牙种植后采用钛膜(TM)引导骨再生,研究组患者在牙种植后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1周后骨厚度、植骨厚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l周骨厚度、骨密度及植骨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特异性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庄林;孟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挂号单奇偶性将8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阿魏酸钠治疗方式和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的对.照组,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蛋白尿、Cr、BUN指数明显降低、GFR指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相比于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方式,阿托伐他汀+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更优,能够有效延缓血管内皮损,保护肾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400ml全血制备成2袋1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方法:将400ml全血制备成2袋1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对保存期末的1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进行随机抽检,依据国家质量标准进行检测,观察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并与2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进行比较.结果:1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无菌试验均阴性,容量、血红蛋白含量(Hb)、白细胞残留量均约为2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一半,血细胞比容(Hct)、储存期末溶血率与2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作者:徐传国;么楠;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适量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分娩镇痛的ASAⅠ~Ⅱ级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80例作为实验组实施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分娩镇痛,同期选择接受自然分娩的ASAⅠ~Ⅱ级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生产时间、VAS评分、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平均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前VA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产妇宫口开放在3 cm、5~6cm、10 cm时,实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中出现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7比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低浓度(0.125%)罗哌卡因复合适量(1.5μg/ml)芬太尼在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中效果良好,同时不改变产妇的生产时间以及不影响胎儿的生命健康,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多药耐药蛋白P-gp、MRP、GST-π、Topo-Ⅱ在胃癌组织表达的特点,探讨P53基因突变和MDR基因激活之间相互诱导、调控和协同作用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我院50例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蛋白P-gP、MRP、GST-π、Topo-Ⅱ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胃癌中P-gp、MRP、GST-π、Topo-Ⅱ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gp、MRP、GST-π、Topo-Ⅱ和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58%(29/50)、40%(20/50)、86%(43/50)、68%(34/50)、44%(22/50).P-gp与胃癌组织TNM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2)相关,而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MRP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GST-π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1),与TNM分期无关(P>0.05);Topo-Ⅱ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和删分期无关(P>0.05);P53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P-gp、Topo-Ⅱ与P53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1)P-gp、GST-π、Topo-Ⅱ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P-gp、GST-π表达率较高,而Topo-Ⅱ表达降低,提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化疗容易耐药,预后较差;(2)P-gp与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胃癌P-gp表达增高,提示淋巴结转移和较晚分期是影响胃癌化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3)胃癌中P-gp、Topo-Ⅱ与P53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提示胃癌中P53基因突变与多个MDR基因激活有协同作用.
作者:卞国春;孙华新;董晓强;邓玉江;苏群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晚期肝癌患者,均行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给予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26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精神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评价总满意13例,满意度为61.9%(13/21),观察组患者护理评价总满意24例,满意度为92.3%(24/26),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状况在SAS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凌;朱翠芳;王祥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大剂量甲氨碟呤治疗白血病患儿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7例ALL儿童患者按病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3g/m2及5g/m2MTX治疗.检测两组患儿化疗结束后的血药浓度变化,并得出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两组患儿经过24h静滴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能起到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效果;大剂量MTX在两组ALL患儿体内均符合二室模型消除特征,代谢速度与给药浓度正相关.结论:利用MTX药动学参数,根据患儿自身情况调整治疗方法.为进一步研究CF解救剂量及解救时间提供依据,保证低损害而达到大疗效的给药浓度.
作者:殷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应用血透深静脉置管换药流程再造并探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血透室进行血透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将其以投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传统换药流程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给予再造换药流程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脱落情况及置管时间.结果: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31.11%,观察组的为14.45%,组间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脱落发生率(33.33%)及置管时间(41.3+7.4)d显著少于观察组的发生率(6.67%)及置管时间(71.6±8.7)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患者行再造换药流程可以延长置管时间,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赵文雅;杨海燕;陈柳清;苏淑青;梁健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术中寒战的影响.方法:120例高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护理常规,干预组采用包括心理护理、保温措施等预防为主的整体护理方案.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寒战发生率及术中舒适度.结果:对照组总寒战发生率为61.67%,高于干预组41.67%(P<0.05).对照组术中舒适率为50.00%,低于干预组76.67%(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保温措施能明显减少高龄产妇术中的寒战发生,增加术中舒适度.
作者:张少芳;吴雪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米力农在急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且分析其对NT-proBNP(B型纳尿肽前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接收的6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予以米力农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T-proBNP等加以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1.86%)高于对照组(56.2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d的NT-proBNP指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发生率、死亡率以及再次住院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米力农治疗,疗效确切,且能对NT-proBNP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作者:谢常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合常规介入方法对难治性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难治性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合常规介入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评价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的安全性.结果:在治疗后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气道直径、横截面狭窄率、气促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6个月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再狭窄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6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20例患者均无激素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于难治性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治疗,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核和常规介入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气促,有效避免支气管镜下粘膜组织出血、溃疡等情况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齐亚丽;顾玉海;李龙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在消耗性材料使用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将本院PIVAS开展前(2014年1月1日至6月30日)20个临床科室总消耗性材料使用情况设为对照组,另将PIVAS开展后(2014年6月30日至12月31日)20个临床科室的总消耗性材料使用情况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模式消耗性材料使用情况,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消耗性材料使用量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材料消耗总金额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消耗性材料隐形流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VAS模式比传统配置模式更能节约消耗性耗材,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金梅;李志平;方泽慧;林绘;张卉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妊高症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剖宫产术的妊高症患者173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法(N=56);第二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EA)法(N=59);第三组采用全身麻醉(GA)法(N=58).观察分析三组产妇麻醉后10min神经阻滞效果与平均动脉压(MAP)、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①CSEA组与GA组产妇神经阻滞效果相当(P>0.05)且优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③三组间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高,GA组低.④麻醉后10minCSEA组的MAP较GA组与EA组低(P<0.05).EA组和GA组MAP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法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可安全减低产妇平均动脉压,对新生儿影响较小,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竹;谭瑞丹;杨柳;潘秋宁;于品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研究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口服硝苯地平的高生物利用度制剂提供指导.方法:分别对硝苯地片在不同pH的介质、不同肠段内容物及肠粘膜中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在正常人体温度,硝苯地平在胃内容物成为在溶液中lh不稳定,药物的浓度呈递减趋势.在37℃条件下,硝苯地平在酸性较强时不稳,而在pH=4.5-7.6的条件下稳定.结论:硝苯地平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药品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不稳定性,pH4.0-7.6之间相对稳定.
作者:张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